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试验操作演示

合集下载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一)试验目的:评定沥青粘滞性,确定沥青标号,并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依据。

(二)仪器设备:针入度仪、标准针、温度计等。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热、脱水、过筛、制模、养护。

2、将盛样皿放在试验温度±0.1℃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

3、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指针指示为零。

4、开动秒表5s,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

5、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读数,准确至0.5(0.1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

(四)结果整理1、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表中规定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五)注意事项1、标准针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擦净、擦干,再进行第二次试验。

2、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

3、在沥青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

4、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一)试验目的:沥青软化点是反映沥青温度稳定性的指标,测定该指标以便控制施工质量。

(二)仪器设备:软化点试验仪、加热设备、石棉网等。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热、脱水、过筛、制模、养护。

2、软化点测定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1) 试样、试样环、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养护(水温为5℃±0.5℃水中)。

(2) 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 将试样环放置在软化点试验仪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4) 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

沥青实验操作流程

沥青实验操作流程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1)将沥青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髙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lOmmo盛样皿在室温中冷却1〜2. 5h (据盛样皿大小定)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土0. 1°C的恒温水槽中1〜2.5ho(2)调整针人度仪使之水平。

检查针连杆和导轨,并清洗、擦干标准针。

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固紧。

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袪码。

(3)将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指针指零。

(4)开动秒表,当秒表指针正指向5s的瞬间,用手紧压针人度仪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5)压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 准确至 0. 5 (0. 1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lOmmo 3次平行试验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取3次平均值的整数作为结果。

二、沥青延度试验操作方法(1)在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涂抹隔离剂, 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

(2)将沥青试样自试模的一端向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髙出试模,应注意勿使气泡混入。

(3)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土 0.1°C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ni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髙出试模的沥青后,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1〜1.5ho (4)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及其指针对零情况。

将延度仪注水,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人水槽中,取并保温达试验温度土0.5°Co下试模,将试模两端的孔套在槽端的金属柱上,取下侧模。

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5)开动延度仪,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

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人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进行调整。

沥青实验操作流程

沥青实验操作流程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1)将沥青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

盛样皿在室温中冷却1~2.5h(据盛样皿大小定)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1~2.5h。

(2)调整针人度仪使之水平。

检查针连杆和导轨,并清洗、擦干标准针。

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固紧。

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3)将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指针指零。

(4)开动秒表,当秒表指针正指向5s的瞬间,用手紧压针人度仪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5)压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5(0.1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l0mm。

3次平行试验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取3次平均值的整数作为结果。

二、沥青延度试验操作方法(1)在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涂抹隔离剂,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

(2)将沥青试样自试模的一端向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应注意勿使气泡混入。

(3)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后,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1~1.5h。

(4)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及其指针对零情况。

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试验温度±0.5℃。

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人水槽中,取下试模,将试模两端的孔套在槽端的金属柱上,取下侧模。

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5)开动延度仪,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

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人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进行调整。

土木工程材料沥青实验

土木工程材料沥青实验

沥青试验一沥青针入度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以标准阵在一定的荷载、时间及温度条件下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来表示,单位为1/10℃。

除非另行规定,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5)g,温度为(25±0.1)度,时间为5s。

特定试验可采用的其他条件,如表所示。

表针入度特定试验条件规定温度/℃荷重/N 时间/s0 2 604 2 6046 0.5 5注:特定试验报告中要应注明实验条件1.试验目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沥青,在常温下大都是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可以通过测定沥青的针入度来表示沥青的粘滞性,并以针入度为其主要技术指标来评定沥青的牌号。

2.主要仪器设备1)针入度仪(图)。

针连杆质量为(47.5±0.05)g,针和针连杆的总质量为(50±0.05)g;2)标准针。

标准针应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造,针应装在一个黄铜或不锈钢的金属箍中,针露在外面的长度应在40~50 mm,金属箍的直径为(3.20±0.05)mm,长度为(38±1)mm,针应牢固的装在箍里,针尖及针的任何其余部分均不得偏离箍轴1mm以上,针箍及其附件总质量为(2.50±0.05)g,每个箍针上打印单独的标志号码。

3)试样皿。

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底皿,尺寸如表所示。

表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平地皿尺寸要求针入度直径/mm 深度/mm 针入度<200时35 35针入度200~350时55 70针入度350~500时50 604)恒温水浴。

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的±0.1℃范围内。

5)温度计。

液体玻璃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

6)平地玻璃皿。

容量不小于350mL,深度要浸过最大的样品皿。

内设一个不锈钢三角支架,以保证试样皿稳定。

3.实验准备1)加热样品时不断搅拌以防局部过热,直到样品能够流动。

焦油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60℃,石油沥青不超过软化点90℃。

沥青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完整版)

沥青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完整版)

沥青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完整版).___延伸度测定仪首先按下“菜单”键进入设置界面,设置好所需的延伸速率和实验温度,然后按下“确认”键返回实验界面。

