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护理常规
颌面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

颌面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交通事故、跌落、打击等外力引起。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颌面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一、术后观察1.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 观察伤口: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敷料是否干燥,如有异常,及时更换敷料,并告知医生。
3. 观察局部肿胀:注意观察局部肿胀程度,如有加重,及时告知医生。
4. 观察口腔黏膜: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及时告知医生。
二、疼痛管理1. 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可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
2.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以减轻疼痛。
3. 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疼痛。
三、饮食护理1. 术后早期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鸡蛋汤等,以减轻咀嚼、吞咽困难。
2.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粥等。
3. 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四、口腔护理1.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2. 术后2-3天,可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每日3-4次。
3. 如有义齿,术后1-2周内不宜佩戴,以免影响愈合。
五、局部护理1. 术后局部加压包扎,以减轻肿胀,预防移位。
2.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3. 如有局部固定装置,如颌间牵引、夹板等,需按照医嘱调整,保持其稳定。
六、功能锻炼1. 术后早期进行颌关节活动,如张口、闭口、上下牙列对合等,以预防关节僵硬。
2. 随着康复,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3. 如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可进行颞颌关节康复训练。
七、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及时解决患者问题。
八、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剧烈运动等。
2. 告知患者定期复查时间,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再次发生颌面部骨折。
上下颌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上下颌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临床表现】1、上颌骨骨折表现为骨折块移位,咬合关系错乱,眼镜状眶周瘀班,睑、球结膜下出血,或眼球移位而出现复视。
2、下颌骨骨折表现为骨折段移位、咬合错乱、骨折段活动异常、下唇麻木。
【治疗要点】及早治疗。
常行切开复位加钛板固定术,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二、术前护理(一)护理诊断1、焦虑创伤的应激反应2、疼痛与颌骨骨折、软组织损伤有关3、呼吸异常与舌后坠、口底水肿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咬合错位、疼痛影响进食有关。
(二)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注意有无颅脑及重要脏器损伤;有无舌后坠、口底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必要时备气管切开包。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用 1.5%双氧水、生理盐水漱口或棉签擦洗口腔。
按医嘱给抗菌素、止血药,以防感染、出血,必要时用地塞米松防止口底水肿。
3、心理护理突然的创伤不仅带来剧烈的疼痛,同时增加病人和家属的紧张不安、恐惧,因此要及时告知病人的伤情,多做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
4、一般准备按全麻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1天:备颌面、颈部、口周皮肤,做青霉素皮试,必要时备血、血交叉;术晨按医嘱用药。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2、有并发出血、感染的危险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颌间结扎、口内伤口影响进食有关(二)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加压包扎的敷料有无松脱。
2、体位按全麻术后护理,去枕平卧,头偏一侧,以利口内血液、分泌物流出。
3、营养支持全麻清醒后6小时进流食,维持 10~14天。
4、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 1.5%双氧水、生理盐水漱口,防止食物残留创缘。
5、预防伤口感染按医嘱给抗菌素、止血药。
6、健康教育(1)术后1个月内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
餐后漱后,保持口腔清洁。
(2)观察上下牙齿咬合关系,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3)定期拍片复查,了解复位情况。
(4)钛板固定后若有疼痛、流脓为排异反应,必要时 3~6 个月后可取出钛板。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_查房ppt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_查房 ppt
