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治疗学

合集下载

作业治疗学第一章

作业治疗学第一章

三、按实际要求分类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作业活动 2、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 3、消遣性作业活动 4、教育性作业活动 5、矫形器和假肢的训练
第四节 作业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构筑作业疗法的理念
作业疗法相信人通过自己的作业 行为,即人、环境和作业性活动的 相互作用,促进身心发展。
二、作业疗法理论的形成过程
• 受薪工作 (paid work) • 没有受薪工作 (unpaid work) • 学业活动(school work)
休闲活动 (play/ leisure activities)
• 主动式休闲 (active leisure)
– – – 养生活动: 太极、气功、茶道等 运动 :体操、球类、跑步、游泳、游戏比赛等 放松活动: 逛街、散步、钓鱼类、用茶点、下棋、打麻将 等 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刊等 听音乐及看录像及影碟等欣赏活动 与家人、朋友、亲属等的交际活动 约会、闲聊、打电话、聚会等的活动 音乐、画画、摄影
香港作业治疗的发展
• 1978年,香港职业治疗学会成立 • 1991年,理工大学开办职业治疗学士课 程 • 1992年,香港医院管理局成立,并设立 医院管理局职业治疗统筹委员会推动职 业治疗的发展 • 1995年,理工大学开设硕士学位课程 • 1996年,香港理工学院升格为理工大学 • 2007年7月在香港的职业治疗师注册人 数总数为1218位
返回
国内作业治疗发展概况
• 1988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立时已建 立了作业治疗室(后改为作业治疗科) • 1989年,卫生部发布了《医院分级管理 (试行草案)》,要求二、三级医院必 需设立康复医学科并应设立作业治疗科 /室 • 1989年,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始 的WHO康复培训班开设了比较系统的 作业治疗课程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作业治疗学的定义与历史
2.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
3.作业治疗学的实践方法
4.作业治疗学的应用领域
5.作业治疗学的未来发展
正文
一、作业治疗学的定义与历史
作业治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特定的作业活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的学科。

它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从单一康复技术到综合性康复模式的发展过程。

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
作业治疗学以神经发育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强调患者在作业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激发患者的潜能,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三、作业治疗学的实践方法
作业治疗学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工作模拟、认知功能训练、上肢功能训练等。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四、作业治疗学的应用领域
作业治疗学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等领域。

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脑损伤患者、骨折患者、心脏病患者等。

五、作业治疗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康复医学的进步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作业治疗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作业治疗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作业治疗学是一门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康复学科,通过特定的作业活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

作业治疗学第三版摘要:一、作业治疗学的定义与历史发展1.作业治疗学的定义2.作业治疗学的历史发展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1.人类职业发展的阶段理论2.人类职业学习的理论三、作业治疗的应用领域1.康复治疗2.教育领域3.心理治疗四、作业治疗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我国作业治疗学的发展现状2.我国作业治疗学的发展展望正文:作业治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日常活动中如何发挥自身功能,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和社会参与的学科。

它以人的功能发挥为核心,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帮助个体克服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作业治疗学的历史发展可追溯到20 世纪初,随着医学和康复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活动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专门研究和应用生活活动的治疗方法,即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人类职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和人类职业学习的理论。

人类职业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职业发展经历从出生到老年的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人类职业学习的理论则强调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

作业治疗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康复治疗、教育领域和心理治疗等。

在康复治疗领域,作业治疗通过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教育领域,作业治疗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心理治疗领域,作业治疗通过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作业治疗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促进我国作业治疗学的发展,今后应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广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之,作业治疗学作为一门关注人类生活质量和功能发挥的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作业治疗学第四章名词解释

作业治疗学第四章名词解释

作业治疗学第四章名词解释
治疗性作业活动(therapeutic activities)概念: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治疗作用: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性作业活动的应用原则:
1.训练前访谈
2.训练环境调适
3.人际环境挑适
4.配合康复阶段
5.训练后访谈
治疗性作业活动:生产性活动、手工艺活动、艺术活动、园艺活动、体育活动娱乐活动等.
治疗性作业疗法: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园艺活动:包括种植花草、园艺设计、游园活动等。

