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车间加热炉设计
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前言本规范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规范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编制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1总则1.1本规范仅对连续式轧钢加热炉适用,间断式加热炉(如车底式、室式、坑式加热炉)不在此规范内。
1.2本规范仅涉及到轧钢加热炉设计时应采用的综合节能技术和应达到的单耗指标,全面的设计规范按GB50486执行。
1.3炉子设计者须贯彻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根据车间工艺、燃料条件,确定采用的技术措施,必须满足技术先进,确保产品质量、节能低耗,排放达标,运行安全可靠,生产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要求。
1.4加热炉节能不仅需要有一个好的设计,还需要炉子操作者的精心操作。
炉子操作工应经过培训,具有流体力学、传热学、耐火材料、热工测量和控制、液压和机械等有关知识。
1.5炉子设计应以节能环保为中心,积极采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各种技术,包括蓄热燃烧技术、脉冲燃烧技术、汽化冷却技术、低热惰性炉衬、低NOx烧嘴、空煤气预热器等。
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NOx烧嘴、无焰燃烧器、富氧和全氧燃烧器、蓄热式辐射管烧嘴、全纤维炉衬板坯加热炉、全脉冲燃烧控制的步进炉等。
1.6生产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供热和温度制度,既保证良好的加热质量,又得到最低的燃料消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86-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16297 大气污染物排放物标准GB/T17195 工业炉名词术语GB50486 钢铁厂工业炉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7195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热轧-设备选择

5 设备参数的选择5.1 加热区设备的选择1. 为了完成每年3672326吨板坯的任务,车间设置三座步进梁式加热炉。
2. 炉子型式: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
3. 加热能力:最大产量为350吨/小时,加热200×1600×10000的板坯从550℃到1250℃,装料间隔50mm。
4. 炉子基本尺寸:表5.1炉子基本尺寸名称尺寸(mm)装料辊道、出料辊道中心线距离47500两炉中心线距离24000炉子全长42470炉子有效长度40020装料前室长度2450预热段长度11322加热1段长度9113加热2段长度9485均热段长度10100炉子宽度12644炉膛内宽度117165.2 粗轧区设备选择5.2.1 1#除鳞装置表5.2除鳞装置参数形式集管数压力水量喷嘴高压水喷射式上下各两个16Mpa 420m3/h 扁平喷射型,66个5.2.2 粗轧机组车间共有一架粗轧机(R1),与立辊一起构成万能轧机对板坯进行压下,然后供给精轧机进行轧制,粗轧机入口处设有导板,使轧件对中,轧辊轴承座下部设有换滚滑板。
表5.3粗轧机主要参数粗轧机R1型式最大轧制力t 立柱断面积㎝2工作辊mm 支持辊mm主电动机Kw&rpm轧制速度m/s四辊可逆式40007000φ1200/1100×1780φ1550/1400×1780 2—7000× 45/85 0±45/85r/min0~4.5m/s5.2.3 粗轧机立辊粗轧机立辊(E1E2)附着在粗轧机的前面,与粗轧机一起构成万能轧机,对粗轧机中的板坯在宽度上进行强有力的压缩,并保持带钢宽度一致,同时也起着对准轧制中心线的作用。
