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乳手术步骤 ppt
合集下载
隆胸诊断与治疗PPT

乳房不对称:进行手术调整或更换 假体
隆胸治疗的术后护理
章节副标题
术后恢复期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撕裂 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伤口愈 合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并发症
术后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隆胸诊断与治 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隆胸的诊断 隆胸的治疗方法 隆胸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隆胸治疗的术后护理 隆胸治疗的预防保健
隆胸的诊断
章节副标题
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
体格检查:观察乳房形态、 大小、对称性等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 MRI等,了解乳房内部结构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坚持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游泳、跑步等,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定期检查与筛查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假体移位:术后可能出现假体移位,表现为乳房不对称、 疼痛等症状
包膜挛缩:术后可能出现包膜挛缩,表现为乳房疼痛、变 形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 行手术清创
血肿:进行穿刺抽吸或手术清创
包膜挛缩:进行手术松解或更换假 体
假体破裂:进行手术更换假体
神经损伤: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修 复
其他治疗方法
注意式,如假体隆胸、自体脂肪隆胸 等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隆胸治疗的术后护理
章节副标题
术后恢复期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撕裂 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伤口愈 合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并发症
术后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隆胸诊断与治 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隆胸的诊断 隆胸的治疗方法 隆胸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隆胸治疗的术后护理 隆胸治疗的预防保健
隆胸的诊断
章节副标题
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
体格检查:观察乳房形态、 大小、对称性等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 MRI等,了解乳房内部结构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坚持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游泳、跑步等,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定期检查与筛查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假体移位:术后可能出现假体移位,表现为乳房不对称、 疼痛等症状
包膜挛缩:术后可能出现包膜挛缩,表现为乳房疼痛、变 形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 行手术清创
血肿:进行穿刺抽吸或手术清创
包膜挛缩:进行手术松解或更换假 体
假体破裂:进行手术更换假体
神经损伤: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修 复
其他治疗方法
注意式,如假体隆胸、自体脂肪隆胸 等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超乳手术步骤ppt课件

▪ 风湿性关节炎 ▪ 眼瘢痕性类天疱疮
