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先进事迹
新型职业农民典型事迹材料

新型职业农民典型事迹材料该同志从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辞职回到家乡——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夏蔚镇王庄村,开始承包荒山耕地,从事大樱桃规模种植,并于20XX年1月创办XX县诚慧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20XX 年12月,XX市启动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王本新积极报名参加,在学习中,他始终认真听讲,虚心请教,主动与老师和学员交流,并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与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有机结合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基地示范引导,推动山区农业结构转调XX县夏蔚镇是传统农业山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经济相对落后,多年来,零散乱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农业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程度低,土地收益差,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传统农业模式已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大发展。
20XX年,王本新率先在家乡的东山坡一带栽植大樱桃,经过精心培育,科学管理,大樱桃长势理想,加之近年来大樱桃价格一路上涨,之前很多人都撂荒的东山坡就这样实现了较好的收益,在他的带动下,整片东山坡几年内就发展成了大樱桃园区,仅此一项,村民年增收达3万元。
20XX年底,王本新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启发,他拓宽思路,带领部分社员从家乡走出去,到别的地方流转和承包了大片荒山和耕地,他们三下青州、沂源和蒙阴参观考察,最后经过筛选和甄别,成功引进栽植了现代优良晚熟品种“映霜红”蜜桃30000株。
在其示范带动下,周边十余个村庄也规模种植了该品种蜜桃。
按目前10元/公斤的平均价格计算,保守地说亩产4000公斤的话销售收入就是4万元,除去所有生产成本,利润最少也在2.4万元/亩,况且桃的管理周期相对较短。
王本新同时还提到,合作社现在正在探索实施林下经济复式种植,一旦条件成熟,将此项种植大规模展开,以此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扩大经营渠道,提高社员风险抵御能力有经营才有收益,扩大营销渠道,就是降低生产风险。
为此,王本新带领社员积极创新创优产品品牌。
目前,合作社已注册拥有“醉红颜”和“欣之恋”两个农产品商标,大樱桃、小米等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也即将完成。
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学员事迹材料:大山里的野蔷薇

高素质农民培育班学员事迹材料:大山里的野蔷薇如果没有种植烤烟,王某可能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应该和其他人们一样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和其他人一样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奔走着。
少年时期的她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好好念书,但她也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也有自己宏伟的蓝图,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限制,她只能在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家境的困难练就了一身不怕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
22岁那年她由某镇某村嫁进了同镇的另外一个村。
婚后的生活在前两年过的舒服但过于平淡,王某不甘心这种生活,看着别人都忙忙活活都发家致富,王某毅然决然说服丈夫后回到娘家某村种植烤烟。
在某村她先承包了二十多亩土地,经过两年多奋斗,两口子尝到了致富的甜头,但由于某村山大地少,限制了发展。
于是王某就把目标由投向了某村,经过多方努力,王某把零零散散的二十多亩地,慢慢的集中到了一块,于是,王某的烤烟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展到了四十多亩,成为某镇第一种植大户。
致富不忘家乡,王某在自己致富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带领乡亲脱贫。
王某的四十多亩烟地,一年解决四十多人的就业问题,发放工资十万多块钱。
在王某的带动下,某村有三户人家加入到烤烟种植队伍之中。
2019年某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高素质农民培育班招生,王某积极报名参加,通过学习,掌握了烤烟生产实用新技术,烤烟的产量与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扩大了王某的知识视野,拓展了创业渠道。
王某决定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发展。
在资格认定座谈中王某表示,她一定当好新型职业农民不忘她的职责,一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同时鼓励丈夫2020年一定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学习班。
深山出鹰鹞,遍地开鲜花。
王某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成为大山里一朵光彩耀人的野蔷薇。
高素质农民培训典型材料

高素质农民培训典型材料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提高。
因此,近年来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高素质农民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技
能和知识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位优秀的高素质农民王师傅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代表。
王师傅
是一名在农村务农多年的老农民,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耕种方法上,而是积极学习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
通过参加各项培训班、咨询专家等方式,王师傅掌握了多种科学
农业技术,如精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控等,使自己的农作物生产
效益明显提高。
同时,王师傅也注重学习市场信息和营销知识,了解市场需求和
价格走势,通过灵活的农产品营销策略,使其收益更有保障。
而在与农民群众的交流过程中,王师傅也积极宣传和推广农业现
代化的重要性,号召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创新农业发展的队伍中来。
王师傅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素质农民必须注重学习,并且积
极适应新技术、新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生产效益。
与此同时,
加强与社会、市场的互动,将自己的农产品推向市场,才能实现双赢。
农民的不断提高,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相信在这样一股浓厚的农民自我提升的热潮下,更多像王师傅这样的
高素质农民将不断涌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素质农民培训典型事迹

