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化工分析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化工原料和产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然而,在进行化工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布局,化学品存放区域应与分析区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和事故发生。

实验室内应设有安全出口和紧急出口,保证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撤离。

2. 基本安全设备实验室内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包括安全淋浴器、安全眼镜、毒气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发生事故时提供基本的保护。

3. 安全教育培训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1. 化学品的存放与标识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存放,并标明其名称、危险性等信息。

易燃、易爆、剧毒等化学品应单独存放,并采取适当的防火、防爆措施。

2. 化学品的取样与称量取样与称量化学品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安全眼镜等。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以防止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3. 化学品的废弃废弃的化学品要进行分类处理,并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有毒化学品不能直接排放,要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废弃。

四、实验操作的安全措施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并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正常,并对实验操作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安全措施。

2. 个人防护措施进行实验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服、安全眼镜等。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物质,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3. 实验装置的安装实验装置的安装要稳定可靠,避免发生意外。

特殊装置如高压容器、高温炉等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4.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违规操作和过程失控。

化学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

化学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

化学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化学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化学分析工作要求操作员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且必须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下完成。

本规程旨在为化学分析员提供一些基本的安全操作准则,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健康和环保,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以及操作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工作前的准备1.工作场所的检查与清洁:在开始工作前,必须检查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水槽、实验台、天平和玻璃器皿等必须被清洗干净,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操作员的着装:着装要求为穿戴宽松、舒适、干净的工作服,发丝要用发带束起来以免卷入器械或试剂中。

3.防护措施:操作员应定期检查实验室的防护装备,如警示标语牌、消防器材、眼镜、手套及面罩等必须齐全,消防设施要保持清洁、易于使用和及时保修。

三、化学品的处理1.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要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记、包装和储存,确保安全使用。

不同种类的化学品要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储存,并放置在通风、干燥、凉爽的地方;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品必须分开存放,而且要贴上明显的警示标识。

2.常规操作中的化学品使用:对所有化学品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化学品的使用必须坚持按照物品名称、产品代码、品质等采购,并注重记录到账簿中。

当使用所有化学品时,都须戴上手套、眼镜、护RESPIREATOR口罩等,防止化学品飞溅、吸入有害物质。

3.废弃化学品的处理:废弃化学品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不得和普通垃圾一同处理。

一般情况下,需要采取特殊处理手段,将化学废料安全地处理并彻底清除。

四、气体的使用1. 氧气、氮气等气体的使用:使用时,要确保氧气、氮气等气体的压力在安全水平之内,并定期对气瓶进行检查、清洗与保养。

在使用时,应该设置适当的安全阀,以避免突然发生爆炸或泄漏。

2.实验室排气系统的运行:实验室排气系统的运行应该定期维护,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当使用气体的时候,必须确保气体的流量合理,尤其是那些可能存在高浓度的气体。

熟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

熟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

精品可编辑熟料化学分析 操作规程 一、 烧失量(Loss ) 称取试样0.5g ,精确至0.0001,置于干净的小瓷坩锅中,放置在高温炉中,从低温升到950℃或1000℃恒温灼烧至恒重(本厂1000℃恒温烧30分钟),取出冷却称量。

计算:Loss =【1-(灼烧后重-空锅重)÷试样重】×100%二、 游离氧化钙fcao(1)、称取试样0.2克,精确至精品0.0001,置于干燥的三角瓶中,用量筒(杯)量取甘油可编辑精品——酒精溶液25——30毫升,摇匀后置于有回流冷凝管的电炉上加热,至微沸关掉电炉,冷到无回流液时,用笨甲酸滴定至红色完全消失,这样反复操作三次,10分钟后,不再出现红色即为化学反应终点。

(2)、计算方法:fcao=V耗×Tcao÷试样重×100%三、化学全分析:(氯化铵重量法)1、Sio2:称取试样0.5g,精确至0.0001,置于干净干燥的小烧杯中可编辑精品(250毫升),再取1可编辑精品可编辑g 左右NH 4CL 倒入该杯中,用平头玻璃棒(干净、干燥的)压破NH 4CL ,搅匀试样后加浓HN 32——3滴,浓HCL 毫升,拌匀后,水浴加热蒸干,然后用(3+97)热盐酸溶液洗涤过滤(定量快速滤纸),过滤后,滤纸与Sio 2(滤纸上)置于大瓷坩锅中,放到电炉上灰化,至白色(用大瓷坩锅盖子保留逢隙盖住,不能让滤纸燃烧),后放到高温炉中950℃或1000℃灼烧至恒重,(本厂灼烧半小时)取出冷却称重。

