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外沟通礼仪六招
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礼节

与外国⼈交往的礼仪礼节与外国⼈交往的礼仪礼节⼀、与外国⼈⽇常交往的礼仪礼节1.遵守时间,不要失约:参加活动要按约定时间到达。
不要过早,使主⼈因未准备好⽽难堪;也不要晚到,不守时是很失礼的。
2.举⽌端庄,注意⾔⾏。
不要作⼀些异乎寻常的动作,不要⽤⼿指指⼈,不喧哗,不放声⼤笑,不在远距离⼤声喊⼈。
⾛路不要搭肩膀,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路。
⽆论站⽴或坐下,姿势都要端正,不要蹲在地上等车、等⼈。
站⽴时,⾝⼦不要歪在墙上或往⼦上,不要坐在椅⼦扶⼿上。
坐下时腿不要乱跷、摇晃,更不要把腿搭到椅⼦扶⼿上或把裤管撩起。
⼿不要搭到邻座的椅背上。
⼥同志不要叉开双腿。
3.切勿随地吐痰,可吐在⾃⼰的⼿帕⾥。
不乱扔烟蒂或其他废弃物品。
4.公共场合不可修指甲、剔⽛齿、掏⿐孔、擤⿐涕、挖⽿朵、挖眼屎、搓泥垢、搔痒、摇腿、脱鞋、打饱嗝、伸懒腰、哼⼩调、打喷嚏;打呵⽋应⽤⼿帕捂住嘴、⿐,⾯向⼀旁,避免发出声⾳。
5.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味⼤的东西。
必要时,⼝含⼀点茶叶可冲淡葱、蒜味。
⼆、与外国⼈交往见⾯礼节1.初次相识,⼀般由第三者介绍或⾃我介绍。
⾃我介绍,先讲⾃⼰姓名⾝份,然后请教对⽅。
要把姓名、职务说清楚。
介绍到具体⼈时应有礼貌地以⼿⽰意,不要⽤⼿指指,更不要⽤⼿拍打另⼀⼈。
2.⼀天中⾸次见⾯,或⼀次活动中初遇,均应问好。
对⽅主动问好,⼀定要相应回答。
多⼈同时握⼿注意不要交叉,待别⼈握完再伸⼿。
3. ⽇常⽣活中,与熟悉的外国⼈见⾯,应互致问候,酌情寒暄,但不要问⼈家“到什么地⽅去”、“吃过饭没有”等语。
三、与外国⼈交往仪容、服饰礼仪礼节1.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指甲应修短。
2.⾐着要注意清洁、整齐,特别是⾐领和⼿帕,要保持⼲净。
⾐服要熨平,⽪鞋要擦亮,帽⼦要刷净。
参加正式活动穿西装应打领带。
新西服袖⼝上商标穿⽤时应拆掉。
长袖衬⾐要塞在裤内,袖⼝不要卷起。
不能穿短裤和⾚脚穿凉鞋。
内⾐裤和衬⾐、⼥同志的袜套,不要露在外⾐外⾯。
涉外交谈要注意哪些礼仪

涉外交谈要注意哪些礼仪第一篇:涉外交谈要注意哪些礼仪(1)谈话的表情要自然、亲切,表达得体。
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
与人谈话时,忌与对方距离太远或过近。
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或插话。
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
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
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
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2)谈话要照顾在场的所有的人。
现场有多人时,注意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忌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或仅与个别人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其他人。
(3)交谈时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
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他人的发言。
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
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
在相互交谈时,目光应得体,注视对方,以示专心。
对方发言时,忌伸懒腰、看手表、玩物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注视别处等漫不经心的样子或动作。
交谈中不涉及他人隐私,尤其是不问收入、不问女士年龄;主动回避敏感问题,如宗教信仰、人权、当事国的内政事务等;谈话的内容不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根问底;无意中谈起对方反感的问题或发现对方对自己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时,立即转移话题;不批评、议论长辈或身份高的人员。
第二篇:涉外礼仪涉外礼仪金正昆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地来跟各位谈一谈涉外礼仪。
那我请了一个同学来跟我合作一下,那么这位同学他将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到一个国际会议去做辅助性工作。
他专门去买了一身西装,或者说借了一身西装,那他现在等候出发,请各位注意他,发现他身上有那些问题不符合涉外交往的要求呢?究竟错在哪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个错误是脚上,穿了一双白袜子。
与外国人交往时的礼仪_礼仪知识_