表5.4粗轧机组立辊设备主要参数粗轧机小立辊E1E2轧辊尺寸mm轧速m/min主电动机Kw&rpm maxΦ1200/minΦ1100×525160/3202—1450×295/5905.2.4 保温罩本设备是放在延迟辊道上,主要防止带钢的降温,以保证精轧的开轧温度,同时也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设备参数

中板厂轧钢车间:1#、2#加热炉参数:有效尺寸:5.0×26.448=132.24㎡。
生产能力:75t(坯料)/h。
加热钢种:普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坯料进炉温度:常温。
坯料出炉温度:1100~1200℃。
燃料种类和发热值:焦炉煤气,16314kJ/h。
空气预热温度:350~400℃。
加热坯料厚度:170~240mm。
加热坯料宽度:800~1500mm。
加热坯料长度:1200~2200mm。
冷却方式:全炉汽化冷却。
加热炉还有助燃风机、空气预热器、汽化冷却装置、烟筒加热炉检测设备等辅助设备。
3#蓄热式加热炉的参数:有效尺寸:5.0×26.448㎡。
生产能力:75t/h。
加热钢种: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坯料装炉温度:常温。
坯料出炉温度:1100~1200℃。
燃料种类和发热值:焦炉煤气,16314kJ/h。
空气预热温度:≥1000℃。
单位燃料消耗:1.2GJ/t(坯)加热钢板尺寸:厚度:100~240mm,宽度:800~1500mm,长度:1200~2200mm。
冷却方式:800mm还有加热炉风机、汽化冷却装置、烟筒、加热炉检测设备、30吨板坯升降台、3吨推钢机、炉前和炉后辊道等辅助设备。
主要设备及参数:二辊可逆式粗轧机1、轧机,最大轧制力:25000KN(2550t),最大传动力矩:1764KN.m(180t.m),最大轧制力矩:1275KN.m(130t.m),轧制速度:0~2.51m/s~5.03m/s.2、轧辊,轧辊转速:0~±40r/min~±80r/min,轧辊直径:Φ1200~Φ1000mm,轧辊材质:65GrNiMo,轧辊单重:33t,工作时上辊最大提升高度:350mm(工作)、600mm(设计)。
除轧机外,粗轧部分还有油膜轴承、压下装置、回松电机、机架辊、工作辊道、主电机、连接机、推床等辅助装置。
粗轧机的布置:粗轧机到一号加热炉的中心距:18031mm,粗轧机到精轧机中心距:39585mm。
(完整版)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加热炉设计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80t/h推钢式连续加热炉课程设计说明书学号姓名班级指导老师:目录一、设计内容∙∙∙∙∙∙∙∙∙∙∙∙∙∙∙∙∙∙∙∙∙∙3二、设计资料和参数∙∙∙∙∙∙∙∙∙∙∙∙∙∙∙∙∙∙3三、加热炉炉型选择∙∙∙∙∙∙∙∙∙∙∙∙∙∙∙∙∙∙3四、设计计算∙∙∙∙∙∙∙∙∙∙∙∙∙∙∙∙∙∙∙∙∙4(一)燃料燃烧计算∙∙∙∙∙∙∙∙∙∙∙∙∙∙∙∙∙∙4(二)钢坯加热时间的计算∙∙∙∙∙∙∙∙∙∙∙∙∙∙∙5 2.1预热段加热时间的计算∙∙∙∙∙∙∙∙∙∙∙∙∙∙∙∙∙5 2.2加热段加热时间计算∙∙∙∙∙∙∙∙∙∙∙∙∙∙∙∙∙∙8 2.3均热段加热时间计算∙∙∙∙∙∙∙∙∙∙∙∙∙∙∙∙∙ 10(三)炉子尺寸的决定与有关的几个指标∙∙∙∙∙∙∙∙∙10(四)炉子热平衡与燃料消耗量∙∙∙∙∙∙∙∙∙∙∙∙∙ 12 4.1均热段的热平衡∙∙∙∙∙∙∙∙∙∙∙∙∙∙∙∙∙∙∙∙12 4.2加热段的热平衡∙∙∙∙∙∙∙∙∙∙∙∙∙∙∙∙∙∙∙∙164.3预热段的热平衡∙∙∙∙∙∙∙∙∙∙∙∙∙∙∙∙∙∙∙∙18(五)燃烧系统的设计∙∙∙∙∙∙∙∙∙∙∙∙∙∙∙∙∙∙23五、设计心得∙∙∙∙∙∙∙∙∙∙∙∙∙∙∙∙∙∙∙∙∙∙23六、参考文献∙∙∙∙∙∙∙∙∙∙∙∙∙∙∙∙∙∙∙∙∙∙24一、设计内容1.选择合理的炉型结构;2.燃料燃烧计算,包括理论空气需要量、实际空气需要量、燃烧产物量,理论燃烧温度的温度等;3.钢坯加热时间计算,分为三个计算段,分别进行计算;4.炉子基本尺寸的确定,包括炉膛宽度、炉膛高度、炉体长度、各段长度的确定等;5.热平衡计算及燃料消耗量的确定;6.撰写设计说明说;7.画加热炉的构造图。
