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

06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 入溶剂,至刻度线,
摇匀。
07
混匀:将容量瓶中的 溶液摇匀,使浓度均
匀。
08
保存:将配制好的溶 液贴上标签,注明溶 液名称、浓度、配制 日期等信息,存放在
阴凉处。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实验中的综合问题
01
02
03
物质的量浓度在溶液配制 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在滴定分析 中的应用
应用:用于表示溶液的 浓度,如酸碱溶液、盐
溶液等
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与单位
01
02
03
04
符号:C
单位:mol/L
含义:表示溶液 中溶质的物质的 量与溶液体积的 比值
计算公式:C = n/V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Part Two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
01
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质的物 质的量(mol)/溶液的体积(L)
物质的量浓度在化学反应 速率和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04
05
06
物质的量浓度在电化学中 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在热力学中 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在环境化学 中的应用
YOUR LOGO
THANK YOU
01
控制反应速率:通 过控制物质的量浓 度,可以调节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实 验效率。
02
控制反应产物:通 过控制物质的量浓 度,可以控制化学 反应产物的生成,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03
控制反应条件:通 过控制物质的量浓 度,可以控制化学 反应所需的条件, 如温度、压力等, 提高实验的可重复 性。
04
提高实验安全性: 通过控制物质的量 浓度,可以降低实 验过程中产生的有 害物质的浓度,提 高实验的安全性。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之南宫帮珍创作一、知识概要(一)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间有一定量的关系.由此可进行以下计算:(1)根据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推算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所含的溶剂和溶质量;(3)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在蒸发失落一定量溶剂后析出的结晶量;(4)由于物质在分歧温度下溶解度分歧, 可以根据分歧温度下的溶解度求算出一定量饱和溶液由于温度改变(或同时有溶剂量改变), 析出结晶的量.(5)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一定温度下, 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解题时要熟练运用下列比列关系:饱和溶液中(二)有关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比力简单, 但注意两点:一是含结晶水化合物的浓度均按无水物含量计算;二是有些溶质溶解后与水发生了反应, 其不能直接按原物质的量暗示, 如SO3、Na2O2溶于水, 溶液浓度按H2SO4、NaOH含量计算.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有:(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所需溶质、溶剂量或浓溶液稀释用量的计算;(2)根据所溶溶质的量求算物质的量浓度、离子物质的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二、例题分析例1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 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 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1)用w暗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____.(2)用m、V暗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3)用w、d暗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4)用c、d暗示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解析:本题没有给出具体数值, 只给出笼统符号.解题关键是:一要准确掌控饱和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的实质区别和相互联系, 二要理解密度是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相互换算的桥梁.(1)要求把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换算为溶解度:(2)要求用VmL溶液中的溶质质量m来暗示物质的量浓度:(3)要求把质量分数(W%)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4)要求把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为质量分数, 实质是(3)小题的逆运算:例2 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 可制得Na2S2O3.10℃和70℃时, 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和212g.常温下, 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立即完全分解:Na2S2O3+2HCl=S↓+SO2↑+H2O+2NaCl.现取2SO3, 溶于水, 另取硫粉, 用少许乙醇润湿后(以便硫能被水浸润), 加到上述溶液中.用小火加热至微沸, 反应约1h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1)若加入的硫粉不用乙醇润湿, 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填写选项字母)A.会降低反应速率B.需要提高反应温度C.将增年夜反应体系的pH D.会减少产量(2)反应1h后过滤, 其目的是_______.(3)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 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发生的.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 其检测的方法是:______.