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雕琢》阅读练习及答案
无锡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无锡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中国杂技拥有悠远的历史,《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
中国杂技体现出特有的东方文化特征,如杂技故事剧《花木兰》和杂技舞蹈剧《梦幻西游》,都是将中国传统文学与杂技艺术结合的典范。
中国杂技不仅受到国人的欣赏,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荣获赞誉,屹立于世界杂技之林。
在当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审美意识的增强,杂技更加为人们所欣赏。
我们在肯定杂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杂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虽然杂技之乡众多,但目前只有深圳欢乐谷、上海马戏城、北京保利剧院等有限的几个场所长期进行杂技演出,很多地方的杂技演出并不是长期进行的,只是根据节目的需要、节日庆典的需要等安排。
可以说,当代杂技艺术并不繁荣。
在很多杂技之乡,人才辈出,杂技流派长期传承,但人们找不到杂技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演员只能被动地接受演出邀约。
长此以往,演员的积极性会受影响,后备人才的储备会受影响。
中国杂技开拓国际市场面临诸多阻碍。
中国杂技没有合理开发利用有效资源,在国际上缺乏优势。
国际市场上竞价激烈,导致演出费用很低;中国杂技团知名度不及国际大型杂技团,这些因素也使中国杂技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杂技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国杂技艺术是当代中国人的重要使命。
我们应多管齐下,推动中国杂技发展。
当代杂技应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成分,这样才有持续开拓创新的动力和后劲。
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杂技中的精华部分,如传统杂技中的蹬技、顶技、手技、车技等,将这些技巧融入当代杂技艺术中,使杂技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
韩非子楚庄王阅读答案

韩非子楚庄王阅读答案篇一:“楚庄王莅政三年……”阅读附答案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右司马与王隐①曰:有鸟止南方之阜②,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
来日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子释之,不谷③知之矣。
又半年,乃自听政。
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贪臣五,举处士④六,而邦大治。
(《韩非子middot;喻老》,有删改)【注释】①隐:有所暗指的话,也指谜语。
②阜:土山。
③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④处士:隐居的贤人。
【小题1】解释上文中划线词。
(4分)(1)止( ) (2)举(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翅膀没有生长,不会飞也不会叫,这只鸟叫什么?B.三年不长翅膀,不愿意飞也不愿意叫,这是什么鸟呢?C.三年不挥翅膀,不学飞也不叫,这只鸟为什么出名呢?D.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呢?【小题3】后人由楚庄王的这段故事,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是。
(2分)【小题4】楚庄王是否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请简述理由。
(3分)答案【小题1】(4分)(1)停,停住 (2)选用,推荐【小题1】(3分) D【小题1】(2分)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小题1】(3分)说明:右司马想借谜语来提醒楚庄王担起一国之君的责任,楚庄王借谜面含蓄地道出自己的打算和宏伟抱负。
示例一:楚庄王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1分),因为楚庄王用长羽翼观民则(1分)来解释自己三年无为的真实意图(1分)。
示例二:楚庄王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1分),因为楚庄王以来日飞必冲天,鸣必惊人(1分)来表达自己的抱负(1分)。
示例三:是的(1分),因为楚庄王紧接着就道出了自己的意图和抱负(2分)。
篇二: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自见之谓明”附答案及译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自见之谓明》韩非子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①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福州市马尾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福州市马尾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枢(shū)纽粗犷(kuǎng)茅塞(sè)顿开B . 管辖(xiá)惘(wǎng)然泰然处(chǔ)之C . 愠(wèn)色冰窖(jiào)停滞(zhì)不前D . 附和(hè)造诣(yì)华陀再见(jiàn)2. (2分) (2015八上·永胜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怡然自得销声匿迹人情练达猝然长逝B . 锋芒毕露转弯抹角繁弦急管五彩斑谰C . 引颈受戮豁然开郎精血诚聚一泻千里D . 眼花瞭乱浩瀚无垠刚毅不屈人声鼎沸3. (2分) (2017八下·民勤期中)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 . 为了支援灾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捐出自己的零花钱。
B . 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 听了王军的讲述,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骗局。
D .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 . 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
C . 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 . 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5. (2分)(2018·深圳)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2024-2025学年九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

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第I 卷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读书的三种姿势①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
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读着玩的,读得顺就读下去,读不顺干脆就睡着了也无所谓。
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种享受。
日积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长知识,但除非是天赋特别好的个别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是不可能这样轻松地达到目的的。
