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按照“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写,层次清晰,语言优美。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边疆小学的独特魅力,还能激发学生对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一些较难的词句和文章的深层含义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了解较少,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补充和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 个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边疆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文中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2、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魅力。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分钟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分钟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分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孩子们一天的学习生活。

文中运用了许多新鲜有特色的词句,展现了边疆小学独特的风光和文化。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但对于边疆地区的生活和文化,他们可能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们理解。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 13 个字。

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感受边疆小学的独特魅力。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青树下的小学,感受其独特的氛围。

2、问题引导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情感和语言的魅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3)引导学生理解“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这句话,体会小学生们上学的快乐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学生们上学的快乐和自豪。
2.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这所小学有什么特别之处?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1 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本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学法
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主识字、读通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朗读体会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根据教材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认识“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 13 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 21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那下 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 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 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 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 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 看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三)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 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 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 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多。然后我出示: 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有……,有……,还有……。在顺势 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地体 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各民族之间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 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 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 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 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B.上课的情景 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说课稿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说课稿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按照“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顺序,描绘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展现了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生活的美好。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能力。

但是,他们对于边疆地区的生活和文化可能了解较少,对于课文中所描绘的民族特色和校园生活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 13 个字。

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青树下的小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朗读指导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精选5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篇一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知识点篇二一、我会写晨chén(清晨、早晨、晨读)绒róng(绒毛、绒布、天鹅绒)球qiú(地球、皮球、足球)汉hàn(汉族、汉语、男子汉)艳yàn(艳丽、鲜艳、艳阳)服fú(衣服、服装、服从)装zhuāng(军装、西装、假装)扮bàn(装扮、打扮、扮演)读dú(读书、读音、朗读)静jìng(安静、寂静、平静)停tíng(停止、停顿、停放)粗cū(粗壮、粗细、粗心大意)影yǐng(影子、黑影、身影)二、我会认坝bà(大坝、堤坝、坪坝)扬yáng(飞扬、飘扬、高扬)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竹)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三、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四、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我、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六、理解词语鲜艳:鲜明而美丽。

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说课稿

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说课稿

部编版三上语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说课稿1、《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精品课说课稿一、说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早晨、绒球花”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重点)2.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难点)四、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民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分钟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分钟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分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本文的语言优美,充满了童真童趣。

作者按照“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的顺序,描绘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展现了边疆地区教育的发展和各民族儿童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低学段向中学段过渡的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对于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民族情谊和校园生活的美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充满趣味的校园生活题材会有较高的兴趣。

但他们的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一些较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 13 个字。

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感受边疆小学的独特魅力。

五、说教法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 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风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

课文中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美的插图。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所边疆的小学。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

会写“晨、绒”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情感目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四、说教法和学法: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大部分是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学生的认读难度不大。

本课的10个会认字,可以进行集中指导,特别要强调“坝”的读音,提醒学生不能只读右半边字的音。

汉字的书写可以进行归类:先出示同结构的字,分析相同结构的字在写法上
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最终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质量。

上下结构的“晨、装”是书写的难点,教学时引入古体字,让学生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识记字形。

2.阅读理解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有不少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有声有色。

把握自然段的意思是三年级要着重训练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通过把握课文自然段的意思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表达运用
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教给他们规范的表达极其重要。

理解课文时,请学生用上“这是一所的小学”的句式进行表达,并结合生活实际迁移运用,真正地让学生的学习从学过走向学会。

五、说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介绍材料。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课件出示歌词。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学生说说你知道哪些民族。

3.学生介绍完,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导入课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会认字:
指名朗读,师生正音,出示“坝”“摔”“跤”“洁”,引导学生说说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识字方法:
形近字认读
(2)课件出示词语:
①小组朗读,师生正音。

②说说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记住这些词语。

课件出示图片
ɑ.借助图片,了解“坪坝”“凤尾竹”。

b.用拆拼法理解“鲜艳”。

c.做动作,读词语“打扮”“摔跤”“朗读”。

(3)再次整体朗读词语。

三、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晨、汉、艳、服、装、扮、读、静、粗”,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2)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
了哪几个场景的内容?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同学们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中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总结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内容吗?
本文先写了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然后写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最后进一步赞美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图文结合,加一张课文主题图)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感受这所边疆小学的独特魅力。

(生读课题)
学写概括是三年级学生训练的一个重点,需要多训练、多复习。

二、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通过感情朗读,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四)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通过问题进行感悟:
(1)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2)他们是这样读课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树枝、-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 - 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呢?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

一意思讲到就行)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美丽的,是热闹的。

我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用上“这是一所________的小学。

___________。

”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学校。

课件出示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等几个场景,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自己喜欢的各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
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六说板书设计:一是突出主要内容,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点:二是表现表达的情感白豪与赞美;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教给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