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

合集下载

大班节约粮食的教案(精选6篇)

大班节约粮食的教案(精选6篇)

大班节约粮食的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节约粮食的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节约粮食的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图片:(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

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

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大班社会活动珍惜粮食教案范文(精选4篇)

大班社会活动珍惜粮食教案范文(精选4篇)

大班社会活动珍惜粮食教案范文(精选4篇)大班社会活动珍惜粮食范文篇1一、活动目标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动目的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活动主题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四、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五、活动主持韩威李珂涵六、活动议程1. 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大班社会活动珍惜粮食教案范文篇2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揭示班会主题老师:今天我们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主要是让大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主持人上场。

齐:二年三班《节约粮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看到被遗弃的盘中餐,你想说些什么?二、展开班会活动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看看米粒从哪里来的吧。

幼儿园大班爱惜粮食的优秀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大班爱惜粮食的优秀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大班爱惜粮食的优秀教案幼儿园大班爱惜粮食的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爱惜粮食的优秀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爱惜粮食的优秀教案1目的要求: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

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

3、学习用语言表达对农民秋收辛勤劳动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心情。

4、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5、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

物质准备: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

物质准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天安门、悉尼歌剧院、长城、埃菲尔铁塔图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1、观看录像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⑵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⑶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

2、教师扮农民,让幼儿向农民阿姨询问粮食种植生长的有关问题。

⑴引导幼儿用与同伴交谈的不同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

⑵引导幼儿体会到农民耕种的辛苦。

3、幼儿分组进行交流⑴分组讨论:你知道的粮食在哪些?粮食从哪里来?农民是怎么种粮食的,辛苦吗?你是怎样爱惜粮食的?⑵每组推选一名同伴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4、讨论:如何节约粮食?⑴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

⑵小结: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美术:《中外建筑欣赏》(欣赏)1、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⑴提问:这是什么建筑?是哪个国家的?建在什么地方?⑵教师小结2、出示教育挂图《悉尼歌剧院》,引导幼儿欣赏。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生活习惯》第三节《爱惜粮食》。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粮食的种类、生长过程及粮食的来之不易;认识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粮食的种类、生长过程,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 培养幼儿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粮食的种类、生长过程,认识到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各类粮食)、粮食生长过程的视频。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粮食的实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引导幼儿关注粮食的生长过程,观看粮食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让幼儿认识到浪费粮食的严重后果。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粮食,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粮食,并标注粮食的名称。

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粮食的认识。

4. 互动环节(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粮食的种类: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

2. 粮食的生长过程: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等。

3. 节约粮食的方法:合理安排饮食、剩菜剩饭分类存放、剩菜剩饭再利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关于“节约粮食”的画。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的画作。

2. 作业题目:让幼儿列举出生活中节约粮食的三个实例。

答案:例如:1. 吃饭时不剩饭菜;2. 妈妈做菜时合理安排食材,避免浪费;3. 剩菜剩饭分类存放,充分利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粮食的种类、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大班健康领域爱惜粮食教案(精选6篇)

大班健康领域爱惜粮食教案(精选6篇)

大班健康领域爱惜粮食教案大班健康领域爱惜粮食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健康领域爱惜粮食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健康领域爱惜粮食教案1设计思路:稻谷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在进餐时,时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性活动《爱惜粮食》,旨在于引导幼儿了解稻谷的由来,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1、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幼儿进餐场面的图片,《粮食哪里来》课件;古诗《悯农》课件,快板。

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导入主题(出示实物图片)这是什么?有没有吃过?2、形象感知,丰富经验(1)逐图播放图片稻谷的生长过程的课件,引导幼儿边欣赏边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结合课件丰富:稻谷、禾苗、插秧、稻穗、沉甸甸等词(3)幼儿借助课件完整表述稻谷的生长过程,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来之不易的。

3、循路析文,经验提升(1)请小朋友说说大米是怎么来的?这些粮食来的容易吗?(2)小结:春天的时候,农民伯伯就开始播种,种子发芽长出禾苗,把禾苗插到田里,到了夏天,农民伯伯要经过施肥、治虫、除草,禾苗慢慢长大,长出稻谷,到了秋天,稻谷逐渐成熟了,农民伯伯就要进行收割,晒稻谷,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