②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采取另一种姿势,就是要坐着读。
古人讲的“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态度,一种目的。
我们说“求知”“求学问”,为什么要说“求”呢?那意味着追求。
要追求就得认真、严肃,注意力非常集中,和躺着相比,这里有强制自己心无旁骛的意味。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读书方法。
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种方法。
③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对于书中的每一句乃至每一个字,都一丝不苟反复钻研,甚至背诵。
上下左右联系,前后贯通思考,力求全面、准确掌握。
正襟危坐的姿势表现出一种精神,那就是钻研,不满足停留在表面上。
文字的表面看起来是很完美的,甚至给你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坐着读的关键是开放心灵,让它像海绵一样吸收书中全盘的精义。
古人说的虚怀若谷,大致可以形容这种心灵状态。
④这种读书的方法虽然很好,但还不是最好。
因为坐着钻研,全盘吸收,就意味着你承认所读的书本是绝对正确的,不包括任何错误的。
但是,这样概括绝对真理的书是没有的,任何作品都免不了有某种历史和个人的局限。
毛泽东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一种是还没有生出来的人。
对于书,也可以这样说。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青原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八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座位号得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潇洒的美感存在。
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屏声敛息,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由①赞叹;街头驻足,银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②地走过。
这些美都镌刻在我们心头。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jùn 钟B.juān 忠C.juān 衷D.jùn 中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神采奕奕B.愁眉苦脸C.慷慨激昂D.心不在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自我雕琢需要恒心。
正如《劝学》中所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须知,,都要经过花苞的长期孕育。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
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只有拥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知识积累的过程B.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C.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是内心丰盈的D.自我雕琢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B.,C.;D.、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B.盛开任何一朵鲜花C.任何一朵鲜花的凋谢D.凋谢任何一朵鲜花6.某班围绕“人无信不立”展开讨论,下列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了“信”这个议题的一项是(2分) ( )A.甲:我认为“信”是立身之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第四单元阅读检测试题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四单元阅读检测试题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自行编写。
2.答:举例论证:通过李时珍数十年笔耕不辍,编写《本草纲目》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自我雕琢需要恒心”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3.(1)运用工具对石头雕刻(1分);对自我的刻意提升、完善(2分)。
(须回答成动词性的短语)(2)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1分),这里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的凡人与伟人,成功与失败都不是输在起点,也有例外(1分)。
该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1分)。
二、诗歌鉴赏。
4. 、(2分)答:①兄弟之间的骨肉分离之情。
②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政治屡屡失意愁苦之情。
③诗人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差点“万死”的愤懑之情。
或者: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5.此题与第4题考点有重复,建议第4题学生达到两点给满分。
第五题结合诗句分析其中一点给2分。
三、文言文阅读。
6、B(认为……好)7. (1)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3分)译文:(3分。
落实“遂”、“过”的意思各计1分;译通句意计1分。
)长卿(你)长时间在外求官任职,不能称心如意,就来拜访我(或到我这里看看)吧。
(2)译文:(3分。
落实“闻”、“喻告”的意思各计1分;译通句意计1分。
)皇上听说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此机会把这并不是皇上的本意告知(或晓喻)巴蜀百姓。
8.答:(4分。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到梁地游历,著《子虚赋》;(2)著《天子游猎赋》,被授予郎官一职;(3)出使巴蜀,略定西夷;(4)失官后起复,常称病闲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9、答:东京地铁客:习惯暗哑、不流露哀喜、平静坚韧、重视团队;纽约:重视自我、自由意志10、答:运用了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黑人妇女挤地铁动作的鲁莽和挤进车厢后的得意之情,与下文人们对她行为的不满形成对比。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山东枣庄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
因为作者的人格缺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
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
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
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故此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材料二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
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
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
