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桩

合集下载

微型桩专项施工方案

微型桩专项施工方案

微型桩专项施工方案微型桩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及要求1.1 施工条件要求(1)施工地点:确保施工地点平整且无障碍物。

(2)施工环境:避免有刺激性气味或有毒气体的环境。

(3)施工地点周围的机械设备、通信设备等,应在施工前搬离或保护好。

1.2 施工前准备(1)研究施工图纸,了解施工环境以及工作要求。

(2)准备好相关工具和材料,如桩机、导向器、桩具等。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

二、施工步骤及方法2.1 施工准备(1)确认施工地点的桩基位置和数量。

(2)搭建施工现场的临时围栏。

(3)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

2.2 桩机安装(1)将桩机移至施工现场,按照施工图纸确定桩机的安放位置。

(2)进行桩机的安装和调试。

2.3 桩机开挖(1)按照施工图纸确定桩的尺寸和深度,调整桩机的工作参数。

(2)将桩机的钻杆放入井筒中,并开始进行开挖。

(3)根据孔壁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套管,将套管安装在孔壁内。

2.4 浇筑混凝土(1)选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比进行搅拌。

(2)将混凝土从井筒中注入到套管内,同时进行回填压实。

(3)浇筑完混凝土后进行震实处理。

(4)等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下一个桩基的施工。

三、施工安全措施3.1 进行施工前的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2 桩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3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和隔离网,以确保其它人员不接近施工区域。

3.4 施工时必须佩戴安全帽,保护好头部。

3.5 施工现场必须清洁整齐,防止杂物滑倒等意外事故发生。

3.6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积聚。

四、施工质量要求4.1 准确符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4.2 桩机操作精准,保证桩基的准确定位。

4.3 混凝土配比合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4 施工过程中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五、施工进度及监控5.1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进度。

微型桩

微型桩

微型桩最早在美国的应用始于1973年,进行了微型桩工程的施工; 1987年开始迅速得到承认和应用,主要应用于结构物抗震加固。 从1996年到2001年发展了《拟建微型桩施工规范的设计指南》, 2001年批准通过。 同期美国联邦公路局也发表了《微型桩设计和施工指南》。
建筑物基础托换
国内发展
1981年微型桩在我国最早应用于苏州虎丘塔的地基托换加固,引起了国 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1983年又在上海新卫机器厂进行了试验研究。 1985年在上海东湖宾馆加层工程采用微型桩,又在上海外滩天文台以及 地铁穿越建筑物下面的托换工程中相继使用并得到推广。
微型桩的浅层研究
设计部 综合管理科
目录
CONTENTS
➢ 微型桩介绍 ➢ 微型桩的力学性能分析 ➢ 微型桩的施工工艺
一. 微型桩介绍
WHAT 什么是微型桩 WHY 微型桩的优点 WHEN 微型桩的发展 WHERE 微型桩的主要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HAT 什么是微型桩
微型桩(迷你桩) 是由一个内径不超过300mm 的永久性的铁套管(钢套管)、一
WHAY 微型桩的优点
力学性能好
施工简便
设计灵活性大
微型桩可承受强大的冲击力, 承载力大, 水平阻力大, 抗横 向力强 ; 施工引起的附加应力小;施工噪 声和引起的震动小;传力明确。
对打桩设备及施工场地要求低, 成桩速度快; 微型钢管桩可自由地焊接接长或 气割切断,桩长容易调节, 可 快速施工。
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质条件,较 好的适用于软土地区; 可根据需要, 变更桩的壁厚, 还可根据需要选定适用设计承载 要求的外径。
WHERE 微型桩的主要应用
澳门轻轨C30工程

以某工程为例分析微型桩施工技术

以某工程为例分析微型桩施工技术

以某工程为例分析微型桩施工技术1微型桩主要特点微型桩是一种较小口径的钻孔灌注桩。

微型桩的直径一般在10~30cm,桩体由压力灌注的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与加劲材料所组成。