高素质农民培训典型事迹
一、培训背景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素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国家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本文以某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训为例,介绍其典型事迹。
二、培训目标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包括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农民,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各有侧重,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内容。
四、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集中授课、现场教学、观摩交流等。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培训效果
通过本次培训,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农民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了激发,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六、经验总结
本次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经验如下:
1. 培训内容针对性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2. 培训方式多样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4. 培训管理严格规范,确保了培训质量。
七、未来展望
未来将继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同时,将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激发农民的创新创业意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素质农民培训学员典型材料

高素质农民培训学员典型材料
[学员姓名],[年龄],是[具体地方]人,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训。
在培训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活动,认真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表现出色。
他热爱农业,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在培训中,他认真学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土壤管理、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
他还积极参加了农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农业生产的理解和掌握。
在培训结束后,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他通过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他还积极向其他农民传授所学知识和技能,带动了周边农民的发展。
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和赞扬。
他被评为[获得的荣誉或奖励],成为了当地农民学习的榜样。
[学员姓名]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热情、有决心,就一定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取得成功。
他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农业生产技能,还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型职业农民典型事迹材料(最新)

记盛世佳源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王明华王明华,男,43岁,费县胡阳镇盛世佳源果蔬种植合作社法人。
胡阳镇养马庄村预备党员。
2003年,王明华辞去费县酒厂业务员工作,在水利建设行业打拼多年。
2013年看到家乡西红柿市场迅速发展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毅然放弃经营多年的事业,回到家乡胡阳镇,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
2014年春天,王明华顺应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在胡阳镇养马庄村流转土地100亩,成立了盛世佳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4年,王明华多次到寿光及苍山等蔬果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建成了目前胡阳镇最大的果蔬种植专业基地,共建有冬季暖棚10个,塑料大棚8个,占地面积46600多平方。
共投资260多万元。
年产值60多万元。
成为当地果蔬种植的领头企业。
2014年至今,王明华一直立足于农村工作,主要从事果蔬种植和销售工作。
有丰富的果蔬种植及生产经验,2014年年底,王明华申请了绿色食品级商标注册。
并作为费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先后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班,现代青年农场主第一及第二阶段培训,现代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等学习。
先后参加学习培训十几次。
通过培训学习,王明华的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得到了提高高,大大增强了他二次创业的信心。
2015年,在镇政府及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王明华对果蔬种植及销售有了更多的思路及经验。
王明华把果蔬种植基地的发展与周边农村经济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周边的果蔬种植及经济发展。
合作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周边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果蔬种植生产领头人。
王明华几年来的工作成绩以及对周边农业经济发展所做得贡献是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当地农民的称颂。
几年的农村工作,让王明华更踏实的扎入了农村。
他利用自己的条件和优势,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大量果蔬种植技术信息、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等。
增强了合作社与农户间的沟通。
农牧民夜校优秀居民典型案例简介