二、设计资料和参数1.加热炉为推钢式连续加热炉;2.炉子生产率:80t/h ;3.进出料方式:端进端出4.空气预热温度:T 空=400℃5.被加热金属:1)钢坯尺寸:180×180×3300mm ;2)钢坯种类:普通碳钢3)钢坯入炉表面温度:t 始表=20℃3)钢坯出炉表面温度:t 终表=1200℃4)经过预热段以后钢坯表面温度:t 预表=650℃5)进入均热段时钢坯表面温度:t 表=1250℃ 6.燃料:1)燃料种类:高焦炉混合煤气,Q 低=1600千卡/标米3 2)烟气出炉温度:t 气=800℃ 3)烟气进入预热段温度:t 气=1400℃4)烟气在预热段平均温度:-t 均气均热=1275℃5)高焦炉混合煤气(湿成分):煤气种类CO CO 2 H 2 CH 4 C m Hn O 2 N 2 H 2O 合计 体积分数/% 22.39.813.85.50.40.245.72.3100三、加热炉炉型选择轧钢生产连续性较大,加热钢坯的品种也比较稳定,并且数量也比较大,故决定采用连续加热炉,钢坯断面尺寸为180mm ×180mm ×3300mm ,故决定采用上下两面加热,并且采用三段的炉温制度以保证钢坯加热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
冶金热工基础推钢式加热炉课程设计

冶金热工基础推钢式加热炉课程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目录前言 (2)设计任务书 (4)内容摘要 (5)第一部分 : 推钢式加热炉的概述一、加热炉的应用及其优越性 (7)二、推钢式加热炉的分类……………………………………三、推钢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及工艺 (10)四、推钢式加热炉的主要结构 (11)五、联想近几年我国轧制技术的发展 (12)第二部分 : 推钢式加热炉的相关计算一、炉膛内的辐射的计算……………………………………二、炉子的基本尺寸的设计及相关计算……………………三、金属加热的计算…………………………………………四、燃料燃烧的相关计算……………………………………五、炉子热平衡的计算………………………………………第三部分 : 换热器设计…………………………………………一、换热器的介绍…………………………………………二、换热器设计计算………………………………………第四部分:主要参考文献及附表………………………………第五部分 : 总结…………………………………………………前言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冶金本专业的一些设计,特别是在我们的冶金热工基础,也有一门设计,这无疑让我们学习了一些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让我们很高兴。
时间虽不是那么长,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但是这两个星期却对我们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让我们认识到学习是从一步一步开始的,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是不可能把我们想要的东西得到的。
以下是我的个人学习和设计的全部内容。
加热炉是我们冶金行业里的一个不能少的机械设备,所以我们这次的主要设计就是设计加热炉。
通过设计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炉子设计的步骤、原则与方法,并进而了解一般工业炉设计的基本规律,可以使我们将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图、制图及查阅资料的能力得到锻炼并加以提高。
在国民经济的很多生产部门中,工业炉作为一个重要设备而存在,要使炉子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要求,有一个合理的炉体结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工业炉是工业原材料的冶炼、加工或成员的精制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所需要的加热装置。
