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蛋白激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也在取得长足进步。
蛋白激酶是一个常见的信号传递分子,它在细胞增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蛋白激酶的结构、类型、活化方式、调控机制等方面讨论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旨在深入了解蛋白激酶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生物医药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蛋白激酶的结构和类型蛋白激酶是一类具有磷酸化酶活性的分子,在细胞信号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蛋白激酶的活性由其特定的催化亚基调控。
一般来说,蛋白激酶可以分为两类,即酪氨酸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这两类酶有重要的差异,分别参与到不同的信号途径中。
酪氨酸激酶主要参与到细胞增殖和凋亡信号传递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则主要参与到细胞周期的调控中。
二、蛋白激酶的活化方式蛋白激酶的活性和机制在细胞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受到特定信号刺激后,蛋白激酶会受到磷酸化或蛋白酶降解等方式的调节,从而发挥其调节细胞功能的作用。
其中,磷酸化是蛋白激酶最为常见的一种活化方式。
如果细胞中某些酶激活后,可转换ATP为能量,进而将磷酸基转移至特定的目标蛋白上,这个过程叫作蛋白磷酸化。
而在细胞中,蛋白激酶的活化往往由其他对应的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蛋白激酶等调控因子来完成。
三、蛋白激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重要过程,而蛋白激酶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蛋白激酶是诸多信号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与肿瘤细胞和其他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类蛋白激酶被称为MAPKs,可转导成细胞外刺激,并引起进一步的细胞增殖和分化。
另一类蛋白激酶被称为PI3K-Akt信号通路,它控制着细胞生长和存活。
在肿瘤细胞中,蛋白激酶的活性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四、蛋白激酶的调控机制蛋白激酶的调控机制极其复杂,这与细胞内各信号通路的复杂交错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蛋白激酶常常受到细胞内信号通路的直接或间接调控,从而调节细胞内的生化效应。
蛋白激酶编号

蛋白激酶编号摘要:一、蛋白激酶简介1.蛋白激酶的定义2.蛋白激酶在生物体中的功能与作用二、蛋白激酶的分类1.蛋白激酶的命名规则2.主要的蛋白激酶家族及其功能三、蛋白激酶的研究意义与应用1.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2.在医学领域的应用3.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四、我国在蛋白激酶研究方面的进展1.我国蛋白激酶研究的发展历程2.我国蛋白激酶研究的优势与特点3.我国蛋白激酶研究的未来展望正文:蛋白激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的酶,它能通过磷酸化作用调控蛋白质的活性。
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中,蛋白激酶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蛋白激酶,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分类和编号。
蛋白激酶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
国际上通常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即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蛋白激酶的编号,如AKT、PDK1 等。
这些编号有助于科学家们快速识别和理解不同激酶的功能和作用。
蛋白激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家族: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 (PKC)、蛋白激酶D(PKD)、蛋白激酶E(PKE)、蛋白激酶F(PKF)等。
这些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生物体内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如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迁移等。
蛋白激酶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在基础研究方面,蛋白激酶作为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分子,有助于揭示细胞生长、分化、迁移等生物过程的调控机制。
在医学领域,蛋白激酶的研究成果为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
例如,针对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些以蛋白激酶为靶点的药物。
我国在蛋白激酶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就开始关注蛋白激酶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近年来,我国在蛋白激酶结构与功能研究、药物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蛋白激酶作为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酶,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cdc2蛋白激酶名词解释

cdc2蛋白激酶名词解释CDC2蛋白激酶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它在细胞分裂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对CDC2蛋白激酶进行全面解析,阐明其定义、功能以及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1. CDC2蛋白激酶的定义CDC2蛋白激酶又称为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2(Cell Division Cycle 2 Kinase,简称CDK2)。