❖ 可能会引发“红眼、注射眼”情况
❖ 手术时间较长
❖ 制作易受眉弓、眼眶、眼裂等解剖因素的影响
❖ 可能需要两把不同手术刀制作切口
5
精品ppt
角膜切口的优点
❖ 术中出血少(适合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 制作容易、省时 ❖ 术后外观良好(术后无红眼) ❖ 保留结膜、巩膜(小梁切开术)
注吸注意事项
❖ 线性控制负压 ❖ 动作轻柔 ❖ 注吸孔始终可见 ❖ 将皮质拉至瞳孔中央进行处理 ❖ 误吸时迅速回吐并松开脚踏、切❖ 弯曲的I/A针头处理 ❖ 植入晶体后旋转松解 ❖ 侧切口处做粘弹剂松解 ❖ 双手注吸 ❖ 手动注吸处理
28
精品ppt
❖ 手术视频
3
精品ppt
巩膜隧道切口的优点
❖ 切口自闭性最好
▪ 感染风险最低
❖ 操作与热损伤风险较低
▪ 角膜热损伤风险较低 ▪ 对内皮损伤较轻(适用于Fuchs患者)
❖ 避免与RK、AK 或 LASIK切口重叠
❖ 适合初学者(便于及时转化为ECCE),硬核白内障
4
精品ppt
巩膜隧道切口的缺点
❖ 不适用于存在巩膜、结膜疾病的患者
刻槽
19
精品ppt
刻槽注意事项
❖ 足够深,保证掰核完全 ❖ 足够宽(达到套管宽度) ❖ 只在向前移动时释放U/S,不要空超 ❖ 不要将针头埋入核块(会造成milk、堵塞、牵
拉悬韧带)
❖ 不要推动晶状体(能量过低或速度过快)
❖ 推荐的U/S能量、AFR和负压
20
精品ppt
掰核
21
精品ppt
掰核的注意事项
9
精品ppt
连续环形撕囊术-技巧
❖ 可能会引发“红眼、注射眼”情况
❖ 手术时间较长
❖ 制作易受眉弓、眼眶、眼裂等解剖因素的影响
❖ 可能需要两把不同手术刀制作切口
5
精品ppt
角膜切口的优点
❖ 术中出血少(适合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 制作容易、省时 ❖ 术后外观良好(术后无红眼) ❖ 保留结膜、巩膜(小梁切开术)
注吸注意事项
❖ 线性控制负压 ❖ 动作轻柔 ❖ 注吸孔始终可见 ❖ 将皮质拉至瞳孔中央进行处理 ❖ 误吸时迅速回吐并松开脚踏、切❖ 弯曲的I/A针头处理 ❖ 植入晶体后旋转松解 ❖ 侧切口处做粘弹剂松解 ❖ 双手注吸 ❖ 手动注吸处理
28
精品ppt
❖ 手术视频
3
精品ppt
巩膜隧道切口的优点
❖ 切口自闭性最好
▪ 感染风险最低
❖ 操作与热损伤风险较低
▪ 角膜热损伤风险较低 ▪ 对内皮损伤较轻(适用于Fuchs患者)
❖ 避免与RK、AK 或 LASIK切口重叠
❖ 适合初学者(便于及时转化为ECCE),硬核白内障
4
精品ppt
巩膜隧道切口的缺点
❖ 不适用于存在巩膜、结膜疾病的患者
刻槽
19
精品ppt
刻槽注意事项
❖ 足够深,保证掰核完全 ❖ 足够宽(达到套管宽度) ❖ 只在向前移动时释放U/S,不要空超 ❖ 不要将针头埋入核块(会造成milk、堵塞、牵
拉悬韧带)
❖ 不要推动晶状体(能量过低或速度过快)
❖ 推荐的U/S能量、AFR和负压
20
精品ppt
掰核
21
精品ppt
掰核的注意事项
9
精品ppt
连续环形撕囊术-技巧
超乳手术PPT课件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 后囊膜混浊(PCO)
- 发生在20- 25% 术后两年的患者 - 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从前囊膜的后部
迁移并聚集在后囊膜导致“继发性混浊” 或称后囊膜混浊(PCO)
PCO
23
9
水分离
10
晶状体核超声乳化
11
将晶状体核乳化为小碎块
12
移除晶状体碎核块
13
移除晶状体外核层
14
轻柔地移除晶状体皮质
15
黏弹剂注入囊袋内
16
人工晶状体植入(硬型或可折叠型)
17
清除黏弹剂
18
人工晶状体的最终形状
19
术中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 后囊膜破裂(严重并发症)
- 囊膜撕裂口边缘撕裂
- 器械或晶状体核动作过大
- 手术器械或超乳针头过度碰触后囊膜 • 后囊膜撕裂会导致
- 玻璃体脱入后房/前房
- 晶状体碎片进入眼底后极部
- 缺乏支撑IOL的囊膜 • 损伤虹膜
- 术者经验不足
- 患者瞳孔过小
20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术后早期并发症 • 切口渗漏 – 缺乏手术技巧 • 角膜水肿 - 由于角膜内皮细胞过度丢失 - 通常丢失了5%的角膜内皮细胞 - 多发生在术后的头几天 • 切口烧灼伤 • 一过性眼压升高 • 眼内感染(眼内炎) - 很少发生但后果严重(~0.2%)
超乳手术
小切口
• 用高频率的超声针头把发生白内障的晶状体碎裂 成小的碎块
• 保留囊袋以植入 IOL • 微小切口(切口直径1.8mm) • 超乳手术的发展 – 双手超乳手术(切口直径小
到 1.4 mm)
1
同轴超乳手术
隆乳术-最新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8.胸围测量:经两侧肩胛骨下角下缘及乳头上缘至胸部中央部水平围长
腋区备皮
假体选择 1.突出度的选择:乳房软组织松弛,选择高突出度的假体,乳房软组 织紧张可以选择中等突出度的假体
