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检体部分

合集下载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般情况:观察病人体型、姿势、行走及握手等,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态。

2. 体温: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

3. 脉搏: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力度,可以通过触诊或听诊的方式检查。

4. 呼吸: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和呼吸困难等情况。

5. 血压:使用血压计测量病人的血压。

6. 皮肤:检查皮肤的颜色、湿度、弹性、温度和有无异常病变等。

7. 头、颈部及眼科检查:检查头部的大小、形状、毛发、皱纹等,观察颈部的活动度和淋巴结肿大情况,检查眼球的大小、活动度、反应性等。

8. 胸部及心脏检查:观察胸廓的形状和呼吸运动,听诊心脏的心音和杂音。

9. 肺部检查:观察胸廓运动,听诊肺部的呼吸音和杂音。

10. 腹部检查:观察腹部的外形、腹壁的张力和压痛等,检查
腹部器官的触诊情况。

11.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病人的神经功能,包括观察瞳孔大小、反应,测试肌力、感觉、反射和平衡等。

12. 骨骼和肌肉系统检查:观察骨骼和肌肉的形态、活动度,
感觉其柔软度、肌张力和病理反射等。

13. 其他系统检查:根据具体的病症,可以进行其他系统的检查,如乳腺、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肛门等。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体格检查内容,具体检查项目可能会因病情而有所不同。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主诉和症状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并结合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诊断学基础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第一章 第一节 视诊
用视觉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全身一般状况:性别、发育、营养、意识状态、
面容、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等 部分视诊:皮肤、粘膜、毛发、五官 、头颈、
胸廓、腹部、关节外形 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在自然光线下进展
第一章 第二节 触诊
触诊:医师通过手的感觉来判断内脏器官及躯体 部分的物理特征的一种诊断方法。 意义:明确视诊所见,补充视诊所不能见到的 触诊范围:可普及全身,以腹部触诊最为重要。 手法:以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进展触诊。
➢ 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但相差不超 过1oC ;
➢ 运动、进餐后及妇女月经前或妊娠
期体温均可略升高;老人体温略低。
体温测量中常见的误差
① 体温计水银柱未甩到35℃以下 ② 体温计未夹紧 ③ 体温计附近有冷热物体 ④ 测量前以热水漱口或以热毛巾擦拭腋窝
〔二〕呼吸〔 respiration,R 〕
<80 80~89 90~99 100~109 ≥ 110 <90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发育与体型
发育:人体生命过程的开展变化称为发育。 〔一〕正常发育 成人发育的正常指标为: 头部长度=1/7-1/8身高 胸围=1/2身高 两上肢展开两个中指之间的间隔 =身高 坐高=下肢长度 〔二〕发育异常指比例失调 如巨人症、垂体性侏儒症、呆小症等。
直接叩诊
间接叩诊法
间接叩诊法正误图
叩诊音
叩诊音 音响 清音 强
音调 持续时间


出现部位 正常肺
过清音 更强 更低 更长
正常人无,见于肺气肿
鼓音 浊音 实音



较强 较高
弱高
较长 较短 短
胃泡区和腹部 病理情况时见于气胸、气腹

诊断学__体格检

诊断学__体格检
5
呼吸
频率:约20次/分 节律 胸式还是腹式呼吸
6
脉搏
频率:(60 ~100)次/分 节律
7
血压
正常血压 小于120/80mmHg 正常高值 120~139/80~89mmHg
8
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降至140/90mmHg 以下;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 150mmHg 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 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 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 以下。
(1)方法:深吸气后屏气与深呼气后屏气各再叩一次肺 下界.记下从清音至浊音的那一点
(2)正常值:深吸气与深呼气两点间距为6~8cm (3)意义:
肺下界移动度正常:胸膜无粘连.肺组织弹性好 肺下界移动减弱:A.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气肿)肺炎
B.肺萎缩:肺不张.肺纤维化 肺下界移动度叩不出:胸腔积液.积气.胸膜粘连
16
浅表淋巴结检查
(五)淋巴结肿大的意义:
1.局部肿大 ①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②淋巴结结核
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2.全身淋巴结肿大:
①急、慢性淋巴结炎 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③淋巴瘤
④各种白血病
17
淋巴结检查方法
耳前
耳后
颌下
锁骨上
18
淋巴结检查方法
腹股沟
颈前
颏下
滑车上
19
回上页
淋巴结检查方法
枕骨下
(1)胸式呼吸↓一见与肺.胸膜炎.胸壁病变。 (2)腹式呼吸↓一见与腹部疾病:腹膜炎.腹
水.肝脾高度肿大.腹腔内瘤. (三)呼吸深度的变化 (四)呼吸节律的变化