它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并且是细胞周期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型。
CDC2蛋白激酶的活性主要通过与不同的调控亚基结合来实现。
2. CDC2蛋白激酶的功能CDC2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中起着核心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细胞周期调控:CDC2蛋白激酶与不同的调控蛋白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在细胞周期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CDC2蛋白激酶与Cyclin A、Cyclin B等蛋白结合后,在G2期和M期起到推动细胞进入有丝分裂的作用。
维持基因稳定性:CDC2蛋白激酶还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并在细胞内保持基因的稳定性。
调节细胞凋亡:CDC2蛋白激酶通过与卵酸诱导受体(NR4A)结合,参与调控细胞凋亡。
3. CDC2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CDC2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与不同的调控蛋白形成复合物,通过磷酸化等方式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
3.1 G1/S期转变在G1期,CDC2蛋白激酶与Cyclin D1形成复合物,促使细胞进入S期。
这个复合物会磷酸化Rb蛋白,导致E2F转录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
3.2 G2/M期转变在G2期,CDC2蛋白激酶与Cyclin A、Cyclin B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促使细胞进入有丝分裂(M期)。
CDC2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不同底物,参与调控有丝分裂的进行。
结论:CDC2蛋白激酶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细胞分裂和DNA损伤修复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蛋白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蛋白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机制极为复杂。
蛋白激酶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其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蛋白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
一、蛋白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蛋白激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酶。
在细胞中,蛋白激酶通过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来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目前已经发现,大部分肿瘤中都存在着蛋白激酶的异常活性,且蛋白激酶在肿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某些类型的人类乳腺肿瘤、卵巢肿瘤、胃肠肿瘤中,常见的突变基因BRCA1/2与PI3K需要蛋白激酶的参与。
另外,许多研究也发现,蛋白激酶在肿瘤的转移、侵袭和血管新生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蛋白激酶在肿瘤中扮演着先驱、促生和抗死的角色,进一步证明了蛋白激酶调控网络在肿瘤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二、蛋白激酶的调控机制1、转录后修饰调控蛋白激酶的表达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转录后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方式。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有许多种因子可以对蛋白激酶的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例如:微小RNA (miRNA)、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RNA结合蛋白和组蛋白修饰酶等。
其中,最常见的蛋白激酶调控因子之一就是miRNA。
miRNA主要通过与特定靶基因的mRNA结合,从而调控这些基因的翻译和表达。
因此, 可以使用分子克隆和siRNA的方法来调控miRNA对蛋白激酶的表达水平。
此外,一些研究也证明了lncRNA的过度表达和缺失会对蛋白激酶基因的表达造成影响。
2、后转录后修饰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 蛋白激酶的活性受到后转录后修饰的调控。
后转录后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
磷酸化是最为常见的后转录后修饰类型,其杂家可将蛋白激酶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更加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
3、蛋白结构及相互作用调控蛋白激酶的功能不仅与翻译后修饰状态有关,还受到蛋白质结构及相互作用的调控。
蛋白激酶c 氧化应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蛋白激酶c 氧化应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 PKC) 是一类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
它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
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氧物质,导致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细胞损伤和病理变化。
在氧化应激过程中,蛋白激酶C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蛋白激酶C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介绍蛋白激酶C的定义与功能,包括它作为一种酶的特点和它所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氧化应激的概念与机制,包括引起氧化应激的活性氧物质及其生成途径。
随后,我们将着重讨论蛋白激酶C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与激活方式等。
