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控制设计方法
路基路面选择题(精选)

1、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__分项工程_为单元,采用100分制进行。
2、建设项目中,桥梁工程按特大桥、大桥、中桥分别作为一个___单位工程__。
3、一个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在建设项目中作为一个___分部工程__。
4、分项工程的评分值满分为100分,按实测项目采用__加权平均法__计算。
5、某合同段所含单位工程均合格,且工程质量鉴定得分为95分,质量等级应评定为__合格__。
6、加筋土挡土墙应作为__分部工程__进行质量评定。
7、某大型挡土墙应作为__分部工程__进行质量评定。
8、高速公路的___新建和改建__工程应采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9、以下工程属于单位工程的是___ X合同段交通工程__。
(排水、防护、涵洞不属于单位工程)10、以下工程属于分部工程的是___Y合同段排水工程_。
(路基、路面、交通属于单位工程)11、以下工程属于分项工程的是__X合同段路面基层__。
(路基、排水、交通不属于分项工程)12、《公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适应范围主要针对__四级及四级以上__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13、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__合格与不合格___。
.14、水泥混凝土面层测定的强度指的是__弯拉强度__。
15、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中,具有质量否决权的是___基本要求__。
16、二灰砂砾基层应按___分项工程___进行质量评定。
17、根据“评定标准”规定,某一级公路土基压实度标准为96%,当某测点的压实度为92.5%时,评定结果为___不合格并扣分___。
18、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按___分项工程__进行质量评定。
路面:每10公里或每标段为单位工程;1~3公里为分部工程面层、基层、路沿石、人行道、路肩、路面排水是分项工程等(蓝色为关键分项)19、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混凝土是以___28d ___龄期的强度为评定依据。
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哪项工程___高速公路大修___。
21、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中,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应超过___3~4h ,并短于水泥终凝时间。
2021年道路工程试卷和答案(32)

2021年道路工程试卷和答案(32)一、单选题(共35题)1.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检验时,最重要的筛孔不包括的()。
A:是0.075mmB:是1.18mmC:是2.36mmD:是4.75mm【答案】:B【解析】:按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要求,选用全部或部分需要筛孔的标准筛,做施工质量检验时,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公称最大粒径、一档较粗的控制性粒径筛孔,按大小顺序排列成套筛。
2.渗水系数的单位是()。
A:ml/minB:g/minC:L/minD:ml/h【答案】:A【解析】:渗水系数是指在规定的初始水头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渗入路面规定面积的水的体积,以mL/min计。
3.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测试中,应对测试值进行修正,但不包括()修正。
A:温度B:支点C:湿度D:原点【答案】:D【解析】: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以内,可不修正,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沥青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进行温度修正。
湿度影响系数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能引起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应进行支点修正。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路面底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水泥剂量选()。
A:5%,6%,7%,8%,9%五个用量B:3%,4%,5%,6%,7%五个用量C:1%,3%,5%,7%,9%五个用量D:3%,4%,5%,6%四个用量【答案】:B【解析】:P24 依据(JTG/TF20-201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砂砾作路面底基层时,配合比设计推荐的水泥剂量为3%,4%,5%,6%,7%五个;对水泥稳定细粒土,塑性指数小于12,水泥剂量为4%-8%,间隔1%,塑性指数≥12,水泥剂量为6%-14%,间隔2%。
5.对于结构层厚度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厚度代表值应大于等于设计厚度B:厚度代表值应小于等于设计厚度C:厚度代表值应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代表值允许偏差D:厚度代表值应小于等于设计厚度减代表值允许偏差【答案】:C【解析】:厚度代表值为厚度的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
路基路面答案(01-10)_简答题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试卷库《路基路面试验检测》试题答案(第01卷)五、简答题1.土方路基、基层、沥青面层压实质量控制指标是什么?这些指标又是如何定义?1.路基、基层(除填隙碎石外)、沥青面层压实质量控制指标是压实度,填隙碎石基层为固体体积率。
对于路基及基层(除填隙碎石外),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于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达到的密度与室标准密度的比值。
固体体积率是指固体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
2.请论述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的主要过程。
2.(1)选择适宜的灌砂筒;(2)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砂的质量;(3)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4)在试验地点选择平坦表面,打扫干净;(5)将基板放在干净的表面上,沿中心凿洞,凿出的材料放入塑料袋,该层材料全部取出后,称总质量。
(6)从材料中取样,放入铝盒,测定其含水量;(7)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央(筒砂质量已知),打开开关,让砂流入试坑,不再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称剩余砂的质量。
(8)计算压实度。
3.请论述沥青路面弯沉评定方法。
3.计算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L r=L +ZαSL r——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L——评定路段经各项修正后的各测点弯沉的平均值;S——评定路段经各项修正后的全部测点弯沉的标准差;Zα——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