根椐不同的用途,用于微型桩的加劲材料可以是钢筋、钢管或其他型钢。

微型桩可以是垂直布置,也可以倾斜布置;可以成排配置,也可交叉成网状配置形如树根。

与普通钻孔灌注桩相比,微型桩更为灵活方便,可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而灵活布置。

其主要特点有:(1)施工迅速安全,施工机具小,用普通的地质钻机甚至是手摇钻就能成孔。

(2)所需施工场地较小,在平面尺寸为1.1m×2.5m和净空高度2.5m,即可施工,且桩孔距构造物边缘最近距离小,仅为35cm。

(3)布置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或垂直或斜布,也可成排布置或交叉成网状布置。

(4)网状布置的微型桩群桩体系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群桩中的单桩可以承受拉应力、压应力、剪力和弯曲应力。

(5)竖直承载力高,根据有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一根直径为14cm长度为4.7m,桩端进入密实中砂层的微型桩的极限承载力为835kn;完全埋入土中的微型桩,能提供910kn的安全工作荷载。

当微型桩支承在岩层中时,能够承受的安全工作荷载可高达2720kn。

(6)竖直受荷沉降量小,根据有关方面的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一根桩端进入硬塑粘性土长为7m的微型桩,当荷载加至314kn时,桩顶沉降仅为3.8mm;而一根桩端进入砂状强风化岩长度为11m的微型桩,当荷载加至648kn时,桩顶沉降仅为2.2mm。

(7)桩孔孔径小,因而对基础和地基土产生的附加应力甚微,施工时对原有基础影响小;不干扰构造物的正常使用。

(8)能穿透各种障碍物,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质条件。

(9)渗透性压力灌浆对桩周土壤产生固结效果,且立竿见影。

2工程实例2.1大桥概述某桥宽为23m,上部构造为9×16m等跨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总长为148.04m。

下部构造为3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微型桩施工工艺标准

微型桩施工工艺标准

微型桩的构造与施工工艺1微型桩概况微型桩最早由意大利人F·Lizzi提出的,起初在英美等国称之为“网状结构树根桩(Reticulated Rcot Piles)”,到了日本,简称为RRP工法,又叫土的加筋,20世纪80年代到了国内称之为微型桩(Micro Piles)或者称之为树根桩(Rcot Piles)。

其是一种较小直径的钻孔灌注桩,直径一般在10~30cm,长细比一般大于30,桩体由压力灌注的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与加劲材料组成。

根据不同的用途,用于微型桩的加劲材料可以是钢筋、钢管或其他型钢。

微型桩可以是垂直布置,也可以是倾斜布置;可以成排布置,也可交叉成网状布置形如树根。

我国于80世纪开始研究,并在上海地区首先应用。

最初的微型桩主要用于老旧建筑的基础补强和托换等。

微型桩的技术较为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狭窄的施工作业区;对土层适应性强;施工振动、噪音小;桩位布置形式灵活,可以布置成斜桩;与同体积灌注桩相比,其承载力较高。

近年来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建筑工程,目前已在深基坑开挖支护、地面沉陷修复、路基加固以及边坡加固等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

2微型桩的特点根据工程的特点,微型桩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布置形式,就深基坑或边坡而言,其结构布置形式可将微型桩体系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桩锚微型桩体系、独立微型桩体系、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以及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

2.1桩锚微型桩体系桩锚微型桩体系就是在基坑开挖面上按照一定的距离和形式布置微型桩,各微型桩通过连接横梁传递土体压力,并通过锚杆(索)传递带稳定土层中,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基础与边坡中之间距离小且比较软弱的土体。

2.2独立微型桩体系独立微型桩体系就是在基坑的开挖面上或自然坡面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多根或多排微型桩,各根桩相互独立,桩与桩间的相互作用仅通过土体进行传递。