针对有身体、精神、心理等方面善需求的人们,通过植物的种植、修剪等有目的的设计园艺治疗活动,达到最终改善生活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园艺疗法.
生产性活动:可被理解为一些有直接或间接价值的活动,生产性活动种类繁多,包行各业的活动.。

运动康复专业《作业治疗学》教学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作业治疗学》教学大纲

《作业治疗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选用教材《作业治疗学》,窦祖林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第三版(二)参考书目《康复功能评定学》,王玉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三版(H)在线资源慕课在线课程(三)学术期刊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运动疗法技术学是研究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各种治疗技术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的科学,是康复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课程目标1: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框架构成。

扎实掌握运动康复的基础核知识,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学习基础核心知识,并加以应用课程目标2: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掌握常规的专业技术,了解其基本原理,具备独立康复作业的能力。

课程目标3:知识运用能力,3.2能将多种专业知识融汇贯通,具备较强的运动康复分析能力3.3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制定运动康复方案的能力学会尊重团队成员,同时尊重服务对象,在团队成员中充分发挥运动康复师的核心地位与优势,使服务对象产生更好的依从性。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五、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学时80六、教学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熟悉作业治疗计划的制订、适应症、禁忌症和作业治疗师的职责。

【重点、难点】合计1.重点:《作业治疗》的概述及发展简史2.2.难点:掌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和作业活动分析及评定【课程内容】第一节作业治疗基本概念第二节作业治疗发展简史第三节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作业治疗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作业治疗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作业治疗,促进学生作业治疗的印象;4.通过讨论,探讨运动疗法规律,促进学生形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作业治疗学窦祖林手功能

作业治疗学窦祖林手功能

作业治疗学窦祖林手功能【原创版】目录1.作业治疗学的概念和作用2.窦祖林对作业治疗学的贡献3.手功能在作业治疗学中的重要性4.改善手功能的方法和建议正文一、作业治疗学的概念和作用作业治疗学(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 OT)是一门关注个体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等方面功能的康复学科。

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干预措施,帮助个体恢复或改善其因疾病、伤残或心理障碍导致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窦祖林对作业治疗学的贡献窦祖林是我国作业治疗学的奠基人之一,从事作业治疗研究与实践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曾提出“生活功能重建”的理论,并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此外,窦祖林还致力于推动作业治疗学在我国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作业治疗师。

三、手功能在作业治疗学中的重要性手功能是作业治疗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因为它涉及到个体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自理能力。

手的功能包括抓握、伸展、屈曲、对指、感觉等,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个体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手功能的训练和改善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改善手功能的方法和建议1.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手功能训练的计划,包括训练强度、训练频率和训练方式等。

2.运用多种训练方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如关节活动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感觉训练等,以达到全面改善手功能的目的。

3.家庭和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家庭成员和社会各界给予关心和支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4.持续跟进和评估:在训练过程中,及时跟进患者的康复情况,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总之,作业治疗学在帮助患者改善手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业疗法学考试简答题