弯沉值修正:(1)如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进行季节修正;(2)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cm且路面温度超过(20±2)℃围时,应进行温度修正。
当弯沉代表值L r不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竣工验收弯沉值)时得满分;大于时得零分。
4.根据“评定标准”规定,可以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性能测试的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各方法的测试原理。
4.测定方法有:铺砂法,摆式仪法,横向力系数测定车法。
铺砂法原理:将已知体积的砂,摊铺在所要测试路表的测点上,量取摊平覆盖的面积。
砂的体积与所覆盖平均面积的比值,即为构造深度。
2015年山东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

2015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损伤理论、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主要完成人:韦金城、王林、马士杰、余四新、韩文扬、付建村、孙强、任瑞波、程钰、胡宗文、赵海生、胡家波主要完成人的贡献及曾获奖励情况:1、韦金城:高级工程师,参与制定项目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提出并验证了以损伤率指标和疲劳方程联合表征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和结构疲劳损伤模型,行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控制疲劳设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完善和发展了永久性(长寿命)路面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开裂及其损伤发展规律,提出了确定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疲劳损伤状态下结构有效承载力的方法及半刚性基层结构开裂损伤的现场诊断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拉伸抗裂和极限应变指标的既有损伤半刚性基层上加铺结构抗裂设计指标和参数,形成了专用设计方法,提出并验证了集排水、抗裂于一体,可快速施工、无需养护的耐久性路面维修结构;提出了兼顾强度、建设缩裂、减少离析和增强抗疲劳性能的骨架密实型水泥或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设计方法;提出了半刚性基层材料双层连续摊铺,一次成型施工工艺。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10-J-223-2-02-R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第6位;“永久性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JB2009-1-12-6,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第6位。
2、王林:研究员,项目总负责,制定项目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
提出了以损伤率指标和疲劳方程联合表征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和结构疲劳损伤模型,完善和发展了永久性(长寿命)路面设计方法,实现了大规模工程应用;系统研究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开裂及其损伤发展规律,提出了确定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疲劳损伤状态下结构有效承载力的方法及半刚性基层结构开裂损伤的现场诊断方法;提出了基于动态拉伸抗裂和极限应变指标的既有损伤半刚性基层上加铺结构抗裂设计指标和参数。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
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1.21
•【字号】陕政发[2009]12号
•【施行日期】2009.01.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陕政发〔2009〕1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推进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政府令第76号)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决定授予“煤气透平与电动机同轴驱动的高炉鼓风能量回收机组(BPRT)”等28项成果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优质丰产旱作小麦长旱58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68项成果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授予“养正合剂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等107项成果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以受表彰的同志为榜样,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取得更好更多的科研成果。
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继续实施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全
面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共计203项)。
国家级获奖成果一览表

4
2009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周绪红
沙爱民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5
2009
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控制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沙爱民(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
6
2009
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
徐岳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
7
2010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
谢永利
国家级获奖成果一览表
点击:
国家级获奖成果一览表
序号
年度
项目名称
负责人(参加人)
奖励名称
获奖等级
1
2006
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周绪红(主持)、刘永健
国家科术进步奖
二等
2
2007
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
折学森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
3
2008
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
胡长顺
国家科技进步奖
王春生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
12
2013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