2.假体底盘直径的选择:假体底盘直径应该与乳房基底直径相等。
3.假体容量的选择:根据客人意愿、乳房软组织厚度、乳房基底直径 选择假体容量。
2.乳头间距:双侧乳头见距离。
3.锁乳间距:锁骨中点到乳房的距离(双侧有明显差异的情况并非少 见)
4.乳房下皱襞到乳头的距离:沿乳房下极的轮廓,从下皱襞向上至乳 头的距离。
5.张力状态下乳房下皱襞到乳头的距离:是乳房下极皮肤紧张状态下 测量从下皱襞到乳头的距离
6.乳房基底直径:轻压乳房,显露乳房内外侧缘,测量直径。 7.内侧缘与外侧缘夹捏厚度:将乳房组织牵离胸壁并捏住乳房以形成褶 皱,其厚度的一半为软组织的厚度。
3
手术切口的选择 随着手术技巧及求美者要求的提高,目前许多隆乳手术选择的切口 可使术后疤痕小而隐蔽,如乳房下皱襞、乳晕、腋下及脐周切口。 求美者自身条件不同,切口的选择也不相同。 目前最常用的切口是腋下切口。 腋下切口
优点:术后疤痕极其隐蔽。 适应证:乳腺发育不足、小乳症(皮 肤量足够)、乳头乳晕位置正常的轻 度乳房下垂者。 禁忌证:重度乳房下垂、需要行乳房 悬吊固定而皮肤量不足、圆锥形小乳 症着。
疡等。
2
、手掌和手指平置在乳房上,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进 行触诊。触诊内容:
硬度、弹性、压痛、包块(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活动度)
。
3.淋巴结触诊:胸大肌外侧缘淋巴区、腋窝淋巴区、锁骨下淋巴区、 锁骨上淋巴区;胸骨 旁淋巴结 胸部测量
8.胸围测量:经两侧肩胛骨下角下缘及乳头上缘至胸部中央部水平围长
腋区备皮
假体选择 1.突出度的选择:乳房软组织松弛,选择高突出度的假体,乳房软组 织紧张可以选择中等突出度的假体
2.假体底盘直径的选择:假体底盘直径应该与乳房基底直径相等。
3.假体容量的选择:根据客人意愿、乳房软组织厚度、乳房基底直径 选择假体容量。
2.乳头间距:双侧乳头见距离。
3.锁乳间距:锁骨中点到乳房的距离(双侧有明显差异的情况并非少 见)
4.乳房下皱襞到乳头的距离:沿乳房下极的轮廓,从下皱襞向上至乳 头的距离。
5.张力状态下乳房下皱襞到乳头的距离:是乳房下极皮肤紧张状态下 测量从下皱襞到乳头的距离
6.乳房基底直径:轻压乳房,显露乳房内外侧缘,测量直径。 7.内侧缘与外侧缘夹捏厚度:将乳房组织牵离胸壁并捏住乳房以形成褶 皱,其厚度的一半为软组织的厚度。
3
手术切口的选择 随着手术技巧及求美者要求的提高,目前许多隆乳手术选择的切口 可使术后疤痕小而隐蔽,如乳房下皱襞、乳晕、腋下及脐周切口。 求美者自身条件不同,切口的选择也不相同。 目前最常用的切口是腋下切口。 腋下切口
优点:术后疤痕极其隐蔽。 适应证:乳腺发育不足、小乳症(皮 肤量足够)、乳头乳晕位置正常的轻 度乳房下垂者。 禁忌证:重度乳房下垂、需要行乳房 悬吊固定而皮肤量不足、圆锥形小乳 症着。
疡等。
2
、手掌和手指平置在乳房上,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进 行触诊。触诊内容:
硬度、弹性、压痛、包块(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活动度)
。
3.淋巴结触诊:胸大肌外侧缘淋巴区、腋窝淋巴区、锁骨下淋巴区、 锁骨上淋巴区;胸骨 旁淋巴结 胸部测量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前后准备及手术过程

硬度级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状态 晶状体尚清亮,仅后囊下混浊,眼底模糊 可见,红光反射明显。
晶状体核轻度混浊,淡黄色,可见眼底红 光反射,形成软核。
核混浊明显,眼底红光反射隐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见,核 灰白色或深黄色,中等硬度。 完全混浊,无红光反射,核硬 棕褐色或黑色混浊,核大且极硬
术前准备
1、患者的沟通与准备: ① 手术的目的、预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医生 会采取的处理措施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关键步 骤,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② 手术当天的检查:眼部炎症及全身疾病; ③ 术前散瞳 ④ 特殊病例的术前用药:青光眼—降眼压药 Diamox(醋酰磺胺),50%甘油盐水口服;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全身性疾病—抗生 素;患者原有用药的继续用药—降压药、降 糖药、心血管药物
2、助手的准备: 眼部冲洗两次(生理盐水),消毒(0.06% 碘伏),铺巾(包头2层、布孔巾2层、一次 性集液粘膜(20cm×30cm),开睑(开睑 器)
3、手术医生的准备: • 医生必须对病历充分了解(眼部及全身情况) • 医生对特殊病历需要先与助手或护士沟通配 合 • 接台手术时安排的手术次序
谢 谢!