目录
• 病史及诊断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护理 • 康复指导
01
病史及诊断
病史采集
受伤原因
了解患者受伤原因,如跌倒、交通事故 、暴力打击等。
受伤时情况
询问患者受伤时的状况,如意识状态、 出血情况等。
疼痛情况
询问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 时间。
03
手术过程
麻醉方法
麻醉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确认患者身体状况,制 定麻醉方案。
麻醉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 部麻醉等。
手术步骤
切口设计
根据骨折部位和手术需要,设计合适的 切口,确保手术野暴露充分。
骨折复位
通过手术暴露骨折部位,清除骨折断端 ,将骨折断端复位对合。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01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的程度和原因。
疼痛控制
02
采取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如使用止痛药、冰敷等,以缓解疼
痛。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03
如出现疼痛加重、肿胀、出血等症状,及时就医处理。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增强信心
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
01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等
影像学检查
02
CT、X线平片等
特殊检查
03
心电、超声等
患者准备
心理准备
安抚患者情绪,介绍手术及护理流程
口腔准备
清除口腔内病灶,术前禁食禁水
身体准备
备皮,注意皮肤清洁
颌面部骨折复位固定术的护理

颌面部骨折复位固定术的护理【概念】颌面部骨折多因工伤、交通事故或暴力打击等意外情况所致。
因其位置突出,易受创伤。
上颌骨骨折常累及邻近的鼻骨、颧骨等同时骨折以及并发颅脑损伤。
下颌骨骨折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除了可能在外力打击部位骨折外,对侧薄弱处亦可发生间接骨折。
由于附着肌肉作用不同,骨折线方向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移位。
【临床特点】颌面部骨折共同症状有:骨折线附近的软组织肿胀,固定的疼痛点,颌周组织常有出血及淤斑,牙及牙龈损伤,骨折断端移位,咬合关系错乱,张口受限,流涎及呼吸、咀嚼、吞咽功能障碍等。
下颌骨骨折可出现下唇麻木或感觉异常。
颧骨、颧弓骨折可出现复视。
鼻骨骨折有时伴发脑脊液漏及皮下气肿。
【护理评估】1、一般情况:评估受伤原因、部位,外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张口度、咬合等功能;伤后意识状态,有无头痛、昏迷、喷射状呕吐史;全身复合伤情况等。
2、专科检查:评估伤员的神志、呼吸情况;骨折块移位程度;咬合关系是否错乱;是否有脑脊液漏;有无神经损伤表现;有无复视、张口受限等。
3、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失血过多时,可有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下降。
(2)影像学检查:x线片、CT片尤其是三维成像,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及移位情况。
(3)术前完成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输血前常规,肝肾功能及胸透、心电图检查等。
【护理措施】1、手术前准备(1)保证全身情况稳定,无严重全身复合伤及并发症情况下进行颌骨骨折固定手术。
(2)全身清洁,手术区域常规备皮。
(3)术前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4)准备器械和固定材料。
(5)需全麻者禁食8h。
2、手术后护理(1)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2)取半卧位,以减轻局部肿胀。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
舌后坠者,将舌体牵出口外固定。
重症患者要注意变换体位,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变化及手术切口渗血、引流情况,并做好记录。
教学PPT颌骨骨折护理课件

颌间结扎固定的护理
3、减少疼痛的刺激 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 动作应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的 刺激。
4、饮食方面 采取营养素均衡的全流质饮食。口内 无创口的患者可以先用特备的橡胶管经磨牙后间 隙进食,逐渐以塑料吸管代替吸入以保证患者的 身体素质不受太大的影响。
5、颌间结扎术后口腔护理
临床表现
4. 运动异常。如下颌骨体部骨折时,开口运动或 推移颌骨,前后骨折段可有异常活动度。 5. 咬合错乱。下颌骨骨折后,可出现上下颌间咬 合关系错乱,此为诊断颁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6. 下唇麻木:下牙槽神经受损伤。 7. 下颌骨体部骨折时,骨折处常有牙龈撕裂和出 血,为下颌骨体部骨折标志之一。
(3)指导患者进行牙周护理,按摩牙龈,先轻后重;轻叩 牙齿,力度适中,以恢复牙周组织和牙槽骨功能。
颌间结扎固定的护理
1、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疼痛的彻底解决虽然 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够 减轻和避免患者的疼痛 ,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疼 痛阈值。
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对疼痛患者应安置在比较安 静的病房以利于患者休息和睡眠,尽量减少嘈杂 声对患者的影响。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口颌面部位置特殊,组织疏松、血管、 淋巴丰富,术后面颈部易发生明显肿胀。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1/5/30
.