(4)设Na2SO3跟硫粉完全反应, 当将滤液蒸发浓缩后, 冷却至70℃, 溶液的体积约30mL, 该溶液是否到达饱和?试通过计算说明(70℃时, Na2S2O3饱和溶液的密度为/cm3).(5)若要计算在100℃下将溶液蒸发至体积为, 再冷却至10℃时所能获得的Na2S2O3·5H2O的质量, 你认为_______.(填写一个选项的字母)A.前面提供的数据已经足够B.还需要提供100℃时溶液的密度(/cm3)C.还需要提供结晶后剩余溶液的体积()(6)根据第(5)小题你的选择(如选A则直接计算, 如选B或C则可选用其数据), 计算从10℃, 溶液中结晶而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解析:(1)硫不溶于水, 微溶于酒精.题给信息“用乙醇润湿后的硫能被水浸润”, 若不用乙醇润湿硫粉, 则硫肯定与水溶液中的Na2SO3“接触不良”而降低反应速率, 并会减少产量, 谜底应选A、D.(2)Na2SO3+S=Na2S2O3n(S)=5/32=0.16(mol),n(Na2SO3)=15.1/126=0.12(mol)硫粉过量.反应1h后过滤, 其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硫粉.(3)由于Na2SO3不稳定, 在关闭容器中于100℃溶液中坚持沸腾下反应长达1h, 很容易被空气氧化成Na2SO4都不溶于水, 但BaSO3溶于酸而BaSO4不溶于酸, 加稀HCl即可检测出.但本反应中生成的S2O32—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析出S, 干扰SO42—的检测, 所以检脸SO42—的方法应该是:取少许溶液, 加稀盐酸致酸性后, 过滤除去S, 再加BaCl2溶液.(4)(解法一)计算生成的Na2S2O3在70℃时饱和溶液应有的体积, 将它跟题设30mL相比力.若反应获得的Na2S2O3在70℃时配成饱和溶液, 其体积为x, 则因<30mL所以蒸发后的溶液尚未到达饱和.(解法二)计算70℃时30mL饱和溶液中应含Na2S2O3的质量, 将它跟反应获得的Na2S2O3的质量相比力.若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其所含Na2S2O3的质量为x, 则<24g, 溶液尚未到达饱和.(5)前题中已知生成的Na2S2O3的质量为, 如果要求得10℃时30mL溶液所析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 还应该知道溶液中水的质量, 而溶液中水的质量=溶液质量-Na2S2O3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30mL)×溶液的密度.因此, 还需要知道100℃时溶液的密度, 应选B项.(6)设反应获得的Na2S2O3·5H2O的质量为x, 则x中Na2S2O3溶液中水的质量=30×1.14-18.9=15.3(g)根据10℃时的溶解度,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则有解得:(g)三、练习与检测1.t℃时, Na2CO3的溶解度为Ag, 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向溶液中投入无水Na2CO3固体Ag, 静置后析出少量晶体(Na2CO3·10H2O), 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 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加入的水是( )A.100g B.(100+A)g2.有X、Y、Z三种盐, 已知:(1)25℃时, X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2)25℃时, 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Y溶液中加入5gY (无水盐)后, 恰好到达饱和;(3)25℃时, 将一定量Z溶液蒸发失落水再恢复到25℃,或坚持在25℃向其中加入的结晶水合物(Z·9H2O, 摩尔质量=240), 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5℃时, X、Y、Z的溶解度(指无水盐)年夜小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Z>Y>XC.Y>Z>X D.Z>X>Y3.取50mL2mol/L的硫酸溶液, 跟金属锌充沛反应, 加热蒸发水, 并冷却至10℃时, 可析出ZnSO4·7H2O几多克(10℃时ZnSO4溶解度为32g, 硫酸密度/cm3)?4.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 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1)取50g混合物, 将它溶于100g热水, 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 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能超越几多?(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2)取Wg混合物, 将它溶于100g热水, 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 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 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W、a、b暗示, 只需将谜底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当w<a+b时____当w>a+b时____5.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混合物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年夜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 经分析, 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 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 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年夜于14/3.由此可确定A为____, B为____.其理由是____.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 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参考谜底1.A;2.D;3.;4.(1)在20℃时, 若要B不析出, 该溶液中B的质量不能超越20g, 由于A、B质量共50g, 所以这时A的质量超越30g, 年夜于它的溶解度, A析出, 符合题意.即50g×B%≤20g, B%≤40%. 2)当W<a+b时, A%>a/w;当W>a+b时, A%≥W-b/W;5.NH3 N2纯NH3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14/3, 在纯NH3中混入任何比例的N2都将使氮和氢的质量比年夜于14/3 4∶1 80%.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析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是近年的高考热点之一, 此类题着重考核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水平和笼统思维能力.