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_高中作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_作文1900字_高三议论散文_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的君子,往往都有自己深刻而独立的见解,君子与君子相处过程中,往往能尊重彼此的见解,并且又拒绝苟同,却又能相处融洽!我和你关系好,敬重你的人品,但不代表我一定要同意你的主张。
我反对你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
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
这,才是君子。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
君子和而不同。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方针荒谬至极,却又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既然要改革,司马光就被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
后来王安石又因改革失败被罢官,很多人落井下石,向皇帝告他的黑状。
皇帝来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司马光恳切地说:“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我敬重你的人格,但我未必同意你观点;我反对你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你的全部。
这种张弛有度、和而不同的相处,这才是君子关系!王安石从小书读得很好,“名传里巷”,他老成持重,年纪轻轻就不苟言笑。
少年得志,官运亨通。
执掌朝廷大权,“严己律属”。
除了不爱洗澡,穿衣服相当不讲究外,经常头发蓬乱就上朝觐见天子,号令文武。
按当时的标准,他基本上算是神经病。
然而皇帝很欣赏他,尽管王安石是典型的“脏乱差”,依然“皇恩殊厚”,成为当朝宰相,锐意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想方设法为大宋收税,充盈国库。
司马光和王安石,性格迥异,又是政敌,两个人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做宰相,相当的不对付。
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
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
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比对方正确,比对方更了解国情。
所以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两人丝毫都不客气,用各种手段,向对方痛下杀手。
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高三作文】君子,和而不同 高三作文800字

【高三作文】君子,和而不同高三作文800字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一句来自《礼记·大同篇》的格言。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君子能够保持与人和睦相处,而又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这样一种特质显得愈发珍贵。
现今社会,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时常会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众人拥挤,人多嘈杂”、碰到不同意见时意气用事等等。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源自于人们缺乏和而不同的自律性。
将这一格言融入个人行为、行动中,开始尝试保持自己的个性和思想独立,同时享受与人和睦相处的快乐,此时君子的形象就展现出来。
总之,“君子和而不同”除了体现应该更注重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也告诉我们要自信,同时也要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拼尽全力。
在这个竞争和个性的时代里,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进步,以强大的个人魅力和完美的人际关系,才能将生活越过山海、变得更加精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和的作文开头论点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和的作文开头论点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文题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首先,什么叫"君子"呢?君子是品行高尚、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
他们不会因为小事就和别人争吵,也不会随便说人是非。
相反,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包容别人的不同看法和意见。
而"小人"就不一样了。
小人就是那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人。
他们总是能在一些小事上和别人唱反调,非黑即白,把事情复杂化。
有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小利益,他们也会互相攻击、勾心斗角,使大家陷入矛盾冲突之中。
接下来,我们再看"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这两个词组。
"和而不同",就是大家虽然有不同的观点,但还是能和谐相处,互相理解和包容。
而"同而不和"则正好相反,虽然大家观点一致,但还是会产生矛盾和争执。
古人常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都是有远见卓识的人,即使观点不同,也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但小人却正相反,就算大家观点一致,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纠纷。
老师,您看我是不是已经很好地解释了这句话的深意呢?我觉得做一个"君子",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学会宽容、谦逊,尊重别人的想法,和别人和睦相处。
反过来,如果我们都像"小人"那样,只顾眼前利益,老是和别人唱反调,那社会就会充满矛盾和纷争,大家都无法安居乐业了。
所以,我们要以"君子"为榜样...篇2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不和",听起来有点拗口哦。
不过别着急,让我们一起好好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君子与小人优秀作文5篇

