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馆陶
馆陶简介

行政区划辖区简介2003年底,馆陶县下辖4乡4镇:南徐村乡路桥乡寿山寺乡王桥乡房寨镇柴堡镇馆陶镇魏僧寨镇,1个居委会、277个行政村。
县政府驻馆陶镇政府街159号。
馆陶镇辖区馆陶镇镇政府驻姜沿村。
面积41.0平方千米,人口5.27万。
辖31个行政村:姜沿、刘沿、赵沿、阎沿、尚沿、郑沿、李沿、鲍沿、陶南、陶北、陶西、吕庄、车疃、杨庄、安静、李庄、孙庄、西苏、东苏、东宝、蔺村、谭庄、大刘庄、后刘庄、中马固、北马固、南马固、许路疃、刘路疃、后徐庄、社里堡。
房寨镇辖区房寨镇镇政府驻房寨村。
面积47.0平方千米,人口2.76万。
辖29个行政村:南房寨、北房寨、南韩庄、西浒演、东浒演、郝后街、郝前街、河寨一、河寨二、河寨三、河寨四、河寨五、王庄村、韩徘徊头、郭徘徊头、罗徘徊头、王徘徊头、西孟良寨、中孟良寨、东孟良寨、北拐渠东、北拐渠西。
魏僧寨镇辖区魏僧寨镇镇政府驻魏僧寨村。
面积55.0平方千米,人口3.17万。
辖31个行政村:魏僧寨东、魏僧寨西、王草厂、范草厂、杨草厂、前符渡、后符渡、任门寨、安雷寨、往雷寨、孙雷寨、高雷寨、赵官寨、马栏厂、申街东、申街西、十里店、南榆林、丁圈、陈庄、高庄、滩上、刘圈、山才、吴庄、肖村、铺上、阎寨、周庄、史庄、张庄。
柴堡镇辖区柴堡镇镇政府驻柴堡村。
面积76.0平方千米,人口4.12万。
辖49个行政村:柴堡南、柴堡北、柴堡东、柴堡西、后罗头、前罗头、东广才、后市庄、北阳堡、东苏堡、东刘庄、西刘庄、马张屯、武张屯、牛张屯、阎张屯、北萧寨、后胡堡、前胡堡、前刘堡、后刘堡、西孔堡、东孔堡、前曹堡、后曹堡、八义庄、邢张屯、王二庄、中富庄、东富庄、西富庄、郭马堡、宋马堡、前市庄西、前市庄西、林北、马店、天河、要庄、萧屯、匣庄、西庄、刘村、申林、柴庄、樊堡、齐堡。
寿山寺乡辖区寿山寺乡乡政府驻寿山寺村。
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3.93万。
辖35个行政村:寿山寺北、寿山寺南、寿山寺东、西庄固东、西庄固西、东庄固、常儿寨、南辛头、韩高庄、东朱庄、西朱庄、后宁堡、前宁堡、北董固、南董固、西董固、古高庄、武高庄、张高庄、南肖寨、麻呼寨、护法寺、陈范庄、武范庄、蔡范庄、韩范庄、塔头、浅口、翟庄、沿庄、拐寨、南郑村、北郑村、西宝村、息元村。
河北这个县,被称为“中国黄瓜之乡”,在新中国建立后被一分为三

河北这个县,被称为“中国黄瓜之乡”,在新中国建立后被一分为三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的历史。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馆陶县的大致位置馆陶县的建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了城邑,在汉高祖刘邦年间,朝廷采用郡县制的管理模式并在此设置了馆陶县,这也是馆陶县见于建制历史的最早记录,距今超过了2200年。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这个县地域规模大,是河北和山东交界地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县。
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更好地搞水利建设,原来的千年古县馆陶县也被一分为三。
临西县的大致位置1949年8月后,河北省政府成立,馆陶县划归到了河北省邯郸专区,1952年到1964年这12年多的时间里,馆陶县被重新划归到了山东省,曾隶属于聊城专区。
1965年3月,为了更好地进行水利建设,依据方便管理的原则,河北和山东的边境进行了再次调整。
以卫运河和四女寺减河(漳卫新河)为界限,以西的地域归属于河北省,以东的地域归属到了山东省。
今天的馆陶县就这样,本属于河北的宁津和庆云两个县划归到了山东。
为了弥补河北的损失,馆陶县和临清西部的五个区归属到了河北。
后来以临清划归来的五个区为基础,成立了新的临西县,这个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专区管辖。
为了弥补临清的损失,馆陶县的位于运河东岸的八岔路,潘庄两个大区划归到了临清,这两个区也就是今天的临清市烟店镇和潘庄镇。
而馆陶县卫运河东岸的属于南馆陶区的张庄、幺庄、东古城、乜村和北馆陶区的杨召、万善、萧城、许庄、城关(老县城)等9个公社划归到了山东省冠县。
就这样,经过区域划分,馆陶县的辖区分为被一分为三,原来的千年古县馆陶县的管辖地域缩小到了今天的456平方公里。
今天的馆陶县下辖四个乡四个镇有277个行政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平原小县。
因为地处河北和山东交界地,馆陶县兼有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特色,成了河北和山东之间的缓冲区。
