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姓氏分布地区4
中国人口姓氏比例

中国人口姓氏比例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以2010年全国人口14亿计算。
001、李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约1.1116亿人,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002、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41%,约1.0374亿人,人口众多。
003、张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
约9898万人,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004、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
约7532万人,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
005、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约6342万人,南方地区多陈姓。
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006、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约4312万人,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007、赵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
约3206万人,约4312万人,008、黄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
约3122万人,,黄姓在要集中于江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
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009、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
约3066万人,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010、吴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约2968万人,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周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周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400多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
在全国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34%。
湖南居住了周姓总人口的10%,为周姓第一大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周姓姓氏源流源于周昌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期。
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源于姬姓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姬昌。
黄帝的后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源于少数民族①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
《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
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
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
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
周摇(约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②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③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源于其他姓氏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三是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
唐朝末年,苏益人福建,定居同安,裔孙昌盛,成为南方大族之一。
部分姓氏分布地区 3

部分姓氏分布地区 ####琴姓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北、广西等地。
隽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陕西等地。
爱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善姓主要分布在江苏等地。
涂姓以广东、江西、湖北三省为多,此三省之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此外,今辽宁、四川、安徽等省亦多此姓。
其中如辽宁之沈阳、四川之成都、江西之南昌、湖北之武汉、安徽之淮南、河北之乐亭、以及天津武清、山东东平、山西太原、江西崇仁、广东新会、云南陇川等地,都有较多的涂姓人分布。
百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北京、台湾等地。
家姓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山西等地。
姓姓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山西大同、河北蔚县等地。
续姓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山西、黑龙江、甘肃、陕西、湖北、湖南等地。
插姓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巢湖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钦州市,贵州省的贵阳市贵定区。
台湾省的台中县,香港特别行政区。
承姓主要分布在安徽、广西等省区。
初姓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
出姓主要分布于福建惠安涂岭乡小坝村及仙游县枫亭乡所属的小坝、洪厝坑、涂岭新村、横溪、上衍、九社、甘蔗园、前欧、后头、西坑、东周、南型等方圆十二公里多的十三个自然村里,有八十来户,两千七百余人。
淳姓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安徽、广东、江西、湖北、台湾等省。
丛姓主要分布在山东,其山东丛氏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丛氏人口的87%。
答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答姓蒙古族族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大荔县。
达姓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甘肃、宁夏等地。
代姓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
德姓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宛平县、天津静海县蔡公庄乡官坑村。
岛姓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
氐姓主要分布于山西省五寨县地区。
淡姓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汝州市庙下乡淡庄、陕西省咸阳市杨陵淡家堡、江苏省常州市淡家圩、上海市淡家港、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镇淡家坡、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恒升镇淡家坝、陕西省户县余下镇淡家寨村等地。