农牧民夜校优秀居民典型案例简介农牧民夜校优秀居民典型案例简介在中国的农牧民夜校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居民典型案例,他们的奋斗和成就不仅是对夜校教育的肯定,也为更多的农牧民树立了榜样。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的简要介绍:1. 王军王军是甘肃省一个偏远乡村的农民,他曾经是一个文盲,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然而,在当地农牧民夜校的帮助下,王军学会了基本的文字和算术,并且通过夜校教育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员。
他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村民改良耕作方式,增加农作物产量,为乡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 李秀英李秀英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名牧民,她在农牧民夜校学习了基础的汉语和数学知识后,成为了一名村级干部。
她利用所学知识指导牧民进行畜牧业管理,提高了牲畜的品种和产量,并且协助政府组织了一些畜牧业相关的培训课程,帮助更多的牧民提高了养殖水平和增加了收入。
3. 高明高明是四川省田园乡的一名农民,他在农牧民夜校学习了农业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后,成功地开办了一家农产品加工厂,并成为当地的农村企业家。
他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吸纳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腾飞。
这些优秀的农牧民夜校学员,充分展示了农民夜校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他们不仅在知识水平上有了显著提高,更在实际生产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不仅需要得到肯定和宣传,更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学习和借鉴。
农牧民夜校教育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优秀居民在农牧民夜校中涌现,为农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牧民夜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因为交通条件落后、经济水平低等原因,许多农牧民长期以来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文字和算术都不懂。
而农牧民夜校的出现,为这些农牧民提供了一个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在农牧民夜校的教育下,许多农牧民学会了基本的读写和算术,有的甚至通过夜校教育转变了命运,成为了当地的村级干部、农业技术员、甚至是企业家。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先进事迹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先进事迹第一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先进事迹 -,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钢铁村村民,-年10月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
20-年,创办了爱美松家庭农场,20-年成立鸿康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流转土地面积700多亩,其中水田110亩、60亩池塘、530亩山地。
他利用水田进行稻虾共作、池塘进行莲鱼虾共养、山地种林,林下养鸡、种花生、栽西瓜。
渔池、湘莲池钓鱼钩虾、赏荷采莲搞休闲,年销售收入100多万元,是全村有名的致富能手。
敢于担当,舍业为家创新篇1984年高中毕业后,-便跟随表哥到长沙从事沙发、沙发弹簧制造工作,一个月三四百元的工资对于当时来讲确实算的上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收入。
然而,那时家中父母年迈,弟妹又小,加之还有一位残疾姐姐,家庭情况确实太过困难,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收入根本解决不了这么一大家子的实际困难。
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寻思着如何改变生活的现状。
1986年,在长沙工作了2年的他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现状,更好的照顾亲人,毅然舍弃了那份收获颇丰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陆城镇钢铁村,开始承包集体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起初他承包了村集体荒芜湖叉100多亩,经过改造后以一年养鱼一年种植水稻的轮作方式进行经营,通过自身一双勤劳的双手,每年纯收入1-2万元左右,家庭贫困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他坚信自己在农业生产上能干出一番事业。
于是在20-年,他又一次承包了村集体荒山530多亩,他将荒山开垦出来,一次性引进栽种了300多亩果树布朗李,经过4年的精心培育,正当他为自己的付出准备收获时,意外发生了,由于自己的盲目性,没有充分了解布朗李的特性,适合于广西恒温条件下种植的布朗李并不适合在湘北地区种植,湘北多雨和高温的气候让本是高产、品质好的布朗李出现挂果少、烂果多的情况,这一次让他一下损失了20多万元。
望着满山郁郁葱葱的果树,邓爱明深刻地反思着,他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在农业上有所作为只会弯腰做事,不懂抬头看路是行不通的,辛勤劳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农业政策、技术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先进事迹
篇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3篇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3篇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下面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3月12日,孝南区20XX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蔬菜产业培训班,在孝南区农广校的大力宣传和精心组织下,隆重开班了!全班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数61人。
在此,我谨代表全班学员向精心准备此次学习班的各级领导及政府职能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给了我们此次学习的机会,感谢您们没有忘记我们,感谢您们让我们及时地了解了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及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此次学习犹如一支强心剂,深深地刺进了我们陈旧的心灵。
”爱国、尚农、勤勉、诚信”这八个字犹如一声春雷,惊醒梦中人。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转观念、调结构、扩产量、创效益”,用现代农业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来。
通过此次学习,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调整结构。
在为期十五天的学习培训当中,先后有二十四位各级领导及专家到现场给我们作精彩的演讲及解说。
通过学习,我们深受鼓舞,积极地响应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积极地参与到”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蔬菜安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的建设中来。
积极地为社会输送”有机、绿色、环保”的放心蔬菜,提高蔬菜品质,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带动力强,极具创造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整理思维,贯彻落实。
在此次学习过程中,各条农业战线上的专家学者给我们传授了很多的农业种植关键技术,普及了诸多关于涉农方面的知识。
比如:教我们如何选种、播种;如何施肥、田间管理;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怎样鉴定种子、农药真伪及法律法规;如何搞好自身健康卫生及产品质量安全;如何进行市场营销以及我们国家蔬菜
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一系列知识。
