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式烤房技术标准
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

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密集烤房是一种用来加工一些材料或产品的高温设备,需要严格遵守技术要求和规范。
下面是关于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的一些详细介绍,供参考。
1.燃料选择:密集烤房通常使用煤炭、油料或天然气作为燃料供应。
使用燃料时,必须选择适当的燃料种类,并采取合理的燃烧方式,以确保高效、安全、环保的生产。
2.通风系统:密集烤房需要配备合适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热空气的流动,并排出烟尘、废气等有害物质。
通风系统还可以控制烤房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为材料或产品的烘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3.温度控制:密集烤房需要精确控制烤房内的温度,以实现对材料或产品的精确加热。
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节烤房内的温度,以保证温度在要求范围内稳定。
4.安全保护:密集烤房操作时必须重视安全保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灭火设备、烟雾报警器、自动断电开关等,以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并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设备维护:密集烤房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维护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易损件更换、设备调试等工作。
6.电气系统:密集烤房的电气系统需要满足国家电气安全标准,采用专业的设计和施工。
电气线路及开关设备应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可靠性。
7.环境保护:密集烤房要求坚持绿色环保,减少环境污染。
可以通过安装废气处理设备、烟尘过滤器等手段,减少废气排放和烟尘产生,保护大气和周围环境。
8.热损失控制:密集烤房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热能的损失。
可以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和隔热措施,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9.操作规范:密集烤房需要制定和执行操作规范,明确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10.质量控制:密集烤房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关于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的一些介绍。
密集式烤房技术标准(修订)

密集式烤房技术标准(修订)(修订稿)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密集烤房的基本结构、要紧设备与技术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密集烤房建造及配套设备安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标注年份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标注年份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220-92 不锈钢棒的化学成分GB/T700-88 碳素结构钢GB69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YB/T 5106-1993 粘土质耐火砖GB/T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T15575-1995 钢产品标记代号GB/T711-1988 优质碳素结构热轧厚钢板与宽钢带GB/T8162-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管GB10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YB/T376.3-2004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GB/T 1966-1996 多孔陶瓷显气孔率、容重试验方法GB/T3235-1999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756-90*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GB/T1993-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GB4826-84*电机功率等级GB12665-90*电机在通常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1032-8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9651-88*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 1236-2000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T2658-1995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GB/T7345-1994 