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在选矿中的应用01 - 副本
黄药在选矿中的应用副本

黄药在选矿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当前矿物分选业的发展和对分选矿物要求的提高,矿用浮选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对矿物的分离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黄药主要用作浮选类选择性捕收剂,黄药是一种磺酸根与相应离子作用的巯基类矿用浮选剂,本文主要是介绍黄药、黄药分类、黄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及其黄药在硫化矿、重金属等分选选矿中的应用。
关键字:黄药黄药的制备黄药的应用。
Abstract:With the mineral separ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ineral separation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kinds of ore flotation agent,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mineral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which xanthate is mainly used as selective flotation collector, xanthate is a sulfonic aci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on as with the thiol ore flotation agent, this paper is mainly xanthate, xanthate classification, xanthat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preparation of xantha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ineral processing in sulfide mineral, heavy metal equal selec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preparation of xanthate xanthate xanthate application一、黄药黄药是由英国化学家Keller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通过醇类、碱及二硫化碳反应生成。
黄金选矿药剂

浮选时使用各种药剂来调节入选矿物和浮选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扩大金矿物或含金矿物与脉石间亲琉水性的差异,使之更好地分选,达到提高金回收率的目的。
常用的浮选剂分三大类: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1.捕收剂自然界中除煤、石墨、硫磺、滑石和辉钼矿等矿物颗粒表面疏水、具有天然的可浮性外,大多数矿物均是亲水的,金矿物也是如此。
加一种药剂能改变矿物颗粒的亲水性而产生疏水性使之可浮,这种药剂通常称之为捕收剂。
捕收剂通常是极性捕收剂和非极性捕收剂。
极性捕收剂由能与矿物颗粒表面发生作用的极性基团和起疏水作用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
当这类捕收剂吸附于矿粒表面时,其分子或离子呈定向排列,极性基团朝向矿物颗粒表面,非极性基团朝外形成疏水膜,从而使矿位具有可浮性与铜、铅、锌、铁等硫化矿物伴生的金,在浮选时常用有机硫代化合物作浦收剂.例如,烷基(乙、丙、丁、戊基等)二硫代碳酸钠(钾),又称黄原酸盐,俗称黄药。
如NaS2C·OCH2·CH3,在含金多金属矿石的浮选时,多采用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
烷基二硫代磷酸或其盐类,如(RO)2PSSH,式中R为烷基,俗称黑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黄原酸盐的酯类衍生物等也是硫化矿物常用的捕收剂。
也是浮选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的常用描收剂,常与黄药类同时使用.非离子型极性捕收剂的分子不解离,如含硫酯类,非极性捕收剂为烃油(中性油),如煤油、柴油等。
2.起泡剂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分子,定向吸附于水一空气界面,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充入水中的空气易于弥散成气泡和稳定气泡。