作业疗法学考试简答题

简要问答题:1. 什么是作业治疗?2. 什么是作业治疗师工作程序?3. 什么是作业治疗的分类?4. 什么是作业治疗的基本处方?5. 什么是作业治疗师工作制定?6. 什么是作业治疗的策略?7. 什么是治疗的基本材料和工具要求?8. 什么是体位选择的原则?9. 什么是不同体位进行作业治疗的作用?10. 什么是作业治疗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评定概念?11. 什么是作业治疗师工作思维方式和评定程序?12. 什么是作业治疗的思维方式和评定分类?13. 什么是作业治疗处方?14. 什么是作业治疗处方的制定程序?15. 什么是作业治疗处方的分类?16. 什么是作业治疗设计书?17. 什么是作业治疗设计书制定程序?18. 什么是作业治疗分析报告的书写?19. 什么是人体发育进程五个阶段?20. 什么是各种身体素质、年龄变化规律及特点?21. 什么是作业治疗随年龄变化选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22. 什么是制定随年龄变化的作业治疗步骤?23. 什么是作业治疗的各年龄段活动特点及适应症?24. 什么是自助器、种类和功能?25. 什么是使用自助器的注意事项?26. 什么是自助器的一些技术?27. 什么是自助器使用的目的、使用自助器所必须的基本原则?28. 什么是矫形器、种类和功能?29. 什么是使用矫形器的注意事项?30. 什么是矫形器使用的目的、使用自助器所必须的基本原则?31. 什么是作业活动?32. 什么是作业活动制定程序?33. 什么是作业活动的分类?34. 什么是作业治疗宣教?35. 什么是作业治疗宣教制定程序?36. 什么是作业治疗宣教的分类?37. 什么是日常生活?38. 什么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中上肢和下肢的重点?39. 什么是废用手、侯补辅助手和实用手的概念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中的注意事项?40. 什么是饮食动作障碍的对策?41. 什么是吃饭餐具的使用对策?42. 什么是偏瘫病人的进食程序?43. 什么是个人卫生的内容及作业训练的方式?44. 什么是对穿衣有用的改进方式?45. 什么是训练截瘫或四肢瘫病人及偏瘫病人穿衣服的方式?46. 什么是训练截瘫或四肢瘫病人及偏瘫病人穿裤子的方式?47. 什么是训练截瘫或四肢瘫病人及偏瘫病人穿鞋子、袜子和长统袜的方法?48. 什么是穿脱衣服动作及残疾人使用的衣服?49. 什么是移动的概念、目的、要点、方式?50. 什么是自动调节位置的方法?51. 什么是移动轮椅的方法?52. 什么是智能性轮椅使用?53. 什么是拐杖和手杖的运用及垫上、床上、轮椅上的锻冻?54. 什么是上下车及上下台阶的动作?55. 什么是不同便所、便器选择使用?56. 什么是洗澡的一般指南?57. 什么是浴缸中洗澡、出入浴池、洗身体及拧毛巾的方法?58. 什么是家务活动训练的目的与意义?59. 什么是训练训计划的编排?60. 什么是评定内容、操作简化原则、辅助工具以及家庭设施的选择和调配?61. 什么是家庭设施的改型和重新布置及照料儿童、营养与运动锻练的重要性?62. 什么是把持固定和左利手用工具的基本内容?63. 什么是书写、打电话等交流的基本作业方法?64. 什么是家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65. 什么是感觉障碍的常见原因?66. 什么是浅、深感觉对人体的影响及感觉的维持与改善?67. 什么是运动障碍的常见原因?68. 什么是运动功能的神经生理学机制?69. 什么是运动障碍的形式及治疗?70. 什么是认知?71. 什么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作业治疗方法72. 什么是作业治疗职业训练?73. 什么是作业治疗职业训练工作程序?74. 什么是作业治疗职业训练的分类?75. 什么是作业治疗环境干预?76. 什么是作业治疗环境干预工作程序?77. 什么是作业治疗环境干预的分类?78. 什么是娱乐治疗?79. 什么是娱乐治疗工作程序?80. 什么是娱乐治疗的分类?81. 什么是临床疾病的作业治疗方法?82. 什么是临床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原则?83. 什么是脑卒中?84. 什么是脊髓损伤中截瘫、作业治疗及支具选择?85. 什么是骨折康复的治疗分期?86. 什么是上肢、下肢骨与关节损伤的作业冶疗?87. 什么是手外伤后的康复分期与治疗?88.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康复治疗及日常生活指导?89. 什么是内科性疾病的作业治疗?90. 什么是精神疾病的作业治疗?如何对单侧忽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何对肩关节半脱位进行康复训练肩关节疼痛的康复训练如何对需要用轮椅的患者进行家庭环境改造。