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
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屈原的“与天地兮比寿”,便是孟子的“塞于天地之间”。
而屈原与孟子因此又都同样地具有一种感情上的诚意。
孔子是生于先秦思想刚开始的时期,孟子则生于先秦思想最澎湃的时期。
前者多少还有一点保守的色彩,至于孟子的时代则完全是进取的。
这所谓进取,也就是对于真理的彻底的追求。
这些真理的追求者,在理智上虽不见得相同,在感情上却正是一致的,那便是勇于求真的信心。
庄子、孟子、韩非子,无一不是把全副的诚意放在真理的认识上,这就是屈原所受到的感染。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迤西(yǐ)滇池(zhēn)晨光熹微(xī)B . 酬和(chóu)蹲踞(jù)龙吟凤哕(suì)C . 忌讳(wěi)譬喻(pì)哑口无言(yǎ)D . 阉鸡(yān)糯米(nuò)即物起兴(xìng)2. (2分)(2020·平顶山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笼罩飙升侦查兵囤积居奇共克时艰B . 踊跃幅射病源体历历在目形势严峻C . 妨碍题词潜伏期墨守成规郑重其事D . 驰骋账户全天候蜂涌而至应接不暇3.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C .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D . 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战争的罪行。
4. (2分) (2019八下·萧山竞赛)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 305 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关雎》为其首篇。
B .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
“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 即为夏季的开始。
D .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5. (6分)读利哈乔夫《论教养》一文,回答下面问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八至十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一个有教养的人,一生总是在不停的学习,把不断充实自己作为人生信条,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自我雕琢
①有个小男孩为父亲看守木桶,他每天晚上把所有的木桶擦干净并摆放整齐然而,令男孩生气的是,他放好的木桶往往一夜间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为此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
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木桶太轻了要想不被风吹倒,只有加大它的重量男孩苦思冥想了好久他桃来一桶桶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从第二天开始,那些盛满水的木桶就再没有被风吹倒过。
②漳州石雕园的石雕造型优美,形态各异。
其中自我雕琢的石雕寓意深远: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手握铁锤,刻苦磨炼,为拥有完美的形象不懈地自我雕琢不断地自我提高,以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种情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因为这座石雕寓意非同一般,给参观者思考与启迪。
③木桶、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许多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胜琢,攻坚克难,昂扬奋进,一步步登上成功的殿堂。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徐悲鸿刻苦努力,奋发向上才不愧对艺术大师的称号;邮丽华不懈努力,以精美灵动的《千手观音》演蜂着聋人的美丽与坚强深深地打动了中国和世界。
凡人与伟人,成功与否,大都不是输在起点,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自我雕琢精神。
④自我雕琢需要静心。
俗话说:“心静乾坤大。
”面对物微横流、航筹交错的世界,必须拥有一颗宁静的心。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告诉我们:在喧与浮躁的生活状态里,在欲望与诱惑面
前要沉着淡定静心修炼宁静才能致远。
⑤自我雕琢需要恒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金石可楼”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花苞的长期孕育,李时珍跋[11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3才有
《本草纲目》的问世。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鼻香?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只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就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⑥自我雕琢需要方法,要给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度决定视野,才足以在金钱名利前抵御诱惑;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博群书,丰富知识,漫润心灵,才可以在竞争的时代里自由驰骋;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豁达乐观,宽以特人,爱心常伴感思相随才足以在漫漫人生中绽放美丽。
⑦木桶和石雕的故事告诉人们:在粉纷扰扰的社会中,我们就如风中的木桶,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想被任意一种“风”刮倒,就要给自我加重,雕琢自己的思想、智能、心性让自己健全起来。
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76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7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78.选文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9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第④⑤段的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在上海城市国际马拉松上,一位假肢美女微笑着和大家一起跑步她就是在“ 5 • 12汶川大地震中夫去双腿,后在《舞林大会》《我要上春晚》《舞出我人生》等节中一鸣惊人的断腿舞者廖智。
在这次5公里健身跑中,虽然不时要停下调整“假腿”,但廖智仍然和大家一起跑到了终点。
【答案】
77- 首先,用木桶和石雕(的故事)引出论题:自我雕琢;然后
从“自我雕琢需要静心、自我雕琢需要恒心、自我雕琢需要方法”等三个方面(三个分论点)具体阐述了“自我雕琢”所需要的条件;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自我雕琢是立身的根本,是成功的基石。
78 •道理论证;(引用俗语和《大学》名句,)有力地论证了“自
我雕琢需要静心”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中心论点。
79.示例:放在第⑤段。
假肢美女廖智面对5公里健身跑,虽然
不时停下调整“假腿”,但仍凭着毅力和恒心和大家一起跑到了终点,她用一颗“永不放弃”的恒心自我雕琢,所以放在第⑤段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