与外国人交往时的礼仪与外国友人交往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语言或者文化差异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习惯和风俗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这样的误会,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增进彼此的感情。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与外国人交往时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与外国人交往时的礼仪1.信守承诺。
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
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
与外国朋友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
这样才能巩固双方的友谊。
2. 热情有度。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但是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
对他人过分关心,或是干预过多,则会令对方反感。
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3. 女士优先。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
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4. 不必过谦。
在外国人来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
对于个人能力、,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勇于大胆肯定。
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便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
所以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5.尊重各国风俗习惯。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均应予以尊重。
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某些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马里、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头顶;天主教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尤其是“十三日星期五”,遇上这种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使用筷子进食的东方国家,用餐时不可用一双筷子来回传递,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中间;东南亚一些国家忌讳坐着跷大腿;伊朗称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赞赏,点头表示不同意,等等。
与外国友人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节

在德国,下属向上级送礼、公司向官员赠礼的现象非常少见。因为个人的升迁、公司是否获得订单,都有法可依,并不由某位官员说了算。但有时也有例外,官员过生日时,会收到家人和知心朋友赠送的礼物。记得德国前总理科尔过65岁生日时,曾向外界宣布,不希望接受任何生日礼物,但可以向其夫人设立的一项基金会捐款,筹集的资金用于救助在意外事故中的大脑受伤者。
★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在走访外国人时,需要严格遵守的礼仪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六条: 1.有约在先 拜访外国人时,切勿未经约定便不邀而至。尽量避免前往其私人居所进行拜访。在约定的具体时间通常应当避开节日、假日、用餐时间、过早或过晚的时间,及其他一切对对方不方便的时间。 2.守时践约 这不只是为了讲究个人信要及时通知对方,必要的话,还可将拜访另行改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记住向对方郑重其事地道歉。 3.进行通报 进行拜访时,倘若抵达约定的地点后,未与拜访对象直接见面,或是对方没有派人员在此迎候,则在进入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的正门之前,有必要先向对方进行一下通报。 4.登门有礼 切忌不拘小节,失礼失仪。当主人开门迎客时,务必主动向对方问好,互行见面礼节。倘若主人一方不止一人之时,则对对方的问候与行礼,必须在先后顺序上合乎礼仪惯例。标准的做法有二:其一,是先尊后卑。其二,是由近而远。在此之后,在主人的引导下,进入指定的房间,切勿擅自闯入,在就座之时,要与主人同时入座。倘若自己到达后,主人这处尚有其他客人在座,应当先问一下主人,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对方。为了不失礼仪,在拜访外国友人之前,就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物品。主要是纸巾、擦鞋器、袜子与爽口液等,简称为“涉外拜访四必备”。入室后的“四除去”是指帽子、墨镜、手套和外套。 5.举止有方 在拜访外国友人时要注意自尊自爱,并且时刻以礼待人。与主人或其家人进行交谈时,要慎择话题。切勿信口开河,出言无忌。与异性交谈时,要讲究分寸。对于主人家里遇到的其他客人要表示尊重,友好相待。不要在有意无意间冷落对方,置之不理。若遇到其他客人较多,既要以礼相待,一视同仁。切勿明显地表现出厚此薄彼,而本末倒置地将主人抛在一旁。在主人家里,不要随意脱衣、脱鞋、脱袜,也不要大手大脚,动作嚣张而放肆。未经主人允许,不要在主人家中四处乱闯,随意乱翻、乱动、乱拿主人家中的物品。 6.适可而止 在拜访他人时,一定要注意在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里停留的时间长度。从总体上讲,应当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不要因为自己停留的时间过长,从而打乱对方既定的其他日程。在一般情况下,礼节性的拜访,尤其是初次登门拜访,应控制在一刻钟至半小时之内。最长的拜访,通常也不宜超过两个小时。有些重要的拜访,往往需由宾主双方提前议定拜访的时间和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务必要严守约定,绝�
与老外沟通礼仪六招