邸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冀、晋两地多此姓氏,约占全国汉族邸氏人口的70%。
晋江姓氏分布知识

附:1988年姓氏分布表一、青阳镇(庄、李、蔡、孙、林、洪、郑、谢、曾、张、王、吴、黄、许、陈、赖、周、杨、苏)二、磁灶镇(吴、陈、李、苏、王、倪、柳、黄、周、曾、刘、丁、谢、朱、蔡、林、唐、郭、杨、张、庄、何、姚、吕、柯、赖)三、罗山乡(陈、张、王、洪、林、郑、蔡、柯、苏、曾、杨、高、谢、郭、翁、吴、倪、姚、龚、周、何、李、江)注:荆山(片村)包括王厝、吴厝、郭厝、新乡。
四、陈埭镇(陈、丁、林、李、曾、刘、吴、蔡、张、杜、谢、郑、倪、郭、许、施、留、纪、高、黄、朱、柳、薛、杨、魏、庄、苏、柯、尤、潘、徐、洪、叶、雷、胡、韩、江、翁、沈)五、池店乡(曾、林、尤、杨、史、蔡、苏、张、王、黄、周、李、吴、卢、陈、魏、吕、倪、卓、邱、阮、郑、朱、施、洪、孙、庄、骆、胡、雷、萧、沈、伍、田、丁、徐、傅、廖、许、赖、柯、宋、唐、谢)六、紫帽乡(王、吴、蔡、李、康、卓、阮、黄、赖、陈、谢、史、邱、杨、倪、庄、曾、周、郑、许、苏、张)七、安海镇(吴、郭、陈、颜、蔡、高、张、田、李、林、洪、董、龚、倪、吕、施、周、桂、徐、王、杨、丁、柯、孙、许、汪、萧、陆、侯、沈、庄、余、郑、朱、鲍、曾、姚、万、尤、安、苏、蓝、伍、马、君)续表续表八、东石镇(蔡、叶、黄、周、丁、苏、许、萧、王、陈、郑、张、杨、吴、曾、李、颜、温、谢、柯、刘、孙、洪、蒲)续表九、内坑乡(李、林、庄、姚、尤、曾、王、杨、蔡、吴、洪、白、郑、张、沈、郭、高、邱、黄、陈、谢、涂、钟、赖、叶、许、雷、吕、汪、周、欧阳、朱、何、伍)续表十、永和乡(姚、辜、陈、许、张、周、庄、王、鲍、蔡、曾、倪、潘、苏、翁、吴、黄、郑、刘、范、邱、留、邓、施、康、余、林、胡、邵)十一、金井镇(蔡、吴、张、陈、洪、赵、施、王、曾、萧、杨、汪、许、黄、林、郭、纪、庄、勤、李、卓、蒋、刘、何、郑、谢、范、周)续表沟 顶 施 后 寮 施 枪 寮 施 新 乡 施 五块寮施 洲洲 王 十一 后 山王 十四圳 尾 王十一溪 仔 王 新市新 市曾十六前 安 萧曾 埔宅埔 宅 杨 十五清 沟 杨 山 尾蔡 顶房寮 施竹 围 杨 莲 厝 施李 古垵古 垵黄陈 坑 西蔡 三坑曾 坑王吴勤十六十二、深沪镇(陈、吴、蔡、施、周、杨、许、詹、王、石、李、吕、郑、林、张、颜、柯)十三、龙湖乡(吴、丁、郑、张、施、王、许、陈、黄、曾、郭、苏、粘、杨、刘、颜、蔡、洪、翁、庄、留、金)续表十四、英林乡(洪、林、吴、张、柯、王、杨、董、苏、傅、姚、谢、李、黄、曾、许、陈、刘、欧阳、蔡)续表十五、石狮镇(张、丁、蔡、倪、王、洪、陈、谢、林、黄、郑、许、苏、吴、萧、邱、颜、郭、戴、龚、施、李、高、杨、曾、叶、周、温、刘、柯、孙、姜、商、何、田、江、卞)。
中国姓氏的地域特征与族群分布研究

中国姓氏的地域特征与族群分布研究中国姓氏的研究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一种重要探索。
姓氏作为人们家族身份的象征,既体现着家族的延续和血缘关系,又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文化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姓氏的地域特征与族群分布,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口因素。
一、姓氏的地域特征中国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就有着多样的姓氏分布特点。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姓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例如,北方地区多姓“王”,而江南地区多姓“陈”、“张”。
这些地域特征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迁移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姓氏的地域分布研究,可以了解和探讨中国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历史变迁。
二、姓氏的族群分布姓氏除了体现地域特征外,还反映了不同族群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要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着不同的姓氏分布特点。
例如,藏族的姓氏多以“达”、“次”为姓;维吾尔族的姓氏多以“买”、“伊”为姓。
这些姓氏分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也是研究中国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
三、姓氏的文化解读姓氏作为文化符号,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不同姓氏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不同族群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中国常见的姓氏中,有很多与自然界、动植物相关,如姓“林”、“杨”、“魏”等。
这些姓氏所代表的文化意义,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态观念、自然崇拜等方面的内容。
四、姓氏的人口统计学意义姓氏可以作为人口统计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指标。
通过对姓氏的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变化和结构特点。
姓氏还可以用于人口迁移和人口遗传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姓氏遗传研究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姓氏的遗传特征探究民族迁徙和人口演化的历史。
总之,中国姓氏的地域特征和族群分布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它不仅仅是对中国人口和文化的一种描述,更是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人群关系的一种解读。
通过对中国姓氏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姓氏的地域分布与特点

姓氏的地域分布与特点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名称,反映了其所属的家族与血缘关系。
不同的姓氏在各个地域的分布及其特点多种多样,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姓氏的地域分布与特点,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北方姓氏分布与特点北方地区以汉族人口为主,姓氏分布较为集中。
京、津、冀、晋、蒙等省份的姓氏多以单姓为主,如王、李、赵等。
这些姓氏不仅在北方地区流传广泛,而且在其他地方也具有一定的分布。
例如,王姓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常见姓氏,而李姓在全国分布也较为广泛。
北方地区的姓氏分布还受到历史遗留和移民因素的影响。
例如,河北省的姓氏多为古代北方民族的姓氏,如石、郑等;而山西省的姓氏则多为其他地方移民的涌入,如陈、刘等。
这些历史和移民因素使得北方姓氏的分布更加多样化。
二、南方姓氏分布与特点南方地区的姓氏分布相对分散,多样性较高。
广东、福建等省份的姓氏特点鲜明,如陈、黄、林等姓氏在南方地区分布较为集中,而在北方地区较为罕见。
南方姓氏的分布与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关。
南方地区地势复杂,山地和水域较多,不利于人口的迁移和通行。
这使得南方地区形成了许多相对封闭的地域群体,家族内姓氏的传承相对稳定。
此外,南方地区历史上多次遭受战乱和外族侵略,人口流动较为频繁,这也为南方姓氏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三、西南姓氏分布与特点西南地区的姓氏分布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云南、贵州等省份的姓氏多为少数民族姓氏,如杨、吴、陈等。
这些少数民族姓氏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西南地区复杂多元的人口和文化背景。
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是形成该地姓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
西南地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封山育人的地理环境使得姓氏的流动性较低。