操纵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18211-2000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GB/T 4588.3-2002 印制板的设计与使用GB5226.1-2002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GB 5013.1-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下列橡皮绝缘电缆第1部分:通常要求的规定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1918-2001工业用插头插座与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规定3术语3.1密集烤房密集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基本结构包含装烟室与热风室,要紧设备包含供热设备、通风排湿设备、温湿度操纵设备。
最新密集式烤房技术标准修订

回风口 (mm)
与装烟室等宽或略小 ,高 350 ~ 500 。开设在装烟室与热风室隔墙上部 上升式 )或下部 (气流下降式 )。
(气流
回风道 (mm) 排湿口 (m 2 )
与装烟室等宽 ,高 350 ~ 500 。位于装烟室最上部 (气流上升式 )或底部 (气流下 降式 )。 总面积 0.5 以上。在装烟室墙体侧面适当位置开设 ,装排湿窗。
3.8 温湿度控制设备 用于监测、显示和调控烟叶烘烤过程工艺条件的专用设备
湿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执行器。经过对供热和通风排湿的调控 烘烤自动控制。
,包括温 ,实现
3.9 编烟装置 采用手工或机械编烟 ,有烟竿、烟夹、散叶装置等形式。
4 基本结构与技术参数 4.1 装烟室
包括墙体、房顶、门、观察窗、热风进风口、热风进风道、回风 口、回风道、排湿口、分风坡或分风装置、内置挂烟架、编烟装置 等。可单体、双体或多体组合建造。建造技术及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
3.2 装烟室 挂 (放 )置烟叶的空间 ,设有装烟架等装置 ,在与热风室相连接的隔墙
上部和下部开设通风口与热风室连通。 3.3 热风室
安装供热设备的空间 ,内置火炉和换热器并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风 机。设有通风口与装烟室连通 ,风机运行时向装烟室输送热空气。 3.4 气流上升式
装烟室内空气由下向上运动与烟叶进行湿热交换。 3.5 气流下降式
GB/T711-1988 优质碳素结构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
GB/T8162-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管
1 2020 年 5 月 29 日
文档仅供参考
GB10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 YB/T376.3-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 GB/T 1966-1996 多孔陶瓷显气孔率、容重试验方法 GB/T3235-1999 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 GB 755-87* 旋转电机 基本技术要求 GB 756-90* 旋转电机 圆柱形轴伸 GB/T 1993-9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B 4826-84* 电机功率等级 GB 12665-90*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 GB 1032-85*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 9651-88*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 1236-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 GB/T2658-1995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7345-1994 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18211- 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GB/T 4588.3- 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 GB5226.1-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第 1 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GB 5013.1-1997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 1 部分 : 一般要求的规定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 (IP)
卧式密集烤房建筑规格标准

长2000,宽2700,高3500
装烟室规格(mm)
长8000,宽2700,高3500
长8000,宽2700,高3500
墙体厚度(mm)
240—400
240—400
隔墙厚度(mm)
240
240
房顶(mm)
钢筋混凝土浇筑,厚100~120,安装隔热层
检修门规格(mm)
气流上升为卧式,气流下降为立式
电机功率(kw)
1.8~2.2
电机类型
三相双速电机
传动方式
轴流
备用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烟叶烘烤时间的自动控制、报警、过流保护、带漏电保护的空开、电机接地保护等功能
散热器(mm)