常用术语解释
A超检查:测量眼轴的长度,结合角膜曲率 根据公式计算出人工晶体的屈光度。 B超检查:测量眼球后段的病变。 角膜内皮检查:了解角膜内皮细胞功能,有 利手术方法的选择。
超声乳化手术基本流程
麻醉 切口 注入粘弹剂 水分离
超声乳化 缩瞳
碎核/吸核
晶体植入
I/A
切口关闭
手术具体方法
术眼麻醉后, 用3.2mm 巩膜穿刺刀做颞上(右眼)或鼻上 (左眼)或者颞侧透明角膜做切口,15度侧切刀于2点位 做一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做直经5.5mm的连 续环行撕囊;进行充分水分离;囊袋内拦截劈裂法将晶体核 分裂乳化吸出后;残留皮质经过灌吸系统吸出,前房内及囊 袋中注入透明质酸钠; 植入人工晶体(如硬晶体需要扩大切 口)入囊袋后,吸出前房及囊袋中的粘弹性的物质,切口自 闭,不需缝合,个别切口漏水或前房不易形成者,用10-0一 次性缝线缝合一针,术毕涂用典必殊眼膏,包扎患眼。
超声乳化技术超声乳化的发展史PPT精选课件

18
药物中毒性白内障
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corticosteroid cataract) 缩瞳剂性白内障(miotic cataract) 氯丙嗪性白内障(chlorpromazine cataract) 三硝基甲苯性白内障(trinitrotoluence
cataract TNT cat.)
.
43
未来的白内障手术
更小的切口
小针头,激光
更高的速度
高真空,各种高效碎核技术
更安全
卓越的前房稳定性,针头不伤及囊袋
仿生学
多焦晶体,自动调焦晶体
44
人工晶体的发展史
( History of Intraocular lens )
45
无晶体眼矫正方法
普通眼镜矫正 产生33%物象放 大效果,且不 美观
.
50
历史性回顾: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
.
51
历史性回顾:后房型晶体
.
52
晶体植入位置
(前房角固定)
(睫状沟固定)
(囊袋内固定)
前房型晶体放置
后房型晶体放置
.
53
主流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突破性进展是近几十年眼科临 床最令人瞩目的新技术之一。这一进展主要归因于:
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及超生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取得成功 人工晶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显微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改进和普及
.
