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夜的危机

合集下载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精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精

闭关政策:严格限 制对外贸易 只准许广州一地对 外贸易; 由政府特许的广州 十三行管理贸易; 对出口商品的种类 和出海船只的载重 量作出严格限制; 对外国人在华的活 动采取了严格限制 的措施。
清朝前期周边形势
中国周边危机四伏,英俄等过在我国附近殖民扩张,当时 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而清朝统治者对此认识非常不 够.
清朝前期,中国仍然是农耕经济大国,但手工业、商 业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以顺差, 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康乾盛世)
近代前夜的危机
中国古代与近代的分界是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
近代前夜大概相当于清朝中期
近代前夜的危机表现
危机一: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清朝前期,传统的男耕 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 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占据 主导地位. 尽管已经出现了工商皆 本的新观念,但统治者 仍然坚持以农为本,重 农抑商的政策.
危机五:政治腐败、军队废弛
乾隆南巡图
据史料纪载,乾隆下江南巡察,流连山水,举止阔绰,花费的 差旅费用就高达二千多万两白银 ,乾隆仿效祖父康熙,六下江南考 察民情。乾隆南巡,虽然不能完全否定其对巩固政治的作用,但他 更偏重游山玩水,奢侈豪华,不仅加重了百姓负担,还造成了奢靡 的社会风气。
和珅史上贪官之首,和 珅被抄出藏金32000多两, 地窖藏银200余万两,取 租地1266顷,取租房屋 1001间半、当铺银号及 珠宝、衣物等,总家产 折合白银相当于清政府 好几年的财政收入。如 按内务府估价,和坤家 产在8亿两白银,合人民 币:875亿。
危机三:人地矛盾尖锐
人口迅速增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均土地占有量减少
当时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生 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近代前夜的危机

近代前夜的危机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 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
直接原因: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 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 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 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冲击; 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 停滞不前; 对外: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对 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能语力文•拓选展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
唐朝在国际上的声誉;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
交流和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
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课堂小结
夜郎自大的心态



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的落后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
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
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
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合作探究:中国开始落后
比较中英两国 的政治、经济和对 外政策,说说中国 近代前夜的危机有 哪些?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

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主题:近代前夜的危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前夜的危机概念及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 探讨近代前夜的危机对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影响。

3. 分析并评价不同国家在面对近代前夜的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其效果。

4. 培养学生批判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教学内容:1. 近代前夜的概念和定义。

2. 近代前夜的危机所涉及的领域:政治、经济、思想等。

3. 近代前夜的危机案例研究:法国大革命、俄国社会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

4. 不同国家在面对近代前夜的危机时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5. 近代前夜的危机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授: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引入并解释近代前夜的危机概念。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究并分析不同国家的危机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历史人物,以小组形式进行辩论,探讨他们对危机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4.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在面对近代前夜的危机时的策略和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评估方式:1. 小组报告:要求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某个危机案例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2.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以近代前夜的危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3. 口头回答问题:在讨论和辩论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危机教案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教具。

2. 相关的历史文献、书籍和资料。

3. 角色扮演所需的历史人物资料。

拓展活动:1. 邀请历史学者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一次近代前夜的危机实地考察活动。

3. 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危机案例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理解近代前夜的危机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学生将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同时也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近代前夜的危机

近代前夜的危机

社会危机的表现
1.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谋 生困难,这导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政治腐败黑暗,皇室铺张挥霍,官场腐化奢靡。 贪污之风也渗透到军队,武装力量大大削弱。
3.清朝中期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起义,但是, 社会危机并未得到解决,动乱还在继续。
★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
经济
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 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指明清统治者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 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 策。
闭关锁国
1、原因:
(1)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买 卖。 (2)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 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表现:
(1)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2)开放了泉州、厦门、宁波和广州四处通商口岸,对出口 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3)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 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正在吼叫出震 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
政治
画面二:当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独揽大权,雍正 皇帝君临天下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 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 咒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
外交
奴隶买卖园
西 方 强 工 业 民 主 开 放 创 新
中西易位
蒸 蒸 日 上
每 况 愈 下
中 国 重 农 耕 专 制 闭 关 守 旧
作业本 P12T6
•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方和中国怎样的对外政策?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
9、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 ②官府的沉重剥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③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海禁、矿禁等 ④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 政策的打压
学思之窗
材料一 强本抑末,驱民入农。 材料二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材料三 清朝政府关闭江、浙、闽海关,独开放广州, 行海禁。自此外国银钱,绝迹不见,是塞财源之明验也。 材料四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 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 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1、原因(条件): 2、时间:明朝中叶以后 3、地点:江南地区 4、含义:见教材27页
5、表现: 6、要素(特点): 7、基本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8、地位及结局:
9、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中西实力对比的转换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闭关锁国(海禁)
③江浙出现一批工商业市镇。
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图卷描 绘明中晚期南京城市商业繁荣的景象,反 映了明朝南方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

商业的发展是明清经济发展 的突出表现,你能找出明清商业 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发展的原因吗?
参考答案
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出现了拥有庞大资金的商人; 大宗商品贸易和长途贩运发达; 出现专门的工商业市镇等。 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前提; 赋役改革; 商业利润的吸引。
一、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 在哪些方面? 1、农业发展: ①生产技术领先; ②扩种双季水稻; ③引进新的品种; ④棉花广泛种植; ⑤衣食结构变化。

