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第九章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第六,七,九,十章习题答案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第六,七,九,十章习题答案

6-1 略。

6-2 什么是吉布斯相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解:相律是吉布斯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的相平衡基本定律,又称吉布斯相律,用于描述达到相平衡时系统中自由度数与组分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的数学表达式为F=C-P+2。

其中F为自由度数,C为组分数,P为相数,2代表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

应用相率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平衡体系的自由度数。

6-3 固体硫有两种晶型,即单斜硫、斜方硫,因此,硫系统可能有四个相,如果某人实验得到这四个相平衡共存,试判断这个实验有无问题?解:有问题,根据相律,F=C-P+2=1-P+2=3-P,系统平衡时,F=0 ,则P=3 ,硫系统只能是三相平衡系统。

图6-1 图6-26-4 如图6-1是钙长石(CaAl2Si2O)的单元系统相图,请根据相图回解:(1)六方、正交和三斜钙长石的熔点各是多少?(2)三斜和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3)正交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态?还是介稳态?解:(1)六方钙长石熔点约1300℃(B点),正钙长石熔点约1180℃(C点),三斜钙长石的熔点约为1750℃(A点)。

(2)三斜与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

因为六方晶型加热到转变温度会转变成三斜晶型,而高温稳定的三斜晶型冷却到转变温度又会转变成六方晶型。

(3)正交晶型是介稳态。

6-5 图6-2是具有多晶转变的某物质的相图,其中DEF线是熔体的蒸发曲线。

KE是晶型 I的升华曲线;GF是晶型II的升华曲线;JG是晶型III的升华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明各相的相区,并写出图中各无变量点的相平衡关系;(2)系统中哪种晶型为稳定相?哪种晶型为介稳相?(3)各晶型之间的转变是可逆转变还是不可逆转变?解:(1)KEC为晶型Ⅰ的相区,EFBC 过冷液体的介稳区,AGFB晶型Ⅱ的介稳区, JGA晶型Ⅲ的介稳区,CED是液相区,KED是气相区;(2)晶型Ⅰ为稳定相,晶型Ⅱ、Ⅲ为介稳相;因为晶型Ⅱ、Ⅲ的蒸汽压高于晶型Ⅰ的,即它们的自由能较高,有自发转变为自由能较低的晶型Ⅰ的趋势;(3)晶型Ⅰ转变为晶型Ⅱ、Ⅲ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多晶转变点的温度高于两种晶型的熔点;晶型Ⅱ、Ⅲ之间的转变是可逆的,双向的,多晶转变点温度低于Ⅱ、Ⅲ的熔点。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章节题库 固体材料的结构)【圣才出品】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章节题库  固体材料的结构)【圣才出品】

【解析】置换型固溶体分为连续置换和有限置换。只有离子价相同或者离子价总和相
等时才能生成连续置换型固溶体。
三、判断题 1.形成连续固溶体的最主要条件是溶质和溶剂的晶体结构要一致,例如,银和铝都 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 【答案】× 【解析】溶质和溶剂晶体结构相同,能形成连续固溶体,这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 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3.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 答:(1)结构上,固溶体晶体结构最大的特点是保持着原溶剂的晶体结构,根据溶 质原子在溶剂点阵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中间相的结构一般与 两组元的结构都不同,它们处于二元相图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中间相可以是化合物也可 以是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中间相可以用化学分子式表示。 (2)键性上,固溶体原子间多以金属键结合;而大多数中间相中,原子间的结合方 式属于金属键与其他典型键(如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相混合的一种结合方式,因此 它们具有金属性,也正是由于中间相各组元间的结合含有金属的结合方式,所以表示它们 组成的化学分子式并不一定符合化合价规律。 (3)性能上,固溶体由于溶质与溶剂的原子半径大小不同,总会引起点阵畸变并导 致点阵常数发生变化,点阵畸变增大,一般固溶体的电阻率升高,同时降低电阻温度系数, 且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对于中间相来说,它们的熔点较 高,硬度和强度也比较高,韧性和塑性较差。
【答案】配位多面体;正负离子半径和;半径比
2 / 1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3.斜长石 Na(A1Si3O8)与钙长石 Ca(Al2Si2O8)可以形成______型固溶体,其中
斜长石中的______和钙长石中的______可以相互替代。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章节题库 回复与再结晶)【圣才出品】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章节题库  回复与再结晶)【圣才出品】