冯忠居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
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等
8
2011
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时变分析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建工)
周绪红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
9
2013
环保型路面建造技术和工程应用
沙爱民(主持)、裴建中、胡力群、蒋玮
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等
10
2013
盐渍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
道路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道路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和控制方法发表时间:2020-08-12T09:12:33.707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2期作者:王涛[导读] 水泥剂量在水泥基层施工过程中是关键的指标摘要:水泥剂量在水泥基层施工过程中是关键的指标,所以其有着清楚明确的标准。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道路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和控制。
基于此,本文从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标准、道路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方法以及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有效控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道路水稳基层水泥剂量;检测和;控制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市建设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而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中市政道路工程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其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然而就现阶段来讲,道路工程在施工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水稳基层水泥计量的检测与控制,依旧需要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进而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合格。
一、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标准为了可以准确检测水泥剂量,需要根据与有关规定的标准曲线开展。
容易影响水稳碎石的施工质量标准曲线,所以必须要根据集料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制定相应的标准曲线,再对比各个标准曲线,进而方便绘制与要求相符的标准曲线,也可以为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水泥剂量很有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1]。
集料属于建筑材料之一,其功能是以配置砂浆以及混凝土为主,在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集料配合比情况也可以成为制定标准曲线的参考依据之一,所以通过深入分析就可以归纳总结最适宜的检测标准,进而为确保检测工作正常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因此,在进行检测前,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楚明确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标准。
二、道路水稳基层水泥剂量的检测方法(一)原材料检测水泥稳定碎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原材料,原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到基层质量是否合格,所以需要加强原材料试验检测,严格把手质量关。
公路路面基层

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弯拉模量
土类
级配良好的 砾石-砂-粘 土,砂或砾 石
粉质砂, 粉质-砂质 粉土,粉质 砂质粘土 粘土,级 粘土,级配
配差的砂 很差的砂
重粘 土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弯拉模量(×103MPa)
>2.8~10.5 1.7~ 3.5
7~21
7
0.7~1.7 0.35~1.05 ≤0.7
式中:m1——活动偏心块的重量(kg); h1——活动偏心块的厚度(m); r1——活动偏心块的半径(m); R——偏心距(mm);
m2——固定偏心块的重量(kg); h2——固定偏心块的厚度(m); r2——固定偏心块的半径(m); ρ——钢的密度;
f——振动频率(Hz)
w——角速度(r/min);
抗裂性不足 导致面层 反射裂缝
冲刷能力 不足导致面层 唧浆、松散
强度不足 导致面层 疲劳破坏
强度问题
• 半刚性基层的可设计强度值域很宽:0.5~12MPa •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不仅靠结合料的剂量,更应要靠良好
的集料级配.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到高强又不开裂. • 高强度半刚性材料应该是结构设计的要求的结果,而且应该
二、仪器设备 三、试料准备 四、试件制作步骤 五、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系数 测定方法
• 机测法和利用振弦传感器法 • 应变片电测法及测试系统的组成 • 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系数测定方法研究 • 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系数测定方法研究 • 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系数测定方法 • 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系数测定方法
3.5~7
<3.5
1.4
水泥剂量(干土重%) ≤5
7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开裂可能。
干缩系数
含水量(%)
干缩系数(με/%)
6.5
水泥碎石 XM 4%
5.5
水泥碎石 XM 5%
水泥碎石 XM 6% 4.5
3.5
2.5
1.5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时间(h)
250
水泥碎石 XM 4%
0.3MPa 10HZ
0.5MPa 10HZ
0.7MPa 10HZ
差刷量(克)
150
冲刷试验结果
冲刷量(克)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分钟)
水泥土(6%)
0.5MPa 10HZ 0.5MPa 15HZ 0.5MPa 20HZ 0.5MPa 25HZ
冲刷量(克)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半刚性基层的“问题”
强度高且容易开裂 半刚性基层容易发生水损坏 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需要考证
半刚性基层何去何从?