此外,我们还将对蛋白激酶C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蛋白激酶C在氧化应激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都与蛋白激酶C的活性失调和氧化应激的增加有关。
最后,我们将总结蛋白激酶C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和意义,并讨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通过对蛋白激酶C氧化应激的深入理解,我们有望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探讨蛋白激酶C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联,旨在深化对氧化应激生物学的认识,并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读者可以通过这一部分对整个文章的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蛋白激酶c的定义与功能、氧化应激的概念与机制、蛋白激酶c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以及蛋白激酶c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2.1 蛋白激酶c的定义与功能部分将介绍蛋白激酶c的基本定义和功能,包括其结构、酶活性以及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蛋白激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

蛋白激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免疫应答是人体对外来病原体入侵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它需要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包括了许多蛋白质在免疫应答中的相关作用。
蛋白激酶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蛋白激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蛋白激酶是一种酶类分子,它能够将一个蛋白质分子中的磷酸基团与硫酸基团结合,从而激活或抑制蛋白质的功能。
在免疫应答中,蛋白激酶被激活并且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
首先,蛋白激酶可以调节炎症反应。
当人体遭受外来病原体入侵时,炎症反应会被激活,以尽快地排除病原体。
蛋白激酶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从而使人体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病原体。
其次,蛋白激酶还可以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
在免疫应答中,这两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增殖能够帮助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细胞因子,从而增强免疫力。
而细胞凋亡则能够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防止病原体在人体内继续繁殖。
最后,蛋白激酶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免疫应答中,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需要相互协作,才能够最终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
蛋白激酶可以调节这些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相互作用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蛋白激酶的调控机制蛋白激酶的活性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机制来调节。
首先,蛋白激酶的表达和分泌可以被调节。
这些调节机制可以包括了基因表达、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
通过这些机制,人体可以控制蛋白激酶的数量,从而影响它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其次,蛋白激酶的激活和抑制机制也非常复杂。
一些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激活或抑制蛋白激酶的分子来调节它们的活性。
此外,一些蛋白激酶可以自身激活或自身抑制,从而调节它们的活性。
最后,蛋白激酶的活性还可以受到其他信号分子的调节。
例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等信号分子,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应答的效果。
蛋白激酶与信号传导

磷酸化靶蛋白
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后,受体蛋白或其下游信号分子被蛋白激酶磷酸化,从而激活信号 转导。
蛋白激酶在激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01 02
激素信号传导
激素是一类能够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肾上腺素、胰岛素、 甲状腺激素等。激素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触发信号转导反应,影 响细胞功能。
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将外部信号 转化为内部信号,进而调控细胞 反应。
细胞周期与细胞凋
亡
蛋白激酶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细 胞凋亡过程,对细胞增殖和死亡 具有重要影响。
蛋白激酶的活性调节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蛋白激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两种方式的调 节,通过改变其磷酸化状态来调控其活性。
展。
06
蛋白激酶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力与挑战
蛋白激酶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力
调节细胞功能
01
蛋白激酶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调节细胞
功能,蛋激酶可以成为药物干预的靶点。
治疗多种疾病
02
由于蛋白激酶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它
们可以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在药物靶点。
提高药物疗效
03
蛋白激酶种类
包括CaMKII、PKA等蛋白激酶, 它们在神经递质信号转导中发挥 重要作用。