君子与小人优秀作文5篇君子与小人优秀作文1“近君子,远小人“是先哲的谆谆教诲。
先哲教诲了千百年,君子与小人并存了千百年。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小人看上去似乎活得很精神,其实活得很劳累;君子看上去可能过得很常,但是过得很安祥。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们的地位和身份,而在于他们的灵魂。
小人的德行不会因位居而变得尊贵;君子的风骨不会因身陷囹圄而变得卑微。
遇到利害得失就会露出小人的嘴脸;面对大是大非方能显出君子的风范。
小人整天算计自己构想的天敌;君子时常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
小人得志便猖狂;君子落泊亦坦荡。
小人常将别人的满足视为自己的痛苦;君子则把别人的欢乐当做自己的幸福。
为蝇头小利,小人便与朋友反目成仇;为民族大义,君子会和冤家化敌为友。
小人把朋友当做自己进阶的天梯;君子把朋友视为自己生命的知己。
小人最拿手的好戏,是在面前对别人拨弄是非、造谣中伤;君子最常取的态度,是在生活当中对小人嗤之以鼻、避而远之;君子对小人的挑衅看成小丑跳梁;小人把君子的忍让当做软弱可欺。
小人最得意的是讨到的欢心;君子最厌恶的是见到小人的嘴脸。
一日没有是非,小人可能感到百般无聊;一世不见小人,君子才会觉得三生有幸。
谗言是小人惯用的伎俩;宽容乃君子特有的风范。
阿臾总归是小人的专利;刚正永远为君子的高风。
小人每每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君子常常之美、雪中送炭。
君子与小人优秀作文2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答案:君子讲道义,小人讲势利;君子讲正理,小人说歪理;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阳奉阴违;君子追求,小人存心捣乱;君子严责自己,小人他人;君子总在明处,小人常在暗处;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帮结派;君子顾全大局,小人只顾已私;君子顾及脸面,小人不计影响;君子老实做事,小人弄虚做假;君子襟怀坦荡,小人鼠肚鸡肠。
君子适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
君子温和如三春暖风,小人阴险如冬日严霜。
君子和小人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主要和人的观念密切相关,特别是道德观念有关,君子应该是具有更多的“利他”的道德观念;小人应该是具有更多的“利己”的道德观念。
精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诚然,君子求和,小人苟同,一字之差,其方相近,其意远矣。
和者,琴瑟相协,光影相调也,强调个体的独立互异与整体的谐调统一;同者,随波逐流,和光同尘也,意在盲目附和,抛弃己见,只求一致。
和与同,君子与小人,其深浅高下可立断矣。
和而不同,乃是君子之风;同而不和,却是小人行径。
于己身言,若一味求同,就犹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但不能得其精髓,画其风采,反而迷失了自我,忘却了初衷,得不偿失。
更有甚者,不辨正邪善恶,从恶如流,同流合污,成为鹰犬鹰犬走狗,抱憾此生。
祝小兔说:“世界上所有的忧心忡忡都是指望别人,无奈是不能自己掌控,最好的解药就是把命运交给自己。
”诚哉斯言!和谐之下,我们不能丧失自身的独立性,而更要做好掌舵命运的准备。
如此即使不能成为孔子口中的道德高山,也会从和而不同中受益无穷。
然而,和而不同之利远胜于彼,同而不和之害亦莫止于此。
好比百家争鸣,各放异彩。
无论是汪洋恣肆的庄子,清净无为的老子,还是行侠仗义的墨子,虽各抒己见,各持一词,但却无不为天下苍生着想,也因此他们的思想才能在春秋战国的刀光剑影中碰撞得如此酣畅淋漓,缩放得如此绚烂迷人,给后世留下一曲曲绝唱。
相反,秦始皇焚书坑儒,美其名曰统一思想,却受人诟病,留下骂名。
由此可见,为国者当谨守和而不同之道,追求社会和谐之际不忘鼓励推陈出新。
方可使社会创造的源泉涌流,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和而不同,于一国尚且重要若此,更何况于世界呢?它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的英明指导,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携手奋进的画面,是“彩虹国之梦”!若无和而不同,此番世界不知该是怎样的血雨腥风!千年前的四字臻言不管是在思想、文化还是政治、经济;无论是于一人一家,还是一国一邦一世界,都有着无法估量的普世价值。
然而老祖宗的思想精粹仍没少被糟蹋。
末日论下的人心惶惶,谣言下的抢购食盐,盲目跟风的吸毒少年……这些都让我们扪心自问,国人的独立思想去哪了?批判精神又去哪了?鲍鹏山说:“一个没有异端的民族是要濒临灭亡的民族。
君子不合而同,小人不同而合作文素材

君子不合而同,小人不同而合作文素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呀,老祖宗就留下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当时年纪小,还不太懂这是啥意思,随着慢慢长大,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咂摸出点滋味来了。
你看哈,君子呢,他们就像是一群有意思的怪人,各有各的想法和个性,但是呢,相处起来却特别和谐。
就好比一群武林高手,各自有着独特的武功秘籍,但在面对共同的目标或者困难时,却能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一样就吹胡子瞪眼,反而会尊重他人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这样的相处模式,既有趣又高效,就像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让人觉得无比过瘾。
而小人呢,那就有意思了。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都一个样,天天凑在一起,可实际上心里都各怀鬼胎呢。
他们会因为一点小利益就争得头破血流,谁也不肯让步。
而且呀,他们还会为了自己的目的去附和别人,哪怕心里根本不认同,也要装出一副很赞同的样子。
这种“同而不和”的状态,就像是一群塑料花姐妹,看着光鲜亮丽,其实一戳就破。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和我们观点不同的君子,这时候可别急着反驳或者争吵,要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想法,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呢。
而当我们遇到那些表面上和我们很要好,但实际上却心怀叵测的小人时,那可得多长个心眼儿,别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骗喽。
其实呀,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得学会和他们相处。
对于君子,我们要以真诚的心去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对于小人,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躲避或者对抗,要学会用智慧去应对,既不让他们伤害到我们,也不能让自己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总之呢,明白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啦。
