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课后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1. 答案: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信号的装置。

它通过使用特定的物理效应或工作原理来感知和测量环境中的物理量或特定的参数。

2. 答案: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传感器应用示例:-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和控制温度,例如室内温度控制、工业加热系统等。

-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例如汽车轮胎压力监测、压力容器监控等。

- 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和颜色,例如光电开关、自动亮度调节系统等。

- 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空气中的气体成分,例如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

-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震动,例如运动传感器、汽车碰撞传感器等。

-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水份,例如室内湿度控制、大气湿度监测等。

3. 答案: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 电阻效应传感器:基于电阻值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物理量,例如温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

- 电容效应传感器:基于电容值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物理量,例如湿度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

- 电感效应传感器:基于电感值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物理量,例如金属检测传感器和霍尔效应传感器。

- 光学效应传感器:基于光学特性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物理量,例如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 声波效应传感器:基于声波信号的变化来感知和测量物理量,例如声波距离传感器和声速传感器。

4. 答案:传感器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要测量的物理量。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测量范围:传感器是否能够覆盖所需的测量范围,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精度。

- 工作环境:传感器是否适用于所需的工作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 响应时间:传感器的反应速度是否满足实际要求,是否能够快速响应变化的物理量。

- 成本和可靠性:传感器的价格是否适宜,并且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 安装和维护: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是否方便,是否需要额外的设备或配件。

传感器 课后题及答案

传感器 课后题及答案

传感器课后题及答案第1章传感器特性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2.传感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3. 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4.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敏感元件;2)传感器; 3)信号调理器;4)变送器。

5.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6.某传感器精度为2%FS ,满度值50mv ,求出现的最大误差。

当传感器使用在满刻度值1/2和1/8 时计算可能产生的百分误差,并说出结论。

7.一只传感器作二阶振荡系统处理,固有频率f0=800Hz,阻尼比ε=0.14,用它测量频率为400的正弦外力,幅植比ε=0.7时,,又为多少?,相角各为多少?8.某二阶传感器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比ε=0.1若幅度误差小于3%,试求:决定此传感器的工作频率。

9.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量变化5 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 mV,求其灵敏度。

10. 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S1=0.2mV/℃、S2=2.0V/mV、S3=5.0mm/V,求系统的总的灵敏度。

11.测得某检测装置的一组输入输出数据如下:a)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求其线性度和灵敏度;b)用C语言编制程序在微机上实现。

12.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T=3s 的一阶系统,当传感器受突变温度作用后,试求传感器指示出温差的1/3和1/2所需的时间。

13.某传感器为一阶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用时,在t=0时,输出为10mV;t→∞时,输出为100mV;在t=5s时,输出为5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14.某一阶压力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为0.5s,若阶跃压力从25MPa,试求二倍时间常数的压力和2s 后的压力。

15.某压力传感器属于二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比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力输入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完整版)传感器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传感器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何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并阐述其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系。

答:准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精密度: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精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的的影响程度,其定量特征可用测量的不确定度表示。

4.为什么在使用各种指针式仪表时,总希望指针偏转在全量程的2/3以上范围内使用?答:选用仪表时要考虑被测量的大小越接近仪表上限越好,为了充分利用仪表的准确度,选用仪表前要对被测量有所了解,其被测量的值应大于其测量上限的2/3。

14.何为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试述传感器的静态标定过程。

答:静态标定:确定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

动态标定:确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如频率响应、时间常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

静态标定过程:①将传感器全量程分成如干等间距点。

②根据传感器量程分点情况,由小到大一点一点地输入标准量值,并记录与各输入值相应的输出值。

③将输入值由大到小一点一点减小,同时记录与各输入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④按②、③所述过程,对传感器进行正反行程往复循环多次测试,将得到的输出-输入测试数据用表格列出或作出曲线。

⑤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就可以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静态特性指标。

第二章1.什么叫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答:应变效应: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形变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应变效应。

工作原理:在电阻丝拉伸极限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即:∆R=K0ε(K0:电阻丝的灵敏系数、ε:导体的纵向应变)R2.金属电阻应变片与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答:区别:金属电阻变化主要是由机械形变引起的;半导体的阻值主要由电阻率变化引起的。

优缺点:金属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缺点是应变灵敏系数较小,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度是金属电阻应变片50倍左右。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部分课后作业答案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部分课后作业答案