因此, 在解答这类题时,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能灵活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全面分析问题.下面就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析如下:一、求溶液中某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例1(1990年高考题)若20g密度为dg/cm3的硝酸钙溶液中含C..根据界说可得:=2.5d(mol/L)故谜底为C.二、求气体溶于水后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例2(1991年高考题)在标准状况下, 将V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水中, 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Vd/(MV+2240)mol/LB.1000Vd/(MV+2240)mol/LC.1000VdM/(MV+2240)mol/LD.()dmol/L解析:题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就是气体A, 溶液的体积:则根据界说可得:谜底为B.三、结合化学方程式求解例3(1996年高考题)用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沉淀, 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C.1∶3∶3 D.3∶1∶1解析:根据题意, 由于与同量BaCl2反应的另三种溶液体积相同, 所以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实质即是介入反应的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 把各反应方程式为BaCl2的系数化为1, 即BaCl2+ZnSO4=BaSO4↓+ZnCl2BaCl2+K2SO4=BaSO4↓+2KCl四、已知溶液的质量分数求物质的量浓度例4(1992年高考题)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mL, 加入100g水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酿成14%, 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令原溶液的质量为xg, 则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得:22%×x=14%(100+x)解得x=175g直接运用有关界说得五、溶解度、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例5(1993年高考题)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100g水, 此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mL,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六、求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例6(1989年上海高考题)VmLAl2(SO4)3溶液中含Al3+ag,再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坚持不变求得:故谜底为C.使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请注意以下几点:(1)欲取一定物质的量的溶质, 或者称取它的质量, 或量取它的体积.因此, 应该熟练掌握物质的量(mol)与物质质量(g)、物质体积(V)之间的换算.主要包括:(2)物质的量浓度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 它的突出优点是便于知道或比力溶液中溶质的粒子数.根据n B =c B×V可知:①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体积的任何溶液中,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基本单位(粒子)数相同.②两种分歧的溶液, 只要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乘积相等,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基本单位(粒子)数也相同.③两种分歧的溶液, 若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的乘积不相等, 则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基本单位(粒子)数跟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之积成正比.例如, 在相同体积2H5OH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中,C2H5OH和C6H12O6物质的量相同, 所含C2H5OH和C6H12O6分子数也相同;1L、0.4 mol/LC2H5OH溶液和2L、6H12O6溶液中, C B×V之积相同, C2H5OH、C6H12O6物质的量及C2H5OH、C6H12O6分子数也相同;同体积1mol/LC2H5OH溶液和6H12O6溶液中, c B×V之积相差10倍,C2H5OH和C6H12O6物质的量之比或分子个数之比均为10∶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误差小结一、计算是否准确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年夜, 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年夜;反之浓度偏小.例1 要配制100mL1mol/LCuSO4溶液, 需称取硫酸铜晶体16g.分析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就是硫酸铜晶体的质量(CuSO4·5H2O应为25g), 招致计算值偏小, 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二、称、量是否无误在称量或量取过程中, 若其值偏年夜, 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年夜;反之偏小.例2 要配制100mL1mol/L的NaOH溶液, 需在白纸上称4gNaOH固体, 而且称量速度较慢.分析NaOH具有腐蚀性, 不成放在白纸上而应放在烧杯或概况皿中进行称量.若称量速度较慢, 会招致NaOH部份潮解甚至蜕变, 而且还会有少量NaOH粘附在纸上, 结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例3 称量时天平未调零.分析若此时天平的重心偏向左端, 会招致称量值偏小, 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小;若重心偏向右端, 则结果恰好相反.例4 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已被污染.