第10章 回复与再结晶一、选择题1.形变后的材料再升温时发生回复和再结晶现象,则点缺陷浓度下降明显发生在()。

A.回复阶段B.再结晶阶段C.晶粒长大阶段【答案】A2.晶体长大时如生长速率与动态过冷度成正比,则()。

A.该晶体与液相的界面为粗糙界面B.该晶体与液相的界面为光滑界面C.该晶体藉螺型位错长大【答案】A3.下面关于对再结晶温度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为()。

A.冷形变程度越小则再结晶温度越高B.在同样的冷变形程度下,原始晶粒尺寸越小则再结晶温度越低C.第二相粒子分布越弥散则再结晶温度越低【答案】C4.下面关于回复与再结晶机制的差别中,正确的为()。

A.回复不需要孕育期,而再结晶需要孕育期B.回复不需要激活能,而再结晶需要激活能C.回复不能降低形变态的应变能,而再结晶将降低形变态的应变能【答案】A5.形变后的材料在低温回复阶段时其内部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点缺陷的明显下降B.形成亚晶界C.位错重新运动和分布【答案】A6.再结晶结束后发生晶粒长大时的驱动力主要来自()。

A.高的外加温度B.高的材料内部应变能C.高的总晶界能【答案】C二、填空题1.结晶过程中晶体界面向液相推移的方式被称为______,与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有关。

2.再结晶完成后,晶粒长大可分为______晶粒长大和______晶粒长大。

【答案】正常;异常三、名词解释1.回复答:回复是指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即在再结晶晶粒形成前)所产生的某些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过程。

2.动态再结晶答:动态再结晶是指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和再结晶同时进行的现象。

3.二次再结晶答:二次再结晶是再结晶结束后正常长大被抑制而发生的少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四、简答题1.说明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过程和特点。

答:(1)回复过程①组织不发生变化,仍保持变形伸长的晶粒形态。

③一般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硬度、强度仅稍有降低,塑性稍有提高;某些物理性能有较大变化,电阻率显著降低,密度增大。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第六,七,九,十章习题答案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答案第六,七,九,十章习题答案

6-1 略。

6-2 什么是吉布斯相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解:相律是吉布斯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的相平衡基本定律,又称吉布斯相律,用于描述达到相平衡时系统中自由度数与组分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的数学表达式为F=C-P+2。

其中F为自由度数,C 为组分数,P为相数,2代表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

应用相率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平衡体系的自由度数。

6-3 固体硫有两种晶型,即单斜硫、斜方硫,因此,硫系统可能有四个相,如果某人实验得到这四个相平衡共存,试判断这个实验有无问题?解:有问题,根据相律,F=C-P+2=1-P+2=3-P,系统平衡时,F=0 ,则P=3 ,硫系统只能是三相平衡系统。

图6-1 图6-26-4 如图6-1是钙长石(CaAl2Si2O)的单元系统相图,请根据相图回解:(1)六方、正交和三斜钙长石的熔点各是多少?(2)三斜和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3)正交晶型是热力学稳定态?还是介稳态?解:(1)六方钙长石熔点约1300℃(B点),正钙长石熔点约1180℃(C点),三斜钙长石的熔点约为1750℃(A点)。