轧钢加热炉

轧钢车间加热炉设计design of reheating furnace for rolling millzhagong ehejian Jiarelu sheji 轧钢车l’ed加热炉设计(design of reheating furnaee for rolling mill)对型钢、中厚板、热轧带钢及线材等轧钢厂坯料加热炉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炉型选择、确定装出料方式与炉子设施的平面布置、炉子加热能力与座数选择、炉温制度与炉型结构选择、炉子供热负荷计算及其分配比例、炉子尺寸设计以及炉子的检测与自动化操作。
炉型选择轧钢车间加热炉主要有推钢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两大类型。
一般在设计前期根据原料和燃料、生产规模与产品大纲、车间布置、加热与轧制工艺要求以及整个轧制线的装备水平等原始条件综合考虑选择。
步进式加热炉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与传统的推钢式加热沪相比,具有加热质量好、热工控制与操作灵活、劳动环境好等优点,特别是炉长不受推钢长度的限制,可以提高炉子的容量和产量,更适应当代轧机向大型化、高速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步进式加热炉在配合连铸坯热装时有明显的优越性,一般采用炉底分段传动方式,即在连铸开始浇铸时停止向炉内装料,而炉子仍按轧制节奏连续出钢,炉子装料侧一段炉底空出,当热连铸坯送到后即迅速装入炉内,尽量减少热坯的散热损失,同时集中加热热连铸坯可以有效地提高炉子产量和降低燃料消耗。
推钢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炉底面积产量和热耗,基本相同或相近,但步进式加热炉的最高小时产量则可大大超过推钢式加热炉,热耗也较低。
步进式加热炉的钢坯在炉时间短,其钢坯氧化烧损率、脱碳率及废品率低于推钢式加热炉。
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冷却水消耗量比推钢式加热炉约多一倍,因此水系统投资要高一些,对操作及维护水平的要求也较高。
现在新建的具有经济规模的各类轧钢厂基本上都选用了步进式加热炉;一些老厂如美国底特律钢厂热轧车间、法国索拉克和恩西俄厂的热轧车间、日本和歌间炉子座数多于两座时很难布置。
钢厂热风炉制作设计方案+设计总结(论文)

我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先后参加了国内外几十项工程的施工,包括钢铁企业的高炉、热风炉、烧结专业非标设备的制作,化工企业的玻璃、化肥、焦化、石油、造纸等专业非标设备的制作。
入厂以后,在师父的精心培养下,努力学习铆工技术,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很快在铆工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铆工骨干。
现就以钢厂热风炉制作为例做如下总结。
一、炉体概况:450吨高炉配套热风炉炉壳重931吨,平台钢结构重386吨。
热风炉炉壳总高度20.581米,下部直径Φ7292mm,高9440mm,上部直径Φ8600mm,高5986mm,顶部球1冠由SR10400mm和SR2995mm两段组成,钢板厚度为δ=25~14m,热风炉基础标高为+0.150米,热风炉共有4层平台,主要为+5.800,+11.800和炉顶+19.775m平台。
二、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一).工艺流程:1、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材料验收-→下料-→钢板滚弧-→组对-→安装2、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炉底及炉壳前四带安装---热风炉+5.80m平台安装---五~九带炉壳安装---炉箅子安装——球帽安装——11.80m平台安装---炉顶平台、梯子安装。