分析因为砝码被污染, 质量会变年夜, 致使称量值变年夜, 因而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例5 用量筒取液体溶质, 读数时仰视或俯视.分析读数时若仰视, 则观察液面低于实际液面, 因量筒的读数由下往上, 从小到年夜, 从而会招致观察体积小于真实体积, 故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读数时若俯视, 结果恰好相反.例6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后再洗涤量筒2~3次, 并把洗涤液也转入烧杯中, 或用移液管(除标写“吹”字外)移液时把尖嘴处的残留液也吹入烧杯中.分析因在制造量筒、移液管及滴定管时, 已把仪器内壁或尖嘴处的残留量扣除, 故而上述把持均使溶质偏多、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三、溶质有无损失在溶液配制过程中, 若溶质无损失, 则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偏差;若溶质有损失, 则浓度变小.例7 A.溶解(或稀释)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只洗涤烧杯未洗涤玻璃棒;C.未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D.转移洗涤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外.分析以上四种情况溶质均有损失, 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城市偏低.例8 (1)溶解或稀释溶质时烧杯尚未干燥;(2)移液时容量瓶尚未干燥;(3)定容时有少量蒸馏水滴到瓶外.分析以上三种情况溶质均无损失, 最终溶液的体积是不变的, 因此所配溶液浓度没有改变.例9 把溶液由烧杯转入容量瓶中时, 由于不小心使得少量溶液溅出瓶外, 然后再补加少量溶质.分析因补加的溶质量往往其实不即是损失的溶质量, 结果仍会招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年夜或偏小.四、定容有无偏差定容加水时如因失慎超越了容量瓶的标线, 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反之偏年夜.例10 定容时仰视或俯视.分析若定容时仰视, 观察液面会低于实际液面.当液面实际已达标线时, 观察者仍会认为液面还没有到达标线, 所以会继续加水, 招致实际液面超越标线, 因而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俯视, 结果刚好相反.例11 定容时由于没使用胶头滴管致使液面超越标线, 这时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 使液面重新到达标线.分析当液面超越标线时, 溶液浓度已变小, 此时无论从中再取出几多溶液都无法使其浓度到达预定值, 只有重新配制.例12 定容时盖上瓶盖,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 再继续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到达标线.分析这样把持, 溶液的浓度会偏低.之所以造成振荡后液面低于标线的现象, 是因为有少量的溶液因润湿磨口处而损耗, 但溶液的浓度是不变的, 故不需再加水.五、温度是否一致容量瓶上所标示的温度一般为室温(20℃), 若定容时溶液的温度高于室温, 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浓度偏低.例13 洗涤液没有放置至室温就转入容量瓶中定容.分析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常陪伴热效应, 对放热的过程, 如不放置至室温会造成浓度偏年夜, 对吸热的过程结果则会相反.例14 称量固体溶质或量取液体溶质后直接在容量瓶中配制.分析溶解或稀释过程中发生的热效应会使容量瓶的体积发生变动, 致使容量瓶的实际容量其实不即是室温时的容量, 所以浓度会改变.另外, 若发生年夜量的热, 有时会招致容量瓶破裂.要减小实验误差, 除要求计算准确、称量无误、把持规范外, 还应选择合适的仪器, 克服年夜意的习惯, 防止过失性的毛病.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之一1.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方法如下:往瓶内加水, 塞好瓶塞, 用食指顶住瓶塞, 另一只手托住瓶底, 把瓶倒立过来, 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 把瓶塞旋转180°后塞紧, 仍把瓶倒立过来, 再检验是否漏水, 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华使用.2.配制溶液(1)如果试样是固体, 把称好的试样溶解在烧杯里;如果试样是液体, 需用移液管或量筒量取移入烧杯里, 然后再加少量蒸馏水, 用玻璃棒搅动, 使它混合均匀.应特别注意在溶解或稀释时有明显的热量变动, 就必需待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才华向容量瓶中转移.(2)把溶液从烧杯移到容量瓶里, 并屡次洗涤烧杯, 把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 以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缓慢地加入蒸馏水, 到接近标线2~3cm处, 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小心把持, 切勿超越标线).(3)盖好瓶塞, 用食指顶住瓶塞, 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 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屡次, 使溶液混合均匀.容量瓶使用完毕, 应洗净、晾干(玻璃磨砂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张纸条, 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容量瓶的使用之二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向瓶中加水到标线附近, 盖好瓶塞,用布将瓶外的水揩干.左手食指按住瓶塞, 右手手指托住瓶底边缘, 将瓶倒立2min, 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渗出.如不漏, 把瓶放正,将瓶塞转动180°后再倒过来检查一遍.配制溶液时, 先把容量瓶洗净, 再把溶解后冷到室温的溶液按图中所示倒入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把烧杯洗涤三次, 洗出液都倒入容量瓶中.加水至瓶体积的2/3时, 摇动容量瓶, 使溶液混合均匀.加水到快接近标线时, 改用滴管慢慢滴加, 直到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标线相切为止.盖好瓶塞, 将瓶倒转几次, 使瓶内溶液混合均匀.容量瓶不允许用瓶刷刷洗, 一般用水冲刷, 若洗不净, 倒入洗液摇动或浸泡, 再用水冲刷.它不能加热, 也不生长期盛放溶液.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法式是:加水→倒立, 观察→瓶塞旋转180°→倒立, 观察.