起泡剂和捕收剂联合在一起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使矿粒上浮。
常用的起泡剂有:松树油,俗称二号油、酚酸混合脂肪醇,异构己醇或辛醉、醚醉类以及各种酯类等.3.调整剂调整剂可分为五类:(1) pH值调整剂。
用它来调节矿浆的酸碱度,用以控制矿物表面特性、矿浆化学组成以及其他各种药剂的作用条件,从而改善浮选效果。
在氰化过程中也同样要调节矿浆pH值的。
选矿药剂综合

选矿药剂综合乙基钠黄药牌号:B1-01分子式:C2H5OCSSNa分子量:144.2性状:浅黄色粉末,溶于水、酒精中,能与钴、铜、镍等金属离子形成难溶化合物。
用途:乙基钠黄药是系列黄药产品中捕收力较弱但选择性最好的品种。
它广泛地用于易浮硫化矿的浮选及复杂硫化矿的优先浮选。
与硫化剂配用,还可用于铜和铅的氧化矿的浮选,亦用作湿法冶金沉淀剂及橡胶硫化促进剂。
规格:项目合成品干燥品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特级品一级品乙基黄原酸钠%≥83.5 82 79 93 90 游离碱%≤0.5 0.5 0.5 0.2 0.2包装:铁桶装或袋装,每桶净重120kg或150kg,每袋净重50kg。
亦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其它包装形式和规格。
贮存:防潮、防热、防火。
异丙基钠黄药牌号:B1-04ZY分子式:(CH3)2CHOCSSNa分子量:158.2性状:浅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粉末,易溶于水。
用途:异丙基钠黄药的捕收力比乙基钠黄药稍强,它主要用于各种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浮选,作捕收剂。
亦可用作湿法冶金沉淀剂和橡胶硫化促进剂。
规格:项目一级品二级品异丙基黄原酸钠%≥83 80 游离碱%≤0.5 0.5 包装:铁桶装或袋装,每桶净重120kg或150kg,每袋净重50kg。
亦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其它包装形式和规格。
贮存:防潮、防热、防火。
丁基钠黄药牌号:B1-02分子式:C4H9OCSSNa分子量:172.3性状:浅黄色粉末,能溶于水。
用途:丁基钠黄药是一种较强的浮选捕收剂,用于各种有色金属硫化矿混合浮选中,特别适于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浮选。
规格:包装:铁桶装或袋装,每桶净重120kg或150kg,每袋净重50kg。
亦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其它包装形式和规格。
贮存:防潮、防热、防火。
异丁基钠黄药牌号:B1-05ZY分子式:(CH3)2CHCH2OCSSNa分子量:172.3性状:浅黄色粉末,易溶于水。
用途:异丁基钠黄药,也是各种硫化矿较强的捕收剂,对浮选各种铜矿和黄铁矿特别有效。
焦亚硫酸钠在金属选矿中的应用简介

一选矿的方法:1重选2.磁选3.电选4.浮选5.化选6.光电选7.摩擦选8.手选二浮选:浮选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从矿石中分离有用矿物的技术方法。
几乎所有的矿石都可用浮选分选。
三浮选中常用的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其中调整剂又包括抑制剂、活化剂、pH调整剂、分散剂、絮凝剂等。
四捕收剂:英文名:catching agent,是改变矿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矿粒黏附于气泡上的浮选药剂黄药,黑药是阴离子型的捕收剂。
铅锌矿的浮选:1方铅矿(PbS)方铅矿(即硫化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矿物,它是一种硫化物。
常用的黄药,或黑药作为捕收剂。
(重铬酸钾是有效的抑制剂)2 闪锌矿(ZnS)化学成分为ZnS、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
a.短链类黄药对闪锌矿的捕收能力很弱或者对其根本无捕收能力,未经活化的闪锌矿或铁闪锌矿,需用长链类黄药才可浮选b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黄药类捕收剂的应用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闪锌矿选别的需要,药剂间的组合使用势在必行,也是充分挖掘传统药剂潜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五抑制剂浮选药剂抑制剂主要有:1.石灰(CaO)有强烈的吸水性,与水作用生成消石灰Ca(OH)2。
石灰常用于提高矿浆PH值,抑制硫化铁矿物。