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心脏查体

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心脏查体

Ausculation-murmurs
(3)主动脉瓣区 相对性:见于升主A扩张(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杂间音性质同肺A瓣相对性狭窄, 常有A2亢进。 器质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主A瓣狭窄。 杂音性质粗糙、喷射样;强度≥ 3/6;时 限长;向颈部传导,可有震颤。且A2减 弱。
Ausculation-murmurs
(4)三尖瓣区 相对性:见于右心扩大(二窄并右心衰竭、 肺心)。杂音吹风样、柔和;强度小于3/6; 吸气时增强。杂音可随病情的好转,右 心室腔的缩小而消失。 器质性:极少见,听诊类似于二尖瓣关闭 不全,但不传导至腋下,但有颈静脉、 肝脏收缩期搏动。
Ausculation-murmurs
2、舒张期杂音 (1)二尖瓣区 器质性:见于风心。杂音为心尖部舒张 中、晚期隆隆样、递增型,较局限,不 向远处传导,常有震颤, S1亢进,且可 闻及开瓣音。 相对性:见于主A瓣关闭不全,此时左 室血容量增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 尖瓣处于较高位置,呈相对性狭窄,而 产生杂音,称Austin-Flint杂音。
Ausculation-murmurs
呼吸运动:通过影响左、右心的排血量及心脏 的位置而影响杂音的强度。 深吸气时,右心系统的排血呈增多,同时心 脏发生顺钟向转位,三尖瓣更贴近胸壁,使 右心发生的杂音(如三窄、三漏、肺窄、肺 漏)增强。 深呼气时,左心发生的杂音(如二窄、二漏、 主窄、主漏)增强。 Valsalva动作时,回心血量均减少,左、右心 发生的杂音均减弱,而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 瓣下狭窄的杂音增强。
Ausculation-murmur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时:心率增快,循环血量增 加,心排出量加,血流速度加 速,可使器质性杂音增强,常 可发生较弱的杂音。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流程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流程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总结准备:检查者站右侧,先做自我介绍,准备、清点器械,当着被检者的面洗手。

第一章第一节一般检查一.生命体征检查★: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体温:(进食、喝热饮等休息30min)→看→甩(35℃以下)→擦汗→放→等10分钟报告内容:体温正常指标:口测法:36.3~37.2腋测法:36~37肛测法:36.5~37.7呼吸:计数1min报告内容:节律、类型、深度。

正常指标:12~20次/min,呼吸:脉搏=1:4脉搏:三指并拢,放在右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计数1min报告内容:脉搏、节律,感知血管壁紧张度、脉搏强弱,检查对称性。

正常指标:60~100次/min,节律规整血压:排空膀胱→排气,打开开关,水银与0平齐→缚袖带,肘上2.5cm(约两横指)。

松紧:能伸进一指→扪及肱动脉搏动,放听诊器→充气→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30mmHg→缓慢放气(2~4mm/s)→→整理,向右倾斜血压计越45度,关闭开关(向右)间隔1~2min后重复测量,如2次度数相差5mmHg以下,取平均;大于5mmHg,再次测量,取平均。

报告内容:血压正常指标:血压:充盈于血管内的血压作用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高血压:在安静、清醒、未服药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