近代前夜的危机(共25张PPT)

近代前夜的危机(共25张PPT)
明朝:明朝中叶由于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明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清朝: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联系和物资供应。康熙统一台湾后,清政府重开海外贸易,允许外商来华贸易。 乾隆时期,又关闭了其他海港,限定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并只能通过“广州十三行”统一进行商品贸易。
延伸探究
在2006年举行的国际投资论坛上,吴仪发表了题为“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既定基本国策”的演讲。她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更加重视对外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把对外开放,吸收外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既定基本国策?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唐朝政府采取的是什么对外政策?(2)清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对外开放,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前者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声誉;后者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结合书本P23的内容和以上图片想一想:导致明清统治者产生夜郎自大的原因有哪些?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 明清统治者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同外国互通有无的一种对外政策。
1、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原因:夜郎自大的心态直接原因:防范自卫(防范倭寇;防范西方殖民者;防范明末抗清武装)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
表现出明清统治者“夜郎自大”的心态

近代前夜的危机

近代前夜的危机
消极危害:①作茧自缚,限制了对外贸易 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②导致国家的闭塞,使 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 产技术的机会;③中国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教训启示: ①盲目自大,闭关自守,必然导致落后挨 打;
②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主 动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等。
军队贪污成风
3.起义频发
川楚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4年),指中 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Βιβλιοθήκη 地区。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
近代前夜的危机
卢巍
(一)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1.“工商皆本”之挑战: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商 品经济发展,商人作用增强,故在部分地区 提出“工商皆本”等观念。晚明时期,拜金逐利 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 嫁与商人”的现象)
三言二拍
2.“重农抑商”之顽固:清朝前期,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 地位,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 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也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 本原因。
雍正祭祀先农坛图
(二)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事例:清朝乾隆帝时期,英国马戛尔 尼使团访华,要求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获 取殖民利益。结果,乾隆帝认为:“天朝物 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 无。”
2.闭关过程: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只保留广州 一处通商口岸,并由政府特许 的“广州十三行”统 一经营管理贸易,代表 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三)清朝中后期统治危机
1.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 (2)人口增长迅速

5-3-2 近代前夜危机

5-3-2 近代前夜危机
这些措施会有什么后果? 强化了自然经济形态,导致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 地,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②影响了农产品 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③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④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
2、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材料1: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明朝官员中应起了 轩然大波,认为:第一,中国应处于图的正中央;第二,中 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材料2:乾隆皇帝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驳回了英国使 者马戛尔尼与中国通商的请求,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 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3:阅读课本P24图5-35 1.材料1和材料2说明了什么?
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影响:
积极影响: 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消极影响:
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而且作茧自缚, 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 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 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 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 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战斗中,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 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 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 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 ,如果从康熙算起,也 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 愚昧无知。”
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狂妄自大。
(原因:①传统的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 品的买卖 ②中国一直是周围一些国家臣属或朝贡的对象,统 治者习惯了以“天朝大国”自居 ③康乾盛世也的确繁盛一时) 2.材料3透露了怎样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随堂检测 作业本拓展提升
航海事业的发展,使 中国更加闭塞、停 滞,远离世界发展潮 流。 ②不能同外国进行科 学技术交流,阻碍了 手工业发展和科学文 化进步,导致中国的 落后。
教 后 学生经济、政治、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比 反思
四、新课讲授 (一)解读课题 近代: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 年)到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1949 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近代前夜:明清(鸦片战争前)。
(二)危机分析 1、重农抑商 (1)回顾历史:中国古代统治者重 农抑商的典型例子?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个案补 充
2、 闭关锁国
读材料找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 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买卖。 ②防范外国人的侵略和沿海居民集中 力量抗清。
学生预习 学生回答
二、自主预习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预习课本25,思考近代前夜的危机表现在哪些 方面呢? 。
三、生问师导 教师: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你知 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问质疑
长期的重农抑商 政策,使社会经 济活力受到压 抑,尤其是到了 明清时期,它严 重阻碍了商品经 济和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从而 阻碍了社会的进 步。
探讨从生产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清末
难 点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近代前夜的民族危机。
教师导学
一、图片导入。 教师:夕阳美不美?
学生活动
学生:美
个案 补充
教师:古人曾写下“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的诗句。这句话也许是对 明清历史的最好写照。明清时期中国 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无限繁荣, 只可惜已然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画卷,去 感受那古老帝国的彷徨,体味近代前 夜中国的危机!
含义:严格限制(不 是禁绝)对外贸易, 即只准在“公行”中进 行,对外人在华的活 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 措施
学生回答
过程: 清初40年—严厉的海禁政策; 统一台湾后—四口通商,但有严格限 制;英商宁波贸易后—广州一口通商
议一议: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 响?
五、课堂小结
积极影响:对西方殖 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 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 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
课题
滦平八中 学科导案
备 上课
近代前夜的危机
课 时间 时

编号:
主 备 人
学 习 分析清朝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历


史影响。 探讨从生产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清末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近代前夜的民族危机。
分析清朝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历
重 点 史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