(二).技术要求:1.壳体制作技术要求:a.所使用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钢材进现场后,用卡尺检查钢板板厚,板厚负偏差如下:b.钢板切割后,边缘必须平整,切割线应符合设计尺寸。
当采用对接接头或丁字接头时切割后的极限尺寸偏差为±1mm。
c.搭接接头时,极限偏差为±5;对接接头的钢板,应检查两对角线的长度,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大于3mm。
在制作炉壳时,必须考虑焊接时横缝收缩的余量。
依经验焊缝收缩量按每米焊缝1毫米计。
d.坡口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用样板检查,加工边缘与样板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mm。
e.外壳钢板的滚圆加工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曲率半径,用弦长不小于1500mm的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大于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钢车间加热炉设计创建时间:2008-08-02轧钢车间加热炉设计(design of reheating furnace for rolling mill)对型钢、中厚板、热轧带钢及线材等轧钢厂坯料加热炉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炉型选择、确定装出料方式与炉子设施的平面布置、炉子加热能力与座数选择、炉温制度与炉型结构选择、炉子供热负荷计算及其分配比例、炉子尺寸设计以及炉子的检测与自动化操作。
炉型选择轧钢车间加热炉主要有推钢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两大类型。
一般在设计前期根据原料和燃料、生产规模与产品大纲、车间布置、加热与轧制工艺要求以及整个轧制线的装备水平等原始条件综合考虑选择。
步进式加热炉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与传统的推钢式加热炉相比,具有加热质量好、热工控制与操作灵活、劳动环境好等优点,特别是炉长不受推钢长度的限制,可以提高炉子的容量和产量,更适应当代轧机向大型化、高速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步进式加热炉在配合连铸坯热装时有明显的优越性,一般采用炉底分段传动方式,即在连铸开始浇铸时停止向炉内装料,而炉子仍按轧制节奏连续出钢,炉子装料侧一段炉底空出,当热连铸坯送到后即迅速装入炉内,尽量减少热坯的散热损失,同时集中加热热连铸坯可以有效地提高炉子产量和降低燃料消耗。
推钢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炉底面积产量和热耗,基本相同或相近,但步进式加热炉的最高小时产量则可大大超过推钢式加热炉,热耗也较低。
步进式加热炉的钢坯在炉时间短,其钢坯氧化烧损率、脱碳率及废品率低于推钢式加热炉。
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冷却水消耗量比推钢式加热炉约多一倍,因此水系统投资要高一些,对操作及维护水平的要求也较高。
现在新建的具有经济规模的各类轧钢厂基本上都选用了步进式加热炉;一些老厂如美国底特律钢厂热轧车间、法国索拉克和恩西俄厂的热轧车间、日本和歌山热连轧厂与鹿岛厚板厂以及加拿大汉密尔顿的多发斯科厂等,在改建或扩建中都选用了步进式加热炉替代原有的推钢式加热炉。
中国在70年代设计和建设步进式加热炉,但当前轧钢加热炉,特别是中小型轧钢厂推钢式加热炉仍较多,这与中国的原燃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加热短小钢锭不能采用步进式加热炉。
设计加热炉时还要决定炉子的热工制度、结构型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燃烧装置的型式与数量、排烟和余热利用方式、出渣方式等。