这里走出了范筑先、张维翰、王占元等历史名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馆陶县已经旧貌换新颜,这里的农产品和特色产业成了本地的优势,馆陶县也获得了“中国蛋鸡之乡”“中国黄瓜之乡”“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轻工轴承之乡”“中国粮画艺术之乡”“中国漆画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馆陶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馆陶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首先,馆陶的人文历史深厚,这里的人们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了解到馆陶的农民朴实善良、勤劳勇敢,他们对自己的土地、家园十分珍惜,通过他们的努力,这片土地得到了改善和发展。
在实践中,我也亲身参与了农民们的劳作中,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和付出,这种亲身体验让我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和努力。
其次,馆陶的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独具魅力的传统手艺。
在社会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馆陶传统手工艺的体验,比如制陶、编织和绣花等。
这些传统手艺虽然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在这里,我看到了老一辈们对于传统工艺保护和传承的努力和付出。
通过实践,我深刻理解到传统工艺的价值和文化的传承意义,更加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愿意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馆陶的社会发展与变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实践中,我走访了馆陶的农村和城市社区,了解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社会发展情况。
我看到了城市建设的变迁,农村的产业发展,以及当地政府对于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
这些都让我对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热情和期待。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非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结合实际社会情况,认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
最后,馆陶的社会实践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走进基层社会,去了解、体验、思考。
我们不仅仅是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次成长的历程,每一次亲身参与都是一次历练,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总的来说,这次馆陶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更让我明白了学校安排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意义。
馆陶公主湖观后感

馆陶公主湖观后感
标题:馆陶公主湖游历感悟
正文:
近日,我有幸亲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的公主湖景区,实地感受了这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的独特魅力。
湖光山色之间,不仅承载着千年古韵,更蕴藏着馆陶公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踏入公主湖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碧波荡漾的湖面,仿佛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边苍翠的林木,美不胜收。
湖畔杨柳依依,微风拂过,柳丝轻舞,与湖面的涟漪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置身其中,不禁让人想起古代公主们在此处的雅致生活情景,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公主湖的名字来源于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馆陶公主。
她以智慧与才情闻名于世,其生平事迹为这片湖泊赋予了深沉而独特的人文内涵。
湖边的石碑、雕塑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解说,让我对馆陶公主的事迹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文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此外,公主湖公园的设计布局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沿湖步道蜿蜒曲折,引导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宁静舒适的休闲氛围。
