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1 延续文化血脉课件(共32张PPT)

(1)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
①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
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 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望果节的 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 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 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 围绕丰收凹野的歌舞。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 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 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要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 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 辉煌。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著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 同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截至2018年底, 我国拥有36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有32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7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个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学习目标
1.识记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及重要作用。
2.知道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原因以及中华文化传承 和发展的要求。 3.知道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以及重要意义。
我在草原参加那 达慕大会。
我在拉萨过 望果节。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没有高度的 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的 进步与发展要求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坚 定文化自信。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不仅被 国人不断加以创新和传承,在国际社会也是备受关 注和推崇,不断被学习和传播。这让全世界领略到 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体现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增强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对文化的自信与社会凝聚 力。
小试牛刀
1.在杭州G20峰会的国宴上,经典杭帮菜、诗词、 古曲、民歌等纷纷亮相。这些元素的出现说明 ( D)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已 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③中华文化正逐渐取代外 国文化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 大影响 A.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 承的传统美德。下列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D ) ①诚实守信、童叟无欺 ② 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 ③ 自强不息的昂扬锐气 ④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 要深入挖掘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 要从娃娃抓起,必须要在学生时代就有足够 的积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该如何用实际 行动去践行?
1、爱学习 ,多读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背诵正是积累古诗文,感
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不二 法门。增加古诗文积累背诵篇目,对重要的传统道德文化典籍加以 研究。
• 3.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文明内涵和 价值底蕴,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发展经验和历史成果得以在文明的层次中总结和提升,成为 中国走向世界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必将极大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课件

课堂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为中华 民族川川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 肩负传承文化使命:①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 豪感;②吸收其它民族优秀文化成果;③社会生 活日新月异推动文化进步和文化创新。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国家要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的原则;②青少年要身体力行,让美 德走进生活和未来。
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 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
互鉴中丰富发展。
美德的含义
文化积累形成了美德。
民族志向
铸就 美德
民族品格 民族理想
民族智慧
中国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 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肩负传承文化的使命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丰富多彩。
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何肩负传承文化使命
吸收其它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推动文化进步 和文化创新
探究分享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 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 历史悲剧。”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 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 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 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还要跨 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 中丰富发展。
王津凝望自己参 与修复的铜镀金 雄鸡动物座楼阁 式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1《延续文化血脉》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1《延续文化血脉》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延续文化血脉”,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认识能力,对一些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大部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2.引导学生认识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培养学生通过实例和资料深入理解和感受文化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资料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文化。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资料,包括书籍、图片、视频等。
2.准备教室环境,包括座位排列、黑板、投影仪等。
3.准备学生分组,每组4-5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延续文化血脉”。
2.呈现(15分钟)通过呈现相关的案例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或资料,深入分析和理解,并准备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每组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共同巩固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5.拓展(10分钟)通过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珍视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感受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课件5.1延续文化血脉(共32张PPT)

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 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还要跨 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 中丰富发展。 (简记:①夯实根基②与时俱进③交流互鉴)
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
(1)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 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 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 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 神力量。
见义勇为要做到无私奉献、敢于担当, 自觉承认和改正错误,主动帮助老弱病残, 拾金不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4分)
• 1.(2017 年海南)15.近年来,中央电视台陆续推出了《中国汉 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 这类节目有利于( )
• ①培养良好的阅读来,中华文化虽历经沧 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 重要的原因就在于:______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
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
P5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 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哪三部 分?
• ③一枝独秀、唯我独尊 ④独具特色、异彩纷呈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发 展先
进文
化
(1)思想道德建设(重要内容 和中心环节)
(2)内涵: P63段2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 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 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 精华所在。
阅读教材P64—65“探究与分享” (1)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 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 问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5.1《延续文化血脉》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5.1《延续文化血脉》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5.1《延续文化血脉》是一节关于中华文化的课程。
本节课通过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传承和弘扬,使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
2.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传承和弘扬。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华文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中华文化的特点、传承和弘扬的案例。
2.准备相关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华文化的标志物,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标志物代表了什么?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什么?2.呈现(15分钟)讲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通过具体案例,如诗词、书法、绘画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提问环节:请学生回答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和一种传承方式。
5.拓展(10分钟)讲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承方式,如日本、韩国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5.1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