正常:90~139mmHg/60~89mmHg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正常30~4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二.全身状态其他情况检查:(性别、年龄、发育与体形、营养状态、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1、发育:头部长度为身高的1/8~1/7;胸围为身高的1/2,双上肢展开与身高基本一致,坐高等于下肢长度2、体形:测腹上角:无力型(瘦长体型),正力型(匀称型),超力型(矮胖型)3、营养状态:前臂屈侧/上臂背侧下1/3,良好中等不良4、意识状态: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三.皮肤检查1.颜色2.湿度:上臂内侧肘上3-4cm3.弹性:手背或上臂内侧肘上3-4cm4.皮疹: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5.脱屑6.皮下出血:瘀点<2mm,紫癜3~5mm,瘀斑>5mm,血肿: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7.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上腔静脉,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掌:大小鱼际发红,加压后褪色,去除压力后又出现【慢性肝病】8.水肿★:双手拇指按胫骨前或踝部,5s,两侧对比。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PPT[1]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PPT[1]
基本检查法
概述 (一)概念 (二)注意事项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临床诊断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临床诊断
概述


(一)概念
1、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观或借助于传统的 检查工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状况的一 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检体诊断——医生对病人经过细致的 观察和全面的体检后,根据结果提出对 健康或疾病的临床判断。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

适用于:体表浅在部位的病变。 如:检查浅表淋巴结、软组织、关节、 血管、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某些肿 块等。
特点:不产生紧张或痛苦;可触及深度为1cm。
图示
深部滑行触诊法 (deep slipping palpation)

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 变的检查。
适用于: 确定心、肝相部位。 垂直叩击、定位准确。力量均匀适中。 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每部位只需连续叩击2-3下。 注意对称部位叩诊音的比较。
(二)叩诊音 (percussion sound)




包括:清音 鼓音 浊音 实音 过清音
第一节 视诊(inspection)


方法
全身视诊: 如年龄、发育、营养、意识、面容、表 情、体型等。 局部视诊: 如皮肤、巩膜、胸廓、腹形等。




最好在自然光下进行,必要时从多角度观 察。 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系统的观察力,扎实 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
“视而不见”。
第五节 嗅 诊

尿
1、带大蒜味:见于大量食蒜者。 2、带浓氨味:见于膀胱炎。

诊断学习题

诊断学习题

检体诊断部分(考试占75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1. 关于动脉血压测量,收缩压主要取决于和;舒张压主要取决于及.2. 叩诊肺肝境界消失,见于、、及.。

3. 胃区振水音的出现提示可能有、、。

4. 两侧肺主叶间胸膜在体表的投影位置后自向下斜行,于腋后线交于,继续向前下止于连接处。

5. 正常成人体格成长状态的指标是:头长身高,胸围身高,两上肢平展开中指间距身高。

6. 正常人两上肢血压相差应,下肢收缩压应比上肢收缩压,动态血压监测(ABPM)夜间血压均数应比白昼血压均数至少低.7. 双侧肺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和肩胛线上的位置分别为第、、肋间。

8. 正常脾浊音界位于腋中线第~肋间,约为~cm,其前界不超过.9. 有关腹水检查,出现液波震颤示液量约有~ml,叩得移动性浊音约有ml,水坑试验阳性能查出ml游离腹水。

10. 关于脊柱的体表定位,双臂下垂时,两侧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胸椎棘突,平第胸椎体;两侧肩胛下角连线通过第胸椎棘突,平第胸椎体;两髂后上嵴连线通第腰椎体间隙。

二、名词解释(共16题,每题1分)1. 稽留热2. 黄疸3. “三凹”现象4. 发绀5. 腹膜刺激征6. 奇脉7. 强迫体位8. 抬举性心尖搏动9. 肺实变体征10. 胸膜刺激征11. 莫非征12.周围血管征13. 肝颈静脉反流征14. 固定分裂(心音听诊)15. 奔马律16. 阴离子间隙(AG)三、判断正误题1.判断对错:1)体检发现蜘蛛痣均有病理意义2)瘀点色红压不退色,表皮光亮略高出皮面3)胰腺触诊应采用深压触诊法4)肺癌咯血特点为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5)见于胸腹部2-3mm大小红色圆形斑疹,压之退色有助于伤寒病的诊断2.判断对错:1)上消化道出量达500ml即可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2)脓血便呈暗红色果酱样,提示可能为急性菌痢3)三杯试验如三杯尿均有血,提示病变在膀胱4)胸部肿瘤转移导致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称为Virchow淋巴结5)位于指端有压痛的红色小结节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意义3. 判断对错:1)触诊腹后壁肿物或肠系膜淋巴结应采用深部滑行触诊法2)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与咯血多见于肺炎3)草莓舌多见于猩红热4)触诊气管每随心脏搏动时被向下拽动,提示有主动脉瘤可能5)发热、头痛、呕吐、乳突有明显压痛,提示为耳源性脑脓肿4. 判断对错1)在进行肺部听诊时应让病人闭嘴作均匀呼吸。