此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自拥有自己特定的姓氏传承规律,这也使得西南地区的姓氏特点与其他地区有所差异。
总结:姓氏的地域分布与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我国姓氏分布图.

我国姓氏分布图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万多个姓氏,其中3000多个一直使用到今天。
早在1978年,我国的有关部门曾对北京等七大城市的姓氏使用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北京市共有姓氏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 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
把七大城市姓氏放在一起统计,共有2694个。
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对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查174900人,得到姓氏737个。
两年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也对这些普查资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查537429个汉族人,共发现姓氏1066个。
至198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又利用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对全国六大方言区570822人进行统计,得到姓氏1086个。
上述3次抽样调查所得姓氏合在一起,共有1436个,造成这种姓氏较少的原因主要与抽样有关,被抽样的人口比例不大,无疑有大量的姓氏因为没有被抽到而遗漏。
因此,根据不少专家的估计,我国目前使用的姓氏应在3000个以上。
当然,上述数字也仅是估计而已。
十分确切的姓氏使用数字,只有在以后进行人口普查时,对姓氏进行专项统计后才能得出。
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情况是十分悬殊的。
以我国北部为例,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仅在北京市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总人口的10.6%,李、张二姓也各占9.6%,刘姓占7.7%。
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3以上。
又如上海市,据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区和上海县625万人的统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46%、6.4%和5.83%。
除这三大姓外,位居前10名的还有李、徐、朱、周、吴、刘、沈。
七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43%不等。
此外,人口数量占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9个,除上述10个外,另有杨、黄、陆、孙、顾、赵、胡、金、曹。
中国姓氏分布图:找找看你的姓在哪个省

中國姓氏分布圖:找找看你的姓在哪個省★★★《三味書屋754》2014年03月06日編輯整理★★★★★★★★新舊百家姓對照美國媒體10月22日刊登題爲《中國姓氏地理分布》的署名文章,作者馬特·斯基亞文紮在文中稱,對于壹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來說,中國的常用姓氏少得可憐。
文章稱,在中國待了壹段時間以後,妳所發現的最令人驚訝的壹件事是,某些姓氏非常非常普遍。
作者說,當他2004年在江蘇省的壹所高中教英語時,他記得,在壹個班30個學生中,至少有8個姓王。
幸運的是,所有學生都起了英語名,這讓他能夠輕易地記得誰是誰。
然而,鮮爲人知的是,大多數中國常用姓氏都有著它們各自的地理“基礎”。
中國問題專家安德魯·斯托科爾斯制作了壹些令人著迷的地圖,告訴我們壹些中國姓氏在哪些地方最爲集中。
占中國總人口20%以上的李、王、張三大姓氏通常出現在中國東北地區,這裏的漢族人口比例最高。
美國人說中國姓氏太少李姓人口分布示意圖何姓人口分布示意圖據估計,中國87%的人口都姓著百家姓中的姓氏,逾1/5的中國人姓李、王或張,總共超過2.75億人。
相比之下,美國90%的人口,姓氏超過15萬種。
楊姓人口分布示意圖任姓人口分布示意圖汪姓人口分布示意圖不過,大多數中國姓氏都在中國境內有壹個地理“基礎”,這壹點較少爲人所知。
壹些有趣的地圖告訴我們,哪些姓氏在中國的哪裏最爲集中。
範姓人口分布示意圖崔姓人口分布示意圖馬姓人口分布示意圖比如,占中國人口超過20%的李、王和張姓,常見于中國東北,那裏漢族人口占絕對多數。
但並非所有的常見姓氏都在東北。
比如,陳姓,就主要集中于中國的東南省份。
鄧姓人口分布示意圖許姓人口分布示意圖周姓人口分布示意圖還有馬姓,由于該姓曆史上與中國回族相連,因此姓馬的人常見于中國西北,那裏是中國伊斯蘭人口的聚居區。
當然,某些姓氏在壹國境內有地理基地,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葉姓人口分布示意圖潘姓人口分布示意圖趙姓人口分布示意圖比如在美國,有斯堪的納維亞語言姓的人,在明尼蘇達和南、北達科他州十分常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姓氏分布地区赵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市为多。
钱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和安徽等省市为多。
孙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河北和吉林等省为多。
李姓在全国分布最广,尤以河南、四川、山东等省市为多。
周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市为多。
吴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市为多。
郑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尤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
王姓在我国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长江地区,尤以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等省市为多。
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云南等省市为多。
陈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为多。
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辽宁等省市为多。
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四川等省为多。
蒋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为多。
沈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尤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居多。
韩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多。
杨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山西、江苏、安徽等省市为多。
朱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省为多。
秦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为多。
尤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福建省为多。
许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市为多。
何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为多。
吕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河南二省为多。
施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福建三省为多。
