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5让身体热起来word教案 (1)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让身体热起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让身体热起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让身体热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是人体内部温度。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温的变化原因,知道运动、饮食等因素会影响体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温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3. 体温变化的实验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

2. 难点:体温变化的实验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温计、热水、冷水、运动器材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记录表、笔。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包含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实验、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体温的概念:讲解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常用体温计进行测量。

3. 演示体温的测量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体温计正确测量体温,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讲解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介绍运动、饮食、环境温度等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5. 设计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七、实验观察与记录1. 实验一:让学生在不同水温下浸泡双手,观察体温计的读数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二:让学生进行适量运动后,测量体温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三:让学生在室内不同温度环境下,测量体温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八、分析与讨论1.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正常的体温,提出合理的建议。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九、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体温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5让身体热起来》word教案1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5让身体热起来》word教案1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学科学,讨论使人们热起来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讨论和实验验证衣服能产生热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衣服能产生热吗,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三、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这个小姑娘怎么了?(冷)那我们帮她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身体热起来?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现象吗?学生交流汇报(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1.小组内交流填表格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跑、跳运动吃火锅.喝热水多穿衣服烤火炉开空调晒太阳2.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类可以吗?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可分类: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冬天,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来御寒呢?引导多穿衣服。

为什么穿的衣服多就不冷了呢?同学们猜想下,衣服能产生热吗?(三)实验探究衣服能产生热吗?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可以利用它们设计实验证明衣服是否能产生热。

为了方便,老师用围巾代替衣服来进行实验。

(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2.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方案分组做实验3.填写记录单温水杯0分钟5分钟结论摄氏度摄氏度用厚毛巾包起来的温水杯没有包起来的温摄氏度摄氏度水杯摄氏度摄氏度用毛巾包起来的温度计04.小结: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人体的能量转变成热量,热量不被传出,所以感觉到暖和了。

(四)探究能量哪里去了1.为什么我们吃火锅.喝热水会感觉到热呢?(讨论)因为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一部分能量变成了热量,维持我们的体温。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让身体热起来教案青岛版(三年级起点)教学目标:1.能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2.知道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难点: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教学用具: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烤火炉、运动(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二、让我们身体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太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运动、工作等消耗了,或者转变成糖与脂肪储存了)三、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2)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5.问题: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作总结:1.让人体热起来的办法,2.人体的能量的消耗,3.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

板书设计:运动(摩擦、跑步等)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热起来了:吃食物(菜、热饭、火锅)发烧、紧张、害羞使人体产生热量等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细密的毛,厚厚的脂肪等。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第一课时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doc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doc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第—单元: 主备人: ____________ 月 日教学目标:1. 通过学牛探究合作学习活动,屮学牛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 等角度对人体能量及其转化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鬥己探究的问题; 能尝试运用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对现象做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 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通过学习活动,学牛在活动屮能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炽想象; 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牛活。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牛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

教学重点: 学岸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了解能量的转化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臺对热量转化的科学认识理解。

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一、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冬季活动相 关图片资料,与学牛 一起结合自己的牛活 经验交流感受,引出 问题“在这样的天气 条件下怎样使身体热 起來? ”激发学牛学 习兴趣,引入本次课 堂学习活动。

二、 学习新课:1 •教师指导学牛学习 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让 身体热起来。

教师参与学牛小组学 习活动,引导学牛尽 可能采用多种方法让 身体热起來,适时下 发科学记录表,提示 学牛整理归纳。

教师引导学牛充分交 流汇报,提示学牛将 找到的方法予以分 类。

2 •教师指导学牛认识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 要来源于食物,以及学牛与教师谈话,学习教师出示的冬季活 动图片资料,结合自 己的牛活经验与教师 交流感受,思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了解 学习活动内容。

学牛在教帅指导下进 行多种方式让身体热 起來学习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 动,尽可能采用多种 方法让身体热起来, 并在教师下发的科学 记录表记录,整理归 纳。

学牛充分交流汇报, 按照活动方法进行分 类。

学牛在教师指导下进 行认识人体所需要的通过教师出示图片, 学牛展开想象,激发 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宽松、民主、 开放、和谐的科学学 习氛围。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5让身体热起来》word教案 (5)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5让身体热起来》word教案 (5)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让身体热起来教学目标:1.能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2.知道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难点: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教学用具: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烤火炉、运动(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二、让我们身体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太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运动、工作等消耗了,或者转变成糖与脂肪储存了)三、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2)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5.问题: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作总结:1.让人体热起来的办法,2.人体的能量的消耗,3.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

