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简介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双方损失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

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日本投降、中国胜利而告终。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1]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日本投降的媒体报道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

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

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

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战争胜利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称释疑习惯上,中国人所说的“抗日战争”一般指称“中国抗日战争”。

但各地华人习惯上也将各自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日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日战争视为一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

抗日战争中正面敌后两战场之比较

抗日战争中正面敌后两战场之比较

• •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
• 1987年,为纪念「七七」全面抗战爆发五十周年,由中国
第二历史档案馆史料编辑部、研究室和《民国档案》杂志 编辑部合作编辑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专题档案资料。 其主要内容有:(一)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方针与计画部 署;(二)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战役的战况;(三)战略 相持阶段的主要战役的战况。但因当时时间紧迫,只辑录 了正面战场中中国陆军抗战的有关史料,对中国海军和空 军参加抗战的作战史料,未予收录。有鉴于此,在纪念抗 战全面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补充了中国军队海军抗战史料, 其主要内容有:海军抗战部分,包括封锁江阴要塞、粤海 军抗战纪实、长江布雷作战、中国海军抗战纪实等及空军 抗战部分,包括空军抗战概要,中苏、中美空军联合抗日 经过,空军常德、中原、长沙、衡阳、桂柳、湘西等会战 经过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关系
• 正面战场,国民党的军队其实是牵制着侵略中国
的日军主力,但是由于战术,装备,政策``等等 原因,正面战场战果不利。而虽然我们敌后战场 主要是游击战为主,力量较为单薄,但是由于机 动性强,隐蔽性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一定程 度上打击了日军!特别在打过长江后,日本兵力 不足,战线过长`更让敌后的小规模作战有了发挥 的空间。中国抗战胜利,是正面战场牵制,敌后 战场消耗敌人,两条战线虽然有矛盾,但是在国 共合作时,还是有着相互配合的关系,缺一不可
抗日战争中正面敌后两战场之 比较哦
师范:14 张新勇
目录
• 一 :抗日战争简介 • 二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 • 三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 • 四 :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关系 • 五 :总结
抗日战场简介
•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

反抗方法

反抗方法

反抗方法之麻雀战
麻雀战主要在山区实行。山区地势复杂、 道路崎岖,根据地军民熟悉当地情况。当 日、伪军进入根据地后,他们象麻雀一样 满天飞翔,时聚时散,到处打击敌人,而 日、伪军则因人地生疏,只能在大道上盘 旋挨打,对他们无可奈何。
反抗方法之地雷战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 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 作战武器。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 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 浓重的一笔
反抗方法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是1937年 月至1945年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 国人民进行的8 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 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 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 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 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 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 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 成部分。
反抗方法平原上 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 方式。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 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 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 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 击敌人。

抗日战争课件

抗日战争课件
人教版
人教版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是中国中小学 教材的主要出版机构。
历史背景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开始了局部的战争,是 广义上的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02
抗日战争的起因
05
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民族独立
国际地位提升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独立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 的角色。
国家统一
战争结束时,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 一,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 版)
目录
• 引言 • 抗日战争的起因 • 抗日战争的过程 • 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 • 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 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历时14年,是中华 民族为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 立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次对日军作战,取得胜利。
详细描述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设伏,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21旅团一部,击毙日军 1000余人,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台儿庄战役
总结词
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对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取 得胜利。
03
抗日战争的过程
战略防御阶段

中国抗日战争简介_2000字

中国抗日战争简介_2000字

中国抗日战争简介_2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中国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共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战争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简介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简介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简介推荐文章二战中国十大战役热度:二战中国十大战役热度:二次大战十大战役热度:二次大战十大重要战役热度:二次大战十大著名战役热度:抗日战争在国际上被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

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

这八年里,共发生了10场较为著名的战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抗日战争十大战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的里程碑,它代表着中国人民驱赶日本侵略者的历程,同时也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牺牲,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

上高会战又被成为锦江会战,它是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之一。

上高会战有“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之称,所以这场战役闻名中外。

上高会战爆发在1941年3月15日,日方由圆部和一郎带领,他指挥两个师团、一个混合旅团从南昌等地出发,前往上高地区进行攻击。

圆部和一郎想通过上高会战消灭国民党军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的主力。

此次上高会战中,中国军队消灭了日方指挥官岩永等人,共歼灭敌人一万六千多人,并且击落日军一台战斗机,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蒋介石得知上高会战大捷后,以军委会的名义授予了上高会战主力军队74军一面“飞虎旗”。

上高会战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势,并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军的信心。

除此之外,历时2个多月的太原会战也是抗日战争十大战争之一。

太原会战身为抗日战争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它以显著的战绩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力量。

抗日战 争简介

抗日战 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称霸亚洲,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 年 2 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 14 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 29 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 29 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表现出了无比的英勇和顽强。

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

日军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血腥惨案。

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大量的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日本侵华战争资料

日本侵华战争资料

战争简介中国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

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

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

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

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

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

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1894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银其中的80%利用来发展军事,从此日本开始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把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攻占,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开始,1945年9月结束。

(根据远东军事法庭裁判:“中日战争”应从1928年皇姑屯事件开始)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东北最高行政长官张学良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一名士兵不见了为名,要进城搜查。

29军不准,日军就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