选用散热性好、使用年限长的耐火材料或钢制材料制作,耐火材料散热器为方型横式排列,烟气连接管采用单向连接的方式,连接管规格长:1800、宽300、高200、层间距100;钢制材料散热器为圆筒型,呈“之”字型排列,规格:长1800、直径400。
烟囱(mm)
用耐火材料制作方型规格:160×160、高度2500 ;钢制材料规格:直径160。
卧式密集烤房
一、主要结构与技术参数
(一)墙体基本结构
装烟室內空长8米、宽2.7米、高3.5米;加热室长2米、宽与装烟室一致。其结构包括围墙、隔墙、房顶、门、观察窗、维修门、排湿窗、挂烟架、进风道、回风道、供热设备、通风设备等(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
表1 基本结构与参数
项目
气流上升式
气流下降式
加热室规格(mm)
(三)风机、电机、备用电源与自控
使用轴流风机(风机、电机结构与参数如表3)
项目
三相双风机结构
风机型号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一、密集型烤房的设计原理1.烤房的布局:要保证烘烤设备的紧凑布局,烤房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小。
采用密集型布局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能源消耗。
2.热量回收利用:密集型烤房通常采用热量回收系统,将热源排出的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回收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3.空气流通设计:密集型烤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空气流通系统,以保证热量均匀分布。
通常采用风机或通风设备,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使热空气均匀分布到每个烤房,提高烘烤效率。
二、密集型烤房的操作技术1.调整烤房的通风设备:密集型烤房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通风设备,可以根据物料的烘烤要求调整通风设备的风速和风量。
通风设备的作用是将热空气均匀分布到每个烤房,以达到均匀烘烤的效果。
2.控制烤房的温度和湿度:密集型烤房可以采用温湿度控制系统,根据物料的烘烤需求,调整烤房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烘烤效果非常重要。
3.调整烤房的烘烤时间:密集型烤房的烘烤时间可以根据物料的烘烤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烘烤时间越长,产品的烘烤效果越好,但是也会增加能源消耗。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物料的烘烤要求和能源成本进行权衡,确定适当的烘烤时间。
4.定期维护和清洁:密集型烤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烘烤效果。
维护和清洁工作包括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清洁烤炉的内部和外部,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部件等。
三、密集型烤房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密集型烤房进行烘烤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安全问题:密集型烤房涉及到高温和电气设备,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事故。
2.烘烤质量:密集型烤房可以提高烘烤效率,但也会增加烘烤负荷。
需要根据物料的烘烤要求和设备能力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保证产品的烘烤质量。
3.能源消耗:密集型烤房在提高烘烤效率的同时也会增加能源消耗。
需要根据能源成本和烘烤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环境污染:密集型烤房通常会产生废气和废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欧阳学文密集烘烤与常规烘烤基本相同,密集烘烤工艺基本模式为“三段式烘烤工艺”;但是,因为密集烤房具有不同于普通烤房的特点,其优势是在“高密度、强制通风,热风循环、风热同步和排湿顺畅”条件下,能够提高工艺到位率,从而提高烘烤质量。
一、密集烘烤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普通烤房的“四看四定,四严四灵活”烘烤原则同样也适合密集烘烤,在密集烘烤时,要遵守的一般原则为:1.看鲜烟叶素质定烘烤方案,把握判断鲜烟叶素质要严,制定实施烘烤方案要灵活。
2.看烟叶的变化定干湿球温度,烟叶变化标准掌握要严,烘烤过程中温湿度的调整要灵活。
3.看干球温度定烧火大小,掌握各个时期适宜的温度要严,烧火大小要灵活。
4.看湿球温度定冷风进气门开关大小,掌握适宜的湿球温度要严,冷风进气门的开关要灵活。
根据"烤烟三段式烘烤"基本原理,结合密集烘烤应用研究成果,确定以"低温中湿变黄,中湿定色,相对高湿干筋,控制烘烤各阶段风量风速"为技术核心的密集烘烤原则。
确定了密集烤房适宜的装烟密度,密集烤房正常烟叶装烟密度为55~65kg/m3,即烟竿间距为12cm 左右;密集烤房的烤能一般为4500 5000kg鲜烟叶/烤次;重视烘烤过程湿度、强调低温充分变黄;强调40℃的凋萎过程和4650℃稳温消除青筋、延长54℃时间提高香气浓度、减少正反面色差。
密集烘烤过程温湿度及通风控制为:1.在烟叶变黄阶段,主要变黄温度35~38℃左右,在42℃左右给予较长时间,湿球温度保持在36~38℃,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相对湿度85 80%;风机先高速运转2~4h,然后低速连续运转,主要进行内循环。