作业治疗学

作业治疗学

作业治疗学一、名词解释1.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

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或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减少或恢复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并贡献于社会。

2.作业表现:主要是指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及休闲这三个方面的活动。

3.任务分析:是指分析个人活动和行为构成、行为场景之间动态关系,是对一项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活动或休闲娱乐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行为场景的一种分析认识的过程。

4.行为构成:是指活动中每一项动作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动作的基本步骤、运动类型和所需的基本功能等。

5.活动分析:是将每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成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然后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6.感觉运动成分:接受传入、处理信息及产生输出的能力。

包括感觉、知觉过程、神经肌肉骨骼的反射、关节活动度(ROM)、肌张力、力量、耐力、姿势控制和总体(粗大)运动的协调等多个成分。

7.转移活动:整个身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位置变化,是获得或保持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的一个基本活动。

8.治疗性作业活动: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9.生产性作业疗法:通过生产性活动进行训练,以达到改善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作业训练方法。

10.精确抓握:是手的拇指与示指和中指屈曲对抗用力所致的动作,是拇指与桡侧手指(示指和中指)相互运动的结果。

11.对掌活动:是指拇指尖向其他手指尖方向的运动,是保证手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

12.认知障碍:有多方面的表现,如判断、记忆、注意、推理、抽象思维、排列顺序的障碍等,临床上,以注意、记忆障碍多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治疗学一、名词解释1.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

作业治疗是协助残疾者或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减少或恢复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并贡献于社会。

2.作业表现:主要是指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力及休闲这三个方面的活动。

3.任务分析:是指分析个人活动和行为构成、行为场景之间动态关系,是对一项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活动或休闲娱乐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行为场景的一种分析认识的过程。

4.行为构成:是指活动中每一项动作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动作的基本步骤、运动类型和所需的基本功能等。

5.活动分析:是将每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动作成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然后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6.感觉运动成分:接受传入、处理信息及产生输出的能力。

包括感觉、知觉过程、神经肌肉骨骼的反射、关节活动度(ROM)、肌张力、力量、耐力、姿势控制和总体(粗大)运动的协调等多个成分。

7.转移活动:整个身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位置变化,是获得或保持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的一个基本活动。

8.治疗性作业活动: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9.生产性作业疗法:通过生产性活动进行训练,以达到改善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作业训练方法。

10.精确抓握:是手的拇指与示指和中指屈曲对抗用力所致的动作,是拇指与桡侧手指(示指和中指)相互运动的结果。

11.对掌活动:是指拇指尖向其他手指尖方向的运动,是保证手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

12.认知障碍:有多方面的表现,如判断、记忆、注意、推理、抽象思维、排列顺序的障碍等,临床上,以注意、记忆障碍多见。

13.单侧忽略:又称单侧空间忽略、单侧不注意或单侧空间失认,是指对于来自损伤半球对侧的刺激无反应,主要以视觉形式表现,也可以表现在近体空间的触觉及空间表象上。

表现为以体轴为中心离体轴越远越容易忽略。

14.感觉调节障碍:个体不能将警觉状态调整到适合于生活所需的水平,不能对感觉刺激做出正确反应称为感觉调节障碍,包括感觉防御、重力不安全感、对移动的厌恶反应、感觉迟钝。

15.节省体能技术:通过利用人体功效学原理,结合身体功能状态,通过合适的姿势、正确的活动方法或使用辅助器具和辅助技术,以减少体能消耗和预防并发症的技术和方法。

16.手杖三点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时先伸出手杖,再迈出患侧足,最后迈出健侧足的步行方式。

二、简答题1.简述作业治疗过程的六个基本步骤。

⑴评定: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⑵设定预期目标:在评定中将各种有价值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分析其残存功能,确定妨碍恢复的因素(恢复阻碍因素),从而预测出可能恢复的程度。

