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教案《现代汉语》(最新整理)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地位;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3.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三、教学难点现代汉语的特点,其中主要为: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
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和普通话的不同。
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五、教学时数2 课时六、参考资料1.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我叫×××,是江西农大的大学生,我的家在××省××县××乡。
”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
然后由学生用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
指出: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1.现代汉语的定义标准音:北京语音;基础方言:北方方言;语法规范:典范、现代、白话文著作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
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
2语法规范要抓住“典范”“白话文(与文言文相对)”“现代”几个词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普通话,广义的还包括各地方言。
现代汉语在台湾称“国语”,东南亚大多叫“华语”。
“现代汉语”课程的结构: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用共六部分2.现代汉语的历史汉民族共同语:秦汉叫“雅言”“通语”,唐叫“白话”,明清叫“官话”,民国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教材第四章《语法》的第三节《词类》和第四节《句子成分》。
详细内容包括词的分类及功能,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句子成分的识别与运用,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知识和句子成分的识别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词类活用及句子成分的运用。
重点:词类的分类及特点,句子成分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现代汉语对话,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
2. 讲解:讲解词类的基本知识和句子成分的识别方法。
a.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b.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句子,找出词类和句子成分。
六、板书设计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2)他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
1)这本书很有趣。
2)他们在教室里学习。
2. 答案:a. 1)春天(名词)、来了(动词)、万物(名词)、复苏(动词)。
2)他(代词)、努力(副词)、学习(动词)、取得(动词)、好(形容词)、成绩(名词)。
b. 1)定语(形容词)、主语(名词)、谓语(动词)。
2)主语(代词)、在(介词)、教室(名词)、里(副词)、学习(动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词类和句子成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对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1)词性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请用词性填空,完成以下句子:我()喜欢()吃苹果。
(2)请分析以下句子的成分:她穿着漂亮的花裙子在公园里散步。
2.答案:
(1)名词;动词
(2)主语:她;谓语:穿着;宾语:花裙子;定语:漂亮的;状语:在公园里;补语:散步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语言要清晰、准确,语调要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记忆。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和练习的时间。
2.在讲解难点和重点时,适当延长讲解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消化吸收。
现代汉语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现代汉语》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现代汉语的词性与句子成分”。详细内容将包括词性的基本分类及各自特点,以及句子成分的识别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汉语词性的基本分类,了解各种词性的特点。
2.学会识别句子中的各种成分,能够正确运用。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句子构建能力。
二、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词性与句子成分的结合方式。深度上,要讲解清楚每个句子成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不同词性在句子中的表现;广度上,要涵盖各种词性和句子成分的典型用法,以便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现代汉语 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教学重点:1. 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教学准备:1. 教材:现代汉语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辅助工具:课件、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现代汉语的对话或文章,激发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现代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2. 讲解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如常用词汇、句型结构等。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现代汉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广告、新闻报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现代汉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前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如课后练习、口头报告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练习与巩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并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通过口语练习和思考讨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某些难点理解不深,下一次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这些难点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语言与语言学,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等基本概念以及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加之讨论和练习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
