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当前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语言艺术

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语言艺术引言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人之一,承担着教育指导、管理学生和与家长沟通等重要角色。
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还应该具备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语言艺术。
这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还能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养这些素质的方法。
人格魅力与教育价值观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亲和力等个人特征。
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拥有魅力的班主任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一个具备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往往拥有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能够通过言行和行为示范来影响学生。
例如,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班主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而一个具备善良、宽容和正直品质的班主任将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
其次,人格魅力还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上。
一个关心学生、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需求的班主任,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这种关心和关爱不仅仅是在教育工作中的表现,更是在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的。
这样的班主任能够与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语言艺术与沟通能力语言艺术是指运用语言的技巧和方法,以达到表达清晰、思想准确、沟通顺畅的目的。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良好的语言艺术能力是与学生和家长有效沟通的基础。
一个擅长运用语言艺术的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传递教育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首先,语言艺术在师生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要求,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良好的语言艺术能力使得师生之间能够更加顺畅、有效地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内容,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试论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

试论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们的担任重要角色,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对于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来说,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外,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进行探讨。
人格魅力是小学班主任必备的品质之一。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不仅能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还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行为。
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有亲和力和包容心,以此来融洽师生关系,建立起互信的基础。
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不仅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还能坚持原则,以身作则,给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主任还应具备自信心和魅力感,从而能激发学生们的工作动力和学习兴趣。
只有具备人格魅力的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中值得敬仰和追随的榜样。
除了以上提到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关键的品质和能力。
班主任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以此为学生们提供全面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班主任应注重自我修养和专业发展,通过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与此班主任还应注重团队合作,与教职员工、家长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具备人格魅力,班主任能够给学生以正面的教育影响,树立起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运用语言艺术,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们更便于理解和接受。
而班主任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质和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只有具备这些品质和能力的班主任,才能在小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试论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

试论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引路人,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的表现十分重要。
一个有着良好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的班主任,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分别从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1.1 正直诚信一个有着良好人格魅力的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正直诚信的楷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班主任要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树立正直诚信的榜样,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养成做事情真实可靠的品质。
1.2 宽厚仁爱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以宽厚仁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无论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无论学生犯了怎样的错误,班主任都要以宽容的心胸去对待,用关爱和理解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和关怀。
1.3 坚韧果断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要有坚韧果敢的品质。
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去解决问题,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在平日的学生管理中也要有条不紊,果断而不强硬。
1.4 热情耐心班主任要用热情和耐心去对待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
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热情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1.5 严谨细致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认真、负责的学习习惯。
班主任要对待学生家长也要如此,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家校沟通。
二、班主任的语言艺术2.1 言传身教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身的榜样影响和教育学生。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温暖鼓励在和学生交流时,班主任要善于用温暖的语言来鼓励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
在学生遭遇挫折或者困难时,班主任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激励学生重新振作,勇敢面对困难。
塑造人格魅力 小学老师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塑造人格魅力小学老师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思想、能力、品德和行为等方面所展示出来的吸引力和魅力。
它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老师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塑造作用,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小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首先,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自信。
其次,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老师可以开设一些辩论赛或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他们的口才和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友善心责任感和友善心是一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老师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义工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参与环保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合作游戏和互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友善心,让他们懂得帮助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在小学教育中,小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例如小制作、科学实验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小学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情感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提升自己的情商。
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塑造班主任人格魅力

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塑造班主任人格魅力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关键角色,班主任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管理班级秩序等重要任务。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更需要具备魅力的人格魅力,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如何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塑造班主任人格魅力,是每位班主任都需要深思和探索的课题。
一、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途径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首先需要在学生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做到亲和、严格并重。
在与学生交往中,班主任要做到真诚待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2. 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在课堂管理上,班主任要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学习,保持课堂纪律。
班主任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尊重他人,自觉爱护环境。
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教育的引导,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律的能力。
3.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以成绩和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
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班主任要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得到全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还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班主任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优秀表现的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取,树立榜样。
试论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

试论小学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他们在学校最亲近的人之一。
一个好的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以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
本文将尝试从人格魅力和语言艺术两个方面对小学班主任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让我们来谈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包括了品德、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应该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楷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班主任首先需要有高尚的品德。
正直、诚实、善良、宽容等品德特质是班主任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学生的眼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们的品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养成。
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成为他们的榜样。
除了品德,一个优秀的小学班主任还需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作为小学生的引导者,班主任需要保持一颗热忱的心,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用乐观阳光的态度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良好的情感体验也是班主任的一大优势。
他们需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能够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认知和自我价值感,让学生在温暖的情感氛围中茁壮成长。
价值观的塑造也是班主任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他们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善良正直的品质,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渐渐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除了人格魅力,语言艺术也是小学班主任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而语言艺术则是提高沟通效果的关键。
优秀的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用言语去打动学生,引导他们学习、生活、成长。
语言艺术能够让班主任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塑造班主任人格魅力