与老外沟通礼仪六招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外籍人士的交流成为了越来越普遍的事情,无论是在工作场合或者旅游地点,都会遇到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礼仪问题,以避免引起沟通误解和文化冲突。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与老外沟通礼仪的六个基本技巧,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用简单的英语交流。
无论是面对英语口语水平较高的外籍人士还是口语水平较低的外籍人士,我们都应该尽量用简单的英语沟通。
这样能够避免出现语言层面的误解,并且有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思。
第二,注意肢体语言。
外籍人士会观察我们的肢体语言,并从中获取信息。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过于激烈的手势,同时要注意保持微笑和目光接触,这将让对方感到我们的友好和真诚。
第三,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如果我们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她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期望,从而更好地与对方沟通。
在必要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习资料、问询和观察等形式,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第四,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习惯。
许多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并且每个人的隐私和习惯也不同。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问一些过分个人的问题,尊重对方的隐私,并避免对其习惯进行质疑或批评。
第五,主动展现自己的文化背景。
在与外籍人士交流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对方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习俗和文化。
这不仅能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尊重,还可以促进友好的沟通和交流。
第六,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沟通。
与外籍人士的沟通不能太含糊,我们需要用直接明了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意思。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产生误解,还能让对方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综上所述,与老外沟通礼仪六招,包括用简单的英语交流、注意肢体语言、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习惯、主动展现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用直截了当的方式沟通。
只有我们在与外籍人士交流时注意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友好的沟通和理解。
和老外沟通礼仪六招(Manner)

2002年东软科技园区有限公司英语培训提纲●和老外沟通礼仪六招(Manner)问题Question:第一招:妥善安排会面的约定。
For example,you can say,“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Mr. Lee.” 第二招:向沟通对手表示善意与欢迎。
你可以向你的沟通对手说:“i’ll arrange everything.” 第三招:沟通进行中应避免干扰(No interruptions during the meeting)第四招:遵守礼仪(Behave yourself)第五招:适时承认自己的过失。
一句充满歉意的“I’m sorry. It’s my fault.”通常能获得对方的原谅。
第六招:抱怨不是无理取闹。
生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你不如在生气时心平气和而语气坚定的告诉对方“I have a complaint to make.”,然后告诉他所发生的事情。
●英语交谈中的“八戒”问题Question:一戒:不问年龄。
西方人的年龄是保密的。
特别是24岁以后绝不会谈论自己的年龄。
二戒:不问财物。
一个人的收入和随身所戴的财物都与个人的能力、地位、脸面等有关。
三戒:不问婚姻。
这属于个人隐私。
让一位老大不小的外宾交待自己尚未婚配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四戒:不问住址。
西方人认为给人留下住址,就得请对方到家作客。
西方人是不喜欢随便请人到家里作客的。
五戒:不问经历。
这是对方的“老底”,也是商业秘密,西方人是不会轻易让人摸到自己的底牌的。
外宾认为这是不友好的盘问,是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六戒:不问信仰。
政治见解和宗教信仰都是非常严肃的。
七戒:不问行踪。
八戒:不问吃饭。
●学英语10法问题Question:(1)学习不中断,哪怕挤出10分钟也好,早晨是大好时机。
(2)学厌了可变换一下学习方式或形式。
(3)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死记硬背。
(4)随时记下并背熟那些常用的句型。
浅谈与老外沟通礼仪

浅谈与老外沟通礼仪第1招妥善安排会面的约定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Mr. Lee.当你计划到海外出差,顺道造访客户时,必须先以书信通知对方。
出国以前再以Telex或电话向对方确认访问的日期和目的。
假如是临时决定的造访,也要透过对方的秘书安排,告诉她: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Mr. Lee.(我想和李先生约个见面时间。
)让对方对你的造访有所准备,才会有心情和你洽谈。
第2招向沟通对手表示善意与欢迎Iwill arrange everything.假如沟通是由你所发起,提供对手一切的方便,能使沟通一开始便在友善和谐的气氛下进行。
尤其是当你的沟通对手是远道而来的,你热心地告知他I will arrange everything. (我会安排一切。
)不但表现出你的诚意,也能使他在没必要顾虑食宿等琐事的情况下,专心与你进行沟通。
第3招沟通进行中应避免干扰No interruptions during the meeting!假如沟通的地点是你的公司,那么请叮咛你的部属,勿在沟通过程中,你没必要要的干扰。
因为过份的干扰是会影响沟通的意愿和热忱的。
1 / 2第4招遵守礼仪Behave yourself!沟通时,仍然遵守一般奉行的礼仪,和保持良好的仪态,可以增加人们对你的好感与你的沟通力。
此外,坐姿不良,在对手讲话时左顾右盼,都足以使人对你产生恶劣的印象,而减低与你洽谈的兴致。
第5招适时承认自己的过失假如你很显然的犯了错,并且对别人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一句充满歉意的Im sorry. Its my fault.(对不起,是我的错。
)通常能够获得对方的原谅。
就算他实在很懊恼,至少也能略微缓和一下情绪。
做无谓的辩解,只能火上加油,扩大事端。
第6招埋怨不是无理取闹I have a complaint to make.以激愤的语气向人埋怨某事,很可能令人心生反感,而收到反效果。
涉外商务礼仪让老外喜欢和你谈话