语言的功能特征除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外,还有人类必不可少思维工具。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二)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2.汉语在世界语言谱系中属于汉藏语系。
(三)现代汉语1.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 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②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书面语(文学语言)↘口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判定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1、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1)共同语书面语的发展:先秦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学——白话文——普通话书面语(2)共同语口语的发展: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
国家课程 现代汉语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国家课程现代汉语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汉语教案第一章绪论1雪儿望着父亲然后底下头去找了一根树枝在地下写你是我的爸爸柳静言点点头雪儿又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写爸爸你想死我们了琼瑶《哑妻》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懂得你想死我们了等于我们想死你了也等于你让我们想死了这个句子表面上是主动句表意上却是被动句或使动句对话者和我们读者理解起来不仅不困难反而反倒自然亲切这表明彼此具有共同的文化心态表明汉语这种中意不重形的语法跟汉民族的含而不露的文化心态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2过几天就会回来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好热闹好不热闹差点儿闹笑话差点儿没闹笑话3停电后为什么还可以看电视一对健康的夫妇为什么生出只有一只右眼的婴儿拿着鸡蛋扔石头鸡蛋为什么没有破我要提醒大家读《现代汉语》与读小说看小品的感觉不一样文学作品属于形象思维情节能吸引你让你品味而语言学理论属于逻辑思维它可以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引你思考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我们生活在语言的世界里每天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语言正因为如此《现代汉语》里的许多知识你可能习焉不察但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用心学习一定会有收获祝你学有所成一什么是现代汉语在说明现代汉语到底指的是什么之前有必要简单跟大家说说语言是什么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即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全民性是指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社会性是指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依存与社会离开了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另一方面社会也不能没有语言没有了语言社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作为一个人他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活动是始终伴随着他的一是思维也就是想问题思考问题一是与他人交际也就是与他人交流思想交流看法交流感情而这两种活动都基本上要靠语言来进行离开语言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和交际事实上整个社会都需要靠语言来协调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某个人类社会一下子都不会说话了都不会认字不会写字了这个人类社会将会怎么样肯定就会乱作一团所以说语言和社会是互相依存着的语言是人类籍以思维和彼此互相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1 .从外部功能而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能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所谓交际工具是指人们能够利用语言传递和交流信息它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来传递信息但是这些声音一般都比较简单表达的信息量也不丰富而且它们是一个整体不能重新分解组合形成新的语句所以不能看做真正意义上的语言除了语言外人类还使用一些其他的交流手段比如手势旗语交通信号电报代码等等但是这些手段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在使用范围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作为语言的辅助手段所以我们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谓思维工具是指人们能够利用语言形成和表达思想它是思想最完善最有效的载体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思维的进行必须有某种载体作为工具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它借以反映事物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语言形式词短语句子虽然也存在以直观动作思维和以表象为载体的表象思维但是纯粹的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的概括程度极其有限并且只出现在还没学会说话的婴儿和某些高级动物身上人们一旦掌握了语言就不再有纯粹的非语言思维了人们可以有所侧重地利用直观动作或表象进行思维但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组织和制约着全部思维过程所以我们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2 .从内容结构上来看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要素是它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符号的总汇是它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符号形态的变化规律和组合规律是它的结构规律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任意性是指语言里语音形式同意义内容的结合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任意的约定俗成不过音义结合的任何语言单位一旦为全体成员共同约定之后便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说该语言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守并且一代代传下去线条性是指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一个地发出像一条线似的随着谈话时间的持续而延伸没有人能在同一时间位置上说出两个声音综上所述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二语言三要素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音词汇语法成为语言的三要素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对立构成语言的整体语言中的语法和基本词汇决定着每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因此人们称这两者为语言的基础注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核心部分与之相对的是一般词汇三现代汉语的含义汉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刘邦始建都于汉中汉中因汉水而得名公元前206 