诊断学一般检查

诊断学一般检查
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记录: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
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 否退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 屑。
1. 斑疹:局部皮肤发红、不凸出皮肤表面。 斑疹伤寒
2. 玫瑰疹:2-3mm的鲜红色圆形斑疹、压 之能褪色。伤寒
3. 丘疹:发红、凸出皮肤表面。药物疹、 麻疹
冲击触诊法
注意事项
1. 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2. 手要温暖、眼要观察病人表情; 3. 病人取适当体位; 4. 嘱病人排尿或排便后进行; 5. 注意病变的部位、特点和毗邻关系。
第三节 叩诊
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 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 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 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1)强迫仰卧位 (2)强迫俯卧位 (3)强迫侧卧位 (4)强迫坐位(端坐呼吸) (5)强迫蹲位 (6)强迫停立位 (7)辗转体位 (8)角弓反张位
十、 姿 势(posture)
指举止的状态。 依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度
来保持。 亦受肌体健康状态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十一、步态(gait)
五、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的好坏是鉴定健康和疾病程 度的标准之一。
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
营养状况:
1. 良好 2. 不良 3. 中等 营养状态的评价:皮肤、皮下
脂肪、肌肉、指甲、毛发等。
营养异常:
1. 营养不良: 消瘦:体重减轻至低于理想体重的10%以上 恶病质:极度消瘦 理想体重(kg)= 身高(cm)-105 原因:摄食障碍、消化障碍、消耗增多
下肢:腹股沟部(上群、下群)、膕窝 部淋巴结。
三、淋巴结肿大病因和表现
1.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2)淋巴结结核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检体部分检体诊断学部分第一章基本检查法习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1.医生在体格检查时下列哪项不正确:A.举止端庄、态度和蔼B.环境安静、光线充足C. 操作轻柔细致D.被检查部位应充分暴露充分E.医生一般应站立在病人左侧2.下列哪项属局部视诊内容:A.意识状态B.面容、表情C.步态、姿势D.腹部外形E.发育与体型3.腹部检查以下列哪种方法为主:A.视诊B.触诊C.叩诊D.听诊E.嗅诊4.浅部触诊法不适用下列哪一项:A.关节B.软组织 C.腹腔包块 D.浅部动脉静脉 E.阴囊和精索5.肝脏检查常用的方法是:A.浮沉触诊法B.深压触诊法C.双手触诊法D.冲击触诊法 E.浅表触诊法6.关于深压触诊法不正确的是:A.又称冲击触诊法B.探测腹腔病变的部位 C.确定腹腔压痛点D.是用指腹逐渐深压 E.属于深部触诊法7.叩击被少量肺组织覆盖的肝脏时产生的叩诊音为 :A.实音B.清音C.浊音D.鼓音E.过清音8.正常肺部叩诊音是:A.清音B.浊音C.实音D.鼓音E.过清音9.肺内巨大空洞叩诊音是:A.清音B.浊音C.实音D.鼓音E.过清音10.叩诊呈过清音的是:A.肺结核B.肺炎C.肺气肿D.胸腔积液E.心包积液11.宜采用直接叩诊法的是:A. 肺部大面积病变B.肺部叩诊 C浊音界D.少量胸水 E. 心浊音界1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呼出气味可呈:A.尿臭味B. 恶臭味C.腥味D. 酒味E.蒜味13.触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A.胸部B.腹部 C.皮肤 D.神经系统E.颈部14.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下列哪项检查?A.关节、阴囊、精索B.阑尾压痛点C.胆囊压痛点D.腹部反跳痛E.肾脏15.下列哪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肠管或索条状包块?A.浅部触诊法B.深部滑行触诊法C.双手触诊法D.深压触诊法E.冲击触诊法16.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的叩诊音为:A.实音 B.清音 C.鼓音 D.过清音E.浊音17.