⑶制定治疗方案:制定一个包括预防对策在内的,为达到目标的治疗程序。

⑷治疗的实施:根据处方或确定的治疗程序表,与各专科治疗师密切联系,按照医师总的治疗方针,并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进行治疗。

⑸再评定:根据处方或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之后,患者逐渐恢复,但也可能与预期相反,并未接近目标。

因此要进行客观的复评,并要不断观察记录,这就是再评定。

⑹决定康复后去向:通过反复再评定,确认患者恢复已达极限,症状已固定之后,则要决定患者今后的去向。

2.简述作业活动的层次。

⑴角色:在已有期望、责任和权力的社会中的角色及位置。

⑵活动:通常是指有目标及指定的工作,对参与者有意义,并且与多项任务有关。

⑶任务:具有共同目的和行动的结合,对参与者有意义。

⑷行动:可认识的及看的见的行为。

⑸能力∕技巧:支持作业表现的一般特性或者个人的特性。

3.任务分析时,需要评定行为构成的神经肌肉骨骼内容有哪些?需要评定行为构成的神经肌肉骨骼内容有:①反射;②关节活动度;③肌张力;④肌力;⑤耐力;⑥姿势控制;⑦姿势定位;⑧软组织完整性。

4.请列出洗脸的活动成分。

⑴打开水龙头;⑵冲洗毛巾;⑶关上水龙头;⑷拧干毛巾;⑸擦脸5.治疗性作业活动选择的原则有哪些?治疗性作业活动选择的原则有:⑴在全面评定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选择。

⑵对活动进行分析,选择具有针对性而安全可行的活动。

⑶对活动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合患者的需要。

⑷尽量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治疗效果。

⑸充分发挥治疗师的指导、协调作用,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6.为改善平衡功能,可以选择那些作业活动?为改善平衡功能,可以选择的作业活动为:⑴生产性作业活动:锯木、刨削、拉锯、制陶等。

⑵手工艺活动:编织等。

⑶艺术活动:舞蹈等。

⑷园艺活动:种花、浇水、剪枝、游园等。

⑸体育活动:篮球、乒乓球、太极拳、游泳、飞镖、骑车等。

⑹游戏:套圈等。

7.为改善手的灵活性,可以选择那些作业活动?为改善手的灵活性,可以选择的作业活动为:⑴生产性作业活动:钉钉子、打磨、制陶、缝纫、纺织等。

⑵手工艺活动:编织、剪纸、折纸、插花、布衣、豆艺等。

⑶艺术活动:书法、绘画等。

⑷园艺活动:剪枝等。

⑸体育活动:乒乓球、飞镖等。

⑹游戏:钓鱼、迷宫、棋牌、电脑游戏等。

8.什么是手的误用、废用和滥用?误用是指由于活动中原动肌之外其他肌群的异常收缩导致的关节运动模式异常。

废用是指肢体的非有效使用。

滥用是指活动太快、太用力、太多或活动范围太大导致的组织损伤。

9.简述记忆力障碍的认知训练。

⑴环境适应:通过环境的重建,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求;⑵外在记忆辅助工具:如使用记事本、活动日程表和记忆提示工具;⑶内在记忆辅助工具:如无错性学习、助记术等方法的应用。

10.简述认知障碍的训练原则。

⑴在训练前应先进行注意功能的评定,即要求个性化训练。

⑵训练由易到难,切勿好高骛远。

⑶刚开始训练前应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干扰,以后逐渐转移到接近正常生活或正常生活的环境中训练。

⑷家属参与。

11.简述常见失用症的功能适应性训练要点。

训练要点如下:运动性失用:尽量减少口头指令;意念运动性失用:尽可能在相应的时间、地点和场景进行ADL训练;意念性失用:选用动作简化或步骤少的代偿方法;结构性失用:完成组装作业时提供说明书或安装顺序;穿衣失用:教会患者根据商标或做标记区分衣服的不同部位。