13
6. 口腔护理
Company LOGO
(1)0.9%NS和1%H2O2,1∶1冲洗口腔,再用0.9%NS 溶液含漱,2~3次/d。
(2)用洗必泰溶液冲洗口腔,2-3次/天,以抑制细 菌繁殖,保持口腔清洁。
Company LOGO
(3)张口受限,咀嚼和吞咽功能受限,进食时伤 口牵拉疼痛。鼓励患者多进食,以满足机 体营需求 。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护理措施
• 5、营养支持 由于下颌骨损伤常伴有颌骨连续性中断、咬合 关系紊乱及术后的牵引固定等,患者常发生张口受限、进 食困难,为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术后应加强营养支持。 (1)饮食种类:食物应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富含蛋白质和维
生素,易消化。为了便于进食,减少咀嚼,可选用流质或稀 软食品,如牛奶、豆浆、鱼汤、肉汤、蔬菜汤、匀浆、泥合 奶、果计等;半流质饮食中可选用豆腐、肉松、粥和面条等; 软食可选用软饭、馒头等。
概述
颌骨解剖结构图(正面观)
概述
临床表现
● 1、一般症状:局部有肿胀、疼痛、麻木、出血及淤斑等。 ● 2、骨折段移位及异常动度。下颌骨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易发生移位。 ● 3、咬合错乱。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中最常见和最有特点的体征。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多有移位,
有时即使只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咬合错乱。自觉症状是牙咬不上,咬合无力或咬合疼痛。此为 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 10、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女患者月经来潮,及 时通知医生。
• 11、取下活动义齿、眼镜、发夹、手表和首饰等。患者如 有贵重物品,可交其家属代管,若无家属者,由两名护士 清点后交由护士长代管。
• 12、送患者入手术室后,整理病人床单位,按全麻准备床 单元,备齐抢救用品和器械,如监护仪、氧气、吸引器、 气管切开包、钢丝钳等。
临床表现
• 4、面部畸形。骨折发生移位后,可造成面部畸形,其中 以下颌偏斜畸形较为常见。
• 5、下唇麻木。因损伤牙槽神经和颏神经所致。 • 6、张口受限。生理张口度范围为37~45mm,小于
37mm即为张口受限。 • 7、牙龈撕裂和牙齿损伤。口内骨折线周围的牙龈撕裂和
颌面部上下颌骨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护理

齿 置 于冷 水 中 1。
识 同类疾病 已康 复的患者 ,增强 患者治愈疾病 的信心 ;指导 患
2.2 术 后 护 理
者学会放松术 、数数 、看书 、听音乐交 替使用 ;向患 者解释手术
2.2.1 全麻 者按 全 麻 护 理 常 规 护 理 。
或 颌 问 结 扎 的主 要 过 程 、必 要 性 及 注 意 事 项 ,让 患 者 做 到 心 中
■ 汐强 目嘧
颌面部上下颌 骨颧骨复合体骨折术后护理
郭红梅
(中信机 电制造公 司总 医院 ,山西 运城 043801)
颌 面部创伤容易造成皮肤缺损 ,其骨折术后易产生面部塌
2.2.5 保持 口腔清洁 :手 术后 进食 、咀嚼 、说话等生理运动
陷、张 口受限 、咬榆紊乱等不 良并发症 。为 了提高生存质量 ,合 减少 ,口腔 白洁作用减弱 ,牙列上有结扎 固定 的金属夹板 ,食物
钩拉开两侧唇角致使 口唇破 溃的占 90%,遵医嘱用金霉素眼膏 家属联系 ,给患者更 多的爱和关 心 ;鼓 励患者进行 适 当的 自我
涂抹患处 ,保持伤 口干燥 ,如果 发现问题立 即通知 医生及时处 修饰 ,增强 自信 t2,;鼓励并 帮助患者适应 日常生 活 、社会 活动 、
理 。
人际交往 等。
我科 2008年 3月—-2009年 3月共接收颌面部骨折 59例 , 质 或软食 品 ,如牛 奶 、豆浆 、鱼 汤 、肉汤 、蔬菜汤及 豆腐 、肉松 、
女 23例 ,男 36例 ,年 龄 最 大 52岁 ,最 小 16岁 ,平均 年 龄 29岁 。 粥 、面条等。张口轻度受限者 ,可用汤勺 、吸管进食 ,严重颌 骨固
2.2.4 颌骨骨折固定的 目的是恢复咬榆 关系 ,促使骨折愈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_查房ppt

02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
01
协助患者完成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口腔准备
02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心理准备
03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紧张情绪。
术中护理
科研和学术交流
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01
针对下颌骨骨折护理的关键问题,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学术论文撰写
02
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提高学术
影响力。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03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学术交流。
下颌骨骨折护理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护理
合并颅脑损伤的护理
总结词
危险、严密
详细描述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等变化,以及时发现 颅内压增高等危险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平卧位,避免头部活动,以减轻疼痛 和防止出血。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特别是在手术后,要避免因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
感染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术区污染。