装出料方式与炉子设施的平面布置按照工艺要求确定加热炉的装出料方式及炉子在车间的位置。
炉子的平面布置设计,包括燃烧系统管道设施、排烟系统及热回收设施、冷却水与汽化冷却系统、排渣设施以及炉子区域操作检修平台等的平面布置。
炉子仪表室及计算机房的位置、尺寸及炉子设施占用的轧钢跨、原料跨等按设计要求确定。
装出料方式装料方式有端装和侧装两种,出料方式也有端出和侧出之分。
(1)端装料。
其结构一般用炉后辊道上料,中小型加热炉也有用固定台架、活动台架上料的。
(2)侧装料。
分辊道装料和推入机装料。
辊道装料用于步进式炉,由安装在炉内后端的悬臂辊道将坯料送入炉内,由炉后推钢杆将其推到固定梁上,也有直接由步进梁托到固定梁上的;推入机装料借炉外辊道将坯料送至炉侧装料门前再用侧推入机推到炉内的固定炉床上,由炉后推钢机向前推送,可用于推钢式炉与步进式炉。
(3)端出料。
有重力滑坡式出料及托出机出料两种。
滑坡式结构用得比较普遍,炉内滑道与炉前出料辊道高差约1.2~2m,用斜坡滑道连接,滑坡俯角约32。
~35。
,坯料可借自重克服摩擦阻力滑至炉前辊道上,辊道对面设缓冲器。
各部尺寸及斜坡与辊道之间的弧形滑板设计多凭经验确定。
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出料口低于炉内坯料表面,炉子易吸入大量冷风,热损失大;当坯料较重或结构尺寸角度不合适时,易砸坯辊道与缓冲器;长料在下滑时容易歪斜而卡在滑坡上。
坯料断面较小时也不宜采用端出料。
现代大型板坯加热炉已采用托出机出料,可避免上述缺点。
(4)侧出料。
其结构分用侧出钢机推出及悬臂辊出料两种。
前者用于推钢式和步进式两种型式的加热炉,后者只用于步进式炉。
侧出料结构比较严密,没有吸冷风或冒火的弊病,炉内气氛容易控制并且节能,适用于加热坯料断面较小及合金钢的加热炉。
板坯加热炉一般不采用侧出料,因为发生粘钢时很难处理。
有些国家用悬臂辊道侧出料的步进式板坯加热炉,坯料宽。
500~600mm。
用侧推方式装料与出料时占地面积大,当车轧zha间炉子座数多于两座时很难布置。
炉内装料可以单排或双排(包括单排装长料和双排装短料),这要根据坯料长度范围、单炉产量、车间占地以及投资经济合理与节能等因素确定。
炉子设施的平面布置炉子两侧净空尺寸及各种平台、梯子的设置,要满足生产操作与检修的要求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要考虑“回炉坯”运送设施的位置。
煤气、重油、蒸汽、空气及冷却水系统的设计与布置,要考虑生产控制功能完备,检修方便,符合安全规定,不妨碍交通和吊车操作及设备检修等多种因素。
地下烟道要尽量缩短,换热器前后一般不设旁通烟道,尽可能不采用多座炉子合用一座烟囱。
换热器的位置要考虑更换吊装方便及清扫位置,热风放散管应引出厂房,避免在车间内产生热污染与噪音。
炉子加热能力与座数选择炉子加热能力包括单炉小时产量和车间炉子总加热能力。
单座炉子小时产量的计算理论计算法是根据所选定的炉型、炉温制度及钢料受热条件,用钢材加热理论公式计算钢料所需的加热时间。
炉内装料量除以加热时间等于炉子小时产量,加热时间乘以所要求的炉子小时产量即为炉内所需的装料量,根据装料量即可求出炉子有效长度。
由于炉子加热的坯料规格、钢种较多,可按工艺要求选定代表规格进行计算。
加热方坯的步进式炉,炉内坯料之间留有间隙,能改善受热条件,缩短加热时间,但炉内装料量亦随之减少。
理论分析表明,在步进底式炉中,当坯料间隙与方坯边长比为0.35~0.5时炉子产量最大,相当于无间隙布料时的105%~108%,在步进梁式炉中,该比值在0.2~0.3时炉子产量最大,相当于无间隙布料时的103%。
工程设计常用经验指标即单位有效炉底面积的小时产量(简称炉底强度)计算炉子产量。
70年代初期,由于轧钢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建和改造轧机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未能按同样幅度提高加热炉的产量,为了满足轧机产量,常用提高加热炉温和炉尾排烟温度来强化操作,有时炉底强度甚至高达900~1000kg/(m2•h),使热耗量大为增加。
70年代发生世界能源危机之后,加热炉设计采取了许多节能措施,其中之一是尽量延长炉子不供热段的长度,充分利用烟气预热钢料,因此相应降低了炉底强度。
80年代以来,设计加热炉通常采用的炉底强度参考指标见表。