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塑造班主任人格魅力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具备杰出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和引领者。
如何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塑造班主任人格魅力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需要从班主任自身素质入手。
作为班主任,他们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一个成熟、稳重、和蔼的班主任,可以为学生们树立起楷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制定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管理方案。
班主任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各种情绪问题,管理好班级的学习生活。
班主任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优秀的沟通者,能够与学生、家长、教师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班主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班级其他教师进行紧密合作,共同促进班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通过优秀的沟通和协作,才能更好地管理好班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班主任需要注重育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不仅仅是学生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
他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班主任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校里获得全面的成长。
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和引领者。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品质,才能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信任。
班主任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楷模。
塑造教师人格魅力

塑造教师人格魅力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1. 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对学生充满热情。
这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组织活动等方式体现出来。
2.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这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来实现。
3. 具备良好品德和道德素质: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等方式体现出来。
4. 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困难,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组织活动等方式实现。
5. 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体验。
这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来实现。
6.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应当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这可以通过与同事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
7. 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当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估等方式实现。
总之,塑造教师人格魅力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当前小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摘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它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示范、熏陶、激励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教师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塑造个人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人格健全。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作用塑造
一、引言
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
而所谓的教师人格魅力,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它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的,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它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
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模范的品行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不断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促进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示范作用。
“师者,人之榜样也。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范和学习的对象,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力。
在北大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的9月份,一位外地的年轻学子提着大包小包来到北大报到。
后来实在走累了,就把行李搁路旁了。
这时迎面正好走来一位老人。
年轻人走上去说:“我要去办入学手续,您能帮我照看一下行李吗?”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等到那个年轻人一个多小时办好手续回到原地,发现那个老人仍站在那里帮他看着行李。
几天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当主持人介绍坐在主席台上的学校领导时,年轻人惊讶地发现,那天帮他照看行李的老人,竟然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年轻人在强烈的震撼中想到这样一句话,人格,才是最高的学府。
园斯金曾说:“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季先生事务繁忙,能够在开学期间为学生看守行李一个多小时,实在是难能可贵。
季羡林先生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风格,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熏陶作用。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人格魅力。
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如同一支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都紧紧地凝聚在其周围,使学生迷恋而乐于接受教诲。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处人处事,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这种作用
是潜移默化的。
“自避桃源城太古,欲栽大树柱长天”的杨怀中先生和“救亡存断指,入党在危时”的徐特立先生,对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的政治成长道路影响很大。
可见,教师高尚人格产生的积极影响,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而使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3.激励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有深渊的知识,作为最打动和鼓舞学生的素质,这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教师渊博的知识的涵义不仅包括书本知识,还包括具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接受学习任务的挑战。
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当好学生高明的舵手,学生才能在遨游知识海洋的时候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才会激起刻苦奋进、扬帆远航的豪情壮志。
同时,现在的青少年都想得到周围亲人和同伴的关怀、信任、尊重和求助,并且愿意用同样的感情去爱周围的人。
学生更为关注的爱是教师的爱,因为教师的爱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情感,更是一种评价、认可,因此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于是,教师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都产生非同寻常的心理作用,从而转化为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正所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
1.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炼意志。
教师的这些品德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可以说教师纯洁高尚的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学识不应停留在他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深度广度,还包括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掌握。
2.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必须强化知识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新信息,及时掌握新技术、新理念,用最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性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给予学生人文启迪美的享受。
因为教师丰富的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以“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更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3.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西方有位教育家说得好:“最好的教师通常是那些思想开放,有能力并乐于在图书馆和实验室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最好的研究工作者是那些有责任感和影响力,能鼓舞同事,能激励学生并引起注目的人。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兴旺发达的小竭动力。
”因此,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都需要富有个性的创新型教师。
教育改革呼唤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需要具有现代创新人格的教师。
教师的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探索欲望、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上。
只有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群鲜活的具有创造个性的学生。
4.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之一,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教育工作是复杂多变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教师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同时,更要以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感染和激励学生。
5.教师要以无私爱心,激励教育学生。
一个教师能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用四块糖果,对学生进行教育,至今仍是经典事例。
面对犯错的学生,陶充分了解情况,得知男同学是为了保护一位女生不受某位男同学的欺负,才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
陶行知将该学生叫到办公室,通过逐一表扬学生的优点,将四块糖果逐一奖给该学生。
该学生非常感动,最后十分后悔流泪承认了错误。
这样的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必须有无私爱心,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
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以深刻的教育思想、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激励学生超过自己,还要在教育实践中用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使学生人格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