各种配套设施齐全,既满足了现代人对旅游休闲的需求,又不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总结来说,此次游览馆陶公主湖的经历,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激发了我对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期待更多的人能走进馆陶公主湖,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历史韵味与人文气息。
河北馆陶旅游景点

河北馆陶旅游景点
馆陶县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一个县,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
1. 吕白精舍:位于馆陶县城西南,是馆陶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这是一个山水相依,林木葱郁的佛教胜地,内有寺庙、塔阁和山水园林景观。
2. 钓鱼台风景区:位于馆陶县北部,是国家4A级景区。
这里有美丽的湖泊、绿树成荫的长廊、古建筑群等,是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3. 文峰公园:位于馆陶县城中心,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公园。
公园内有水景、假山、亭台和花坛等,是馆陶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4. 唐义公祠:位于馆陶县城东南,是纪念唐伯虎(号义山)的纪念馆。
这里有唐伯虎的诗作和书画作品,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艺术成就。
5. 馆陶水利博物馆:位于馆陶县城西,是全国首个以水利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展馆介绍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和发展,是了解中国水利文化的重要场所。
这些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些景点,深入了解馆陶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馆陶县美丽的公主湖公园作文

馆陶县美丽的公主湖公园作文《公主湖公园——馆陶的明珠》在馆陶县,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公主湖公园。
这个公园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馆陶大地上。
走进公主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大片大片的湖水。
湖水特别清澈,阳光一照,湖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有无数小镜子在反射阳光。
湖的周围种满了垂柳,那些垂柳的枝条就像绿丝线一样,随风飘舞。
有一次我去那儿,还看到一个老爷爷拿着一根很长的杆子,杆子顶端有一个小网兜。
我特别好奇,就凑过去看,原来他在捞湖面上的杂物呢。
老爷爷一边捞一边跟我说:“这湖水啊,得保持干净,大家看着才舒心。
”他捞得特别仔细,连一点点小树叶都不放过。
顺着湖边的小路往前走,能看到一片热闹的广场。
这里总是人来人往的,有跳广场舞的大妈们。
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随着音乐节奏整齐地跳动着。
那步伐,那动作,特别带劲。
旁边还有下棋的老大爷,他们下棋可认真了。
我在旁边看了一会,那棋局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两位老大爷每走一步都深思熟虑的,一边思考一边小声嘀咕,还互相打趣呢。
其中一位老大爷说:“你可别想耍赖啊,这一步你要是这么走,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另一位则笑着说:“我怎么会耍赖呢,看我这一步妙棋。
”再往公园深处走,有一片小花园。
花园里的花各种各样的,红的像火,白的像雪。
那次我看到一朵特别大的月季花,花朵层层叠叠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
我凑近去闻,结果不小心碰到个小蜜蜂。
那小蜜蜂嗡嗡地飞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
不过很快它就又落到花上采蜜去了。
太阳渐渐西下的时候,整个公主湖公园都被染成了金黄色。
那湖面上,小路间,广场上到处都透着一种宁静又美好的气息。
这公主湖公园,真是馆陶人的宝藏地啊。
无论是游玩还是放松,这儿都是不二之选呢。
《公主湖公园:我的乐趣天堂》说起馆陶县的公主湖公园,那对我来说就是个充满欢乐的地方。