板书设计:运动(摩擦、跑步等)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热起来了:吃食物(菜、热饭、火锅)发烧、紧张、害羞使人体产生热量等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细密的毛,厚厚的脂肪等。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让身体热起来》公开课教学设计1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让身体热起来》公开课教学设计1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等角度对人体能量及其转化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尝试运用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对现象做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了解能量的转化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对热量转化的科学认识理解。

教学方法类比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人体能量转化的形式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搜索到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烤火炉、运动。

(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使用‘手机’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并展示。

二、新课学习1.身体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太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运动、工作等消耗了,或者转变成糖与脂肪储存了)2.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3.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从网上搜集相关的热的图片。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让身体热起来教案青岛版(三年级起点)教学目标:1.能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2.知道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难点: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教学用具: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烤火炉、运动(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二、让我们身体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太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运动、工作等消耗了,或者转变成糖与脂肪储存了)三、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2)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5.问题: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作总结:1.让人体热起来的办法,2.人体的能量的消耗,3.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

板书设计:运动(摩擦、跑步等)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热起来了:吃食物(菜、热饭、火锅)发烧、紧张、害羞使人体产生热量等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细密的毛,厚厚的脂肪等。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第一课时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让身体热起来》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让身体热起来》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让身体热起来》精品教案一、教科书说明: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在三年级下册“我们吃什么”单元探究了食物与营养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内容以“人”为切入点,通过让身体热起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与途径,探究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化,认识到维系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生命离不开能量,从而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情趣。

活动准备:教科书展现了一幅冬天的情景图: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一卡通人物表现出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

情景图蕴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以此再现生活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提出问题,为课堂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埋下伏笔;二是蕴含着让学生课前即开始探究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本活动准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引领学生根据情景图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课前准备的开放性。

活动过程:☆活动一:想办法,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此活动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学生活动情景图,卡通语言“身体热起来有哪些表现呢?”意在提示学生在活动之前先交流自己对身体热起来的认识,说出身体热起来的外部表现;“吃火锅或吃辣时身体会感到热”,意在提示学生交流让身体热起来的具体方法和实例,从而触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有哪些让身体感到热的方法?”意在提示学生广开思路,尽情展示、交流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并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情景图中两个卡通正在做原地跑步和蹦跳活动,意在提示学生不只是交流自己的想法,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具体的做一做,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开放的活动空间,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使身体热起来,自由展开使身体热起来的活动,使学生在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体验科学课的无限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和热情。

二是以“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有哪些?”为引领,引导学生将身体热起来的具体方法进行归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学科学,讨论使人们热起来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讨论和实验验证衣服能产生热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衣服能产生热吗,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三、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这个小姑娘怎么了?(冷)那我们帮她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身体热起来?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现象吗?学生交流汇报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跑、跳运动吃火锅.喝热水多穿衣服
烤火炉开空调晒太阳
2.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类可以吗?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可分类: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冬天,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来御寒呢?引导多穿衣服。

为什么穿的衣服多就不冷了呢?同学们猜想下,衣服能产生热吗?
(三)实验探究
衣服能产生热吗?
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可以利用它们设计实验证明衣服是否能产生热。

为了方便,
老师用围巾代替衣服来进行实验。

(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2.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方案
分组做实验
温水杯0分钟5分钟结论
摄氏度摄氏度
用厚毛巾包起来
的温水杯
没有包起来的温
摄氏度摄氏度
水杯
摄氏度摄氏度
用毛巾包起来的
温度计0
4.小结: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人体的能量转变成热量,热量不被传出,所以感觉到暖和了。

(四)探究能量哪里去了
1.为什么我们吃火锅.喝热水会感觉到热呢?(讨论)因为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一部分能量变成了热量,维持我们的体温。

2.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产生了能量。

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图片交流汇报
人类工作需要消耗能量;人类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娱乐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学习需要消耗能量…
3.如果没有食物提供给我们能量,会怎样呢?如果能量过剩又会怎样呢?学生讨论
(五)课后践行
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调查.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