(2)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溶质, 更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因此溶质要先在烧杯内溶解, 然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3)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更不能给容量瓶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时是放热的, 则须待溶液冷却后再移液.(4)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 须选用与该溶液体积相同规格的容量瓶.经常使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5)观察所加液体是否达容量瓶的刻度线, 一定要平视, 使液面的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平.(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越了刻度线, 不能将超越的部份再吸走, 必需重新配制.因为吸走一部份液体虽然溶液的体积到达了要求, 但吸走的部份液体带走了一部份溶质, 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7)容量瓶通常不用于贮存试剂, 因此, 配制好的溶液要倒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常用酸碱密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对照表及换算方法

常用酸碱密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对照表及换算方法质量分数-摩尔浓度换算溶液质量分数-摩尔浓度换算公式:C=10ρWMC代表溶液摩尔浓度,ρ代表溶液密度,W%代表溶液质量分数,M代表溶质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 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1 0.4 0.11 1.100 20.4 6.151.005 1.4 0.39 1.105 21.4 6.481.0102.4 0.66 1.110 22.3 6.781.015 3.4 0.95 1.115 23.3 7.121.020 4.4 1.23 1.120 24.2 7.431.025 5.4 1.52 1.125 25.2 7.771.030 6.4 1.81 1.130 26.2 8.111.035 7.52.13 1.135 27.2 8.461.040 8.52.42 1.140 28.2 8.811.045 9.52.72 1.145 29.2 9.161.050 10.5 3.02 1.150 31.2 9.521.055 11.5 3.32 1.155 31.2 9.871.060 12.53.63 1.160 32.2 10.231.065 13.5 3.94 1.165 33.2 10.601.070 14.5 4.25 1.170 34.2 10.961.075 15.5 4.57 1.175 35.2 11.331.080 16.5 4.88 1.180 36.2 11.701.085 17.4 5.17 1.185 37.2 12.081.090 18.4 5.49 1.190 38.3 12.491.095 19.4 5.82 1.195 39.4 12.90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 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1 0.33 0.05 1.220 35.93 6.961.005 1.26 0.20 1.225 36.70 7.141.0102.16 0.35 1.230 37.48 7.321.015 3.07 0.50 1.235 38.25 7.501.020 3.98 0.64 1.240 39.02 7.681.025 4.83 0.79 1.245 39.80 7.861.030 5.78 0.95 1.250 40.58 8.041.035 6.66 1.09 1.255 41.36 8.241.040 7.53 1.24 1.260 42.14 8.481.045 8.40 1.39 1.265 42.92 8.621.050 9.26 1.54 1.270 43.70 8.811.055 10.12 1.69 1.275 44.48 9.001.060 10.97 1.85 1.280 45.27 9.111.065 11.812.00 1.285 46.06 9.391.070 12.65 2.15 1.290 46.85 9.591.075 13.482.18 1.295 47.63 9.791.080 14.302.45 1.300 48.42 9.99 1.08515.13 2.65 1.305 49.21 10.191.090 15.952.76 1.310 50.00 10.391.095 16.762.91 1.315 50.85 10.611.100 17.68 3.07 1.320 51.71 10.831.105 18.39 3.22 1.325 52.56 11.051.110 19.19 3.38 1.330 53.41 11.271.115 20.00 3.53 1.335 54.27 11.491.120 20.79 3.70 1.340 55.13 11.731.125 21.59 3.85 1.345 56.04 11.961.130 22.38 4.01 1.350 56.95 12.201.135 23.16 4.17 1.355 57.87 12.411.140 23.94 4.33 1.360 58.78 12.681.145 24.71 4.49 1.370 60.67 13.191.150 25.48 4.65 1.375 61.60 13.461.160 27.00 4.97 1.380 62.70 13.73 1.17028.54 5.29 1.385 63.72 14.01 1.175 29.25 5.46 1.390 64.74 14.29 1.180 30.00 5.621.395 65.84 14.57 1.190 31.47 5.94 1.40066.97 14.88 1.195 32.21 6.11 1.405 68.1015.18 1.200 32.99 6.27 1.410 69.23 15.49 1.20533.68 6.44 1.415 70.39 15.81 1.210 34.406.61 1.420 71.63 16.14 1.215 35.16 6.781.425 72.86 16.471.430 74.09 16.81 1.500 96.73 23.02 1.435 75.35 17.16 1.501 96.98 23.10 1.440 76.71 17.53 1.502 97.23 23.18 1.445 78.07 17.90 1.503 97.49 23.25 1.450 79.43 18.23 1.504 97.74 23.33 1.455 80.88 18.68 1.505 97.99 23.40 1.460 82.39 19.09 1.506 98.25 23.48 1.465 83.19 19.51 1.507 98.50 23.56 1.470 85.50 19.95 1.508 98.76 23.68 1.475 87.29 20.43 1.509 99.01 23.71 1.480 89.07 20.92 1.510 99.26 23.79 1.485 91.13 21.48 1.511 99.52 23.86 1.490 93.49 22.11 1.512 99.77 23.94 1.495 