A.个人美德
B.个人品德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美德
D.国家品德
5.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
融入到中华民族的 中。 ( B )
①思维方式
②价值观念
③行为方式
④风俗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共同创
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括 ( D )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 供了怎 样 的 时 代 机 遇?我 们 肩 负 着 怎 样 的 文 化使命?
国际文化交流,让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 信心和自豪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肩 负着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
练基础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 )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浩如烟海 C.名扬世界 D.异彩纷呈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 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 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 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根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
6.中华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1)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 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与 自豪。
A.我国各族人民均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B.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共同繁荣
C.我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1 延续文化血脉(39张幻灯片)

灿烂的中华文化
产 生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 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 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 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 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 化。
一 中华文化根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组成 (2)中华文化的特点 (3)中华文化的作用或影响力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 的传承发展。
(2)做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对于优秀传统文 化,既要夯实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 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 互鉴中丰富发展。
特 点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小故事
苏武牧羊 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 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 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
(今甘忠肃民贞勤爱白国亭、海[不1-2畏] )艰边难牧羊,扬言
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 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 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 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二 美德万年长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指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 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 于子孙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 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 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 民族习惯等的总和。
中华 传统 美德 作用
(1)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 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 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它已经融入中 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 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1 延续文化血脉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在 生活中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2.通过列举事实,分析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内涵和 作用;了解如何肩负和传承文化使命,如何弘 扬中华传统美德。明确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 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13
中华文化的特点
介绍了这么多中华文化,你能用一个成语 来概括中华的特点吗?
汉 服
中华文化的特点
有一种文明却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唯一
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你知道这是哪个文明吗? 中华文明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结果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 烟消云
亡
散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 雅利安
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及组成
(1)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 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 河山,创造了灿烂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 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 文学艺术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9
立木为信
诚信
30
卧薪尝胆
发奋图强
31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为什么弘扬中华传 统美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古代优秀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林觉民的爱国情怀
革命文化
王继才王仕花孤云心浩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组成部分: ①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 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 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重要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 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 中餐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 数达190万人。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P60) (2)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 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P61)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 族精神的传承发展。(P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材料1:古代优秀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材料2: 林觉民的爱国情怀
林觉民(1887-1911),福建闽侯人,少年时即 立下“以天下为已任”大志,13岁参加科举考试,然 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7 个大字,扬长而去。后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留学日本 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广州起义时,他随黄兴、 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勇猛攻入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 力尽被,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之一。
雅利安化
化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 面目全
兰化
非
古中国 公元前2100年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 流传至 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今 今
你能用另外一个成语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形成
谁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 文化?
•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 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 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内容
浩 如 烟 海 的 文 学 典 籍
中华文化的内容
名 扬 世 界 的 科 技 工 艺
中华文化的内容
异 彩 纷 呈 的 文 学 艺 术
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饮食文化
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以热食、熟 食为主;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 点,这就是聚食制;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 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中国饮食文化 源远流长,现在普遍承认的有八大菜系鲁菜、 川菜、粤菜和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二、美德万年长 内 容: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比一比:看谁说出的中华传统美德多
谦让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
负荆请罪
贵和、友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材料3:王继才王仕花 :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 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 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 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 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1.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3.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 分别应怎样做? 4.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5.怎样厉行法治? 6.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经典永流传《将进酒》
点击图片播放
近来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 化自信。习总书记2016年在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P62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向外国人介绍什么?
一、中华文化根
那 达 慕 大 会
“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 丰收的喜悦之情。
望果节
“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 “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
春节
中华文化的内容
独 具 特 色 的 语 言 文 字
我们应该要有文化自信。
中国风服饰亮相巴黎时装周
文化自信的含义:文截化至自20信15是年一底个,国中家国、已一在个 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13的4个充国分家肯和定地,区是建对立自了身文 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50,0所是推一广个汉国语家和、传一播个中民国族 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文沉化、的更“持孔久子的学力院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