在硫化铜、铅、锌矿石中,常伴生有硫化铁矿2.氰化物(NaCN、KCN)氰化物是铅锌分选时的有效抑制剂。
碱性矿浆中,CN-浓度提高,有利于抑制。
3.硫酸锌其纯品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是闪锌矿的抑制剂,通常在碱性矿浆中它才有抑制作用4.四)亚硫酸、亚硫酸盐、SO2气体等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是HSO3-。
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主要用于抑制黄铁矿、闪锌矿。
用溶解有二氧化硫的石灰造成的弱酸性矿桨(pH=5~7),或者使用二氧化硫与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铁等联合作抑制剂。
此时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受到抑制,被抑制的闪锌矿,用少量硫酸铜即可活化。
还可以用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代替亚硫酸盐),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俗称硫铁矿FeS2)。
个别黄药的合理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个别黄药的合理应用我国选矿药剂厂利用上述方法,一般是生部乙基,丁基、戊基三种黄药,基本上已能满足我国浮选工艺的要求,而这些黄药的原料之一是醇,五十年代一般都用粮食发酵制醇,供给选矿药剂厂制造黄药。
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石油工业和倾学工业的发展,已研究成功几种用石油工业副产品或其它工业副产品为原料合成醇,作为制造黄药的原料。
1、用甲苯合成苄黄药。
一九六一年,我国沈阳选矿剂厂利用煤焦油产品之一——甲苯为原料,合成苄黄药。
将甲苯氯化生成氯甲苯(苄氯),再水解得到苄醇,以苄醇为原料,与氢氧化钠、二硫化碳作用,生成苄黄药,反应式如下:苄黄药能代替一般药用于浮选中,其性质与一般黄药的性质相似。
一九七六年八月中南矿冶学院浮选教研室用株州选矿药剂厂小批生产的苄黄药,浮选泡金山铅锌矿小型试验表明,可以代替丁黄药使用。
此外,潘家冲、桃林等十一个矿的试验灶、室用苄黄药代替一般黄药浮选自己的矿石,都得到良好的结果,其中潘家冲的试验结果已在有色金属发表[1],可见苄因黄药是可以推广使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苄黄药中尚有苄氯存在时,则苄黄药易于分解,因苄氯遇水便解生成苄醇和盐酸,盐酸很快将苄黄药分解,所以在制备苄醇以作为合成苄黄药的原料时,应彻底的水解完全,以除尽苄氯。
2、异丁基黄药为了节约用粮,可以不用从粮食制得的醇作为制备黄药的原料。
我国采用石油裂解产生的丙烯、丁烯羰基合成正丁醛及异丁醛,将它们催化加氢后制得丁醇和异丁醇,以作制备正丁其黄药和异丁其黄药的原料。
或用丁烯与硫酸作用再水解得仲丁醇,作为制备仲丁基黄药的原料。
且上述原理合成的异丁醇,制得异丁基黄药。
异丁基黄药对铜、铅锌等硫化矿的浮选结果表明,其耗药量、使用特性和选矿指标,和我国传统使用的丁基黄药基本一致,适用于铜、铅、锌多。
黄药

黄药黄药(xanthate) 硫化矿浮选常用的一种巯基扩捕收剂。
学名为烃基黄原酸盐,通式,R为C2~5烷基。
醇与苛性碱和二硫化碳作用,生成黄药其基本反应式为性质黄药为黄色晶体或粉末,不纯品常为黄绿色或橙色的胶泥状物,有刺激性臭味,中等毒性,因此,生产黄药时应注意保护人体和防止环境污染。
短碳链黄药易溶于水,易燃,稳定性差,合成黄药含水分多,保存期为半年。
放置时间过长则结块变质,干燥黄药则比较稳定,能较长时间存放。
黄药在水中水解成黄原酸,溶液呈碱性:在酸性介质中黄原酸分解成醇和二硫化碳:黄药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难溶性盐:式中Me2+为……等。
黄药被氧化则生成双黄药:合成方法黄药早在1782年即已被合成,用作分析试剂,直至1925年才用于浮选作捕收剂。
合成工艺有多种,如直接合成法、水溶液法、稀释剂法、部分稀释剂法、过量醇法、蒸汽法、碱金属醇淦法等。
中国采用直接合成法生产,利用强烈搅拌的捏和机及在冷冻的条件下,将理论比例量的醇与氢氧化钠粉末互相作用,再缓慢加入二硫化碳,进行黄原酸化反应,得合成黄药,经干燥得干燥黄药;也可以采用“反加料法”,即先将醇与二硫化碳混合,再慢慢有控制地加入氢氧化钠粉末制成黄药。
应用黄药用途甚广,迄今已有近70年的使用历史,在浮选工业中黄药用作硫化矿捕收剂,橡胶工业中用作硫化促进剂,分析化学中用乙基黄原酸钠作铜镍等金属离子的沉淀剂及比色剂,冶金工业中用黄药从溶液中沉淀钻镍,纤维素黄药用于制造人造纤维。
黄药适用于浮选铜、铅、锌等金属硫化矿时用作捕收剂,对某些氧化矿,如氧化铜矿、氧化铅锌矿,用硫化钠硫化后也可以黄药作捕收剂进行浮选。
浮选用的黄药有钾黄药和钠黄药两大类,在浮选中起捕收作用的是黄原酸根,与钾、钠离子关系不大,因此烃基相同的钾黄药或钠黄药有相同的选矿效能。