95.46 22.65 1.513 100.00 24.01H2SO4密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对照表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 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1.000 0.30 0.03 1.205 28.30 3.481.005 1.00 0.10 1.210 28.90 3.571.010 1.70 0.18 1.215 29.60 3.671.0152.50 0.26 1.220 30.203.761.020 3.20 0.33 1.225 30.80 3.851.025 4.00 0.42 1.230 31.40 3.941.030 4.70 0.49 1.235 32.00 4.031.035 5.50 0.58 1.240 32.60 4.121.040 6.20 0.66 1.245 33.20 4.22 1.045 7.00 0.75 1.250 33.80 4.31 1.050 7.70 0.83 1.255 34.40 4.41 1.055 8.40 0.90 1.260 35.00 4.50 1.060 9.10 0.98 1.265 35.60 4.60 1.065 9.80 1.07 1.270 36.20 4.69 1.070 10.60 1.16 1.275 36.80 4.79 1.075 11.30 1.24 1.280 37.40 4.881.080 12.00 1.32 1.285 37.90 4.971.085 12.70 1.41 1.290 38.50 5.071.090 13.40 1.49 1.295 39.10 5.17 1.095 14.00 1.56 1.300 39.70 5.27 1.100 14.70 1.65 1.305 40.20 5.35 1.105 15.40 1.74 1.310 40.80 5.45 1.110 16.10 1.82 1.315 41.40 5.56 1.115 16.70 1.90 1.320 41.90 5.641.120 17.40 1.99 1.325 42.50 5.751.125 18.102.08 1.330 43.10 5.851.130 18.802.17 1.335 43.60 5.941.135 19.402.25 1.340 44.20 6.041.140 20.102.34 1.345 44.70 6.131.145 20.702.42 1.350 45.30 6.241.150 21.402.51 1.355 45.80 6.331.155 22.00 2.59 1.360 46.30 6.431.160 22.70 2.69 1.365 46.90 6.531.165 23.302.77 1.370 47.40 6.631.170 23.902.85 1.375 47.90 6.721.175 24.602.95 1.380 48.40 6.821.180 25.20 3.03 1.385 49.00 6.931.185 25.80 3.12 1.390 49.50 7.021.190 26.50 3.22 1.395 50.00 7.121.195 27.10 3.30 1.400 50.50 7.211.200 27.70 3.39 1.405 51.00 7.311.410 51.50 7.41 1.630 71.70 11.93 1.415 52.00 7.51 1.635 72.10 12.03 1.420 52.50 7.61 1.640 72.50 12.13 1.425 53.00 7.71 1.645 72.90 12.24 1.430 53.50 7.81 1.650 73.40 12.36 1.435 54.00 7.91 1.655 73.80 12.46 1.440 54.50 8.01 1.660 74.20 12.57 1.445 55.00 8.11 1.665 74.60 12.67 1.450 55.40 8.20 1.670 75.10 12.80 1.455 55.90 8.30 1.675 75.50 12.90 1.460 56.40 8.40 1.680 75.90 13.01 1.465 56.90 8.51 1.685 76.30 13.12 1.470 57.408.61 1.690 76.80 13.24 1.475 57.80 8.70 1.695 77.20 13.35 1.480 58.30 8.80 1.700 77.60 13.46 1.485 58.80 8.91 1.710 78.50 13.70 1.490 59.20 9.00 1.715 78.90 13.81 1.495 59.70 9.11 1.720 79.40 13.94 1.500 60.20 9.21 1.725 79.80 14.05 1.505 60.60 9.31 1.730 80.20 14.16 1.510 61.10 9.41 1.735 80.70 14.29 1.515 61.50 9.51 1.740 81.20 14.42 1.520 62.00 9.62 1.745 81.60 14.53 1.525 62.40 9.71 1.750 82.10 14.66 1.530 62.90 9.82 1.755 82.60 14.79 1.535 63.40 9.93 1.760 83.10 14.92 1.540 63.80 10.03 1.765 83.60 15.06 1.545 64.30 10.14 1.770 84.10 15.19 1.550 64.70 10.23 1.775 84.60 15.32 1.555 65.10 10.33 1.780 85.20 15.48 1.560 65.60 10.44 1.785 85.70 15.61 1.565 66.00 10.54 1.790 86.30 15.76 1.570 66.50 10.65 1.795 87.00 15.94 1.575 66.90 10.75 1.800 87.70 16.11 1.585 67.80 10.97 1.805 88.40 16.28 1.590 68.20 11.07 1.810 89.20 16.47 1.595 68.70 11.18 1.815 90.10 16.69 1.600 69.10 11.28 1.820 91.10 16.92 1.605 69.50 11.38 1.825 92.20 17.17 1.610 70.00 11.50 1.835 95.70 17.92 1.615 70.40 11.60 1.836 97.00 18.17 1.620 70.80 11.70 1.840 98.00 18.40 1.625 71.20 11.81NaOH密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对照表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 密度ρ(g/ml) 质量分数W(%) 摩尔浓度C(mol/L)1.000 0.16 0.04 1.205 18.71 5.641.005 0.60 0.15 1.210 19.16 5.801.010 1.05 0.26 1.215 19.62 5.961.015 1.49 0.38 1.220 20.07 6.121.020 1.94 0.49 1.225 20.53 6.291.0252.39 0.61 1.230 20.98 6.451.0302.84 0.73 1.235 21.44 6.621.035 3.29 0.85 1.240 21.90 6.791.040 3.75 0.97 1.245 22.30 6.961.045 4.20 1.10 1.250 22.82 7.131.050 4.66 1.22 1.255 23.28 7.30 1.055 5.11 1.35 1.260 23.73 7.48 1.060 5.56 1.47 1.265 24.19 7.65 