部分课后作业答案2-8. 标称电阻为100Ω的应变计贴在弹性试件上。

设试件的截面积 S=1×10-5m 2,弹性模量E=2×1011 N /m 2,若由1.0×104N 的拉力作用,使应变计的电阻相对变化为1%,试求此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

解:∵灵敏度系数εRR K /∆=,又已知%1=∆RR,F=1.0×104 N ,S=1×10-5m 2,∴ )/(101101100.129254m N mN S F ⨯=⨯⨯==-σ 由εσ⋅=E ,可得321129105)/(102)/(101-⨯=⨯⨯==m N m N E σε 所以,灵敏度系数2105%1/3=⨯=∆=-εRR K2-9. 将4片相同的金属丝应变片贴在实心圆柱形测力弹性元件上,如题2.9图所示。

设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K=2,作用力F=1 000kg 。

圆柱形横截面半径r=1cm ,弹性元件的杨氏模量E=2×107N /cm 2,泊松比μ=0.285。

求:(1)画出应变片贴在圆柱上的位置图及相应测量电桥的原理图; (2)各应变片的应变ε;(3)若测量电路采用电桥电路,设供电桥电压E =6V ,桥路输出电压U o 为多少?(4)这种测量方法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能否具有补偿作用?试说明原因。

解:⑴将R 1~R 4四片应变片按图2-9(a )所示粘贴,其中R 1、R 3沿轴向粘贴,测量轴向应变,R 2、R 4沿径向粘贴,测量径向应变。

测量电桥为全桥测量电路, R 1与R 3置于电桥的一对角线上,R 2与R 4置于电桥的另一对角线上,如右图2-9(b )所示。

题2.9 图⑵∵)(1500105.1)/(102)01.0(14.3/8.9100032722μεπσε=⨯=⨯⨯⨯====-cm N m N Er FE A FE∴εK R R R R =∆=∆3311, R 1与R 3的纵向应变(轴向应变)ε为1500με;μεεK K R R R R r -==∆=∆4422 ,式中μ为泊松比,μ=0.285。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 传感器及其特性1-1 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 因此需要有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

随着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传感器的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可能安装在传感器的壳体里或与敏感元件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此外,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工作必须有辅助的电源,因此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1-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及其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传感器位于信息采集系统之首,属于感知、获取及检测信息的窗口,并提供给系统赖以进行处理和决策所必须的原始信息。

没有传感技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科学技术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信息控制技术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

发展方向:开发新材料,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多功能集成传感器的研究,智能传感器研究,航天传感器的研究,仿生传感器的研究等。

1-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什么?衡量它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与时间无关。

主要性能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什么?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响应特性。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采用阶跃信号做输入,频域分析采用正弦信号做输入。

1-5 解释传感器的无失真测试条件。

答:对于任何一个传感器(或测试装置),总是希望它们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精度高、灵敏度高,输出波形无失真的复现输入波形等。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厚度等

•返
•上
•下
•图
第4章
| 4.4 总结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主要应用场合 以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4.4
• 答:①优点:a温度稳定性好

b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c动响应好
• ②缺点:a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

b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c寄生电容影响大
•返
•上
•下
•图
第4章
| 4.4

拟合直线灵敏度 0.68,线性度 ±7%
•返
•上
•下
•图
第1章
| 1.4 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 T=3s 的一阶系统 ,当传感器受突变温度作用后,试求传感器指示 出温差的1/3和1/2所需的时间。
• 解:设温差为R,测此温度传感器受幅度为R的阶跃响 应为(动态方程不考虑初态)
•返
•上
•下
•图
第1章
| 1.5 某传感器为一阶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用时,在
t=0时,输出为10mV;t→∞时,输出为100mV;在t=5s时, 输出为5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 解:此题与炉温实验的测飞升曲线类似:
•返
•上
•下
•图
第1章
| 1.8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特性?有哪些主要指标?
• 答: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 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 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 性。
。而电感式传感器存在交流零位信号,不宜于高频
动态信号检测;其响应速度较慢,也不宜做快速动
态测量。

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的物理参数有:磁场、电流

传感器部分课后习题答案1

传感器部分课后习题答案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部分习题(共37题)(信阳师范学院周胜海,2015)第二章温度检测2-1.在有些热电阻传感器测温实践中,热电阻测量电桥须用三线(四线)连接法(不能用二线连接法)。