(2)三斜与六方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

因为六方晶型加热到转变温度会转变成三斜晶型,而高温稳定的三斜晶型冷却到转变温度又会转变成六方晶型。

(3)正交晶型是介稳态。

6-5 图6-2是具有多晶转变的某物质的相图,其中DEF线是熔体的蒸发曲线。

KE是晶型I的升华曲线;GF是晶型II的升华曲线;JG是晶型III的升华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明各相的相区,并写出图中各无变量点的相平衡关系;(2)系统中哪种晶型为稳定相?哪种晶型为介稳相?(3)各晶型之间的转变是可逆转变还是不可逆转变?解:(1)KEC为晶型Ⅰ的相区,EFBC 过冷液体的介稳区,AGFB晶型Ⅱ的介稳区,JGA晶型Ⅲ的介稳区,CED是液相区,KED是气相区;(2)晶型Ⅰ为稳定相,晶型Ⅱ、Ⅲ为介稳相;因为晶型Ⅱ、Ⅲ的蒸汽压高于晶型Ⅰ的,即它们的自由能较高,有自发转变为自由能较低的晶型Ⅰ的趋势;(3)晶型Ⅰ转变为晶型Ⅱ、Ⅲ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多晶转变点的温度高于两种晶型的熔点;晶型Ⅱ、Ⅲ之间的转变是可逆的,双向的,多晶转变点温度低于Ⅱ、Ⅲ的熔点。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

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

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

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

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

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

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

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

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

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

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

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

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差甚远,其中尺寸较细的相以球状、点状、片状或针状等形态弥散地分布于另一相晶粒的基体内。

如果弥散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相,则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材料的塑韧性。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名校考研真题 凝固与结晶)【圣才出品】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名校考研真题  凝固与结晶)【圣才出品】

第9章 凝固与结晶一、选择题在固相反应的计算中,金斯特林格方程比杨德尔方程的适用范围宽,两者最大的差别是()。

[南京工业大学2008研]A.计算方法不同B.前者以不稳定扩散方程求解C.几何模型不同【答案】C【解析】金斯特林格方程比杨德尔方程的适用范围大。

杨氏模型中假设球形颗粒反应截面积始终不变,因而只适用反应初期转化率较低的情况。

而金氏模型中考虑在反应进程中反应截面积随反应进程变化这一事实,因而金氏方程适用范围更广,可以适合反应初、中期。

两个方程都只适用于稳定扩散的情况。

二、填空题1.结晶过程中晶体界面向液相推移的方式被称为______,与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有关。

[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案】晶体长大机制2.铸锭三晶区是指紧靠膜内壁的细晶区、______、铸锭中心的等轴粗晶区。

[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案】垂直膜壁生长的柱状晶区【解析】铸锭三晶区的最外层是细晶区,特点是该晶区厚度薄,晶粒细小;中间层是柱状晶区,特点是该晶区的性能有方向性,组织致密;最内层是等轴粗晶区,特点是该晶区的性能没有方向性,组织不够致密。

三、判断题1.对于相同的体系,非均匀成核位垒≤均匀成核位垒。

[中南大学2004研]【答案】√2.晶粒长大过程中,大角度晶界具有比较快的迁移速度。

()[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案】√【解析】晶界迁移是指晶界两边物质的吉布斯自由能之差使界面向曲率中心移动的一种现象。

晶粒长大并不是小晶粒的相互黏结,而是晶界移动的结果。

晶界移动的速率与晶界曲率以及系统的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和曲率半径越小,晶界向其曲率中心移动的速率也越快。

3.固态相变中,由于母相中存在大量晶体缺陷,使得相变过程中很难发生均匀形核。

()[北京工业大学2009研]【答案】√4.在固相不扩散、液相完全混合的条件下,固溶体凝固中不可能出现成分过冷。

()[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答案】√四、名词解释1.均匀成核[南京工业大学2008研]答:均匀成核是指晶核从均匀的单相熔体中产生的几率处处相同。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篇: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习题1-10 纯铁点阵常数0.286nm,体心立方结构,求1cm3中有多少铁原子。

解:体心立方结构单胞拥有两个原子,单胞的体积为V=(0.286×10-8)3 cm3,所以1cm3中铁原子的数目为nFe= 122⨯2=8.55⨯10(2.86⨯10-8)31-11 一个位错环能否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能否各部分都是刃型位错?为什么?解: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一根位错只有一个柏氏矢量,而一个位错环不可能与一个方向处处平行,所以一个位错环不能各部分都是螺型位错。

刃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如果柏氏矢量垂直位错环所在的平面,则位错环处处都是刃型位错。

这种位错的滑移面是位错环与柏氏矢量方向组成的棱柱面,这种位错又称棱柱位错。

1-15 有一正方形位错线,其柏氏矢量及位错线的方向如图1-51所示。

试指出图中各段位错线的性质,并指出刃型位错额外串原子面所处的位置。

D CA B解:由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关系可以知道,DC是右螺型位错,BA是左螺型位错。