55
晶体参数
厂家、类型、有效期及型号
光学部分
光学材料
光学直径
光学形状
定位孔
屈光度
A常数
前房估计深度
折射率
襻部分
4-白内障超乳手术

确切的核分界(Hydrodelineation)
弹坑样刻槽及乳化核肩部
机械分离核板乳化吸除 反翻乳化吸除核壳
切削反转法
硬核碎核技术
劈裂翻转法(Crack and flip) 十字交叉刻槽
掰成四个象限块
由内向外翻转核块
填入乳化吸除
劈裂翻转法
硬核碎核技术
拦截劈裂法(Stop and chop) 吸除浅层皮质 高负压钻核深埋乳化头 劈裂钩与乳化针头协同劈裂 依次吸除碎块
纵形沟槽 标准刻槽方式
弹坑式刻槽
挖碗式刻槽
劈核准备
弹性手术
刻槽
刻槽
刻槽深度的判断
槽底部的红光反射 乳化针头的直径
内核后平面水平
松解性核切开
切断核上皮质壳形成的束带
纵形刻槽继续向周边雕刻
弹坑或碗边向周边雕刻
可作多个松解性核切开
松解性核切开
后板削薄
刻削沟槽底部使之变薄过程
前房深度 2.5mm-3mm 浅前房 操作困难 损伤角膜
病例选择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晶状体核硬度)
核硬度分级 软 透明、稍白 略硬 白色或淡黄 中等硬 黄色 硬 琥珀色 坚硬 黑色
病例选择
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 悬韧带离断 稳定性差 晶状体核沉入玻璃体内 玻璃体脱出 角膜情况 角膜部分混浊 老年环明显 角膜内皮细胞数 < 1500/mm2
乳化头的工作原理
设备
超乳仪主要控制参数
抽吸率(cc/min):晶状体碎片和液体到 达超乳头的速度 真空压力(mmHg):将晶状体碎片吸在超 乳头的压力总量 超声能量(%): 乳化核时施加于晶状体核 超声能量的总和
弹坑样刻槽及乳化核肩部
机械分离核板乳化吸除 反翻乳化吸除核壳
切削反转法
硬核碎核技术
劈裂翻转法(Crack and flip) 十字交叉刻槽
掰成四个象限块
由内向外翻转核块
填入乳化吸除
劈裂翻转法
硬核碎核技术
拦截劈裂法(Stop and chop) 吸除浅层皮质 高负压钻核深埋乳化头 劈裂钩与乳化针头协同劈裂 依次吸除碎块
纵形沟槽 标准刻槽方式
弹坑式刻槽
挖碗式刻槽
劈核准备
弹性手术
刻槽
刻槽
刻槽深度的判断
槽底部的红光反射 乳化针头的直径
内核后平面水平
松解性核切开
切断核上皮质壳形成的束带
纵形刻槽继续向周边雕刻
弹坑或碗边向周边雕刻
可作多个松解性核切开
松解性核切开
后板削薄
刻削沟槽底部使之变薄过程
前房深度 2.5mm-3mm 浅前房 操作困难 损伤角膜
病例选择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晶状体核硬度)
核硬度分级 软 透明、稍白 略硬 白色或淡黄 中等硬 黄色 硬 琥珀色 坚硬 黑色
病例选择
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 悬韧带离断 稳定性差 晶状体核沉入玻璃体内 玻璃体脱出 角膜情况 角膜部分混浊 老年环明显 角膜内皮细胞数 < 1500/mm2
乳化头的工作原理
设备
超乳仪主要控制参数
抽吸率(cc/min):晶状体碎片和液体到 达超乳头的速度 真空压力(mmHg):将晶状体碎片吸在超 乳头的压力总量 超声能量(%): 乳化核时施加于晶状体核 超声能量的总和
眼科超乳玻切手术基础知识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
• 视力模糊 • 眩光 • 褪色 • 夜视差 • 屈光不断变化.
白内障手术
后房晶体植入
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的目标
• 移走不透明的晶体 • 以可与天然晶体起到相同作用的人工晶体替代 • 使手术 风 险 最小化 • 尽 量缩短术后患者恢复的时间 • 最好的术后视觉效果: 质量 & 数量
失
成熟的白内障 • 晶体不透明 • 严重视力丧失
其他导致白内障的原因
• 大部分由于年龄的增长造成 (>60 years) • 其次:
– 先天性 – 药物治疗引起/外伤性/感染性/其他眼疾 – 身体其他组织疾病引起,例如糖尿病 – 药物副作用,例如类固醇类药物
• 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受紫外线照射的影响
有关失明的统计
• 80%以上的失明和严重视力丧失都是可以预防的
• 白内 障: ~世界范围内约有1千6百万例. 其中亚 洲、非洲的患者占了近半 • 15% 的失明是由沙眼、颗粒性结膜炎导致的
• 青光眼: 世界范围内第三大导致失明的原因 • 世界范围内导致70%以上患者失明的三大原因即:白内障、沙眼、青光眼;
什么是白内障?