钠黄药在空气中较易吸湿受潮,但较便宜,中国均使用钠黄药。
黄药因其分子中的烃基不同,而有不同品种,常用的有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戊基等黄药,它们共同的特点均为黄色晶体或粉状固体,亦可压成短条状或粒状出售,含黄原酸钠一般在77%以上,含游离碱0.5%以下,易溶于水。
黄金选矿剂使用量

黄金选矿剂使用量概念一、黄金选矿剂使用量的概念黄金选矿剂是用于提高黄金回收率的一种化学药剂。
使用量是指药剂在选矿过程中添加的剂量,一般以质量或体积为单位。
准确掌握黄金选矿剂的使用量,可以提高选矿效果,降低成本,提高黄金回收率。
二、黄金选矿剂的种类黄金选矿剂主要包括黄原酸盐类、硫氨酯类、磺酸盐类、合成酯类、有机膦酸类等。
这些药剂在选矿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增强浮选效果、提高黄金回收率等。
三、不同类型黄金选矿剂的使用量不同类型黄金选矿剂的使用量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黄原酸盐类使用量为0.1%-1%,硫氨酯类使用量为0.01%-0.2%,磺酸盐类使用量为0.1%-2%,合成酯类使用量为0.05%-1%,有机膦酸类使用量为0.01%-0.1%。
具体使用量还需根据实际矿石性质、选矿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
四、选矿剂使用量的影响因素选矿剂使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矿石性质、选矿条件、药剂性质等。
矿石的品位、粒度、表面性质等都会影响药剂的使用量。
同时,选矿设备的类型、工艺流程、水质等也会对药剂使用量产生影响。
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药剂的使用量。
五、如何确定合适的选矿剂使用量确定合适的选矿剂使用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根据矿石性质、选矿条件等因素进行初步估计。
其次,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药剂使用量。
在实验中,可以逐步增加药剂的使用量,观察其对选矿效果的影响,找到最佳的使用量。
此外,还可以根据药剂的性质、成本等因素来确定使用量。
六、不正确使用选矿剂的后果不正确使用选矿剂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如选矿效果不佳、黄金回收率下降、药剂浪费等。
此外,过量使用药剂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实际选矿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药剂的使用量,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七、总结黄金选矿剂使用量的概念是回收黄金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掌握药剂的使用量可以提高选矿效果和黄金回收率,降低成本。
在确定药剂使用量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矿石性质、选矿条件、药剂性质等。
浮选药剂黄药的原理及应用

浮选药剂黄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浮选是一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通过调整悬浮物料的表面状况,将其分离出来。
浮选药剂黄药是一种常用的浮选剂,被广泛应用于矿石选矿、废水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浮选药剂黄药的原理及其应用。
2. 黄药的原理黄药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变矿石表面的性质来增加与浮选泡沫的亲和力,从而使矿石颗粒被泡沫吸附、浮起。
黄药分子的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亲和力较大,疏水基团则与矿石表面亲和力较大。
当黄药被添加到矿浆中时,它会吸附在矿石表面,将矿石湿润,然后通过生成气泡来提高矿石的浮选性能。
3. 黄药的应用3.1 矿石选矿浮选是矿石选矿中的重要工艺环节,而黄药作为一种常用的浮选剂,在矿石选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黄药可以调整矿石表面的性质,使其与浮选泡沫的亲和力增加,从而实现矿石的有效分离和提纯。