年刘邦得天下国号称汉后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于是沿用下来因而也有了汉语的名称汉语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的但汉语的实际存在却远在先秦之前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方言和共同语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汉语语音不能以虚拟出来的语音或者用各种方音拼凑起来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必须以一个具体地点的方音语音作为标准音而北京自13 世纪以来即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已为人们公认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北京语音的语音系统来说的可不能把它理解为在语音上北京人怎么说普通话也就怎么说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认为北京土话就是普通话譬如说北京一部分人对某些字有误读的情况如把侵q īn 略读成侵q ì n 略这不能跟着误读北京话里的大量儿化词如今儿明儿等和轻音节词如把明天古怪主张重要等词里的天怪张要都读成轻音也不能照搬不误都吸收到普通话里来现代汉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一是因为在汉语的方言中北方方言具有很大的优势使用的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并且方言内部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相互间进行交际没有困难北方话词汇从13 世纪开始就随着官话和白话文学传播开来已经成为书面语白话文的基础若用一个地点方言不标准或基础那样就太狭窄了二是可以避免北方方言中过于土俗的词如北方话中太阳有许多的叫法日头阳婆老爷儿太阳帝帝等等蚜虫又叫油虫旱虫蜜虫蚁虫再说普通话也还要不断从其它方言中吸收富有表现力的成分如吸收广州话中的垃圾等现代汉语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谓典范的著作就是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著作如著名作家的语言脍炙人口的名作名篇以这些作品中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所谓现代白话文著作即语法规范要以现代的白话文作品为主因为语言在不断发展早期的白话文作品中的例子有的已经过时了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而书面语是经过反复推敲加工的较成熟的语言形式具有普通性定型性稳固性所以用书面语用语法规范最合适但我们只取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中的一般用例不一般的用例不取如 4 音符花雨般的缤纷展开洁白的情绪岁月悠悠往事由远而近宗鄂《笛韵》5 你枝头翠绿翠绿的故事你脚下金黄的传说《一棵树一棵常青的树》6 是秋天了人们溜出一个迷人的叹息袁鹰《西风絮语》7 一串干枯了的眼泪已经蒸发了悲哀王蒙《相间时难》这些不符合语言规则的言语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临时的超常搭配不会影响语言的规律最后还需说明一点由于或其它的原因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大陆叫普通话在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省叫国语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后也开始叫普通话而在海外华人中又称为华语四现代汉语的两种存在方式口语书面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共同语方言基础方言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1 .汉语的一般可以分成四个时期1 上古汉语公元 3 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上溯到有文献9 甲骨文字可考的殷商时代2 中古汉语从公元4 世纪到12 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3 近代汉语从公元13 世纪到19 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1840 年《谏逐客书》教案一、介绍李斯(公元前?——208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
现代汉语精品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现代汉语精品教案完整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汉语》教材第五章“复合句及其运用”,详细内容包括:复句概述、并列句、主从句、关联词的用法、复句的类型及其判别、复句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复句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各类复句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关联词,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复句的类型判别及关联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并列句、主从句的构成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对话,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复句类型。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并列句、主从句的构成及关联词的用法。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例题分析,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 口语表达训练(1)教师给出主题,学生用所学的复句类型进行口语表达。
(2)教师评价并指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书面语表达训练(1)教师布置一篇作文,要求运用复句表达。
(2)学生课后完成,教师批改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复句概述2. 并列句、主从句3. 关联词的用法4. 复句类型判别5. 口语和书面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并列句、主从句各写一段话,描述你的周末生活。
2. 答案:(1)示例:我的周末生活很充实,既要完成作业,还要参加篮球训练。
(2)示例:虽然天气很热,但是我还是去跑步了。
关联词“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使句子表达更加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复句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较好,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关联词使用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复句使用,学会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运用复句表达,提高语言水平。