感染治疗
使用抗生素,定期换药,保持伤口引流通畅,防止感染扩散。
出血
出血预防
术中止血彻底,术后加压包扎,避免术区出血。
出血处理
如发生出血,应及时进行加压止血,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预防
手术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和压迫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骨骨折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下颌骨骨折护理常规
概念
下颌骨骨折是由于下颌骨受到暴力外伤所致疾病。
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可动的骨骼,骨质结构远较上颌骨致密,由于处于面下份的位置,可接受多方向的暴力,因而下颌骨骨折比较常见。
病因:外伤
临床表现
1. 局部有肿胀、疼痛、麻木、出血及淤斑等一般症状。
2. 骨折段移位。
下颌骨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易发生移位。
骨折段移位情况可因骨
折部位而不同。
下
颌骨体部骨折,前骨折段向后下方移位,后骨折段向上方移位。
正中颏部发生骨折,如为双发骨折,正中
骨折段可向后方退缩;如为粉碎性骨折或有骨缺损,则两侧骨折段向中线移位,使下颌牙弓变窄。
颏部这
两种骨折都可使舌后坠,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
3.髁状突骨折时一侧髁状突颈部骨折,患侧耳前可有明显疼痛,张口时加重,并有压
痛、肿胀。
触诊时,
可感到髁状突运动消失。
双侧髁状突部骨折,下颌升支向上方移位,后牙早接触,前牙呈开颌状。
4. 运动异常,如下颌骨体部骨折时,开口运动或推移颌骨,前后骨折段可有异常活动度。
5. 咬合错乱。
下颌骨骨折后,可出现上下颌间咬合关系错乱,此为诊断颁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6. 下牙槽神经受损伤时,则出现下唇麻木。
7. 下颌骨体部骨折时,骨折处常有牙龈撕裂和出血,为下颌骨体部骨折标志之一。
诊断
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
护理诊断
1.疼痛,与下颌骨骨折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骨折致张口困难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关节僵硬。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 麻醉未清醒时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
(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瞳孔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严密观察患者口腔黏膜肿胀程度、呼吸频率、有无缺氧症状,及时清除口腔和气道分泌物,防止发生舌后坠,必要时进行舌牵引。
2.体位
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利于伤口引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口颌面部位置特殊,组织疏松、血管、淋巴丰富,术后面颈部易发生明显肿胀。
3. 冷敷采用局部冷敷等方式减轻肿胀程度。
4. 出血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渗血情况,如见大量鲜红血液渗出,考虑口腔夹板是否移位,同时注意预防创伤性休克。
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5. 加压固定术后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下颌3~5d,防止组织肿胀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6. 口腔护理
(1)0.9%NS和1%H2O2,1∶1冲洗口腔,再用0.9%NS溶液含漱,2~3次/d,
(2)用洗必泰溶液冲洗口腔,2-3次/天,以抑制细菌繁殖,保持口腔清洁。
(3)张口受限的患者如不能含漱,可酌情采用棉签或棉球擦拭。
(4)口腔护理时注意动作轻柔,并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5)口角或口腔黏膜发生破损、溃疡者,局部涂抹药膏保护创面。
7.饮食护理
(1)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保证营养物质的供给。
(2)不能张口的患者,可将吸管置于磨牙后间隙或缺牙区吸入食物,或采用大号注射器缓慢注入。
(3)张口受限,咀嚼和吞咽功能受限,进食时伤口牵拉疼痛。
鼓励患者多进食,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
8.功能锻炼
(1)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练,一般术后72 h左右,肿胀消退后即进行张口训练。
刺激骨断端愈合,防止颞合关节强直。
(2)采用拇指向上推上中切牙、食指向下推下中切牙的方法撑开上下颌,做开闭运动10~20下/次,3次/d,进行功能锻炼时注意保护创面。
(3)指导患者进行牙周护理,按摩牙龈,先轻后重;轻叩牙齿,力度适中,以恢复牙周组织和牙槽骨功能。
9. 心理护理
(1)由于疼痛刺激、对手术效果的未知、对医疗费用的担忧等因素,往往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2)护理人员在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强调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出院指导
1.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止发生再次受伤。
2.术后3个月内禁止咬质硬食物,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软食过渡到普通饮食。
3.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直至恢复正常。
4.定期来院复查,若有异常变化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