由右手法则,CB为正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上方。

AD为负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下方。

第二篇:会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会计学基础》(第五版)课后练习题答案第四章习题一1、借:银行存款400 000贷:实收资本——A企业400 0002、借:固定资产400 000贷:实收资本——B企业304 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0003、借:银行存款000贷:短期借款0004、借:短期借款000应付利息(不是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之前已经记过)000贷:银行存款0005、借:银行存款400 000贷:长期借款400 0006、借:长期借款000应付利息000贷:银行存款000习题二1、4月5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53 000+900)/980=55(元/公斤)4月10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89 000+1 000)/1 500=60(元)2、本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600×50+600×55)+(380×55+1 020×60)=63 000+82 100=145 100(元)3、月末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600×50)+[(53 000+900)+(89 000+1 000)]-145 100=28 800(元)习题三1、借:生产成本——A产品000——B产品000贷:原材料——甲材料000——乙材料0002、借:生产成本——A产品000 ——B产品000制造费用000贷:应付职工薪酬0003、借:制造费用500贷:原材料——丙材料5004、借:制造费用000贷:银行存款0005、借:制造费用000贷:累计折旧0006、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5 000+500+2 000+1 000=8 5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8 500/(20 000+10 000)×100%=28.33%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 000×28.33%=5 666(元)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 500-5 666=2 834(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贷:制造费用7、借:库存商品——A产品贷:生产成本——A产品习题四1、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2、借:应收账款——Z公司贷:主营业务收入银行存款3、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4、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5、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6、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7、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8、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原材料——乙材料9、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10、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11、借:管理费用贷:库存现金12、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13、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14、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666 2 834 500 47 666 47 666 80 000 80 000 201 000200 000 000 142 680 42 680000 14 000 14 000 1 400 400 3 000 000 1 000 000 4 000 000 3 000 000 4 560 560 2 000 000300300400400 3 000 000 280 000 4 000 3 000贷:本年利润287 000借:本年利润172 340贷:主营业务成本680其他业务成本000营业税金及附加400销售费用000管理费用860财务费用400 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287 000-172 340=114 660(元)本月应交所得税=114 660×25%=28 665(元)本月实现净利润=114 660-28 665=85 995(元)习题五1、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2、2007的净利润=6 000 000-1 500 000=4 500 000(元)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4、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第五章习题一1、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M公司——N公司2、借:原材料——A材料——B材料贷:银行存款3、借:应付账款——丙公司贷:银行存款4、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5、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6、借: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贷:原材料——A材料——B材料 500 000500 000 1 500 000500 000 4 500 000 4 500 000450 00045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50 000 50 000000 50 000 50 000500 000500 000200 000200 000000 80 000000 80 0007、借:其他应收款——王军000贷:库存现金0008、借: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贷:原材料——A材料0009、借:管理费用500贷:库存现金50010、借:原材料——A材料000贷:应付账款00011、借:应付职工薪酬200 000贷:银行存款200 00012、借:银行存款32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320 00013、借:应收账款25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乙产品250 00014、借:短期借款200 000应付利息000财务费用000贷:银行存款209 00015、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00016、借:管理费用300贷:其他应收款——王军000库存现金30017、借:生产成本——甲产品000——乙产品000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000贷:应付职工薪酬200 00018、借: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000贷:累计折旧00019、借:生产成本——甲产品000——乙产品000制造费用000管理费用000贷:应付职工薪酬000 20、借:主营业务成本381 000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96 000——乙产品185 00021、制造费用总额=5 000+10 000+35 000+1 000=51 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51 000/(90 000+70 000)×100%=31.875%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90 000×31.875%=28 687.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70 000×31.875%=22 312.5(元)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87.5——乙产品312.5贷:制造费用00022、甲产品的实际成本=120 000+150 000+90 000+9 000+28 687.5=397 687.5(元)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97 687.5贷:生产成本——甲产品397 687.523、借: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320 000——乙产品250 000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24、本月利润总额=570 000-487 800=82 200(元)本月应交所得税=82 200×25%=20 550(元)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25、本月净利润=82 200-20 550=61 650(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1 650×10%=6 165(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6、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570 000 487 800381 000 53 800 50 000 000 20 550 20 550 20 550 20 550 6 165 165 30 825 30 825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模块八一、填空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打滑和疲劳破坏。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章节题库 相 图)【圣才出品】