精品计算:Sio2=(烧后重-空锅重)÷试样重×100%2、全分析:Cao、Mgo、Fe2o3、Al2o3将过滤后的母液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移液管先用自来水洗涤2——3次,再用蒸馏水洗涤2——3次,然后用分析液洗涤2——3次。

(1)、Cao:吸取分析液25毫升,置于干净的大烧杯中,后用蒸馏水稀释至200毫升左右,拌匀后,先加(1+2)三乙醇胺5毫升,加钙指示剂少许,搅拌再加20%KOH溶液,可编辑精品调至出现荧光黄后过量7可编辑精品——9毫升,拌匀后,用EDTA 标液滴定,终点为亮红色。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操作规程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操作规程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操作规程一、化学分析操作规程题目:0.05mol/LEDTA溶液的标定和Ni2+含量的测定。

1.仪器50mL滴定管1支;250mL容量瓶4个、25mL移液管1支;锥形瓶250mL8支;烧杯100mL5支;表面皿3个;量筒50mL1支;25mL烧杯1支;洗耳球、洗瓶、玻璃棒、10mL量杯、pH试纸、胶头滴管、废液缸1支。

2.试剂EDTA溶液 0.05mol/L;盐酸:1:1;氨水:1:1;氨-氯化氨缓冲溶液(PH=10);铬黑T指示剂:5g/L;紫脲酸铵指示剂:2%;3.标定、测定过程(1)标定:称取在800±50℃温度下灼烧至恒重的基准试剂氧化锌1.5g(精确至±0.0001g)3份,分别置于1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10mL盐酸(1:1)溶解,将溶液分别转移至3支250mL容量瓶中定容,再分别从3支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mL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用1:1氨水调至溶液pH=7-8,加10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5滴铬黑T指示剂溶液,用0.05mol/L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2)测定精确称取酸性镍盐溶液3份,加50mL水,用1:1氨水调至溶液pH=7-8,加10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0.2g紫脲酸铵混合指示剂,摇匀,用0.05mol/L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紫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

2.考核时间:3.5小时3.评分细则:另附。

二、仪器分析操作规程考核题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1仪器1.1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配1cm石英比色皿2个。

1.2容量瓶(100mL):9只。

1.3移液管(25mL):1支。

1.4吸量管(10mL):1支。

2试剂2.1标准溶液(100ug/mL):标准物质为苯甲酸、山梨酸、水杨酸、1,10菲啰啉之中的二种。

2.2未知液(现场给出范围):为给出的两种标准物质中的一种。

3.实验操作3.1 未知物的定性分析3.1.1分别移取两种标准溶液和未知液25.00mL,置于3个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线,摇匀。

化学分析规程

化学分析规程

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原材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烧结矿、球团矿、铁精粉、返矿、钢渣、炼钢红泥、混合料的系统分析1本规程参照:GB/T16730.2—1986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含量GB/T6730.9—1986 硅钼蓝光度法测定含硅量GB/T6730.15—1986络合滴定法测定钙、镁量GB/T6730.11—1986 氟盐取代络合容量法测定铝量GB/T6730.5—1986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三氯化钛—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全铁GB/T6730.7—198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金属铁2分析试样中吸附水的测定——重量法2.1术语2.1.1 吸附水定义:存在于矿物表面、缝隙、矿物毛细孔中的水。

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

2.1.2外在水分:存在于颗粒表面、颗粒之间的水分。

风干即可除去。

2.1.3内在水分:存在于颗粒气孔中的水分,风干后须加热到102~105℃时才逸出。

2.1.4结晶水(化合水):矿物化学组成的一部分,在矿物组织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2.2 分析方法:称取试样1克于带盖称量瓶中(连同称量瓶一起称量),于干燥箱中在105~110℃(称量瓶不盖盖)烘干2小时,冷却至室温称量。