请给出三线(四线)连接法示意图,并请简要说明采用三线(四线)连接法的理由和连线注意事项。

2-2.请给出一款由NTC型热敏电阻传感器、晶体管、二极管、继电器等元器件,构成的温度控制器原理图,并简要说明控制原理。

2-3.请给出一款由NTC热敏电阻传感器、电阻器、电压表、电池等元器件,构成的温度计原理图,并简要说明测量原理。

2-4.请定量说明热电偶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原理。

2-5.请给出一款由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构成的摄氏温度计的原理电路,并简要说明测量原理。

2-6.给出一款用两个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测量两点温差的原理电路,并定量说明测量原理。

2-7.请选用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电压比较器、晶体管、二极管、继电器、交流接触器等元器件,为某型电热锅炉设计一款温度自动控制(温控)电路,加热器功率为9 kW,使用三相交流电源。

要求:①给出温控电路原理图;②简要说明温控原理;③说明温控灵敏度调节方法;④说明抑制在临界点附近干扰引起抖动的措施。

2-8. 请给出由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构成的智能多点温度巡检系统的构成框图,并简要说明巡检原理。

第三章压力检测3-1.请定量说明金属丝式应变片传感器测量应变的原理,给出半桥(全桥)差动测量电桥示意图,说明半桥(全桥)差动测量电桥较单臂测量电桥的两个主要优点。

3-2. 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之一是电荷放大器。

请给出该放大器的原理电路,并证明该放大器的输出不受传感器与放大器连接电缆寄生电容(分布电容)的影响。

3-3. 请给出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不计边缘效应),并定量说明其测位移原理(设0d d <<∆)。

*3-4. 请证明非差动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测量微小线位移(即0d d <<∆)时,其特性近似是线性的。

传感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1

传感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1

1-1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1、 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2、 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3、 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

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4、 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5、 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 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7、 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 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9、 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程度。

1-2 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1、 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2、 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3、 “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4、 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1-3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为什么要分静和动?(1)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输入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动态特性:反映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2)由于传感器可能用来检测静态量(即输入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量)、准静态量或动态量(即输入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变量),于是对应于输入信号的性质,所以传感器的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Z-1 分析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 R2
R4 R3
、RP;
2、右边、变大、变小。 3、交流电源、防止引起极化。
7题: (课堂讲解)。
8题:1、 P U 2 可知:P=160mW;输出电压增加。
R
2、 0~24V
3、UO

Ei
x l
4、
Rx
10103

x l
可知:Rx=3000Ω ;UO=12V。
9题:1、 相等、平衡、平衡、温度补偿。 2、 变小、不平衡、调节零点、限幅、左边。 3、 0.02。 4、偏小、气化带走热量、氧化/腐蚀。 5、PTC热敏电阻。 6、(略)。
第一章作业
一、选择题: 1、B,A
2题:(略)
2、B
3、C
4、B,A
5、D
3题:1、200×0.5%=±1℃。 2、1/20×100%=±5%;1/100×100%=±1%。
4题:1、(240×0.6%)/250=0.576%,下近0.5级,应选择0.5级。 2、(240×0.6%)/300=0.480%,下近0.5级,应选择0.2级; (240×0.6%)/500=0.288%,下近0.5级,应选择0.2级。
10题:(略)。
11题:1、还原型、越大; 2、加速吸附/电离、200-300℃、大; 3、降低; 4、升高、右边; 5、污染/腐蚀等; 6、扬声器。
12题:1、
B( 1 1 ) B=4000、T0=25℃、R0=1MΩ ;
RT R0e T0 T T1=-30℃、T2=100℃。
代入上式可求:R-30=20.9MΩ 13题:(略)。 14题:(略)。
4题:1、1.6mm 2、T=20ms,f=50Hz 3、多次谐波的合成 4、2.5mm
6题:1、10mm 3、T=6.25mS;f=160Hz
2、5mm 4、x=5sin(wt)mm
一、选择题: 1、D.A 2、C
2题:
第四章作业
3、B 4、C.B 5、D.A 6、A
7、B.C
3题:1、不导电 2、距离小、电涡流大、等效电感小、输出频率大。
4、A、B 8、D
2题:(讲解)。
3题: 条件不足—差动全桥?差动半桥?(讲解)。
4题:1、查表知:α =0.00385。 2、Rt=100(1+0.00385×50)=119.25Ω 。 3、查表知:Rt(50)=119.40Ω 。 4、∆R=0.15 Ω ;(0.15/119.40)×100%=0.126%。
5题:1、0.5级,0~500N量程相对误差: (500×0.5%)/70=3.57% 1.0级,0~100N量程相对误差: (100×1.0%)/70=1.43% 选1.0级,量程范围为0-100N的较好。
6题:1、0.1℃;(0.1/199.9)×100%=0.05%; 2、199.9×0.5%=1.0℃;(1.0/199.9)×100%=0.5%; 3、180.6 ℃; 4、(1.0/180.6)×100%=0.55%; 5、179.6℃~181.6℃。
5题:1、铂热电阻。
2、-200~960℃
3、100Ω 。
4、84.27Ω 、115.40Ω 。
5、
U0