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和而不同”的君子,用我们的智慧和包容去感染身边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哈哈,加油吧!。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之风和而不同”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君子之风和而不同”导写及范文【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北宋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司马光和苏轼表示强烈反对,把新政批得体无完肤。
王安石也不退让,也对二人予以排挤。
后来苏轼摊上“乌台诗案”的官司,面临被处死的危险,王安石却为其求情。
王安石和司马光虽为政治死敌,但王安石评司马光:“司马君实,君子人也!”司马光论王安石:“介甫文章节义,皆有过人之处。
王安石被罢相,与苏轼同游后,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病逝,司马光请求朝廷对其厚加礼赠,苏轼为其起草制书,提笔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
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材料二《论语》中有诸多关于君子的言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篇)关于“君子”,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学校刊物将举办“君子之风”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相关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综合两则材料,中心应该是“君子之风和而不同”。
材料二提到三种君子的表现,因为材料一的存在,更适合以“和而不同”为核心,“坦荡”“喻以义”作为辅佐,而非均匀用力的三个论点。
和而不同是最高境界,源自坦荡的处事方式;坦荡在于与他人交往,于自己则要做到重义。
三个词是一步步挖掘到君子内心观念的关系。
今天试一下“概念分析”,姑妄这么叫它,其实就是用相关的词去解释中心词的概念,分解掉表面的抽象感;同时进行概念辨析。
整体上呈现的就是:XX是一种XXX的XX,是一种XXX的XX,是XX的XX,而非XX的XX,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_作文3000字_高二作文_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文【篇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何为“和而不同”,何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际中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而不同”追求内在和谐统一,而不是表面上的相同。
今天,“和而不同”更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法则。
君子总是与人相协调,并不盲目地附和别人;小人一但见到别人成功就一窝蜂随波逐流。
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形成了淘金热,人们都想借此发财。
史密斯也是如此,但他不像别人一样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卖水。
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而他却大发一笔。
他顺应了淘金的潮流,这是“和”;但他没有去淘金这是“不同”。
加起来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别人高明,成为富翁是他应有的回报。
君子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小人强求一致,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一个乐队,想要奏出美妙的音乐,需要多种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交汇在一起形成美妙的交响乐。
反之,如果只有一种乐器,那单调乏味的声音可想而知。
生物分雌雄,动物分公母,人类分男女,倘若世界上只有一个性别,无法交媾,无法造就新的生命,那我们的生活将充满黑色。
我们的世界本来就该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美丽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局面呢?”答案就是“不同”。
只有在“和”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同繁荣。
我们要通过接触、交流、对话来达到共识,以达到“和”。
我们所生活的该是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更是一个以“和而不同”的社会。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这一切要需要“和而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的君子,往往都有自己深刻而独立的见解,君子与君子相处过程中,往往能尊重彼此的见解,并且又拒绝苟同,却又能相处融洽!我和你关系好,敬重你的人品,但不代表我一定要同意你的主张。
我反对你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
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
这,才是君子。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
君子和而不同。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政治上的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方针荒谬至极,却又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既然要改革,司马光就被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
后来王安石又因改革失败被罢官,很多人落井下石,向皇帝告他的黑状。
皇帝来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司马光恳切地说:“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我敬重你的人格,但我未必同意你观点;我反对你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你的全部。
这种张弛有度、和而不同的相处,这才是君子关系!