张姓在全国分布最广,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孔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江苏、吉林三省为多。
曹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市为多。
严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市多。
华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上海、吉林、江苏等省市为多。
金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上海等省市为多。
魏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湖北、河南等省市为多。
陶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
姜姓在全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尤以山东省为多。
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为多。
谢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为多。
邹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江西、山东、湖北、浙江、福建等省为多。
喻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北、江西、贵州等为多。
柏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山东、安徽等省为多。
水姓主要分布在浙江一带,尤以浙江吴兴、临安为盛。
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为多。
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为多。
云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海南等省市。
苏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省为多。
潘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为多。
葛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浙江、江苏等省为多。
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上海、江苏、甘肃、浙江等省为多,上述四地之奚姓约占全国汉族奚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
范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湖南等省为多。
彭姓分布广泛,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最多。
郎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贵州等省为多。
鲁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安徽之鲁姓为多。
韦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广西、河南等省为多。
昌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但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湖北仙桃、潜江、武汉、黄石、孝昌,河南信阳、登封、伊川、洛阳,安徽六安、巢湖、金寨,山东平度,重庆,成都,江西吉安、新余、萍乡、南昌,湖南益阳、桃江,江苏南通,辽宁,浙江,陕西城古,宁夏,内蒙古,台湾,海南等地。
马姓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尤以宁夏、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市为多。
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甘肃、河南等省多此姓。
凤姓主要分布在贵州一带。
花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等省为多。
方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河南二省为多。
俞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浙江、江苏等省为多。
任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为多。
袁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浙江等省为多。
柳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
酆姓主要分布在湖南、陕西、安徽、湖北等省市。
鲍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青海、江苏、山东、湖北、浙江等省为多。
史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湖南、山东为多。
唐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为多。
费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市为多。
廉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等省为多。
岑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广东、广西等地为多。
薛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
雷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为多。
贺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湖南、山西两省为多。
倪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为多。
汤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
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黑龙江、辽宁、湖南为多。
殷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为多。
罗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为多。
毕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为多。
郝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
邬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西、安徽、内蒙古、四川、浙江等省为多。
安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北、安徽、河南三省为多。
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等省为多。
于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市为多。
时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山东为多。
傅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湖南等省为多。
皮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西、湖北、湖南、安徽、贵州、四川等省市为多。
卞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四川、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为多。
齐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东北三省和河北、河南为多。
康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等省居多。
伍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湖南、湖北、广东为多。
余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为多。