潘金生《材料科学基础》(修订版)(章节题库  相 图)【圣才出品】

第6章 相 图一、选择题1.在二元系合金相图中,计算两相相对量的杠杆法则只能用于()。

A.单相区中B.两相区中C.三相平衡水平线上【答案】B2.根据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可以()。

A.分析相成分的变化规律B.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C.用杠杆法则计算各相的相对量【答案】B3.在CaO-Al2O3-SiO2系相图中有低共熔点8个、双升点7个、鞍形点9个,按相平衡规律该系统可划分成()分三角形。

(鞍形点为界线与连线的交点)A.8个B.7个C.9个D.15个E.22个二、填空题图6-1是A-B-C三元系成分三角形的一部分,其中X合金的成分是______。

图6-1【答案】20%A-40%B-40%C三、判断题相图表示的是体系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答案】√【解析】相图狭义上是用来表示相平衡系统的组成与一些参数(如温度、压力)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广义上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体系中各相之间建立平衡后热力学变量强度变量的轨迹的集合表达。

相图表达的是平衡态,严格说是相平衡图。

1.结线答:结线是指两平衡相成分点之间的连线。

2.相图答:相图是描述各相平衡存在条件或共存关系的图解;也可称为平衡时热力学参量的几何轨迹。

五、简答题1.图6-2为Fe-W-C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

写出1700℃、1200℃、1085℃的四相平衡反应式。

选择一个合金成分其组织在刚凝固完毕时只有三元共晶。

图6-2答:(1)各四相平衡反应式分别为:1700℃:L+WC+W→η;1200℃:L +η→WC+γ;1085℃:L→γ+WC +Fe 3C 。

(2)Ⅰ合金成分其组织在刚凝固完毕时只有三元共晶。

2.请在图6-3所示的Pb-Bi-Sn 相图中:(1)写出三相平衡和四相平衡反应式;(2)标出成分为5%Pb、65%Bi 与30%Sn 合金所在位置,写出该合金凝固结晶过程,画出并说明其在室温下的组织示意图。

图6-3答:(1)三相平衡反应式:E 2E 线:L→Bi+Sn ;E 1E 线:L→Bi+Pb ;E 点为四相平衡,其反应式为L→Bi+Sn +P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证明临界晶核的形核功与临界晶核体积的关系为:
∆G=VV∗.∆GG VV2
并证明非均匀形核有同样的关系。

均匀形核:
∆G=−43ππrr3∆GG VV+4ππrr2γγSSSS
其中,∆GG VV=∆GG VV SS−∆GG VV SS=SS VV.∆TT TT mm,∆TT=TT mm−TT,γγSSSS表示固-液相的界面能,LL VV表示单位体积的熔化潜热,数值为正
利用dd∆GG ddrr=0求出临界形核半径
rr∗=2γγSSSS∆GG VV
所以,
∆G∗=−43ππrr∗3∆GG VV+4ππrr∗2γγSSSS
=−VV∗∆GG VV+VV∗.3rr∗.γγSSSS
=−VV∗∆GG VV+VV∗.3.∆GG VV2γγSSSSγγSSSS
=VV∗.∆GG VV2
非均匀形核同理可得:
∆G=VV∗.∆GG VV2ff(θθ)
9-2 写出临界晶核中原子数目的表达式,假设为面心立方晶体。

→临界晶核中原子数目=晶胞数×4(每个面心立方晶胞有4个原思路:晶胞数=临界晶核体积
单个晶胞体积
子)
解:单个晶胞的体积=a3,其中a表示晶格常数,其与原子半径的关系为:α=2√2rr
所以,
单个晶胞的体积=�2√2rr�3=16√2rr3=12√2VVππ(因为单个原子体积V=43ππrr3)
临界晶核的体积=43ππrr∗3=43ππ(2γγ∆GG BB)3
临界晶核中原子数目=晶胞数×4
=临界晶核体积
单个晶胞体积×4
=43ππ�2γγ∆GG BB�3×ππ12√2VV×4
=16√2γγ3ππ2
9VV∆GG BB3
9-3 设想液体在凝固时形成的临界核心是边长为a的立方体,
(1)导出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边长和临界形核功。