你们看,农民伯伯种的稻谷要经过春天、夏天、秋天三个季节才能收成,是多么不容易呀。

6、拓展思维,结合教育(1)让幼儿说说:“除了大米,你还知道哪些粮食?”(2)讨论:如何爱惜粮食?并结合教育。

7、分辨是非,反思行为(1)观察幼儿进餐图片,反思自己的进餐行为。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8篇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8篇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8篇作为老师在编写教案时肯定要仔细对待才行,教案在拟订的时候,大家需要强调联系实际,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大班疼惜粮食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疼惜粮食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针对现在班上一部分孩子在午餐时不疼惜粮食,把米饭和菜有意掉在桌上,还相互打饭仗这种不良现象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2、让幼儿了解农夫生产粮食的不简单,知道不疼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3、让幼儿养成疼惜粮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幼儿养成疼惜粮食的好习惯。

2、难点、幼儿了解农夫生产粮食的不简单,知道不疼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预备农夫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怜悯形下铺张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在老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常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2、幼儿自由争论3、老师小结,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假如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二、老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2、老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孩子们明白铺张粮食是可耻的。

三、老师出示农夫不同季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怜悯形下铺张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看图片后争论农夫生产粮食的不简单和自己来铺张粮食的坏习惯。

2、老师总结;让幼儿明白粒粒皆幸苦,从而教育孩子要养成疼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教幼儿背诵古诗《锄禾》,升华爱惜粮食的情感。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利用不同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爱好,引导他们主动参加争论,在争论中渐渐明白吃饭的重要性,知道农夫生产粮食的不简单,明白要养成疼惜粮食的好习惯,但是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孩子们在理解铺张粮食是一种可耻行为有点难,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要随时渗透疼惜粮食的观念,在有条件的时候带孩子们到乡下走走,让孩子们亲身经受劳动的艰辛,从而使孩子们的熟悉更加深刻。

爱惜粮食大班主题教案七篇

爱惜粮食大班主题教案七篇

爱惜粮食大班主题教案七篇爱惜粮食大班主题教案(篇1)活动目标: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学习古诗《悯农》,并理解其含义。

2.物质准备:(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2)课件:一粒米的来历(3)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4)配乐诗:《悯农》活动过程: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二、粮食来之不易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请水稻来说一说吧!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

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2.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3.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4.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四、和面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延伸活动: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内容及图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爱惜粮食大班主题教案(篇2)设计意图: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

幼儿园大班《节约粮食》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大班《节约粮食》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大班《节约粮食》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节约粮食》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节约粮食》教案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

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

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

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节约粮食》教案2活动目标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不浪费食物”组图。

活动过程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来源。

这是什么?米饭是用什么做的?你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播放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熊猫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飞碗来到了田野寻找大米的由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惜粮食》
撰写人: ____
部秤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

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目的:让幼儿观察已发霉、变质的食物,明白这些食物是哪里来的,在讨论中萌生初步的节约意识。

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过程:
1. 让幼儿观察老师收集来的馒头、米饭、油条等已变质的食物,告诉他们这些食物都是小朋友吃剩扔掉的,然后分组讨论:小朋友挑食、剩饭对不对,为什么?
2. 教师小结,让幼儿懂得: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粮食加工成的,浪费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饭的坏习惯。

活动二粮食是怎样来的
目的:让幼儿明确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准备:录像机,农民“田间劳动”的录像带一盘。

过程:
1. 请小朋友看录像,内容是:农民伯伯种庄稼,春天里播种、施肥、浇水,夏天里顶着烈日锄草,秋天里忙着收割。

2. 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然后把录像内容再向幼儿完整解说一遍。

3. 请农民伯伯来班内参加活动,给幼儿介绍:我们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

我们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4. 让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请农民伯伯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活动三歌表演《悯农》
目的:让幼儿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

准备:“农民伯伯锄草”挂图一张,录音机、录音带。

过程:
1. 出示挂图,让幼儿说一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2. 让幼儿模仿表演农民伯伯锄草的动作。

3. 幼儿一起朗诵古诗《悯农》,教师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悯农》。

4. 放歌曲录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词加上相应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边唱边表演。

活动四和面
目的:1. 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

2. 培养幼儿积极动手的能力。

准备: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过程:
1. 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
面粉
3. 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4. 师生一起把和好的面送到食堂,让叔叔阿姨加工成大馒头。

活动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目的: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

过程:
1. 组织幼儿集体讨论,主题是:粮食是怎样来的?粮食有什么用途?小朋友应怎样爱惜粮食?看到别人浪费粮食时,你怎样做?
2. 教师小结:鼓励大家比一比,都来争当爱惜每一粒粮食的好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