3.2 废水处理黄药在废水处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污染物,黄药可以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起到助凝剂和分离剂的作用,帮助悬浮物和污染物与水分离,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3.3 环境污染防治黄药还可以用于环境污染防治。
在一些污染源中,如煤矿废水和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黄药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4. 黄药的优缺点4.1 优点•黄药作为浮选剂,使用方便,添加量少且效果明显。
•黄药对矿石的拟合性能较好,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矿石中使用。
•黄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4.2 缺点•黄药的价格较高,会增加矿石选矿和废水处理的成本。
•黄药的应用需要严格控制添加量,过量使用会引起浮选效果的下降。
•黄药的降解周期较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
5. 结论浮选药剂黄药是一种常用的浮选剂,在矿石选矿、废水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黄药通过改变矿石表面的性质,达到提高浮选性能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药在选矿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当前矿物分选业的发展和对分选矿物要求的提高,矿用浮选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对矿物的分离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黄药主要用作浮选类选择性捕收剂,黄药是一种磺酸根与相应离子作用的巯基类矿用浮选剂,本文主要是介绍黄药、黄药分类、黄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及其黄药在硫化矿、重金属等分选选矿中的应用。
关键字:黄药黄药的制备黄药的应用。
Abstract:With the mineral separ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ineral separation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kinds of ore flotation agent,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mineral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which xanthate is mainly used as selective flotation collector, xanthate is a sulfonic aci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on as with the thiol ore flotation agent, this paper is mainly xanthate, xanthate classification, xanthat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preparation of xantha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ineral processing in sulfide mineral, heavy metal equal selec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preparation of xanthatexanthatexanthate application
一、黄药
黄药是由英国化学家Keller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通过醇类、碱及二硫化碳反应生成。
黄药学名为黄原酸盐,化学名称为羟基二硫代碳酸盐,具有如下通式: ROCSSMe( Me 为K + 或Na + ) 。
通常使用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黄原酸钠盐,称钠黄药; 另一种是黄原
酸钾盐,称钾黄药。
命名时根据分子中R基不同而称为某黄药,如乙基黄药为C2H5OCSSNa。
R 基中含4个碳原子以上者称为高级黄药,小于4个碳原子的则为低级黄药[1]。
黄药是重金属矿物的有效捕收剂,在分选矿物时主要是黄药中的磺酸根与金属离子作用而达到选择性捕收的作用。
二、黄药的性质