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现代汉语

教案:现代汉语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3. 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4. 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汉语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词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3. 语法规则的学习和掌握;4.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5.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6. 汉语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1. 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2.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3.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难点1. 现代汉语语法的复杂性;2. 阅读和写作的进阶训练。
五、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法: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 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六、教学工具1. 课件和多媒体设备:用于教学展示和辅助讲解;2. 教材和学习资料:提供学习和练习的内容;3. 录音设备:用于听力训练。
七、教学过程1. 学生针对汉语的学习目标,完成词汇和语法的预习;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现代汉语的特点和发展历程;3.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提高对汉语语音和声调的理解;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对日常交流的应用能力;5. 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增加对汉语文化的了解;6. 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7. 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2. 学生对现代汉语及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九、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积极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2. 鼓励学生参加汉语角和语言交流活动。
十、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有了初步了解,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阅读写作训练。
然而,仍需加强对复杂语法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及进一步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强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地位;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3.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三、教学难点现代汉语的特点,其中主要为: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
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和普通话的不同。
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五、教学时数2 课时六、参考资料1.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我叫×××,是江西农大的大学生,我的家在××省××县××乡。
”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
然后由学生用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
指出: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1.现代汉语的定义标准音:北京语音;基础方言:北方方言;语法规范:典范、现代、白话文著作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
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
2语法规范要抓住“典范”“白话文(与文言文相对)”“现代”几个词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普通话,广义的还包括各地方言。
现代汉语在台湾称“国语”,东南亚大多叫“华语”。
“现代汉语”课程的结构: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用共六部分2.现代汉语的历史汉民族共同语:秦汉叫“雅言”“通语”,唐叫“白话”,明清叫“官话”,民国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3.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其中客家方言以来源命名,其它以地域命名。
每个方言下面分若干次方言片。
江西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官话(北方方言)和微语(有人主张另立一种“微语”,实为北方方言)五种。
赣语分南昌片、余干片、抚州片、吉安片和宜春片。
方言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差异,但也有词汇和语法的差异,如“客人”、“母鸡”、“鼻子”、“我先走”、“给他一本书”等在各地说法可能不一样。
【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看教材方言地图,估计自己家乡话的方言归属。
4.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1)有声调;没有入声(2)没有复辅音;英语:spring 中的“spr”(3)元音占优势,元音是乐音,悦耳动听。
词汇特点:(1)以单音节语素为主;(2)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语法特点:(1)缺乏形态变化。
英语“workers”,“er”表示名词后缀,“s”表示复数,词根“work”。
汉语有少数词缀,如“老师、老鼠、阿姨、阿锋”中的“老、阿”是前缀,“桌子、盖子、石头、苦头”中的“子、头”是后缀。
英语有大量的词缀(构词形态)“un\in\im\dis\bi\tri\”等前缀,“er\ness\ful\ly\tion\or\”等后缀,以及词尾(表语法意义,构形形态)“s\ed\est\ing”等。
英语“is”还有“was\were”等变化;(2)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语序:“我打他”中的“我”是施事,“他打我”中的“我”是受事;“客人来了”中的“客人”是有定的,“来客人了”中的“客人”是无定的。
“我要学”和“要我学”,“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
虚词:“我的叔叔”、“我和叔叔”中“的”是助词,表领属关系,“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3)有量词和语气词;(4)句法与词法结构的一致性,都有五种关系:主谓、动宾、联合、偏正、补充。
5.汉语在国际中的地位汉民族共同语自古在国际上就享有较高的地位,唐代时有不少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