元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二省。
卜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为多。
顾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
孟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市为多。
平姓主要分布在河南省。
黄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以广东、四川、湖南、广西和江苏省比较多。
和氏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为多。
穆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湖南、广东、云南、四川等省市为多。
萧姓在我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山东、广东等省为多。
尹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为多。
姚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江苏、浙江、安徽为多。
邵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徽、湖北等省为多。
湛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二省。
汪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为多。
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为多。
毛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浙江、广西、四川、湖南为多。
禹姓主要分布在山西、四川、广东等省市。
狄姓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
米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甘肃、新疆、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苏、贵州等省市为多。
贝姓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二省。
明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湖南等省为多。
臧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等省为多。
计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上海等省市多此姓。
伏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等地为多。
成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湖南为多。
戴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两省为多。
谈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为多。
宋姓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为多。
茅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福建、江苏等省市。
庞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广西为多。
熊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湖北、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为多。
纪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北京、山东、江苏等省市为多。
舒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为多。
屈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陕西等省为多。
项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等省为多。
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四川等省为多。
董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为多。
梁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为多。
杜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陕西、河南、河北、甘肃、山东、四川、辽宁、吉林等省为多。
阮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为多。
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等省为多。
兰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福建、江西等省为多。
闵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省为多。
席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陕西等省为多。
季姓在全国分广泛,尤以江苏、浙江为多。
麻姓主要分布在河北省。
强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为多。
贾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尤以山西、河北、四川为多。
路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为多。
娄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贵州、江西、黑龙江、河南等省为多。
危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西二省。
江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广西、安徽、四川、广东、湖北、福建等省区为多。
童姓在全国各地分布较广,尤以云南、浙江等省为多。
颜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为多。
郭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为多。
梅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为多。
盛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浙江等省为多。
林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为多。
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贵州、湖南多此姓。
钟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江西、四川、广西、湖南、浙江等省为多。
徐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等省为多。
邱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为多。
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为多。
高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省市为多。
夏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为多。
蔡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为多。
田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省为多。
樊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陕西、河南、江西三省为多。
胡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等省市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