• 人的晶体主要由水和蛋白质组成
• 蛋白质有机组合使光线通过并聚焦于视 网膜;
• 蛋白质丧失透明度;
• 晶体变得浑浊、不透明使光线无法到达 视网膜
白内障分类 (与年龄相关 )
皮质层 囊膜上皮 细胞层
晶体核
白内障的种类
不成熟的白内障 • 外观上晶体仍然透明 • 由轻微到中度的视力丧
眼球基本结构
眼球的结构
外层
眼球壁:
中层 (葡萄膜 / 色素层 )
内 容物
内层 (视 网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风湿性关节炎 ▪ 眼瘢痕性类天疱疮
❖ 可能会引发“红眼、注、眼眶、眼裂等解剖因素的影响
❖ 可能需要两把不同手术刀制作切口
5
-
角膜切口的优点
❖ 术中出血少(适合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 制作容易、省时 ❖ 术后外观良好(术后无红眼) ❖ 保留结膜、巩膜(小梁切开术)
9
-
连续环形撕囊术-技巧
❖ 用粘弹剂完全填充前房 ❖ 为了获得最佳撕囊可控性,尽可能用粘弹剂压平晶状体前
极部(对婴幼儿、闭角青光眼尤为重要) ❖ 用截囊针或撕囊镊刺破前囊膜 ❖ 夹住囊膜瓣,向切口方向开始撕囊 ❖ CCC 最困难的部分在切口附近
10
-
连续环形撕囊术-技巧
❖ 用撕囊镊夹住囊膜瓣
❖达到合适的直径(5 – 5.5毫米)
27
-
切口处残存皮质的处理方法
❖ 弯曲的I/A针头处理 ❖ 植入晶体后旋转松解 ❖ 侧切口处做粘弹剂松解 ❖ 双手注吸 ❖ 手动注吸处理
28
-
❖ 手术视频
手术视频
29
-
谢 谢!
-
30
6
-
❖ 恢复时间长
❖ 眼内炎风险相对较高
❖ 异物感
❖ 可能会造成周边眩光
❖ 组织不能拉伸
▪ 可能会造成热损伤 ▪ 损伤角膜与后弹力层 ▪ 不规则散光和切口渗漏
7
角膜切口的缺点
-
视频-切口的制作
8
-
连续环形撕囊术
❖ 连续环形撕囊术(CCC):超声乳化手术最重要进展之一
▪ 连续性的囊膜撕开术 ▪ 保证手术操作更加安全 ▪ 可以把IOL限制在囊袋中 ▪ 可以保证IOL长期居中
刻槽
19
-
刻槽注意事项
❖ 足够深,保证掰核完全 ❖ 足够宽(达到套管宽度) ❖ 只在向前移动时释放U/S,不要空超 ❖ 不要将针头埋入核块(会造成milk、堵塞、牵拉
悬韧带)
❖ 不要推动晶状体(能量过低或速度过快)
❖ 推荐的U/S能量、AFR和负压
20
-
掰核
21
-
掰核的注意事项
❖ 器械置于槽底 ❖ 不可用力过大,过猛 ❖ 如果掰核不成功,可继续刻槽
3
-
巩膜隧道切口的优点
❖ 切口自闭性最好
▪ 感染风险最低
❖ 操作与热损伤风险较低
▪ 角膜热损伤风险较低 ▪ 对内皮损伤较轻(适用于Fuchs患者)
❖ 避免与RK、AK 或 LASIK切口重叠
❖ 适合初学者(便于及时转化为ECCE),硬核白内障
4
-
巩膜隧道切口的缺点
❖ 不适用于存在巩膜、结膜疾病的患者
刻槽
目的: ▪ 轻松分核和劈核的基础
刻槽要求:
▪ 足够深!2/3 晶体厚度(能看到槽底红 光反射)
▪ 足够宽!一个半针头直径(能容纳针头 和套管)