王安石从小书读得很好,“名传里巷”,他老成持重,年纪轻轻就不苟言笑。
少年得志,官运亨通。
执掌朝廷大权,“严己律属”。
1/ 4
除了不爱洗澡,穿衣服相当不讲究外,经常头发蓬乱就上朝觐见天子,
号令文武。
按当时的标准,他基本上算是神经病。
然而皇帝很欣赏他,尽管王安石是典型的“脏乱差”,依然“皇恩殊厚”,成为当朝宰相,锐意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想方设法为大宋收税,充盈国库。
司马光和王安石,性格迥异,又是政敌,两个人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做宰相,相当的不对付。
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
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
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比对方正确,比对方更了解国情。
所以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两人丝毫都不客气,用各种手段,向对方痛下杀手。
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风水轮流转。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愤世嫉俗的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朝野一片骂声,逢朝必有弹劾。
“曾参岂是杀人者,一日三报慈母惊”。
皇帝本来十分信任王安石,怎奈三人成虎,天天听到有人
说王安石的不是,终于失去了耐心,将他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2/ 4
为宰相。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王安石既然已经被罢官,很多言官就跳将出来,向皇帝告他的黑状。
一时间诉状如雪,充盈丹樨。
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
很多人都以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
然而司马光并不打算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君子和而不同。
我和你的关系很好,很敬重你的人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就一定要同意你的政治主张。
我反对你执政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
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年轻时,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英国下议院做议员,他有一位叫玛格丽特的长相几乎可以称得上丑陋的女同事,两人的政治主张大相径庭。
丘吉尔同意的事,玛格丽特常常反对,同样,玛格丽特提出来的主张,丘吉尔一般都投反对票。
两个人动不动就在议院吵得面红耳赤,彼此指责谩骂,到最后不欢而散。
有一天,丘吉尔午餐时喝多了酒,醉熏熏打着饱嗝,摇摇晃晃来到下议院开会,正巧在走廊里碰见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怒气冲冲地对着他吼叫:温斯顿,你又喝醉了!你的样子真让人恶心!
丘吉尔很刻薄地反击道:是的,你说的没错。
我喝醉了确实很恶3/ 4
心。
明天我酒醒了就不恶心了。
可是你呢玛格丽特?你天生很丑,昨天很丑,今天很丑,明天同样还会很丑!
这简直太过分了。
玛格丽特没料到丘吉尔居然如此恶毒,当场气得痛哭失声。
平心而论,丘吉尔的做法非常的不绅士,估计是因为酒喝太多的缘故。
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在下议院广为流传,大家都认为,玛格丽特对丘吉尔一定恨之入骨。
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当时的英国首相是张伯伦,因为他一味对希特勒实行綏靖政策,遭到国民强烈反对,被迫辞去首相职务。
国王乔治提名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首相一职,但必须获得议会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赞同才合法。
有人反对丘吉尔任首相,联络一些议员打算投反对票。
他们去找玛格丽特,希望她加入反对丘吉尔任首相的阵营。
玛格丽特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她说:我全力支持丘吉尔,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我想不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领导英国,在我见过的人当中,他的勇气智慧以及他的爱国心,无人能出其右。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和而不同。
玛格丽特不赞成丘吉尔的政治主张,甚至不认可他的生活方式,然而,她内心深处,敬重丘吉尔的才华和爱国情怀。
因此,作为政治对手,当打击政敌的机会来临时,她选择了放弃。
从这个意义上说,玛格丽特是真正的君子。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