这种结构形式比较适合于滑体完整性较好且强度较高的土体。

2.3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将坡面上布置的多根或多排微型桩通过连系梁将其顶端横向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

微型桩施工工艺标准

微型桩施工工艺标准

微型桩的构造与施工工艺1微型桩概况微型桩最早由意大利人F·Lizzi提出的,起初在英美等国称之为“网状结构树根桩(Reticulated Rcot Piles)”,到了日本,简称为RRP工法,又叫土的加筋,20世纪80年代到了国内称之为微型桩(Micro Piles)或者称之为树根桩(Rcot Piles)。

其是一种较小直径的钻孔灌注桩,直径一般在10~30cm,长细比一般大于30,桩体由压力灌注的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与加劲材料组成。

根据不同的用途,用于微型桩的加劲材料可以是钢筋、钢管或其他型钢。

微型桩可以是垂直布置,也可以是倾斜布置;可以成排布置,也可交叉成网状布置形如树根。

我国于80世纪开始研究,并在上海地区首先应用。

最初的微型桩主要用于老旧建筑的基础补强和托换等。

微型桩的技术较为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狭窄的施工作业区;对土层适应性强;施工振动、噪音小;桩位布置形式灵活,可以布置成斜桩;与同体积灌注桩相比,其承载力较高。

近年来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建筑工程,目前已在深基坑开挖支护、地面沉陷修复、路基加固以及边坡加固等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

2微型桩的特点根据工程的特点,微型桩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布置形式,就深基坑或边坡而言,其结构布置形式可将微型桩体系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桩锚微型桩体系、独立微型桩体系、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以及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

2.1桩锚微型桩体系桩锚微型桩体系就是在基坑开挖面上按照一定的距离和形式布置微型桩,各微型桩通过连接横梁传递土体压力,并通过锚杆(索)传递带稳定土层中,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基础与边坡中之间距离小且比较软弱的土体。

2.2独立微型桩体系独立微型桩体系就是在基坑的开挖面上或自然坡面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多根或多排微型桩,各根桩相互独立,桩与桩间的相互作用仅通过土体进行传递。

这种结构形式比较适合于滑体完整性较好且强度较高的土体。

2.3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将坡面上布置的多根或多排微型桩通过连系梁将其顶端横向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

微型桩(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微型桩(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微型桩(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微型桩(钢管桩)专项施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微型桩(钢管桩)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工作程序、技术要求等。

2.材料采购:准备所需的钢管、水泥、碎石等施工材料,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设备准备:配备各种施工设备,如钻机、打桩机、砼泵等,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人员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等,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二、施工工艺微型桩(钢管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孔洞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开挖预定位置的孔洞,确保孔洞的坚固和准确度。

2.基础处理:将孔内的淤泥、水泥浆等杂物清除干净,保证基础牢固。

3.钢管安装:将钢管垂直放入孔中,调整位置,然后进行打桩,直至桩顶与地面齐平。

4.混凝土灌注:在钢管内灌入混凝土,确保钢管桩牢固。

三、施工质量控制在微型桩(钢管桩)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孔径和位置:孔洞的开挖和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钢管质量:钢管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桩的使用寿命。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配合比、浇注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桩体的强度和耐久性。

4.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记录,包括孔深、孔径、混凝土强度等数据,作为施工质量的依据。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微型桩(钢管桩)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工地平整:保持工地平整,清除杂物,防止工地滑倒、跌落等事故。

2.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定,操作设备时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用具。

3.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五、施工后验收完成微型桩(钢管桩)施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质量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桩体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测量验收:对桩体的孔径、孔深、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测量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微型桩

微型桩

微型桩施工施工顺序:【定位放线、加工钢筋笼】→【微型桩成孔】→【吊放钢筋笼、洗桩孔】→【灌注桩体】→【二次高压灌浆】微型桩共分6个作业班:1、钻机作业班12人(三台钻机);2、钢筋制做班3人;3、低压注浆作业班4人;4、高压注浆作业班为4人;共23人。