E 4
( R1 R1

R2 R2

R3 R3

R4 R4
)
单臂电桥:UO=0.1925V 分压电路:UO=0.1787V
误差:∆ UO=0.0138V
6题:1、中间位置、相等、R1 R3 R2 R4 或
安装 距
离l




为了得到较好
的线性度与最大的 测量范围,测振探 头与被测金属的安 装距离l为线性范围 的1/2。
4题:1、1.6mm 2、T=20ms,f=50Hz 3、多次谐波的合成 4、2.5mm
6题:1、10mm 3、T=6.25mS;f=160Hz
2、5mm 4、x=5sin(wt)mm
一、选择题: 1、D.A 2、C
2题:
第四章作业
3、B 4、C.B 5、D.A 6、A
7、B.C
3题:1、不导电 2、距离小、电涡流大、等效电感小、输出频率大。
2、不需要激励电源,有永久磁铁提供磁路磁场。
z
3、(略) 4、(略)
7题:增大、向上、增大、减小、增大、减小、负值、变慢。
8题:(略)。 9题:(略)。
一、选择题: 1、D.A 2、C
2题:
第四章作业
3、B 4、C.B 5、D.A 6、A
7、B.C
3题:1、不导电 2、距离小、电涡流大、等效电感小、输出频率大。
10题: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粗大误差。
11题:参考例题1-4。
10题:下图是射击弹着点示意图,请你分别说出图 a、b、c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克服?
偏差特别大
弹着点接近 正态分布
弹着点均偏 向右上侧
第二章作业
一、选择题: 1、B、D、A 5、A、D
2、C 6、B
3、A、F 7、C
4题:1、1.6mm 2、T=20ms,f=50Hz 3、多次谐波的合成 4、2.5mm
6题:1、10mm 3、T=6.25mS;f=160Hz
2、5mm 4、x=5sin(形
电涡流探头 压在电焊条 的药皮表面, 药皮厚度不 够时,电涡 流增大。
药皮
4题:电涡流式测振探头 电涡流式探头
7题:1、 y 1 0.6x 0.02 x2 2、(略)
3、 s y x 0.6 0.04 x
4、K1=0.6-0.04×2=0.52;K2=0.6-0.04×8=0.28
8题:(略)。 9题:1、系统;2、系统;3、系统;4、系统;5、系统+随机;
6、系统;7、随机;8、系统;9、系统+随机;10、随机。
R100=67.2KΩ
第三章作业
一、选择题: 1、A、C 2、B
2题:(课堂讲解)。
3、B
4、C
5、D
6、D
3题: 1、U0=50mV图(b)可知δ =5mm;δ =5mm图(a)可知∆P=50KP。
2、由图可知,线性范围为±60KP
y(mA) 20
4题:1、 y 4 16x
2、(讲解)。
3、4mA、20mA、12mA。
4
4、250Ω 。
5、输出电压过高。
0
6、(略)。
7、62.5KP
8、电源坏了;变送器损坏;……。
9、(略)
10、(见后)。
1.0 p(MP)
5题:磁滞、右移、变小、变小; 变大、变大、幅值、相反、左移、同相。
6题:1、都是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现转速测量;
a)利用的是自感电动势、b)利用的是感应电动势。n 60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