2.定色阶段温度由42℃左右逐渐升至54℃左右,一般先慢后快,平均升温速度1℃/2~3h;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7~39℃,相对湿度由75% 逐渐降低到4035% ;风机连续高速运转,当各层的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内循环与外循环并举,加快排湿。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1.温度控制密集型烤房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就是温度控制。
对于不同的产品,需要设定合适的烘烤温度。
在烘烤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烘烤室内的温度,并及时调整控制系统,以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同时,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设定合适的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确保产品可以均匀受热,烘烤效果达到要求。
2.湿度控制除了温度控制,湿度控制也是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不同的产品对湿度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在烘烤过程中,需要监测并调整烘烤室内的湿度,以确保产品烘烤过程中不受潮湿或过干的影响。
可以通过向烘烤室内添加水蒸汽或通过通风换气来调节湿度。
3.通风换气密集型烤房内不断产生热量和湿气,需要及时排出,以保持烘烤室内的温湿度稳定。
通风换气系统可以通过排风扇和进风口实现。
排风扇将烘烤室内的热气和湿气排出,进风口则向烘烤室内注入新鲜空气。
通过控制通风换气系统的运行,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确保产品的烘烤效果。
4.产品摆放和通风密集型烤房通常采用多层叠加的设计,以提高烘烤效率。
在烘烤过程中,需要合理摆放产品,以保证产品之间的通风和均匀受热。
同时,要注意避免产品之间的相互接触,以免影响烘烤效果。
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产品,可能需要制作专门的支架或夹具,以确保产品在烘烤过程中的稳定性。
5.安全措施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首先,要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部件、传动部件和热源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其次,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热手套、防尘口罩等。
对于高温情况下的操作,要注意烫伤和中暑等风险,操作人员需进行相关培训和安全防护教育。
总之,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需要合理控制温湿度、通风换气和产品摆放,同时要注意安全措施。
只有科学合理的操作,才能确保产品的烘烤效果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烘烤效果。
密集烘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密集烘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四看四定、四严四灵活”1、看鲜烟叶素质定烘烤方案,把握判断鲜烟叶素质要严;制定实施烘烤方案要灵活。
2、看烟叶的变化定干湿球温度,烟叶变化标准掌握要严;烘烤过程中温湿度的调整要灵活。
3、看干球温度定烧火大小,掌握过个时期适宜的温度要严,;烧火大小要灵活。
4、看湿球温度定冷风进气门开关大小,掌握适宜的湿球温度要严;冷风进气门的开关要灵活。
.二、烤房在烘烤过过程中的异常分析:(一)、保温保湿差1.烤房围护结构差以及门窗的密封性不好造成的。
2.烤房的排湿口设置不合理造成的。
(二)、叶片干燥不均衡包括烟叶基本素质不一致,编烟松紧不一致,装烟时棚与棚之间以及同一棚内密度不均匀,装烟时差距过大导致烟叶水分含量差异大,夹烟或绑烟不牢导致烘烤过程中严重掉叶,风机风量风压不足,风机安装轴线不居中进风偏向一侧,分风不匀等。
叶片干燥不一致的补救措施有:1.调整进风分风。
凡是烟叶干燥开快的地方,一般风速和通风量较大,反之烟叶干燥速度较慢。
所以,要针对具体情况调整口,使装烟室进风均匀。
2.调整排湿口。
将叶片干燥快的位置排风口的铝合金页门适当关小,使烤房内的热风有效地导向叶片干燥偏慢的位置,促进这些位置烟叶的干片。
3.调整回风口。
在80%左右烟叶已基本完成定色(即54℃左右稳温时),若叶片干燥程度悬殊,要放下回风闸板1/3—3/4,减少循环通风量,削弱对流传热,减小烟叶干燥较快空间的通风干燥速度,使原来通风不良位置烟叶能更多地吸收热量,加快脱水干燥。
在全房烟叶的干片趋于一致后,再重新将回风量调节板提起。
(三)、温湿度不均匀1.分风不均匀。
密集烤房中,前后左右出现温差,同时意味着存在风力差异,即分风不均匀。
2.供风不足。
表明风力不能顺利穿透烟层。
一方面可能是装烟密度过大造成烟层的阻力较大;另一方面可能是风机的风量或风压不够。
三、主要烤坏烟的原因分析:(一)、烤青烟:烟叶在变黄期,温度过高,通风量过大,导致烟叶失水过早、过快,叶绿素尚未完成分解,就被终止,烤后烟叶呈青色,称之为烤青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密集烤房的基本结构、主要设备和技术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密集烤房建造及配套设备安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标注年份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标注年份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220-92 不锈钢棒的化学成分GB/T700-88 碳素结构钢GB69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YB/T 5106-1993 