整个施工阶段,现场派2名工程师,其中一名为工程负责人。

1、定位放线在施工图纸上标出微型桩桩位、编号。

用全站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进行精确放线,桩位允许偏差执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

根据放线的位置在原地面上用墨线标出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直线长30cm),两直线相交点即为桩中心点,在两直线上根据桩半径标出桩身位置,桩中心点位置用油漆在地面上标出。

2、加工钢筋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加工钢筋笼,钢筋笼下端进入持力层至少0.6米,上端伸入压顶梁内250mm。

沿钢筋笼长度方向在钢筋笼外侧每2.5m设置钢筋撑力环,使钢管位于微型桩孔中心位置,钢管外侧放置Φ25(厚3mm)的注浆焊管,以便二次高压注浆用。

二次高压注浆钢管的加工:二次高压注浆钢管采用Φ25(壁厚3mm)的焊管,钢管加工成花管形状(顶部3m内不加工),花管按500mm的行距,圆周3孔(孔径6mm)均匀布置,外覆橡胶膜,橡胶膜宽5cm;花管下端用大锤击扁并用电焊焊严密,避免低压注浆时,浆液从花管下端串入花管内,花管顶端高出地面不小于20cm并在顶端焊接直径43mm的丝扣,以便连接高压注浆软管(橡胶缠丝管,耐压10MPa)。

3、微型桩成孔①钻机就位移动钻机至桩位,下放钻杆,钻杆中心线对准桩中心位置,钻头位置符合桩身位置的限定。

②成孔钻机采用地质钻在土层、卵石层、岩石层中用泥浆循环的方法成孔,桩底进入设计图纸标高位置,成孔直径300mm。

4、清理桩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用干净钻头在桩孔内旋转不少于2分钟,将孔底沉渣清理干净。

清完桩孔内的孔底沉渣厚度100mm。

5、吊放钢筋笼用细绑丝将Φ25(壁厚3mm)的钢管预先绑在钢筋笼上,以便随钢筋笼一起放至孔底。

微型桩的施工工艺

微型桩的施工工艺

微型桩的施工工艺
微型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区域,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

2. 打桩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进行桩位的设置和定位,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准确定位。

3. 空挖施工:使用挖掘机或手工工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孔的开挖,确保桩孔的深度和直径符合要求。

4. 钢筋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并安装桩孔中的钢筋筋笼,确保钢筋的布置和粘结良好。

5. 灌注混凝土:在桩孔中灌注混凝土,可以采用人工灌注或机械灌注的方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实度。

6. 震实处理: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之前,采用震实处理的方式,使混凝土与周围土壤充分结合,提升桩的承载力。

7. 后期处理:混凝土凝固后,对桩顶进行整平和修整,确保桩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8. 桩检测与记录:对施工完成的微型桩进行测试和检测,如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记录测试结果和桩的质量情况。

9. 收尾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状,并制作施工档案,进行施工总结和记录。

以上是微型桩的一般施工工艺流程,具体的施工工艺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100%
1
/ 1
>1
பைடு நூலகம்
3
/ 3
抽查3处,合格3处
100%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主控项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一般项目全部合格
专业工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微型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1030501 001 单位(子单位) 水之郡西苑基坑 分部(子分部) 地基与基础分 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 支护、降水工程 部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施工依据 验收项目 主 1 微型桩钢管长度 控 项 目 1 微型桩位置 2 钻孔倾斜度 一 3 浆体强度 般 项 目 4 注浆量 河南省纳川基础 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蔡伟强 / 验收依据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批容量 检验批部位 微型桩分项 10根 2#楼南侧2-2剖 面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
设计要求及 最小/实际 规范规定 抽样数量 ±80mm 3 / 3
抽查3处,合格3处
±50mm ±5° 设计要求Mpa 20
3 3
/ 3 / 3
抽查3处,合格3处 抽查3处,合格3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