2.3 注:2.3.1烘干试样的同时,不得烘干其它试样或含水较高的物品。

2.3.2应利用测得吸附水对试样其它成分进行校正。

2.3.3烘干温度因含化合水、含硫量不同等其它原因不定,应在实验中予以说明。

3 灼烧减量(烧失量)的测定——重量法3.1术语灼烧减量(烧失量):灼烧减量为试样在950~1000℃灼烧时失去的量,包括:结晶水、二氧化碳、有机物及矿物中的硫等。

灼烧后的称量,系试样经灼烧后各组分复杂的化学反应所引起量的减少或增加的代数和。

增加的量包括:氧化亚铁及其它低价氧化物被氧化等。

3. 2分析方法:称取经105℃烘干后的试样1.0000克于铺有一层定量滤纸的灰皿中,置于高温炉内灼烧,初以低温逐渐升高,最后于1000℃灼烧1小时。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5篇)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5篇)

化工分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化工分析工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进行,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化工分析工作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

第三条安全责任1. 分析员是化工分析过程中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组织、安排和指导分析工作。

2. 所有从事化工分析工作的工作人员都有安全责任,必须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作安全。

3. 所有部门负责人都有安全责任,必须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第四条基本要求1. 所有从事化工分析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理解并履行安全责任。

2. 在进行化工分析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化工分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

3. 在进行化工分析工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遵守规程要求。

4. 在进行化工分析工作时,必须遵守相关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措施第五条实验室布局1. 实验室的区域应按照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布局,各区域应有明确的边界和阻隔措施。

2. 实验室中应配备充足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六条安全装备1. 实验室中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按照危险性分类进行划分,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应存放在不同的储存柜中,储存柜应标有明确的标识和警示语。

第七条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三章分析工作操作规程第八条试样准备1. 在进行化工分析工作前,必须核对试样信息和化学品性质,确保安全操作。

2. 在进行试样制备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3. 试样制备完成后,必须妥善存放,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第九条仪器操作1. 在进行仪器操作前,必须核对仪器参数和使用要求,确保安全操作。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1、试验人员应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试验时,精力必须高度集中。

2、化学药品和物品应按有关规定分类存放、专人保管。

保管人员应了解其性质及保管方法。

3、接触有毒物品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4、稀释溶液时必须将比重大的溶液倒入比重小的溶液中,并注意搅拌。

5、打开有挥发性气体的试剂瓶或进行能产生挥发性气体的化学试验时,应在通风的地方操作。

6、酸、废液必须分别存放,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对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质,不得随意倒入废液桶中,须单独存放解毒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7、如不慎发生中毒、烧伤,立即送医院治疗,并告诉医生受伤原因。

第1页。

熟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

熟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

熟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熟料是制备水泥的原材料之一,通过化学分析熟料的成分,可以了解其质量特性,为生产水泥提供指导。

本文旨在阐述熟料化学分析的操作规程。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 仪器:化学分析天平、熔融炉、毛细管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硝酸、硅酸、硫氰酸铵、二氧化钛标准样品等。

三、实验步骤1. 取熟料样品,粉碎至细颗粒状,确保样品均匀。

2. 确定熟料试样的重量,记录下来,以备后续计算。

3. 确定熟料中主要成分的含量:a) 硅酸盐含量测定:将1g熟料样品与10ml稀盐酸混合,两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溶液。

将溶液转移至熔融炉,加热至1100℃,使二氧化硅熔融;然后冷却并与硫氰酸铵混合,形成淡黄色溶液。

用稀硫酸滴定溶液,直到颜色从黄变为'天蓝色'(终点)。

计算公式:硅酸盐含量(%)=(硅酸盐滴定体积*0.0365*100)/样品重量。

b) 铝酸盐含量测定:分析样品中的含铝量,采用N-苯基-邻-硝基苯胺作为指示剂,硫酸作为滴定剂,监测滴定溶液的颜色改变,当溶液呈微红色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体积。

计算公式:铝酸盐含量(%)=(滴定体积*0.029*100)/样品重量。

c) 铁酸盐含量测定:将10g熟料样品浸泡在稀盐酸中,使其破碎,并加热至沸腾。

过滤溶液,并取50ml过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中煮沸,直到溶液变为无色。

冷却后,用硫氰酸铵溶液滴定,至颜色变为淡黄色。

计算公式:铁酸盐含量(%)=(滴定体积*0.056*100)/样品重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校准试剂,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 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服和安全眼镜,避免试剂的直接接触。