粘土质耐火砖GB/T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T15575-1995 钢产品标记代号GB/T711-1988 优质碳素结构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GB/T8162-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管GB10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YB/T376.3-2004 耐火制品抗热震性试验方法GB/T 1966-1996 多孔陶瓷显气孔率、容重试验方法GB/T3235-1999 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GB 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6-90* 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GB/T 1993-9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GB 4826-84* 电机功率等级GB 12665-90*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 1032-85*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 9651-88*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 1236-2000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T2658-1995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GB/T7345-1994 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18211-2000 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GB/T 4588.3-2002 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GB5226.1-2002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GB 5013.1-1997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1 部分:一般要求的规定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1918-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 部分:通用要求的规定3术语3.1密集烤房密集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基本结构包括装烟室和热风室,主要设备包括供热设备、通风排湿设备、温湿度控制设备。
基本特征是装烟密度为普通烤房的2 倍以上,强制通风,热风循环,温湿度自动控制。
按气流方向分为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
3.2装烟室挂(放)置烟叶的空间,设有装烟架等装置,在与热风室相连接的隔墙上部和下部开设通风口与热风室连通。
3.3热风室安装供热设备的空间,内置火炉和换热器并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风机。
设有通风口与装烟室连通,风机运行时向装烟室输送热空气。
3.4 气流上升式装烟室内空气由下向上运动与烟叶进行湿热交换。
3.5 气流下降式装烟室内空气由上向下运动与烟叶进行湿热交换。
3.6 供热设备热空气发生装置,包括火炉和换热器,按烟叶烘烤工艺要求加热空气。
3.7 通风排湿设备推动热空气从热风室向装烟室运动,实现烤房内外空气交换,维持装烟室内空气适宜湿度的装置。
包括循环风机及排湿装置。
3.8 温湿度控制设备用于监测、显示和调控烟叶烘烤过程工艺条件的专用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执行器。
通过对供热和通风排湿的调控,实现烘烤自动控制。
3.9编烟装置采用手工或机械编烟,有烟竿、烟夹、散叶装置等形式。
4基本结构与技术参数4.1装烟室包括墙体、房顶、门、观察窗、热风进风口、热风进风道、回风口、回风道、排湿口、分风坡或分风装置、内置挂烟架、编烟装置等。
可单体、双体或多体组合建造。
建造技术及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密集烤房装烟室建造技术及主要技术参数4.2热风室包括墙体、房顶、维修门、冷风进风口、灰坑(助燃风道)和烟囱。
建造技术及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表2 密集烤房热风室建造技术及主要技术参数5供热设备与技术参数5.1主要功能发生供给烟叶烘烤过程所需热量。
5.2主要技术参数521供热量320000kJ/h 以上。
522供热设备换热效率自然对流换热效率达到43%以上,强制对流(风量Q=16000m 3/h时)换热效率达到46%以上。
烘烤温度在45 - 48 C 时,烟囱出烟口温度低于160 C。
5.2.3总换热面积金属材料总换热面积》8m2;非金属材料总换热面积》15m 2。
5.2.4燃烧效率95%以上,燃烧完全。
5.2.5炉膛容量隧道式型煤火炉炉膛容量0.8m3以上;散煤火炉炉膛容量0.32m 3以上,炉膛高度700mm 以上(炉栅中部至炉顶)。
自动加煤的炉膛容量设计需满足烘烤需求。
5.2.6炉门大小以加煤、开关方便为宜。
炉口高度适宜,方便加煤和除灰。
炉门与炉框采用插销连接,坚固灵活,关闭严密。
5.2.7 换热器圆形管状结构,横向或竖向排列方式。
横向排列时,换热管与挂烟梁方向垂直;竖向排列时,立式管须加扰流器或多排结构。
与火炉炉顶出火口连通配套,接口连接严密,不漏烟气。
在换热管两端均须设计清灰装置,拆装方便,操作简单。
密封性能满足多次拆装要求。
5.2.8 设备使用寿命10 年以上。
5.3材质要求5.3.1火炉包括炉壁、炉顶、炉门等。