每次走进公园,我就直奔湖边的草地。
那草地软绵绵的,一躺上去特别舒服。
有一回我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
我的家乡馆陶黄瓜小镇200字

我的家乡馆陶黄瓜小镇200字
我的家乡是一个不是很出名的小镇,但是那里却拥有我的一整个童年,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馆陶县按照“乡村风情、城市品质”的总体要求,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
翟庄村着力打造“无处不精致、无处不精细、无处不文化”的特色商业小镇。
可以说目前的翟庄村不仅是黄瓜的生产销售基地,还是黄瓜技术推广、品种展示、旅游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化观光基地。
“黄瓜小镇”已经成为翟庄独有的称谓和标签,这个美丽的“名片”也吸引着城里人来参观、品尝。
走进翟庄村,就像进了一个美丽的黄瓜园,农家院落的墙上、村里的电线杆上,到处都画上了绿色的藤蔓和叶子,把小村装饰得清新而有韵味。
翟庄在打造“黄瓜小镇”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既有古老的豆花坊,还有时尚的“鲜蔬瓜坊”,让这个传统的农村小镇也透露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气息。
今年春节,馆陶县在翟庄村启动春节文化旅游“采摘节”活动,举行黄瓜采摘比赛、黄瓜采摘苑才艺表演、首届黄瓜美食烹饪大赛等。
同时还开展黄瓜科普知识长廊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展、艺人才艺表演、广场舞、秧歌表演和舞狮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在黄瓜小镇体验“最美乡村过大年”的乐趣。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1 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学日终于来到了,出发时间是早上八点半,我们要到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陶艺馆”。
一路上,司机叔叔播放关于原住民的影片,让我认识许多传说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射日”,内容虽然很夸张,却让我领悟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很快的,我们抵达陶瓷博物馆,第一件事是去看陶瓷制作和演进的解说影片,之后我们展开小组行动。
我们这一组的组员有智弘、皓玮、慧玲和品芳,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真开心能和他们一组!午餐时间到了,我拿出面包、饼干、糖果及我的法宝-活果子,大快朵颐的享受这些美味的食物,眼里更是一边欣赏公园的风景。
博物馆中展示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两只老虎》,它是个可爱又多功能的水壶,我与妹妹和它合照,希望将这一刻的美好时光记录下来。
还有像碗的陶瓷时钟和像和果子的杯子的作品也都很棒,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下午,我们到了陶艺馆老街,迎接我们的是呜呜的火车,同学们都开心的尖叫“耶”!我跟着妈妈和老师一起游逛着陶瓷老街,也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许多人买了水鸟笛,它能发出鸟鸣般的声音,我们合奏着好听的鸟叫声,似乎想告诉全世界--我们今天真的很快乐,更期待我们还能有第二次校外教学。
亲爱的旅游我来了!参观陶瓷馆的心得体会2 上周末,我和爸爸去参观陶瓷博物馆。
刚进去,收门票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先到二层去看。
我们先去的`是序厅,里面有一些古老的陶具。
最古老的是白陶鬶,它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用它来烧水,它的底下有三只“脚”,上面类似于现在的暖瓶,在一侧有一个带着小点点的把手。
还有一个陶器我也很感兴趣,那就是蛋壳陶,它的壁非常薄,形状像一个杯子,全身灰不溜秋的,它是战国时期制造的;据说最薄的蛋壳陶只有0.02毫米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门买赋