在选用上列指标时,要具体分析影响产量的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如加热坯料的钢种、厚度、装料温度、要求的加热温度与均匀性、炉型与温度制度、燃料的热值与空气预热温度等。
热装料时不适用上列指标,可用理论公式计算钢坯的加热时间来确定炉子产量或有效炉长。
冷热料混装时,冷料加热时间并不能缩短,所以仍需考虑炉子的小时产量与轧机能力的平衡。
车间炉子总加热能力的确定要按照轧制不同品种的小时产量和年工作小时进行计算。
在轧钢生产中当坯料和产品规格品种变化时,轧机小时产量的波动幅度较大,如果加热炉按满足轧机最大小时产量设计,则低产量生产时会浪费燃料并引起操作困难。
因此在通过对轧制线产量进行平衡计算后,在轧机的作业率和负荷率能够满足年产量的情况下,可以按满足大多数品种的小时产量设计加热炉,对于少数小时产量大的品种,炉子能力限制轧机产量是可以容许的。
至于配有多座加热炉的大产量轧机,在确定炉子总加热能力时,则应更多考虑高产品种的要求,因为在低产量时可以减少开炉座数来适应。
要求在设计中预留增加加热能力时,可以考虑预留增加加热炉座数的位置,或者有意加长炉子的预热段。
炉温制度与炉型结构选择这是加热炉设计首先要确定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炉子的主要技术性能。
选定时要考虑炉温制度、单面加热或双面加热、炉型曲线与供热段(点)布置。
炉温制度对于加热坯料厚度较小或对坯料加热内外温差要求不严的中小型加热炉,多采用两段式炉温制度,即只有加热段和不供热的预热段。
对于坯料厚度较大或温差要求比较严格的加热炉则采用三段式炉温制度,即在出料段再设一个均热段,其温度低于加热段而略高于坯料表面温度,供热强度很小,以使坯料表面与中心温差缩小到允许范围。
按三段式炉温制度设计的加热炉也可以按两段式炉温操作。
大产量的板坯、型钢及高速线材加热炉均采用三段式加热炉。
单面加热或双面加热加热厚度小于90~100mm的坯料时,可选用单面加热工艺,即选用没有下加热的推钢式炉或步进底式炉,其单位炉底面积小时产量适中而热耗较低;加热厚度大于100mm的坯料时,可以选用双面加热工艺,即选用上下加热的推钢式炉或步进梁式炉。
由于步进梁式炉坯料有间隙,120~130mm的方坯或圆坯也可采用单面加热。
由于炉内滑道间距(纵水管或步进梁与固定梁)等结构上的限制,短坯料不能采用双面加热,推钢式炉坯料长度应大于1000mm,步进梁式炉坯料长度宜大于2500mm,否则其下表面遮蔽大、受热差且运行不可靠,容易发生“掉道”事故。
中国加热50~60mm方坯的小型推钢式加热炉也多采用上下加热方式,主要是考虑炉底清渣方便,避免炉底结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避免水管“黑印”对小坯料的不利影响及节约燃料,还有采用无水冷滑道(如用棕刚玉滑轨)两面加热的推钢式炉,其坯料断面尺寸不大于75mm×75mm,滑轨寿命为6~12个月。
高速线材轧机加热炉的坯料长度为12~22m,冷料进炉时单面受热易变形弯曲,要求两面受热,常采用进料端为步进梁的梁底组合式步进炉。
炉型曲线与供热段(点)布置它与上述两个内容相对应且与燃料种类有关。
两段式加热炉主要靠端部轴向烧嘴供热,下加热采用轴向烧嘴或侧烧嘴,产量较大的炉子还需要增加上部侧烧嘴。
加热段炉膛较高,以保证燃料燃烧空间和增加辐射传热的需要;预热段炉膛较低,以增强对流传热。
直接烧煤的中小型推钢式加热炉只能采用两段式炉温制度,单面加热的由端部(头炉)供热,两面加热的还有一个下部供热点(腰炉)。
三段式加热炉均热段供热能力较小。
均热段与上下加热段之间的炉顶有一个“压下”区(即炉顶略有下降),且炉底有一个凸台以减少两段之间的温度干扰。
产量较大、炉体较长的三段式炉,供热负荷很大,往往要增设第二个上下供热段。
大型板坯加热炉多采用上下六点供热,有些烧煤气的加热炉均热段采用炉顶平焰烧嘴供热或上加热全部采用炉顶烧嘴的平顶式加热炉。
这种炉型供热点多,操作灵活,但结构及控制复杂,投资较高。
炉子供热负荷计算及其分配比例炉子供热负荷计算有热耗指标法与热平衡法。
(1)热耗指标法。
参照类似炉子的高产热耗指标示或热平衡测定数据分析选定,热耗指标常用的计量单位为kJ/kg或MJ/t或标煤kg/t,其中分母为加热炉料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