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咏梅的诗句(12篇)

咏梅的诗句(12篇)咏梅的诗句1《白梅》作者:王冕(元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解析: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
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
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梅》作者:王淇(宋代)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解析:诗中提到的林和靖,是指宋诗人林逋,在神宗末年,隐居于孤山梅岭,经常放鹤湖中,不婚不宦,肃然自适,有“梅妻鹤子”之称,是位超然物外的高士,梅花又称腊梅,严冬百花凋零独自香。
象征着高洁、坚贞。
《梅花绝句》作者:陆游(宋代)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解析: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
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
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
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杨柳枝词》作者:刘禹锡(宋代)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解析:看着春天的美好时光最先到达这里,(这里)已经是楼台亭阁掩映在了一片浅黄和淡绿颜色中了。
(为什么这里会最先受到春天的眷顾呢?)因为这里的风景宜人,杨柳阿娜多姿,就像多情的少女一样,所以被春风最先发现,不停的眷恋爱抚了。
《早梅》作者:柳宗元(唐代)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解析: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杂诗王维翻译及赏析

杂诗王维翻译及赏析
杂诗三首(其三)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寒梅,开在冬末春初,梅一开即预示着春将到,系最早报春之花。
主席的名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将寒梅报春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诗人眼见寒梅花发,又看着寒梅花落。
花开花落之间,自有一种物换星移的意味。
梅花凋零之后,春的脚步更近了,南飞的燕子陆续归巢,其它鸟儿们也都活跃了起来,刘克庄的《莺梭》中即有“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莺啼。
本诗第二句“复闻啼鸟声”写得极为平实质朴,没有任何修辞,春天特有的“喧闹”被诗人疏笔概括。
第一句诗人用“已见”,第二句紧承“复闻”,时间的步步推移被淡淡地表达,但是细品,这淡淡的两个词中,隐隐透着些微的忧虑与惶恐。
第三句,诗人用了两个叠字“心心”,“心心视春草”,这心心有主人公的担心、忧心、揪心也有特意之心。
有了“心心”的铺垫,最后一句中的“畏”字才不显突兀,才会更有感染力。
天天忧虑地看着春草生长,越来越茂盛,眼看春草要与石阶相连了,主人公畏的并不是春草渐长,而是时光飞逝,却依旧等不来所盼之人。
从寒梅花开花落之时,主人公就已暗含期盼,可是早春已过,仲春到来,草长莺飞,依然没有盼到归人,随着时间地推移,她由不住地渴盼到渐渐失落、失望,眼看春草渐长,其内心情感也滑向惶恐的沼泽。
本诗以时间的推进来表达情感的推进,层层递进,最后一句中的“畏”字,是点睛之笔,把主人公由盼到惧的内心变化生动地描写了出来。
诗句质朴自然而诗意隽永绵长,这也是王维诗的特点之一。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赏析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赏析《杂诗·君自故乡来》,也称《杂诗(其二)》是盛唐时期大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
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
杂诗·君自故乡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作品赏析:这首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
《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第一首:“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
第三首:“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
这第二首则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
三首诗之间有一定的意蕴联系。
它们都用口头语,写出一种缠绵深婉之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都不事雕琢。
正如宋人刘辰翁《王孟诗评》说:“三首皆淡中含情。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
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
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
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
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
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
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
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
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
”体味精妙。
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
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
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
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而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王维深谙五言绝句篇幅短小,宜于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将抒情主人公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点情怀,将他灵视中所映现出的故乡种种景物意象尽量删减,只留下窗前那一树梅花,正是在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情思和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无限情味,引人生出无穷遐想。
《乡土情结》文中引用诗歌赏析及训练

《乡土情结》文中引用诗词之赏析杂诗三首(选一)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鉴赏:《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第一首:“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
第三首:“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
这里所选的第二首,则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
三首诗之间有一定的意蕴联系。
它们都用口头语,写出一种缠绵深婉之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都不事雕琢。
正如宋人刘辰翁《王孟诗评》说:“三首皆淡中含情。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
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
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
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
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显然是他的妻子。
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
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
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
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
”体味精妙。
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
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
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
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而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王维深谙五言绝句篇幅短小,宜于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将抒情主人公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点情怀,将他灵视中所映现出的故乡种种景物意象尽量删减,只留下窗前那一树梅花,正是在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情思和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无限情味,引人生出无穷遐想。
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
【梅花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梅花的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关于梅花的诗句11、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陆游《落梅》2、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辛弃疾《临江仙探梅》3、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陆游《朝中措梅》4、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陈孚《咏永州》5、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
朱曦颜《一萼红盆梅》6、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陆游《朝中措梅》7、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
汪懋麟《误佳期闺怨》8、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9、枫林凋翠,寒雁声悲。
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10、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11、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12、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13、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朱曦颜《一萼红盆梅》14、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卢梅坡《雪梅其二》15、又晴霞惊飞暮管。
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16、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其一》18、客子短篷无据,倚长风挂席。
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19、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
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20、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22、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
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23、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24、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25、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晏敦复《题梵隐院方丈梅》26、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关于梅花的诗句2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元日》2、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梅花》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4、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幼儿唐诗《春晓》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春晓》原文|译文|鉴赏《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幼儿唐诗《春晓》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
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
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王维的思乡诗句

王维的思乡诗句王维的思乡诗句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的思乡诗句,欢迎阅读。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
那么,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
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
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此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此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此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
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
梅雪的古诗词

梅雪的古诗词 1、《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曹雪芹酒未上开樽句未判为,寻春反问腊至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热桃红雪回去,离尘茶割去紫云去。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2、《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曹雪芹疏就是枝条媚就是花掉,春妆儿女竟豪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热随其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3、《红楼梦》咏红梅花(白字)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白,冲寒先已苦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横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4、《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曹雪芹白梅倔赋赋红梅,逞媚先迎接醉眼上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服丹药安远真骨,偷走下瑶池退旧有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5、追赠岭上梅苏轼梅花开尽白花上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6、红梅苏轼害怕恨Boixe独开晚,自恐冰融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7、和秦太虚梅花苏轼西湖居士骨应当槁,只有此诗君压过。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等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来晚。
江头千树春欲阑,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酒眠处,装饰裙腰纷不归属于。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掉上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知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
8、红梅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上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9、早梅柳宗元早梅播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追赠,杳杳山水外木。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0、梅花陈亮疏技斜玉瘦,大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录春信息,不怕雪埋。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11、蜡梅董嗣杲刚条簇簇冻蝇封,劲叶将零傲此冬。
磬中种厅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容。
根依阳地春风皱,瓶自得晴窗日气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出自唐代王维的《杂诗三首/杂咏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1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赏析这三首写两夫妇别后相思。
诗从男女两个
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
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语相关。
诗的风格特点是微婉蕴藉。
夫妇分居异地,自然无法互相吐露别情;但彼此内心的思念就是没有出口的话语。
于是诗人代他们说出各自的心里话。
不难理解,双方的心理活动自有内在的关联呼应。
因此,诗人采取这种写法既新颖别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
女主人公因为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打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或许有江南来的船吧!为什幺她要关心江南来的船呢?因为她长久不归的丈夫就在江南的某地。
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
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
每当看到渡头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