12.简要说明感觉统合治疗的原则。

⑴活动的环境要安全,使孩子能放心大胆的探索,摔倒了不疼不伤;⑵活动的器材要能提供多样的刺激,在所设计的一个活动中就能提供视觉+听觉+活动;⑶活动的难度必须适合孩子的发育水平,“有点难又不太难”,充分享受挑战的乐趣并得到适当的刺激;⑷活动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充分发挥孩子的内驱力;⑸活动的强度、时间、频率要有个性化,由孩子决定刺激种类及剂量;⑹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随时调整活动;⑺动态与静态、粗大与精细相互搭配交错,通常以3:2相结合;⑻当好治疗师的角色。

13.简述感觉统合治疗的目的。

透过有系统有目的的感觉刺激活动,促进大脑发育成熟,使大脑能有效地处理来自环境与身体的感觉信息,继而作出与环境需要相适应的反应,借此最终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兴趣。

14.压力治疗的适应证有哪些?压力治疗的适应证有:⑴控制瘢痕增生: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瘢痕,包括外科手术后的瘢痕和烧伤后的增生性瘢痕。

⑵控制水肿:有效地控制多种原因所致的肢体肿胀。

如偏瘫肢体的肿胀、淋巴回流障碍的肢体肿胀、下肢静脉曲张性水肿、手术后的下肢肿胀等。

⑶预防性治疗:①有效地预防烧伤后21天以上愈合的创面发展成增生性瘢痕;②预防关节由于增生性瘢痕所致的挛缩;③预防长期卧床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④预防从事久坐或久站工作人群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⑷促进肢体塑形:用于截肢残端塑形,防止残端肥大皮瓣对假肢应用的影响。

15.节省体能遵循什么原则?节省体能应遵循的原则为:⑴合理地安排活动。

⑵利用辅助器具简化活动。

⑶工作节奏要适中。

⑷保持正确的姿势。

⑸运用合适的身体力学。

⑹活动中配合呼吸。

16. C6平面脊髓损伤者可能需要的辅助器具有哪些?⑴矫形器:手功能位矫形器、踝足矫形器等。

⑵轮椅:手轮圈有突起推动把手的轮椅、电动轮椅、高靠背轮椅(直立性低血压严重者才需要)。

⑶自助具:1)进食自助具:万能袖套、带C型夹的勺子、带腕固定带的勺子、防滑垫、防洒碟、防洒碗、自动喂食器等。

2)修饰自助具:电动剃须刀、带C型夹的梳子或剃须刀、带固定带牙刷。

3)穿衣自助具:穿衣器、扣纽器、带指环的拉链等。

4)洗澡带自助具:扣环毛巾、长柄擦(海绵)。

5)交流自助具:电话托、书写器、翻书器、电脑输入辅助器具。

6)其他自助具:特制手柄钥匙、拾物器、开瓶器。

⑷其他辅助器具:环境控制系统、坐便椅、坐厕、加高坐厕、扶手、床边便椅、洗澡椅等。

17.如何根据使用者驱动轮椅的能力选择轮椅?⑴完全不能操纵轮椅者只能选用他人推动的轮椅。

如双侧上下肢完全瘫痪以及有严重智力障碍者等。

⑵双侧上肢虽无驱动轮椅的力量,但有残余能力可搬动小手把或按动电开关者可选用电动轮椅。

⑶肩、肘部肌肉有驱动力量,但手的握力不够者可选用带有推动把手的手轮,或在手轮上包塑料海绵。

⑷只有一只手能驱动轮椅者,可选用单侧驱动轮椅或选用电动轮椅。

⑸偏瘫患者可以选用低座位的普通轮椅,由健手驱动手轮,健足着地控制方向。

⑹双上肢肌力差者应安装延长杆以便于操作车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