“长门买赋”也叫“买赋”,现在多指文章写得好。 可以说,馆陶公主对于拥立武帝功不可没。但可惜的是陈皇后无子,且又骄横好妒 。武帝妹妹平阳公主经常送美人给武帝,引起了陈皇后的不满。尤其是她把美人卫子夫献 给哥哥,陈皇后更是大怒,甚至不给武帝留面子。武帝有所顾忌,一时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有一段时间卫子夫经常生病差点死掉,经查发现是陈皇后因为嫉妒,在后宫请女巫施行 巫术,于是大怒之下,加上卫子夫的影响,很快贬陈皇后于长门宫(亦即过去的馆陶园、 长门园)。陈皇后孤独寂寞,终日在长门宫愁闷悲思,以泪洗面。后来,馆陶公主帮助女 儿奉送黄金百斤为司马相如及其夫人文君取酒,求这位武帝喜欢的文学家写一篇赋以打动 武帝。司马相如果然不负重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长门赋»,把陈阿娇的愁闷悲思写得淋 漓尽致。武帝看后,大为感动,此后对阿娇关心多了一点,但终于没有回心转意。唐代诗 人李益有一首«宫怨»写阿娇的长门之怨很有特色:“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诗歌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表现力很强 。汉代的乐府诗专门把“长门怨”作为了一个吟咏的题目,李白、刘基(元末明初的刘伯温 )等人均有同题诗歌。至于李白的«妾薄命»,则明显带有一种书生气:“汉帝宠阿娇,贮 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 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
黄花故台
1 3 5
7
2 4
驸马古渡
陶山夕照
长堤春色
古井甘泉
6
8
卫河秋涨
萧城晓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东岳晴云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三女刘红福,被封为 馆陶公主后,和驸马都尉韩光经常来馆陶游玩, 还在卫河西岸,筑起了一处方圆十余亩、高出地 面两米的土台,在土台上建造了一座豪华秀美的 望河楼,名为“黄花台”。 刘红福在死之前,曾请求皇兄把自己与驸马一 起安葬在封地馆陶县,以求自己的灵魂可以和驸 马一起登上黄花台,面临卫水,仰望陶山,祈求 上天经常播撒雨露,滋润禾苗,使大地上的庄稼 获得好收成,以造福于供养过自己的馆陶县黎民 。经皇帝批准,馆陶公主刘红福和驸马都尉韩光 被合葬于馆陶县黄花台西侧。
馆陶县古为冀州 地。春秋时为冠 氏邑(即今山东 省冠县东古城) ,后属赵国。
先秦时期
西汉平帝二年( 公元2年)置馆陶 县,属魏郡
西汉(公元2年)
1949年,属邯郸专区 1952年,归山东省管辖 1965年,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 1993年7月,归属邯郸市管辖
建国后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馆陶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
多指男子秘密纳妾。 馆陶公主深受文帝喜爱,与哥哥景帝又是一母同胞且关系十分密切,当然容易养成骄纵 的习性。景帝即位后所立太子本不是武帝刘彻,而是景帝爱姬栗氏所生的刘荣,时称栗太 子。馆陶公主有一爱女名叫阿娇,想许配给太子。但栗氏却是个素来妒忌、心胸狭窄的人 ,加上长公主(馆陶公主)时常送美女给哥哥景帝,因而怀恨在心,当然是一口回绝。馆 陶公主非常恼恨。此时景帝另一个爱妃王美人趁机笼络长公主。馆陶公主对她说起议婚之 事,王美人急忙奉承,连说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没福娶阿娇这样的好媳妇。刘嫖随口答 应婚事,并恨恨地说:“废立常事,祸福难料。栗氏以为儿子已经立为太子,将来自己定 会成为皇后。怎知还有我在!”一天,长公主领着女儿入宫,正好王美人与其儿子胶东王 刘彻在。她拉着刘彻的手笑着说:“儿想得妇不?”刘彻生性聪明,对着姑母嬉笑无言。馆 陶公主故意遍指周围宫女问她要不要,刘彻均摇头。最后,她指着阿娇说:“阿娇好不好 ?”刘彻笑着说:“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馆陶公主听后非常喜欢。这就是“ 金屋藏娇”的出处,后后馆陶公主百般努力,加上栗氏也确实心胸狭窄,终于,栗氏没有 被立为皇后,而刘荣的太子位也被废,改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汉 武帝即位后,陈阿娇理所当然地作了皇后。
馆陶处在黄河中下游,为黄河冲积平原,临 卫河,大量优质的粘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
黑陶是45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期龙山文 化的典型代表,属于断代文明。在境内出土 的许多坟墓中,发现了大量的西汉、唐代、 宋代、元代及明、清时期的黑陶、灰陶和红 陶;在卫河岸边的毛圈、刘圈一带,挖掘发 现了皇城砖窑72座。
雁翼(1927-2009),原名颜洪林,河北省馆陶县人。
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开始写诗,曾任《星星》诗刊、 《四川文学》主编。出版有《大巴山的早晨》、《在云彩上面》、 《黑山之歌》、《江海行》、《南国的树》等二十多部诗集。
公主湖水利风景区
中国黑陶艺术之乡
馆陶八景
中国蛋鸡之乡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有 四位皇帝的女儿封邑馆陶:西汉文 帝女刘嫖、宣帝女刘施、东汉光武 帝女刘红夫、唐高祖十七女李氏。 汉唐时期,人们经常以公主的封邑 称呼公主,故她们四位被称为“馆 陶公主”。