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为: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实音E.过清音18.关于听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直接听诊法是医生应用耳廓贴附在被检者的体表进行听诊,因不需用听诊器,可广泛使用B.间接听诊法即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法,对器官运动的声音能起到放大作用C.听诊器钟型体件适用于检查高调声音D.听诊器膜型体件适用于检查低调声音E.听诊器的使用是诊断腹部疾病的最重要手段19.闻到酸性汗味见于:A.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患者B.肺脓肿、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C.有机磷中毒未及时治疗的患者D.肝昏迷未及时治疗的患者E.麻风病患者20.关于呕吐物的气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单纯饮食性胃内容物无任何气味B.呕吐物酸臭味,可考虑肠梗阻存在C.呕吐物若出现粪便味,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而发酵D.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并有浓烈的酒味,见于大量饮酒后或醉酒者E.呕吐物为刺激性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1.视诊能观察到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全身和局部的体征除了A.年龄B.发育营养C.肝脏肿大D.表情E.体位及步态22.关于触诊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检查时手要温暖、轻柔B.医生应站在患者的右侧,面向患者C.检查腹部脏器时,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侧卧位D.作下腹部检查必须要患者排尿后才检查E.触诊时要手脑并用23.叩诊可用于确定下列各项,除外:A.肺尖宽度 B.腹水的有无 C.肺部病变的大小与性质D.心界的大小与形态 E.软组织肿胀的程度24.关于叩诊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因叩诊的部位不同,病人须采取适宜的体位B.叩诊胸部时取坐位或卧位C.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 D.如腹水量很少或确定是否存在时,可嘱患者取肘膝位E.中等量腹水时,叩诊最好取坐位25.腹水患者,欲查清肝、脾肿大情况,应选择何种检查方法更恰当?A.深部滑行触诊法 B.深压触诊法 C.双手触诊法 D.浅部触诊法 E.冲击触诊法26.深压触诊法不能用于确定下列哪项检查?A.阑尾压痛点B.胆囊压痛点C.输尿管压痛点D.阴囊、精索压痛点E.致腹痛脏器的判断27.触诊腹水患者腹腔内有无肿物,最好用:A.滑动触诊法B.双手触诊法C.浅部触诊法D.深压触诊法E.冲击触诊法28.关于深压触诊法下列哪项正确:A.用于脾脏的触诊B.用于检查腹部有无肌紧张C.用于检查有无腹水D.用于肝脏的触诊E.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以确定腹腔压痛点29.患肺炎时,局部所表现的叩诊音为:A.清音B.浊音C.实音D.鼓音E.过清音30.呕吐物出现粪臭味,则提示可能为:A.幽门梗阻B.腹膜炎C.肠梗阻D.酒后E.胃坏疽31.呼吸有刺激性大蒜味,最常见于:A.一氧化碳中毒B.有机磷农药中毒C.肝昏迷 D.尿毒症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2.呼吸有烂苹果味常见于:A.酒精中毒B.有机磷农药中毒C.肝昏迷D.尿毒症E.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3.呼吸有氨味常见于:A.酒精中毒B.有机磷农药中毒C.肝性脑病 D.尿毒症 E.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4.呼吸有肝臭味常见于:A.酒精中毒B.有机磷农药中毒C.肝性脑病D.尿毒症E.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5.广义的听诊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语声、呼吸声B.咳嗽、呃逆、嗳气、肠鸣C.关节活动音、骨擦音D.过清音E.呻吟、啼哭及呼叫等36.男性,40岁,反复餐前上腹隐痛15年,近10天来上腹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大量呕吐后症状可缓解,呕吐物含有发酵酸性宿食。

可能的诊断为:A.幽门梗阻 B.功能性消化不良 C.肠梗阻 D.胃癌 E.慢性胃炎二、名词解释1.体格检查2.视诊3.叩诊4.嗅诊5.深部滑行触诊法6.双手触诊法7.深压触诊法8.冲击触诊法三、填空题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