磷酸化靶蛋白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受体蛋 白或其下游信号分子被蛋白激酶 磷酸化,从而激活信号转导。
05
蛋白激酶与疾病的关系
蛋白激酶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细胞增殖与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等过程,促进肿瘤的 生长和扩散。
蛋白激酶a名词解释

蛋白激酶a名词解释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激酶,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蛋白激酶A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可以磷酸化其他蛋白质,从而调控它们的功能。
蛋白激酶A由两个亚基组成,一个是催化亚基(C亚基),另一个是调节亚基(R亚基)。
在非激活状态下,两个亚基通过相互作用被抑制在一起,阻止其活性。
当细胞内的cAMP水平上升时,cAMP结合到R亚基上,导致R亚基与C亚基分离,激活C亚基,使其可以磷酸化下游靶蛋白。
蛋白激酶A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调节众多细胞功能。
首先,蛋白激酶A可以调控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例如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合成。
其次,它还参与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调控,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此外,蛋白激酶A还可以影响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参与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等过程。
蛋白激酶A也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学习记忆的形成和维持。
此外,蛋白激酶A还可以影响细胞凋亡,调控细胞的生存与死亡。
研究显示,蛋白激酶A的异常活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在癌症中,蛋白激酶A的过度活化可以导致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
因此,蛋白激酶A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
此外,蛋白激酶A在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其他疾病中也存在异常活化的情况,针对蛋白激酶A的调控可能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新途径。
总之,蛋白激酶A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分子,在细胞代谢、生长、增殖、分化、发育、凋亡等多个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蛋白激酶A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调控机制,有望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JAK激酶家族
JAK (Janus kinase) 家族成员有 JAK1、JAK2、JAK3和TYK2。
特征性结构是有两个激酶结构域:激 酶区(JH1)和激酶相关区(JH2或假SH1 区)。此外,还有5个同源结构域( JH3 ~JH7 )。
O
分类: (1)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NRTK) (2)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TK) (3)核内酪氨酸蛋白激酶
(1)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NRTK)
1)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重要结构域
有SH1(c-Src homology domain 1)、SH2、SH3、PH、PTB等。它们在激 酶的催化反应、酶定位、活性调节以及与 其他分子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1)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自主磷酸化位点
常位于受体的羧基末端胞质域的非催 化区,或质膜与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之间。
主要功能是与靶蛋白的SH2结构域结合, 激活靶蛋白。
靶蛋白与磷酸化位点的结合依赖于 pTyr附近的氨基酸组成及顺序。
2)受体酪氨酸激酶激活信号蛋白的机制 一是信号分子的膜转位; 二是通过结构改变而被激活; 三是通过酪氨酸的磷酸化被激活。
DNA-PK可发生自主磷酸化,其催化 亚基和Ku蛋白都依赖于DNA和ATP而磷酸 化。
2. 酪氨酸蛋白激酶(PTK)
是一类催化ATP上 -磷酸基团转移到蛋 白酪氨酸残基酚羟基上的激酶,使多种底物 蛋白磷酸化,在细胞增殖、分化中起重要作 用。
NH
HC CH2
OH
OC
NH HC CH2 OC
O OP O
作为PTK底物的信号蛋白又分为具有酶 活性和不具有酶活性的接头蛋白两类。
GAP、PLC等含有PH结构域,后者可 同G蛋白及磷脂类分子PIP2、PIP3、IP3等 结合。
PLC-1的PH domain与IP3结合
血影蛋白的PH domain与膜磷脂结合
e)PTB结构域 PTB结构也可识别一些含磷酸化酪氨
酸的模体。
Shc PTB Domain
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重要结构域的特点:
一、 蛋白激酶
蛋白磷酸化是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中 的重要环节,细胞内大部分重要的生命过 程都涉及蛋白磷酸化。
可逆的蛋白质磷酸化:
ATP
ADP
蛋白质
蛋白激酶 蛋白质 P
蛋白磷酸酶
Pi
H2O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
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 ATP 的 - 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 上,使蛋白质磷酸化, 发挥其生理生化功 能。
a)Src激酶家族
Src是原癌基因c-Src的产物,参与抗 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和整合素介导的跨 膜信号转导。
Src激酶家族是一组膜结合蛋白,与 受体结合存在,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被激 活。
Src羧基端有一酪氨酸磷酸化位点 Tyr527,其磷酸化可与Src 自身的SH2结构 域结合。
Src 的SH3结构域能与分子内调节区和 激酶区交界部的脯氨酸残基结合。
• 一个信号分子可含有两种以上的结构域, 因此可同时与两种以上的其他信号分子结 合。
• 同一类结构域可存在于多种不同的信号分 子中。
• 本身均为非催化结构域。