在今后的生产与生活过程当中,我们一定会学以致用,将这些知识与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三、与时俱进,全面开花。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农村要强、富、美”的三个要求,结合此次学习的收获,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一定会及时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改进耕作模式,马上行动起来,打造出我们的品牌,切实推进我们肖港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让新型种植模式全面开花,让我们早日成为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让肖港万里小香葱”香飘万里”!
我相信:在座的61位学员一定不会辜负孝南区农广校工作人员的辛
勤付出,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抢抓机遇、与时俱进,用行动创造品牌,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诚邀孝南农广校的各级领导再来看不一样的肖港小香葱,不一样的肖港”新”农民。
篇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你们好!我来自于大幕乡钟台山麓的桃花尖村的王广良。
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我有幸得到你们和蔼可亲的热情指导。
这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为我们农村、农民带来学习科技知识,树立新理念的良机,使农村充满春意盎然的蓬勃生机。
你们为了使我成为一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千方百计的不遗余力的帮助,可谓是呕心沥血的辛勤园丁。
为了我们学到全面的知识,你们邀请市农院、区农局、司法部门的专业人员、组织专家团队,联系外训,牺牲你们的休息时间、放弃手中的急事,使我认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和农业集约化的必然性,作为学员的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及歉意。
我们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与城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是因为缺少合格的在市场竞争中有胜算的农产品。
良性竞争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自然趋势。
科技知识是将传统的温饱农业引领到现代新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动力,是你们的言传身教呼唤我们对科学知识渴望的良知。
我们通过15天的学习,总觉得老师、领导与学员之间没有隔阂,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很融洽,那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历历在目,讲起课来有声有色、细致入微、生动贴切、通俗易懂、百问不厌,使我受益
匪浅。
我是一位普通的农民,是你们指导我怎样学会科学知识,尽快从辛苦的劳动过程中解救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这代人羡慕已久的愿望。
老师们是你教我们从种子选择、播种、移栽、管理、成熟、收割如何分段、分层次,及时适量,合理配方,精确施肥、施农药从而使农产品有效增产,增收达到符合食品安全的标准,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怎样运用电脑软件,全程安全监控,销售,购买,一应俱全,是我们这代人的梦想。
咸宁是一朵花,那么大幕是这花上的绿叶,怎样呵护这片绿叶。
食品质量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才是领导、老师、学员们所期盼的愿望。
作为合法的公民,我们是责无旁贷,也是任重道远。
愿生命之树常青,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绿色”金矿”永存。
最后,感谢咸安区农业局、区农广校、大幕乡镇各位领导对我们学员的大力支持与关爱,愿全体领导、老师、学员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都在丛中笑有所成。
篇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叫余志明,是咸安区贺胜桥镇人,很有幸参加这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良多,以下就是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中,让我更进一步的弄清了安全质量的重要性,只有大力控制农药残留物的浸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才能得到改善和根治,我们应该多喝当地土生土长的茶叶。
通过这次茶叶专业理论课培训,让我更加坚信茶叶将促使我区的经济
带来飞跃的发展。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最具生命力,随着人们生活的质量提高,茶叶市场需求
呈现增加之势。
茶饮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保健品之一。
近来我国茶叶市场每年消费指数一直在递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茶叶消费需求量进一步扩大,茶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对茶园基地建设,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质量安全茶叶加工的学习培训,使我对茶园基地建设和管理加工等方面有了全新的概念和认识。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落实在种植管理上,让种植茶叶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福利。
我区应充分把握和利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政策优势,促进经济迅速发展,让全国人民的旅游爱好者来观赏我区的山水田园,品我区各种名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咸安区将成为旅游大区,茶叶名茶之区。
经过这次学习,我希望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迈开步伐,发扬出苦耐劳的实干精神,传承朴实的作风,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
篇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典型材料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4321”乡村旅游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典型材料
一、模式概述
以何种方式培训农民,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层农民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是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前沿阵地,他们总结多年的培训经验,依据教育部、农业部
两部委共同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实施“4321”乡村旅游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即实行“4”层对接:培训项目和区域产业对接,培训方式和培训对象对接,培训课程和农民需求对接,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对接;做好“3”个共同:培训机构和乡、村两级政府共同遴选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和乡、村两级政府共同选定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建好“2”种课堂:把课堂搬进农家,把课堂搬进企业;最终实现“1”个目标:教育和产业高度融合,把农民培育成为“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的复合型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平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模式提出的背景
1、区域产业特色
平遥县段村镇横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横坡村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省级园林村”、“省级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和“省级文明村”。
11年至今以发展合作化庄园经济为重点,确定了一条“以合作化庄园经济为主体的生态体验、休闲观光、文化科普的山村旅游”发展之路。
提出“打造山村旅游休闲渡假村,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的横坡梦。
花海荡漾,梨花雪海,已成为平遥当地、周边县市、来平游客户外踏青休闲的首选之一。
平遥县襄垣乡是山西省著名的“林果之乡”,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一乡一业”专业乡镇,以优质酥梨为主的林果面积达5.5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0%,林果业收入占全乡经济总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