1.065 6.02 1.60 1.270 24.65 7.82 1.070 6.47 1.73 1.275 25.10 8.00 1.075 6.93 1.86 1.280 25.56 8.18 1.080 7.38 1.99 1.285 26.02 8.361.085 7.832.12 1.290 26.48 8.051.090 8.282.26 1.295 26.94 8.721.095 8.742.39 1.300 27.41 8.911.100 9.192.53 1.305 27.87 9.091.105 9.652.66 1.310 28.33 9.281.110 10.102.80 1.315 28.80 9.471.115 10.562.94 1.320 29.26 9.661.120 11.01 3.08 1.325 29.73 9.851.125 11.46 3.22 1.330 30.20 10.041.130 11.92 3.37 1.335 30.67 10.231.135 12.373.51 1.340 31.14 10.431.140 12.833.66 1.345 31.62 10.631.145 13.28 3.80 1.350 32.10 10.831.150 13.73 3.95 1.355 32.58 11.031.155 14.18 4.10 1.360 33.06 11.241.160 14.64 4.24 1.365 33.54 11.451.165 15.09 4.40 1.370 34.03 11.651.170 15.54 4.55 1.375 34.52 11.861.175 15.99 4.70 1.380 35.01 12.081.180 16.44 4.85 1.385 35.50 12.291.185 16.89 5.00 1.390 36.00 12.511.190 17.35 5.16 1.395 36.50 12.731.195 17.80 5.32 1.400 36.99 12.951.200 18.26 5.48 1.405 37.49 13.171.410 37.99 13.30 1.475 44.70 16.48 1.415 38.49 13.61 1.480 45.22 16.73 1.420 38.99 13.84 1.485 45.75 16.98 1.425 39.50 14.07 1.490 46.27 17.28 1.430 40.00 14.30 1.495 46.80 17.49 1.435 40.5214.53 1.500 47.23 17.75 1.440 41.03 14.77 1.505 47.85 18.00 1.445 41.55 15.01 1.510 48.88 18.20 1.450 42.07 15.25 1.515 48.91 18.52 1.455 42.59 15.49 1.520 49.44 18.78 1.460 43.12 15.74 1.525 49.97 19.05 1.465 43.64 15.98 1.530 50.50 19.31 1.470 44.17 16.23。
物质的量浓度例题讲解范文

物质的量浓度【考试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的涵义及与物质的量、溶液密度、质量分数、等物理量换算和相关计算;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误差分析【知识回顾】: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2、计算式: ①②已知密度和质量分数[思考1]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1 mol/LB 0.1mol/LC 0.001 mol/L D10 mol/L[思考2]标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水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则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A、Vd/(MV+2240)B、1000Vd/(MV+2240)C、100Vd(MV + 22400)D、1000VdM/(MV+2240)[思考3]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 2ω1=ω2B 2ω2=ω1C ω2>2ω1D ω1<ω2<2ω1[练习]1、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 g Al3+,取出V/4 ml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25a/72V mol/lB.125a/36V mol/lC.125a/48V mol/lD.125a/54V mol/l2、在标况下,n L NH3溶于m ml水中,得到ρg/cm3的R 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n/22.4R mol/lB.1000nρ/(17n+22.4m) mol/lC.n/22.4 mol/lD.1000ρ/(17n+22.4m) mol/l3、密度为0.97g/cm3的氨水、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水稀释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0.125B.大于0.125C.小于0.125D.无法确定4、将质量分数为98%,18.4 mol/L的浓硫酸用水稀释至49%.则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9.2 mol/L(填“大于”“小于”“等于”).3、溶液的稀释。
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与调整

化学溶液的浓度计算与调整化学中,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相对含量或数量。
它是描述溶液中化学物质浓度的重要参数,对于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并探讨如何根据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
一、质量分数的浓度计算与调整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质量分数的公式为: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称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计算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如果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来实现。
例如,若要增加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加入更多的溶质或减少溶剂的质量;若要减少溶液的质量分数,则相反操作。
二、摩尔浓度的浓度计算与调整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常以mol/L表示。
计算摩尔浓度的公式为:摩尔浓度=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要计算摩尔浓度,首先需要知道溶质的物质的量,即溶质的摩尔数,以及溶液的体积。
通过称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以得到溶质的物质的量。