▪ 适度长!在撕囊口的范围内
18
-
刻槽方法
❖ 自切口至切口对侧 ❖ 针头斜面向上 ❖ 每次刻槽的深度为针头直径的1/3~1/2 ❖ 脚踏3档前进,1档后退
❖ 始终沿切线方向撕囊(无径向力)
❖ 必要时放开囊膜瓣并重新夹住囊膜瓣根部撕囊
❖ 撕囊边缘与瞳孔边缘保持相同的距离
11
-
视频-连续环形撕囊CCC
12
-
水分离及水分层
目的: 1.晶状体核能自由转动
水分离 水分层
2.减少对嚢膜和悬韧带的牵拉
3.有利于清理皮质和残留的上皮 细胞
4.评估核的硬度
外核层
皮质
内核层
囊膜
13
-
❖ 水分离及水分层
临床体会-水分离
水分离
水分层
14
-
视频-水分离及水分层
15
-
❖ 超乳机器的性能
稳定的液流系统 合理参数的设置 能量的释放及控制
线性、脉冲及爆破 减少能量使用及产热
良好的核块跟随性
16
超乳设备的选择
-
拦截劈核(Stop & Chop)
(刻槽-掰核-劈核)
17
-
22
-
❖ 抓牢核块 ❖ 劈核 ❖ 移除核块
23
劈核
-
24
-
25
-
皮质移除的方法
❖ 分清前囊膜边缘 ❖ 吸引孔朝向皮质 ❖ 低负压吸引并拉至中央 ❖ 吸引孔朝上 ❖ 加大负压移除皮质 ❖ 可用辅助器械协助捣碎皮质
注吸注意事项
❖ 线性控制负压 ❖ 动作轻柔 ❖ 注吸孔始终可见 ❖ 将皮质拉至瞳孔中央进行处理 ❖ 误吸时迅速回吐并松开脚踏、切勿强拉
白内障超乳手术步骤
李立刚 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
-
1
切口的制作
❖ 切口的重要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之后手术步骤的成功 ❖ 切口的选择
巩膜隧道切口 角巩膜缘切口 透明角膜切口
2
-
理想的白内障切口
❖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眼内液流 稳定
❖ 无切口渗漏 ❖ 不会增加角膜散光 ❖ 不会造成术后疼痛 ❖ 不会产生瘢痕导致眩光
❖ 可能会引发“红眼、注、眼眶、眼裂等解剖因素的影响
❖ 可能需要两把不同手术刀制作切口
5
-
角膜切口的优点
❖ 术中出血少(适合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 制作容易、省时 ❖ 术后外观良好(术后无红眼) ❖ 保留结膜、巩膜(小梁切开术)
9
-
连续环形撕囊术-技巧
❖ 用粘弹剂完全填充前房 ❖ 为了获得最佳撕囊可控性,尽可能用粘弹剂压平晶状体前
极部(对婴幼儿、闭角青光眼尤为重要) ❖ 用截囊针或撕囊镊刺破前囊膜 ❖ 夹住囊膜瓣,向切口方向开始撕囊 ❖ CCC 最困难的部分在切口附近
10
-
连续环形撕囊术-技巧
❖ 用撕囊镊夹住囊膜瓣
❖达到合适的直径(5 – 5.5毫米)
27
-
切口处残存皮质的处理方法
❖ 弯曲的I/A针头处理 ❖ 植入晶体后旋转松解 ❖ 侧切口处做粘弹剂松解 ❖ 双手注吸 ❖ 手动注吸处理
28
-
❖ 手术视频
手术视频
29
-
谢 谢!