2.深部触诊法包括、、、。

3.正常成人存在的叩诊音有、、、,肺气肿时为,气胸时为。

4.听诊器的钟形体件适用于听取音调的声音,如;鼓形体件适用于听取音调的声音,如。

5.叩诊鼓音正常人见于、,病理情况下见于、、等。

6.大便带有腐败性酸臭味多由或引起;腥臭味见于。

7、触诊腹部时,患者一般取____位,双腿________,_______尽可能放松。

8、叩诊检查时,根据音响的频率、振幅的不同临床上可将叩诊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简答题1.深部触诊法有哪几种方法?简述其临床意义?2.简述间接叩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在正常情况下,鼓音、过清音、浊音及实音各在何处可叩得?在病理情况下各见于哪些疾病?4. 听诊时注意事项有哪些?5. 简述浅部触诊法的临床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 2.D 3.B 4.C 5.C6.A7.C8.A9.D 10.C 11.A 12.E 13.B14.A 15.B 16.E 17.D 18.B 19.A 20.B 21.C 22.D 23.E 24.E 25.E 26.D 27.E 28.E 29.B 30.C 31.B 32.E 33.D 34.C35.D 36.A二、名词解释1.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来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视诊:是医师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3.叩诊:是手指叩击身体表面部位使之振动产生声音,并根据声音的特性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4.嗅诊:是以嗅觉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关系的一种诊断方法。

5.深部滑行触诊法:嘱病人张口平静呼吸医生以并拢的二,三,四指末端逐渐压向腹后壁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如为肠管或索条状包块:则应作与长轴相垂。

6.双手触诊法:用两手进行触诊,右手按滑行触诊法进行,而左手将被检查的部位或脏器托起推向右手,以便能清楚地触及检查脏器,必要时可嘱病人侧卧。

此法常用于检查肝脏、脾脏及肾脏。

7.深压触诊法:以拇指或并拢的2~3指逐渐深压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和胆囊压痛点等。

8.冲击触诊法:又称浮沉触诊法。

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70。

~90。

角,置于腹壁上拟检查的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此时指端下可有腹腔脏器浮沉的感觉。

三、填空题1.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2.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3.清音浊音实音鼓音4.低二尖瓣狭窄的隆隆样舒张期杂音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气样舒张期杂音5.胃泡区腹部肺内巨大空腔气胸气腹6.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痢疾7.仰卧稍屈曲腹壁8.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四、简答题1.深部触诊法包括:(1)深部滑行触诊法:常用于检查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触诊。

(2)双手触诊法:常用于检查肾脏、脾及肝脏(主要用于轻度肝脾肿大的患者)。

(3)深压触诊法:常用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等。

(4)冲击触诊法:此法仅适用于大量腹水,肿大的肝脾或肿块难于触及时才采用。

2.间接叩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叩诊板指为左手中指中节,将其紧贴在被叩诊部位,勿加重压,其余四指稍微抬起,以免影响被叩组织震动。

用右手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中节的前端。

叩击方向应与被叩击部位的表面垂直,要用腕关节及掌指关节的运动进行叩击( 避免肘或肩关节参加运动),要有节奏、灵活、短促且富于弹性,叩击后右手指应立即抬起,在同一部位只需连续均匀的叩2~3下(必要时可重复),这样才能较正确判断叩诊音的性质及变化。

3.鼓音:在正常情况下出现于胃泡区及腹部;病理情况见于肺内有大空洞、气胸和气腹。

过清音:在儿童胸部可出现相对过清音;病理情况见于肺内含气量增多时,如肺气肿。

浊音:在正常情况下出现于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性脏器,如心脏、肝脏被肺的边缘覆盖的部分;病理情况见于肺内含气量减少时,如肺炎。

实音:在正常情况下,叩击肌肉、实质性脏器如心脏、肝脏暴露的部分;病理情况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

4. (1)环境安静,温度适宜(2)选择适当的听诊体位(3)选择适合的听诊器(4)听诊时注意力要集中(5)听诊肺部呼吸音时,需与对侧相应部位对照比较,以免漏查或误听。

5.浅部触诊法适用于检查体表浅在病变、皮肤、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动脉、静脉、淋巴结、神经、阴囊和精索等。

触诊时注意被查部位有无压痛、抵抗感、肿块或其他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