若需调整溶液的浓度,可以增加或减少溶液的体积,或者调整溶质的物质的量。
注意,增加或减少溶液的体积时,溶液的摩尔浓度会相应变化。
三、溶解度的浓度计算与调整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随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通过溶解度的浓度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通常,溶解度用质量单位表示。
例如,若某化合物在100 mL水中的溶解度为10 g,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溶解度计算出该溶质在水中的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等其他浓度单位。
若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可以适当改变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体积。
四、稀释法调整溶液浓度稀释法是常用的调整溶液浓度的方法。
通过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可以稀释溶液并调整浓度。
稀释法的计算公式为:初浓度×初体积=末浓度×末体积其中,初浓度指的是初始溶液的浓度,初体积为初始溶液的体积,末浓度为调整后的末溶液浓度,末体积为调整后的末溶液体积。
(完整版)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习题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习题1、实验室常用的浓盐酸密度为 1.17g/mL,质量分数为36.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浓盐酸中HCI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取此浓盐酸50mL,用蒸馏水稀释至200mL,稀盐酸中HCI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用9moI/L的浓硫酸稀释成0.9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1)需要取浓硫酸__________ mL(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B.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C用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D. 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E.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G. 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H. 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3)如果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 • cm)配制3. 6 mol -1的稀硫酸250mL。
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mL。
3、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0.5 mol • L"的NaOH溶液500 mL。
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①100 mL烧杯②100 mL量筒③1000 mL 容量瓶④500 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需要称取NaOH固体g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常用酸碱溶液密度及百分组成表

91
1.4873
136.8
25
1.1469
28.67
93
1.4892
138.5
30
1.1800
35.40
94
1.4912
140.2
35
1.2140
42.49
95
1.4932
141.9
40
1.2463
49.85
96
1.4952
143.5
45
1.2783
57.52
97
1.4974
145.2
50
10.13
90
1.0661
95.95
15
1.0195
15.29
91
1.0652
96.93
20
1.0263
20.53
92
1.0643
97.92
25
1.0326
25.82
93
1.0632
98.88
30
1.0384
31.15
94
1.0619
99.82
35
1.0438
36.53
95
1.0605
100.7
40
15
1.1020
16.53
91
1.8195
165.6
20
1.1394
22.79
92
1.8240
167.8
25
1.1783
29.46
93
1.8279
170.2
30
1.2185
36.56
94
1.8312
172.1
35
物质的量浓度_质量分数_溶 解度和密度的计算与换算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根据公式及公式变形可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和溶质物质的量。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换算
依溶质的质量分数(a%)和密度(
)可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计算方法:取1升溶液进行计算,
即:
3.溶液的稀释(配制)
因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所以可设未知数列等式,解出所求。
4.溶液混合后的浓度
1) 同浓度溶液的混合,浓度不变。
2)不同浓度溶液混合,浓度改变。
应求出混合液中溶质物质的量和混合液的体积。
n(混)=n1+n2+……(即各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之和)
(即混合液的总质量除混合液的密度,再把单位转化为升)
因溶液混合时,体积会发生改变,故不能简单地将二种溶液的体积加和,必须用上述的方法来求。
但若题目没有给出混合液密度,则表示可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此时。
最后依
,求出混合液的浓度
浓度的计算与换算
1、溶液稀释定律
⑴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
即:
m(浓)·w(浓)=m(稀)·w(稀)
⑵溶质的物质的量稀释前后不变。
即:
c(浓)·V(浓)=c(稀)·V(稀)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换算(溶液的密度为
)
c(mol·L-1)=
3、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
w=
4、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其中ρ的单位为:g/mL
5、气体的溶解
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溶解某气体V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