5.3.1.1 炉壁限定选用下列材料之一:(1)耐火材料。
耐火温度达到900 C以上。
耐火砖符合YB/T 5106-1993 标准。
禁用普通砖。
(2)Q235 钢。
厚度4mm 以上,须加厚度30mm 以上耐火材料内衬,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内衬应坚固不易脱落。
5.3.1.2 炉顶限定选用下列材料之一:(1 )不锈钢。
厚度2.5mm 以上。
有承重或承压时须加强筋。
(2)JNS 钢。
厚度4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3)12Cr1MoV 。
厚度4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4)09CuPCrNi 耐候钢。
厚度5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 5 )铸铁。
厚度8mm 以上。
(6)非金属材料。
厚度60mm 以上,按照YB/T376.3-2004 标准测定热疲劳性能,微裂纹面密度< 0.05mm/mm 2。
组织较均匀、无连续疏松或空洞结构。
致密度采用GB/T 1966-1996 标准测定,显气孔率W30%。
材料外侧传热系数》30W/m 2K,材料内侧传热系数》10W/m 2K。
5.3.1.3炉门(含门框)限定选用下列材料之一:(1 )不锈钢。
厚度2.5mm 以上。
(2)JNS 钢。
厚度4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3 )09CuPCrNi 耐候钢。
厚度5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4) 1 2Cr 1 MoV 。
厚度4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5)Q235 钢。
厚度6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选用上述材料时,采用内层扣板设计,内加30mm 以上隔热保温内衬。
(6)灰口铸铁。
厚度8mm 以上。
限隧道式型煤炉膛使用。
5.3.2换热管(含火箱)限定选用下列材料之一:5.3.2.1金属材料(1 )304 不锈钢。
厚度1.5mm 以上。
(2)201 不锈钢。
厚度3mm 以上。
(3)JNS 钢。
厚度4mm 以上。
外表面须做防腐处理。
散煤做燃料时,横排式换热管管径不低于114mm ,竖排式不低于159mm 。
5.3.2.2非金属材料。
按照YB/T376.3-2004 标准测定热疲劳性能,微裂纹面密度< 0.07mm/mm 2。
组织较均匀、无连续疏松或空洞结构。
致密度采用GB/T 1966-1996 标准测定,显气孔率W 30%。
材料外侧传热系数>30W/m 2K,材料内侧传热系数》10W/m 2K。
5.3.2.3新型材料。
经指定检测单位检测,测试结果合格。
6 通风排湿设备与技术参数6.1主要功能推动装烟室内空气运动及内外空气交换,保持适宜温湿度6.2主要技术参数及设备要求6.2.1 循环风机轴流风机1 台,型号7 号或8 号,符合GB1236-2000 、GB/T3235-1999 、GB755-87* 、GB 756-90* 、GB/T 1993-93 等标准6.2.2 总供风量18000m 3/h 以上。
效率大于60%。
全压90〜280 Pa,静压不低于70 Pa。
润滑油滴点温6.2.3 风机风压度 >180 C。
6.2.4 风机风叶机翼型高效叶片结构。
钢制钣金叶片厚度3mm 以上,不得采用铆接结构。
采用其它材料(铝合金或者高分子材料等)耐高温不低于120 C,满足强度要求。
6.2.5电机采用4/6 极变极变速三相电机或单相电机。
外置电机绝缘等级B级,内置电机绝缘等级F级。
符合GB 4826-84*、GB 12665-90*、GB1032-85* 、GB9651-88* 、GB/T2658-1995 、GB/T7345-1994 、GB/T18211-2000 等标准。
6.2.6 电机电压220V 或380V ,允许波动±20% 。
配备发电机等后备电源6.2.7 电机功率 1.5KW 以上。
耐高温高湿,具有风冷系统,防护等级IP54以上,润滑油滴点温度》180 C。
6.2.8优先采用内置电机结构风机。
内置电机电容耐温140 C以上,外置电机电容耐温大于70 C。
6.2.9 三相电机要配置缺相保护。
鼓励使用变频器。
7 温湿度控制设备与技术参数7.1主要功能7.1.1通过实时采集装烟室内干球和湿球温度传感器的值,控制循环风机、助燃风机、进风装置或排湿装置等执行器完成烘烤自动控制。
7.1.1.1循环风机控制根据装烟室温度和湿度需要,控制循环风机高速、低速或正反方向运转。
7.1.1.2供热和温度控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或组合方式:(1 )助燃控制调节火炉助燃空气,控制燃烧过程。
(2 )进煤量控制控制火炉进煤量或向燃烧区推进过程。
(3 )排烟量控制调节烟囱排烟口面积,控制燃烧过程。
7.1.1.3进风排湿控制运用机械或机电装置,控制烤房的进风量和排湿量大小,满足湿度控制的要求。
7.1.2设备提供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能方便切换。
7.1.3采用后备电池等后备供电方式,保证停电后12h 内可查看当前温湿度值,来电后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7.1.4根据不同产区烟叶特性设置烟叶烘烤工艺曲线,在烘烤过程中可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设定并能在掉电情况下保存。
7.1.5烘烤过程中显示提示信息,应包括设定温湿度、实时温湿度、运行时间、设备常见运行故障报警、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值超限报警。
7.1.6记录烘烤过程数据并可查看。
7.1.7 预留RS-232 、RS-485 、USB 等通信接口。
7.2 主要技术参数7.2.1显示直观、清晰、正确,对比度满足户外工作要求。
7.2.2按键操作简便、直观,调节过程不得使用组合键。
7.2.3机箱坚固,防尘,美观,体积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