普通话是世界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地域最广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常用语言之一(其它: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网络语言和媒体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是)、BT(变态)、GG(哥哥)、JJWW(唧唧歪歪)、拍砖(批评)、稀饭(喜欢)、恐龙(长得难看)、雷人(震憾人心)、囧(jiǒnɡ,“无奈、郁闷”的形象化脸庞,最牛古汉字)、门票销售ing(正在销售)、玉米(李宇春迷)、什锦八宝饭(胡锦涛、温家宝的“粉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现代汉语的规范是交际发展的需求,也是网络建设、信息处理的需求。
语音和语义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可以变化。
现代汉语规范的标准:语音、词汇、语法标准。
【学生讨论1】:你知道哪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只能在网络上用吗?现代汉语如何发展?【学生讨论2】:有人说我会说普通话,还有必要学习“现代汉语”课程吗?你是如何想的?现代汉语课程的任务:1.使方言区的同学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学会说普通话词汇和语法,争取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好,用好。
2.掌握普通话理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将来从事普通话教学或研究。
学习方法:语音要多听多练,通过比较发现语言现象的异同,多思考为什么能这么说,不能那么说。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教学目的1.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记音符号;2.掌握一些概念术语,使学生有初步的科研意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语音单位三、教学难点音素。
汉语语音的国际音标、拼音方案与英语的拼音方法不全相同,需特别强调。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教师示范读,播放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辨听不同的音素。
五、教学时数2 学时六、参考资料1.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讨论:下面哪种声音是语音?1.打雷声;2.打喷嚏“啊嚏!”;3.冲锋号;4.男子在女子窗下学青蛙叫“呱呱”,女子出来与男子约会;5.Diàndýnɡ(电灯)先不讲结论,等课程学完之后再由学生回答,并讲理由。
(二)内容讲解1.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义的载体,是人发出的表示意义的进行交际的声音。
语音的三个属性:(1)物理属性语音是一种声波,有四要素: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大音就高。
男女、成年小孩的音高不同和声带的形状有关,人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来改变音高。
声调是音高的相对变化。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振幅大音就强。
轻声是读得很轻的音。
英语通过重音的位置来改变词性或意义,如“′import(名词)”,“im′port5(动词)”;“′increase(名词)”,“in′crease(动词);“′content(内容,目录)”,“con′tent(满意)”。
汉语“我今天不看电视”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意思不同,如落在“我”上,则强调“我”不看电视,别人可以看;落在“今天”上,则强调“今天”不看,明天可以看;等等。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和发音时持续时间有关。
轻声音较短,上声音较长。
音长可以区别意义:[bi:t](打击,beat)和[bit](一点儿,bit),粤语的“三”和“心”, “街”和“鸡”就是通过音长来区分的,前者音长一些。
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本质特征。
主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
共鸣:发音体的固有频率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发音体会产生共鸣而发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就是音质不同,音质是区别意义的主要因素。
(2)生理属性发音动力:肺。
呼气发音。
发音体:声带。
通过声带颤动发出元音或浊辅音,为乐音或带乐音成分。
声带不颤动发出清辅音。
共鸣器:咽腔、口腔、鼻腔。
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弱,经由共鸣腔共鸣之后,通过嘴发出的音就变强了。
口腔的构造。
主动发音器官(能活动):声带、唇、舌、软腭、小舌;被动发音器官(不能活动):齿、齿龈、硬腭。
舌最灵活。
鼻音和口音的发音方法。
(3)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指语音必须和语义相结合。
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语音代表不同的意义。
英语叫“sun”,普通话叫“太阳”,有的方言叫“日头”。
同一个音如“[i]”有“衣、医、一、依”等不同意义。
各种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用哪个音,不用哪个音,由全社会约定俗成。
【学生思考】:“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在语音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物理性:音色不同;发音方法:送气与不送气;社会性:送气与不送气有别义作用,自成体系。
【学生思考】:回答导入新课时的问题。
2.语音单位(1)音素:按音质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辅音时要受到阻碍。
其他区别有:气流强弱,紧张程度,声带颤动,音的响度等。
辅音本音由于发音很弱,常在其后加一元音,变读为呼读音,如b-bo。
(2)音节:指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通常,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
汉语中通常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节,但“花儿”是两个汉字一个音节,“浬、瓩、兛”是一个汉字代表两个音节。
汉语音节最多四个音素(庄:zhuünɡ),最少一个音素。
(3)声母、韵母、声调:这是汉语语音分析所特有的单位。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叫零声母(如“昂”ɑnɡ)。
声母都是辅音,但辅音并不一定是声母,nɡ不能作声母,n 还可作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音素,包括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声调指音节的相对音高的变化,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调类是调值的归类。
汉语一个音节必须有韵母和声调。
63.记音符号记音符号指记录语音的符号。
传统的汉字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如:难,音南)、反切法(如:唐,徒郎切)、字母注音法(如“五四”时期的“注音字母:ㄅㄚ(ba)”、“威妥玛式方案:北京Peking、孔夫子 Confucius,主要用于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现在常用的记音符号主要有:(1)汉语拼音方案:1958 年正式颁行。
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基本符号为26 个,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位。
(2)国际音标:1988 年公布,国际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