黄药,在常温下是黄色粉末状固体,常因杂质存在颜色稍深,有刺激性臭味,有毒,点火燃烧,遇水易潮解,性质不稳定,遇盐加速分解,易溶于水、丙酮,它由二硫化碳、醇和碱作用而生成。
黄药有下列一些性质值得注意:
1、黄原酸盐是弱酸盐,在水中容易水解生成部分黄原酸,黄原酸在酸性介质中容易分解。
黄药在水中离解、水解和分解的反应,可用下面的反应式表示:
ROCSSNa=ROCSS-+Na+ 黄药电离
ROCSS-+H2O ←→ROCSSH+OH- 黄原酸根水解
ROCSSH→CS2+ROH 黄原酸分解
ROCSSH←→ROCSS-+H+ 黄原酸电离
黄原酸是比较弱的酸,故黄原酸根有水解作用,一般说来,分子量愈大的,在水溶液中的分解常数愈小。
换句话说,分子量愈大的黄原酸,其水溶液愈稳定,一般认为,PH﹤7时,黄原酸根会水解变成黄原酸,生成的黄原酸进一步分解为醇和二硫化碳。
2、氧化在PH=7~12时,黄药在水溶液中被氧化为双黄药,双黄药
也是硫化矿捕收剂,其选择性比黄药好。
3、在PH=7~12时,黄药在水溶液中直接分解,一般认为PH值小于7时,黄药分解为醇和二硫化碳,当PH=7~12时,被溶于水中的氧氧化为双黄药。
4、黄药在强酸性介质中的情况,黄药在强酸性介质中,除分解产生醇和二硫化碳之外,溶液中还有与质子结合的黄原酸存在,黄药在强酸性介质中的平衡状态,可用下式表示:
H++ROCSS- ←→ROCSSH
H++ROCSSH ←→ROSSH2+(与质子结合的黄原酸)
ROCSSH ←→ROH+CS2
但在强酸性介质中生成醇和二硫化碳是可逆的,黄药的分解占可逆反庆的主导方面,所以在短时间内,绝大部分黄药被分解。
三、黄药的制备
黄药是由对应的醇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醇钠,生成的醇钠在与一定量的二硫化碳反应而制得,具体的反应如下式所示:
ROH+NaOH=RONa+H2O
RONa+CS2=ROCSSNa
矿用黄药的生产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①结晶法②直接合成法③湿碱法④稀释剂法⑤使用新型反应器法⑥过量醇法⑦蒸汽法⑧其他方法。
其中几种典型的方法如下:
(1)结晶法。
即烧碱和醇在大量苯、汽油等有机溶剂中制成醇钠,
再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的黄药在溶液中结晶出来,经过滤再
干燥而得到产品,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黄药质量好,但成本太高。
(2)直接合成法。
是将烧碱和醇直接合成醇钠并与二硫化碳作用生成黄药,该法使用的主要设备是捏合机及冷冻机,该法工艺简
单,产量大,产品质量稳定,不足之处是耗电量稍高。
(3)湿碱法。
该法是在制醇钠时,加入少量水润湿烧碱,不让烧碱结块,这可以减少游离碱的存在,使反应完全,制成的醇钠与
CS2作用生成黄药。
(4)稀释剂法。
该法与湿碱法基本相同,但是它以汽油或苯来代替水润湿烧碱,同样可以减少游离碱的存在,并比水好,因水会
使醇钠的水解反应加速。
(5)实用新型反应器法。
该法系山东省栖霞选矿药剂厂的专利技术。
该法采用类似耙式干燥机的设备直接生产乙基、异丙基、丁基
和异丁基黄药,这个系统不需要制冷系统,只采用15o C以下的
冷却水即可,因此产品电耗较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6)过量醇法。
该法是采用过量醇为稀释剂合成液体黄药,再经干燥器干燥制成干燥的粉状黄药,醇的加入量控制在液体黄药品
位50%左右即可,实践证明,用该方法生产干燥乙基黄药获得
了良好的效果。
(7)碱金属醇淦法。
用大分子量的醇制黄药时,先用金属钠或钾与醇直接反应,然后再用二硫化碳黄化合成黄药。
(8)蒸气法。
这是先将醇与苛性碱混合,然后通入二硫化碳的蒸气
进行合成反应。
(9)其他方法。
胺醇黄药的生产是用二乙胺、甲醛和烧碱先进行加成反应,再加入CS2进行合成反应,经过滤、干燥即得成品的
胺醇黄药。
这也是一种选择性好、用量少、捕收力强的捕收剂。
苄基黄药是苄醇、烷碱和CS2采用直接合成法生产而成的
四、黄药在选矿中的应用
目前,黄药依然是主要的硫化矿的浮选药剂,而且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占主要地位,尤其是在重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和浮选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随着工业矿床向贫、细、杂的趋势转移,传统的黄药离子型水溶性捕收剂由于其选择性较低,对于低品位、细分散、难处理矿石的浮选难以获得理想的浮选工艺指标。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药剂进行改性,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黄药类浮选药剂(2)。
[1]宋小霞,朱静,张承屏,丁雪峰.黄药的研制,应用和水污染处理研究进展,
[2]黄药在浮选领域的应用陈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