115° 06’-115° 40’E 36° 27’-36° 47’N 河北省南端偏东 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毗邻 西与广平、曲周、邱县接壤,南靠大名县, 北连临西县。
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 馆陶县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 馆陶县辖4镇(柴堡镇、馆陶镇、房寨镇、魏 僧寨镇)、4乡(路桥乡、南徐村乡、寿山寺 乡、王桥乡)、1个街道办(陶山街道办), 277个行政村。 106、309两条国道交汇, 青兰高速公路、邯济铁路横贯东西, 大广高速纵穿县境
黑陶埙
集陶艺、漆艺、镶艺于一身,形成镂 空、浮雕、线刻、影雕、彩绘、漆画 、镶嵌几大系列,达1000多个品种。 上等的馆陶黑陶具有“黑如漆、明如镜 、薄如纸、硬如瓷”的特点
黑陶国娃---2008年奥运国礼
仿制古代的:熏
经900度高温烧制成型,最终形成世 上仅此一件绝无雷同的黑陶作品。典 雅神秘美观
好丑自彰
原意指人的面貌美丑只要在水面上照一下就清楚了,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容掩饰。 据«太平御览»引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 诺皋»载,晋初泰始年间临清郡(按这是唐朝 的行政区划名称,西晋初年只有清渊县而无临清县,更无临清郡,古清渊县城即今馆陶县 路桥乡清阳城村亦即过去的清渊城村)有个风流书生名叫刘伯玉。此人生性风流,却有个 爱吃醋的婆娘名叫段明光。有一天,刘伯玉高声诵读曹植«洛神赋»,深深为其中描述的凌 波微步的神女所陶醉,不觉叹道:“若能娶此人为妻,就是死了也可以瞑目了!”不想让旁 边的夫人听见。段明光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破口大骂:“我活生生的美人不比那死鬼强 ?你偏生喜欢那烂书中的臭婆娘。”说完把书撕个粉碎,当夜就跳河自尽。段明光死后托 梦给丈夫:“你不是喜欢水神吗?现在我已成为了水神,快来找我吧!”书生从睡梦中惊醒 ,吓得全身哆嗦,从此不敢渡河。段氏久等丈夫不见,恨起了天下美女,凡美女渡河就兴 风作浪,凡丑妇渡河就给她一面水镜请照照尊脸,一时“妒妇津”的名号远近闻名。美女过 河往往用泥巴涂脏脸,把衣服弄破,以求平安过渡。丑女们也学样子弄得披头散发,过河 后还说:“今天要不是弄成这样,可要危险了。”古清渊县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话:“要找美丽 新娘,最好让她立在渡口看水面,好丑自彰。”
养鸡场
馆陶是“中国蛋鸡之乡”,蛋鸡产业是全县规模最大、产值最高、 群众受益最多的特色产业,全县蛋鸡存栏1900万只,人均占有量 全国第一,素有“邯郸有个馆陶县,全国人均两枚蛋”之称。
酱包瓜
1.陶山夕照:古陶山,在太阳将落的夕阳照耀下,绵延起伏,明暗相衬.山上的树木,在微风 吹动下,自然摇摆,呈现出一幅美妙的画卷. 2.东岳晴云:(北)馆陶城东古刹,远映河岳,极目碧空,烟云缭绕. 3.驸马古渡:即驸马渡,遗址在河北馆陶城东.西汉文帝长女刘嫖驸马陈午,宣帝长女刘 施施驸马于永,巡视封地和臣民,在此渡口进出馆陶(今东古城)城,人称驸马渡.
“一渠一湖一公园、两广场、三馆两中心、 三岛十四桥” 五大功能区:水工程观光区、历史风情文 化区、休闲度假区、公主湖观光区以及滨 河公园生态保护区
突出“自然+生态+人文”特色,以公主湖、广 场、展馆、公园为重点 观赏景观:河湖风光、休闲垂钓中心、长 堤绿浪、林荫乐园、水上世界等,集独特 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
4.卫河秋涨:夏末秋初,卫河水涨数尺,船行如梭,款乃相接.
5.萧城晓烟 红日东升,仰望萧城颓垣断壁,犹如浮云烟雾,联想宋辽之战,足以壮人志气. 6.长堤春色:即汰黄旧堤,今黄河故道,婉蜒东北,一望无际,春天到来,绿色遍地. 7.古井甘泉:相传在馆陶旧县城,西街偏北有一无缝井,水涌如泉,水质甘甜.
金屋藏娇
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 崇高的声誉。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河北馆陶人,著名民
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早年从军到北洋陆军。辛亥革命后, 任陆军第八旅旅长。1931年回山东,先后任第三路军参议,沂水、临沂县县长, 为官清廉,受到地方拥护。
屯毛不辨
比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在馆陶县,至今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旧河道,系汉武帝时候黄河在馆陶北决的屯氏河。 «水经»载:“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经馆陶县(即今东古城)东,东北出。”屯氏河在馆 陶县流淌了七八百年后,隋朝建立,重新制定行政区划,分析州县。朝中有关官吏欲在馆 陶置州,于是查遍古书和地图,见到屯氏河这一名称,却误把“屯”字认作“毛”字,竟然就 以“毛州”作了州名,给后人留下了笑柄。“屯毛不分”亦作“屯毛不辨”,比喻不辨相似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