(2)证明在同样过冷度下均匀形核时,球形晶核较立方晶核更易形成。

(1)
∆G=−aa3∆GG VV+6aa2γγSSSS
利用dd∆GG ddaa=0求出临界晶核边长,
aa∗=4γγSSSS∆GG VV
所以,
∆G∗=−aa∗3∆GG VV+6aa∗2γγSSSS
=32γγSSSS3∆GG VV2
(2)因为
∆GG VV=∆GG VV SS−∆GG VV SS=LL VV.∆TT TT mm
所以在相同过冷度下,∆GG VV相同
又因为对球形晶核有
∆G∗==16ππγγSSSS33∆GG VV2
所以,∆GG
球∗<∆GG立∗,故在同样过冷度下均匀形核时,球形晶核较立方晶核更易形成。

9-4 假设△H、△S与温度无关,试证明金属在熔点以上不可能发生凝固。

∆H=HH SS−HH SS
∆S=SS SS−SS SS
∆G=∆H−T∆S
当温度为熔点T m时,∆G=∆H−TT mm∆S=0
∆S=∆H TT mm=SS TT mm(LL表示凝固潜热,数值为负值)
∆G=∆H−T∆S
=L−T LL TT mm
=L TT mm−TT TT mm
当温度T高于熔点T m时,∆G>0,故金属在熔点以上不可能发生凝固
9-5 分析下面两图,哪个正确,图中T3>T2>T1,根据结晶理论说明原因,见下图。

因为
∆G=−43ππrr3∆GG VV+4ππrr2γγSSSS
∆GG VV=∆GG VV SS−∆GG VV SS=SS VV.∆TT TT mm,∆TT=TT mm−TT
所以,晶核半径r为定值时,温度T升高→∆GG VV减小→∆G升高,故(b)图正确
9-6 假定镍的最大结晶过冷度为319℃,求在这个温度均匀形核的临界半径和形核功,已知Tm=1453℃,Lm=-18079J/mol,γ=2.25×10-5 J/cm2,摩尔体积为6.6cm3.
∆GG VV=∆GG VV SS−∆GG VV SS=LL VV.∆TT TT mm
LL VV表示单位体积的熔化潜热,数值为正Lm表示凝固潜热,数值为负。

所以,
∆GG VV=−LL mm.∆TT VV nn TT mm=−−18079×319
6.6×(1453+273.15)JJ/cccc3=506.11JJ/cccc3
均匀形核临界半径
rr∗=2γγSSSS∆GG VV=8.89×10−8
均匀形核临界形核功
∆G∗=16ππγγSSSS33∆GG VV2=7.45×10−19J
9-7 如下图所示,40%B的合金在细长的熔舟中进行定向凝固,固液相界面保持平直,液相中可以充分混合,凝固中始终保持均匀成分,固相中的扩散可以忽略。

试求:
(1)合金的K0值及本实验条件下的K e值,
(2)凝固后金属棒中共晶体所占比例,
(3)合金“平衡”凝固后共晶体所占比例,
(4)若共晶含5%B,解(2)(3)小题。

(1)KK0=CC SS CC LL=3060=0.5,实验条件中液相充分混合,凝固中保持成分均匀,故KK0=KK ee= 0.5(2)共晶时,CC
SS=CC0ff SS KK0−1,ff SS=49,所以共晶占比49
(3)杠杆原理,40−3060−30=13
(4)①CC SS=CC0′ff SS KK0−1,ff SS=1144, 所以共晶占比1144
②无共晶
9-8 上图中含20%的合金在细长的熔舟中进行定向凝固,若凝固速率为1cm/h,D=2×105cm2/s,若要使固液界面保持平直,求液相中的温度梯度。

固液面保持平直,即不能出现成分过冷
G≥R×ccCC0DD×1−KK0KK0=527KK/cc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