强度高
国外对半刚性基层的开裂与冲 刷损坏主要是通过增加面层厚度和 抗裂性好 控制面层的渗水来避免和减少,效 果有限,成本较高。
半刚性基层
抗冲刷性能强
国内曾采取过在基层中通过设 置应力吸收层、铺设土工布、预锯 缝以及封层等方式减少基层自身收 缩开裂和冲刷现象以及对面层的影 响,效果不明显,且易引起新的破 坏现象。
35
15
-5
-25
温度(℃)
水泥石和集料的收缩系数
成分
水泥石
集料
花岗岩
玄武岩
石灰石
白云石
砂岩
收缩系数(×10-6) 10~20 7~9 6~8 6 7~10 11~12
冲刷问题
半刚性基层表面的非紧密联结的细料在动 水压力泵吸作用下的脱离是形成冲刷的主 要原因。
不产生或减小冲刷途径: 减少细料含量 增加结合强度 消减动水压力
时间(分钟)
水泥砂砾(6%)
0.5MPa 10HZ 0.5MPa 15HZ 0.5MPa 20HZ 0.5MPa 25HZ
图4-18 水泥砂砾(6%)、水泥土(6%)在相同作用力相同时间不同频率下冲刷曲线
50
水泥砂砾(6%)
200
水泥土(6%)
40
30
20
10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分钟)
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 控制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长安大学 沙爱民
2010 年 04 月09日
大背景: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减少路面早期损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供车辆安全、平稳行驶
面层 基层
主要起承重作用
路基
基层是公路路面的主要承重层, 基层的使用寿命决定着整个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
半刚性 基层
配差的砂 很差的砂
重粘 土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弯拉模量(×103MPa)
>2.8~10.5 1.7~ 3.5
7~21
7
水泥剂量(干土重%) ≤5
7
0.7~1.7 0.35~1.05 ≤0.7
3.5~7
<3.5
1.4
9
10
≥13
收缩开裂问题
温度或干燥收缩是材料的“天性”。 及时的保湿养生可以避免干燥收缩
长安大学自“八五”开始至今,近二十年长期对半刚性基 层的抗裂性、强度形成机理以及综合性能改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 研究和实践,发现:半刚性基层性能改善的经济、有效途径在于 改进材料的组成设计。
研究内容
理论依据
试验手段
设计方法
工程应用
理论依据
强度问题
半刚性基层的可设计强度值域很 宽:0.5~12MPa
0
55 45 35 25温度(1℃5 ) 5
-5 -15 -25
温缩系数(με/℃)
温缩系数(με/℃)
16 14 12 10 8 6 4
55
20
15
10
5
0 55
水泥碎石 GK 6% 水泥碎石 GK 8% 水泥碎石 GK 10%
35
15
-5
-25
温度(℃)
二灰碎石 XM 4:11:85 二灰碎石 XM 9:16:75 二灰碎石 GM 4:11:85
拌合、摊铺 压实、养生
其他类型 基层, 15%
半刚性基 层, 85%
水泥
砂石材料
或+ 或
石灰
工业废渣
其他类型 基层, 5%
半刚性基 层, 95%
半刚性基层
其他类型基层
图1 各级公路基层类型
半刚性基层
其他类型基层
图2 高速公路基层类型
半刚性基层在我国应用极广,占到基层用量的85%(各 级公路基层)至95%(高速公路基层)以上。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不仅靠结合料的剂量, 更应要靠良好的集料级配.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到高强又不开裂. 高强度半刚性材料应该是结构设计的要求的
结果,而且应该是有界限的.
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弯拉模量
土类
级配良好的 砾石-砂-粘 土,砂或砾 石
粉质砂, 粉质-砂质 粉土,粉质 砂质粘土 粘土,级 粘土,级配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成因的“内忧外患”
超载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
路面结构设计方法问题? 路面结构类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设计理论体系(指标与方法)
半刚性基层在具有显著技术、经济优势的同时,存在下列突出问题。
抗裂性不足 导致面层 反射裂缝
冲刷能力 不足导致面层 唧浆、松散
强度不足 导致面层 疲劳破坏
温缩系数
பைடு நூலகம்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水泥碎石 GK 6% 水泥碎石 GK 8%
100
水泥碎石 GK 10%
0
55 45 35 25 温度1(5℃) 5
-5 -15 -25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二灰碎石 XM 4:11:85
200
二灰碎石 XM 9:16:75
100
二灰碎石 GM 4:11:85
250
水泥碎石 XM 4%
200
水泥碎石 XM 5%
150
水泥碎石 XM 6%
100
50
0
0
1
2
3
4
5
6
含水量(%)
干缩应变(με)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水泥碎石 XM 4%
100
水泥碎石 XM 5%
50
水泥碎石 XM 6%
0
0
1
2
3
4
5
6
含水量(%)
温缩应变(με)
温缩应变(με)
200
水泥碎石 XM 5%
150
水泥碎石 XM 6%
100
50
0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时间(h)
干缩系数(με/%)
干缩应变(με)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水泥碎石 XM 4%
100
水泥碎石 XM 5%
50
水泥碎石 XM 6%
0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时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