2)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种类
分为11个家族,至少有30个成员。它 们介导多种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受体、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以及黏附分子整合素的 信号转导。
protein,GAP)以及crk、abl和vav原癌基
因产物等。
SH2能特异地识别磷酸化的酪氨酸残 基以及磷酸化残基的羧基端氨基酸序列并 与其相互结合。
SH2的主要功能是介导胞质内多种信 号蛋白的相互连接,形成蛋白异聚体复合 物,从而调节信号传递。
Cterminal PLC SH2 domain
(二)蛋白激酶的种类
真核细胞的蛋白激酶可分为五类: ①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② 酪氨酸蛋白激酶 ③ 组/赖/精氨酸蛋白激酶 ④ 半胱氨酸蛋白激酶 ⑤ 天冬氨酸/谷氨酸蛋白激酶
1.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T-PK)催化 丝氨酸/苏氨酸的羟基磷酸化。
黏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在黏附分子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 胞外基质的黏附和信号转导中具有起始作 用。
整 合 素 结 构 模 型
Linear structure of FAK
(2)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PDGF一类的跨膜受体,可磷酸化靶蛋 白的酪氨酸,因此称为受体酪氨酸蛋白激 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
第五章
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 与信号转导
【目的要求】
1.掌握蛋白激酶的概念及其催化的蛋白质磷酸 化反应;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主要种类及 其激活剂;PKC的分类及其特点;酪氨酸蛋白 激酶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的结构域;受体酪 氨酸蛋白激酶的概念;蛋白磷酸酶的概念及分 类。
【目的要求】
2.熟悉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分类;双重特异 性蛋白激酶;蛋白激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的生物学作用;酪氨 酸蛋白磷酸酶的分类及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双重特异性蛋白磷酸酶。
MAPK途径:
EGF途径
(5)蛋白激酶G
即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 cGMP –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G),以 cGMP 为变构剂,在脑和平滑肌中含量较 丰富。
(6)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
有肾上腺素受体蛋白激酶( 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 -ARK)、 -ARK相关激酶和视紫红质激酶等。
即Ca2+和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受 Ca2+ 、DAG和PS激活。
PKC有11种亚型:
A组-典型PKC (classical PKC,cPKC): 、Ⅰ、Ⅱ和
活化需要Ca2+ 、DAG和PS。
B组-新型PKC (new PKC,nPKC):、、 (L) 、、 和 。 活化不需要Ca2+。
C组-非典型PKC (atypical PKC,aPKC): 和 / 。 活化不需要Ca2+和DAG。
PDK: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 depedent kinase,CDK)家族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
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etase kinase 3,GSK3)
CDK样激酶(CDK-like kinase, CLK)家族
JH1和JH2都与Src具有同源性。
JH2
JH1
JAK最主要的底物是信号转导子和转 录激活子(signal tran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
STAT是一种DNA结合蛋白家族,有7 个成员。它与酪氨酸磷酸化信号偶联,发 挥转录调控作用。
c)SH3结构域
可见于多种胞质信号蛋白及肌动蛋白 结合蛋白中。
SH3识别的部位是一些富含脯氨酸的 区域PXXP。
功能:参与PTK介导的蛋白质间的相 互作用,可能在亚细胞定位和细胞骨架蛋 白相互作用中起作用。
SH3 Domain
d)PH结构域
最初于一种血小板内PKC底物 pleckstrin中发现的结构域,称为 pleckstrin 同源 (pleckstrin homology, PH) 结构域。
(一)蛋白激酶的结构 共同的结构特征:
• 保守的催化结构域/亚基 • 调节结构域/亚基 • 其他功能结构域
PKC
1. 催化结构域/亚基 催化核心含有12个高度保守的亚区。 功能:
• 与蛋白质或多肽底物结合; • 与磷酸供体ATP/GTP结合; • 转移磷酸基到底物相应的氨基酸残基上。
2. 调节结构域/亚基 同源性较低。 作用: 调节酶的活性; 靶向作用,与酶的亚细胞定位有关。
SH结构域是Src同源结构域的简称。
a)SH1结构域 非受体型的PTK的催区因与Src家
族催化结构域的一级结构高度同源,因此 称为Src同源结构域1( SH1 )。
大部分SH1区有一个自主磷酸化位点。 SH1有PTK活性。
b)SH2结构域
主要存在于多种胞质信号蛋白中。如 PIP2特异性PLC、PI3K的调节亚基(p85)、 Ras-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7)核糖体S6激酶(S6K)
包括S6KⅠ和S6KⅡ,能催化核糖体 S6蛋白磷酸化。
(8)整合素连接激酶
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rgrin-linked kinase,ILK)可直接磷酸化PKB/Akt, 其活性依赖PI3K。
PINCH, ILK domain structures & interacting partners
d)CSK家族
CSK (C terminal Src-family kinase) 家族中p50CSK含有SH1、SH2和SH3结构域, 能使Src的羧基端Tyr527磷酸化,从而抑制 Src的活性。
e)Tec家族
包括Btk、Itk、Tec、Txk、Bmx等, 其成员有不同的组织表达。
f)黏附斑激酶
• 参与代谢调控的底物,如膜上的通道和 泵;
• 调节基因表达的底物,如转录因子、翻 译因子、S6K、Raf激酶等。
PKC分布:
•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的胞质,以Ca2+依赖 的形式从胞质中移位到细胞膜上,此过程 称之为转位。PKC转位是其活化的标志。
• 佛波酯(TPA or PMA)是一种促癌剂,其 结构与DAG相似,可持续活化PKC,促进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