-
30
6
-
❖ 恢复时间长
❖ 眼内炎风险相对较高
❖ 异物感
❖ 可能会造成周边眩光
❖ 组织不能拉伸
▪ 可能会造成热损伤 ▪ 损伤角膜与后弹力层 ▪ 不规则散光和切口渗漏
7
角膜切口的缺点
-
视频-切口的制作
8
-
连续环形撕囊术
❖ 连续环形撕囊术(CCC):超声乳化手术最重要进展之一
▪ 连续性的囊膜撕开术 ▪ 保证手术操作更加安全 ▪ 可以把IOL限制在囊袋中 ▪ 可以保证IOL长期居中
刻槽
19
-
刻槽注意事项
❖ 足够深,保证掰核完全 ❖ 足够宽(达到套管宽度) ❖ 只在向前移动时释放U/S,不要空超 ❖ 不要将针头埋入核块(会造成milk、堵塞、牵拉
悬韧带)
❖ 不要推动晶状体(能量过低或速度过快)
❖ 推荐的U/S能量、AFR和负压
20
-
掰核
21
-
掰核的注意事项
❖ 器械置于槽底 ❖ 不可用力过大,过猛 ❖ 如果掰核不成功,可继续刻槽
3
-
巩膜隧道切口的优点
❖ 切口自闭性最好
▪ 感染风险最低
❖ 操作与热损伤风险较低
▪ 角膜热损伤风险较低 ▪ 对内皮损伤较轻(适用于Fuchs患者)
❖ 避免与RK、AK 或 LASIK切口重叠
❖ 适合初学者(便于及时转化为ECCE),硬核白内障
4
-
巩膜隧道切口的缺点
❖ 不适用于存在巩膜、结膜疾病的患者
刻槽
目的: ▪ 轻松分核和劈核的基础
刻槽要求:
▪ 足够深!2/3 晶体厚度(能看到槽底红 光反射)
▪ 足够宽!一个半针头直径(能容纳针头 和套管)
▪ 适度长!在撕囊口的范围内
18
-
刻槽方法
❖ 自切口至切口对侧 ❖ 针头斜面向上 ❖ 每次刻槽的深度为针头直径的1/3~1/2 ❖ 脚踏3档前进,1档后退
❖ 始终沿切线方向撕囊(无径向力)
❖ 必要时放开囊膜瓣并重新夹住囊膜瓣根部撕囊
❖ 撕囊边缘与瞳孔边缘保持相同的距离
11
-
视频-连续环形撕囊CCC
12
-
水分离及水分层
目的: 1.晶状体核能自由转动
水分离 水分层
2.减少对嚢膜和悬韧带的牵拉
3.有利于清理皮质和残留的上皮 细胞
4.评估核的硬度
外核层
皮质
内核层
囊膜
13
-
❖ 水分离及水分层
临床体会-水分离
水分离
水分层
14
-
视频-水分离及水分层
15
-
❖ 超乳机器的性能
稳定的液流系统 合理参数的设置 能量的释放及控制
线性、脉冲及爆破 减少能量使用及产热
良好的核块跟随性
16
超乳设备的选择
-
拦截劈核(Stop & Chop)
(刻槽-掰核-劈核)
17
-
22
-
❖ 抓牢核块 ❖ 劈核 ❖ 移除核块
23
劈核
-
24
-
25
-
皮质移除的方法
❖ 分清前囊膜边缘 ❖ 吸引孔朝向皮质 ❖ 低负压吸引并拉至中央 ❖ 吸引孔朝上 ❖ 加大负压移除皮质 ❖ 可用辅助器械协助捣碎皮质
注吸注意事项
❖ 线性控制负压 ❖ 动作轻柔 ❖ 注吸孔始终可见 ❖ 将皮质拉至瞳孔中央进行处理 ❖ 误吸时迅速回吐并松开脚踏、切勿强拉
白内障超乳手术步骤
李立刚 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
-
1
切口的制作
❖ 切口的重要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之后手术步骤的成功 ❖ 切口的选择
巩膜隧道切口 角巩膜缘切口 透明角膜切口
2
-
理想的白内障切口
❖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眼内液流 稳定
❖ 无切口渗漏 ❖ 不会增加角膜散光 ❖ 不会造成术后疼痛 ❖ 不会产生瘢痕导致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