3. 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避免故障发生。

4.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和仪器,保持整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熟料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熟料的质量特性,指导生产工艺和水泥的制备。

六、实验结论熟料化学分析操作规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用于评估熟料的化学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本规定
1. 目的
根据规定的要求,对采购金属件产品,公司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等
化学成份
进行测量与分析,控制符合要求的产品投入使用和交付。

2. 范围
2.1 适用于本公司用化学试剂方法对采购的金属件产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

2.2 本规程可对碳(C)、硫(S)、锰(Mn)、硅(Si)、磷(P)、铬(Cr)、镍(Ni)、铜(Cu)、钼(Mo)、铌(Nb)、钒(V)、钛(Ti)等十二种化学
元素成份进行测量与分析。

3. 职责
3.1 化学分析岗位试验人员负责在光谱分析仪无法工作特殊情况下,采用普
通的化学
试剂法对公司规定产品(含采购产品)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3.2 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所用化学试剂的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

对危险或有
毒试剂用
品实行登记。

3.3 生产部抽查组和相关分厂负责试样的提取,并送至化验室进行制备。

4. 作业程序
4.1 岗位要求
4.1.1 作业要求
(1)采购金属件化学成份要求
主要依据对应产品的国家标准以及与供方签订的相关技术协议等规定
实施测量,并作为分析判定准则。

(2)公司制造的产品化学成份要求
主要依据对应产品的国家标准,以及与顾客签订的技术协议等规定
实施测量,并作为分析判定准则。

4.1.2 质量工作要求
(1)试验人员具备岗位操作资格证书,并能熟练采用试剂法进行检验。

(2)熟悉并执行本化学成份分析岗位操作规程及有关检验标准。

(3)根据有关部门的委托试验申请,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相关产品的化学成份分析试验,如实填写并保存试验原始数据,出具分析报告,并及时通知对应部门。

当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向本部门领导报告。

(4)配合生产部相关主管,做好数据统计并定期汇报本岗位的相关质量工作。

4.2 本岗位作业流程
取样→制样→确定产品分析要求→测量化学成份→分析并判定结果→
记录原始
参数→出具分析报告(必要时,含不合格复试报告)
4.3 作业方法
4.3.1 根据采购产品送检单位的委托,针对具体的样品及检验要求,结合本规程
中的相应化学成份测量方法分别进行测试并出具报告。

4.3.2 对于本单位不能测试的某化学成份情况,可委托具备检验资质的外单位检
测并提供相应的试验报告。

5. 记录
《化学分析报告》
第二部分:化学分析用试样的制备
1. 化学分析试样制取
本文中试样的制取适用于本化验室常规分析试样的制取。

2. 质量要求
执行标准GB222-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法及成品化学成份允许偏差》。

3. 操作过程
样品的提供与交接
化验室收到试样和送样单时,应认真检查分析项目和试样状态,有问题应立即向送检人员提出,明确后再收取和登记,并及时取样或妥善保管,以防止试样搞混。

4. 金属制品试样制备
钢材的化学分析用试样样屑,可以钻取、刨取或用某些工具机制取、样屑应粉碎并混合均匀,制样前应检查加工现场和工具是否干燥、清洁、无油污和其它杂物,
以确保试样纯净。

制取样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冷却加工工具,金属表面有油污时,取样前应用无水乙醇、乙醚等溶剂洗净、风干,并应去除金属表面铁锈、氧化铁皮及其它附着物,将表面除去一层后再制样。

如遇钢铁试样有缩孔或气泡,应及时与
送检部门联系,重新送样。

试样制取过程中,加工钻取试样速度不得太快,以防止金属材料氧化,若制取的
金属试样呈蓝色,则应重新制取。

供分析用试样的采样量,一般应是要求全分析元素或项目用量的5-6倍,以保证
复查时需要用量。

如用纸袋装样,则纸袋用纸必须细密光滑,不许带有绒毛纤维。

试样袋或盛样瓶应在制样前填写与委托单一致的来样单位、试样名称、牌号、分析项目、制样日
期,并复核所填内容是否一致。

5. 试样的保存
试样必须在分析后保管一年,以备复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