涉外商务礼仪让老外喜欢和你谈话一、涉外商务礼仪中的注意事项1、进入室内场所后通常应脱下手套和帽子,脱掉大衣、外套、风衣等等。
2、室内通常不戴墨镜或其他有色眼镜,特殊情况下必须带有色眼镜是应主动说明并表示歉意,而且握手交谈时应该摘下墨镜。
二、涉外交往礼仪中的穿着要点1、衣裤要整洁、干净,尤其是衣领和袖口。
2、穿长袖衬衣时应将衬衣扎在裤内,不要卷袖子和裤脚。
3、穿西装时,若西装是单扣或多扣,则应全部扣起来,双扣的可以只系上面一个。
4、男士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
女士穿凉鞋的话可以光脚,若穿袜子则不要将袜口露在衣裙外面。
5、涉外交往中应注意不要穿着睡衣、睡裤或者拖鞋接待外国客人。
以上就是穿着上的涉外礼仪知识要点。
三、涉外交往礼仪中握手的注意事项1、先打招呼,然后握手。
如果是初次见面,一般在介绍自己时主动伸手,如"I'mGreen,nicemeetingyou."同时握手。
2、在一般情况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下即可,不可太用力。
关系很熟的话握手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有时年轻的对年长的、身份低的对身份高的可以稍欠身,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敬重。
3、男士与女士握手,轻轻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
4、涉外礼仪中握手时伸手的顺序也有些讲究: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妇女先伸手。
5、多人握手时不要交叉,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握手前脱帽并摘下手套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四、涉外礼仪知识之谈话技巧1、谈话时表情自然,语言得体,可适当做些手势,不要手舞足蹈地动作太大。
2、不要用手指他人,有这样的习惯的朋友可以手上握支笔或拿本书以消除这样的动作。
3、如果要参加别人的谈话应打招呼,比如说"Excuseme,mayIjoinyou?"如果别人在个别私聊,就不要凑过去了。
4、尊重别人的讲话,别人发言时尽量不要打断,需要发言可以等别人讲完再说。
5、谈话中如果有要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并表示歉意,例如"I'msorryI'vegottago.It'sverylatenow."6、交谈过程中应目光注视对方,别人讲话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样子,不要玩弄其他东西或者老看手表,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老外沟通礼仪六招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招妥善安排会面的约定? ——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Mr。
Lee。
? 当你计划到海外出差,顺道拜访客户时,必须先以书信通知对方。
出国以前再以Telex或电话向对方确认访问的日期和目的。
如果是临时决定的拜访,也要透过对方的秘书安排,告诉她:“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Mr。
Lee。
”(我想和李先生约个见面时间。
)让对方对你的造访有所准备,才会有心情和你洽谈。
?? 第2招向沟通对手表示善意与欢迎? ——I will arrange everything。
? 如果沟通是由你所发起,提供对手一切的方便,能使沟通一开始便在友善和谐的气氛下进行。
尤其是当你的沟通对手是远道而来的,你热心地告知他“I will arrange everything。
” (我会安排一切。
)不但表现出你的诚意,也能使他在不必顾虑食宿等琐事的情况下,专心与你进行沟通。
?? 第3招沟通进行中应避免干扰? ——No interruptions during the meeting!? 如果沟通的地点是你的公司,那么请叮咛你的部属,勿在沟通过程当中,你不
必要的干扰。
因为过份的干扰是会影响沟通的意愿和热忱的。
?? 第4招遵守礼仪? ——Behave yourself!? 沟通时,仍然遵守一般奉行的礼仪,和保持良好的仪态,可以增加人们对你的好感与你的沟通力。
此外,坐姿不良,在对手讲话时左顾右盼,都足以使人对你产生恶劣的印象,而减低与你洽谈的兴致。
?? 第5招适时承认自己的过失? 如果你很显然的犯了错,并且对别人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一句充满歉意的“I‘m sorry。
It‘s my fault。
”(对不起,是我的错。
)通常能够获得对方的原谅。
就算他实在很懊恼,至少也能稍微缓和一下情绪。
做无谓的辩解,只能火上加油,扩大事端。
?? 第6招抱怨不是无理取闹? ——I have a complaint to make。
? 以激愤的语气向人抱怨某事,很可能令人心生反感,而收到反效果。
侍者上错了菜,旅馆女侍忘了整理你的房间,送来的货物根本不是你订单上所指明的东西…等情况,着实令人懊恼。
但是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如心平气和而语气坚定地告诉对方“I have a complaint to make。
”(我有怨言。
)然后告诉他所发生的事。
来源:学生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