接着按下“控温”键,仪器开始控温,根据设定的温度,仪器会自动判断当前的环境温度,并启用正确的温度控制策略。

如果当前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能正确反映当前的环境温度,导致本该启动制冷的,但是制冷没有启动,可以手动启动或者关闭制冷,按下“制冷启动”键,可以启动或者关闭制冷。

温控启动后,循环泵自动启动。

如果在进行试验时,水流影响了试验,可以手动关闭循环水泵,按下“水流循环”键即可。

按下“试验”键,开始拉伸。

如果需要紧急停止试验,按下绿色的“电机停止”键即可立即停止电机运转,并停止试验。

试验时的过程中,按下“记忆”键一次,则记录一次当前的位移值,记录3次后试验自动停止。

按下左右移箭头键,可以手动操作工作台进行左右移动,以便方便的挂上试模。

试验完毕,按下“归位”键,工作台将自动归位到起始状态。

手动开关键在不同的时刻,2个按键被赋予不同的功能。

带待机状态下,2个按键为左、右移功能。

当试验启动后,2个按键分别对应“记忆”“停止”键。

SLR-IV三数显沥青软化点仪首先将沥青环置于涂有隔离剂的金属板上备样。

接着将烧杯置于工作台上,杯内注入5±0.5℃的蒸馏水或32±1℃的甘油,将备好的试样铜环放置在环架中层夹板的相应圆孔上,并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感温探头从上层板的相应圆孔插入,使感温探头底端与铜环下面齐平。

经过15分钟后取出环架,将钢球安置在环架上,使各铜环处于同一平面上,并调整至标记线,勿使各环和试样下表面附有气泡。

插上电源,按下“试验”键,仪器进入试验状态,磁力搅拌器开始搅拌,加热器加热速度以5±0.5℃/min加热,时间、温度由显示屏显示。

观察试件下落情况,当一个试件下落到下层板时,立即按一下“试验”键,当另一个试件下落到下层板时立即再按一下“试验”键,此时两次的实验温度值即被存储。

沥青三大指标详解ppt课件

沥青三大指标详解ppt课件
⑤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 3次,各测点之间和测点与盛样皿边缘键的距 离不得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中至 规定的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更换标准针或用三氯乙烯将标准针擦 拭干净。
⑥ 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试样时,至少用3根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 留在试样中,直至试验完成才能将针取出。
②盛样器皿在有石棉垫的炉具上缓慢加热。
目的:脱水(即无泡沫)
注: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沥青温度不超过100℃
③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
目的:过滤(去杂质)
注:盛样器皿要干净,干燥;数量要满足一批试验项 目所需的量并有富余。
④沥青一次灌入各项试验的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注: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灌模剩余的沥青
1、沥青针入度仪
①针入度仪:标准针的连杆无明显 摩擦,垂直运动,精度准确至 0.1mm
②标准针: 不锈钢制成,硬度为54~60 针的表面粗糙度为0.2~0.3μm 针与柄的总质量为2.5±0.05g
③盛样皿:试样皿内径55±1mm,内部 深度35±1mm(针入度<200时用), 内径70±1mm,内部深度45±1mm (大试样皿,针入度在200~350 时用)
精品课件
2
一、概念
1.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熟知沥青的条件温度、条件 粘度及沥青材料的感温性。
2.掌握沥青三大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沥青标号的划分。 3.熟悉沥青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评价道路石油沥青路用性能最常用的经验指标为: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通称“沥青三大指标”。
精品课件
返回目录
3
概念
返回目录
精品课件
11
2、针入度试验方法
(1)准备工作

沥青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沥青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沥青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沥青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一、前言
沥青试验仪器是用来评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设备。

正确的操作规程能够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沥青试验仪器的操作步骤,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准备
1. 确认试验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
2. 对试验仪器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准备好所需的试验样品和相关试验配件。

三、操作步骤
1. 在进行试验前,应对试验仪器进行必要的预热和调试,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 根据试验标准要求,将试验样品放置到试验仪器相应的位置,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记录;
3. 启动试验仪器,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注意观察试验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4. 在试验完成后,及时停止试验仪器的运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和记录;
5. 对试验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试验的顺利进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试验仪器时,应注意个人安全,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
品;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错误操作导致事故;
3. 对试验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五、后记
本操作规程是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的,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得到了有效的结果。

希望所有使用沥青试验仪器的人员都能严格遵守该规程,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沥青密度实验(图文版-完整)

沥青密度实验(图文版-完整)

四. 沥青密度试验沥青的密度是指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t/m3或g/cm3表示,非经注明,规定温度为15℃。

1.试验目的沥青的密度和相对密度与沥青的路用性能无直接的关系,基本上是由原油先天决定的。

测定的目的,一是供沥青贮存期间体积与质量换算用,二是用以计算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供配合比设计用。

2.试验仪具与材料(1)比重瓶(图7-10):(图7-10)玻璃制,瓶塞下部与瓶口须经仔细研磨。

瓶塞中间有一个垂直孔,其下部为凹形,以便由孔中排除空气。

比重瓶的容积为20~30mL,质量不超过40g。

(2)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1℃。

(3)烘箱:200℃,装有温度自动调节器。

(4)平:感量不大于lmg。

(5)滤筛:0.6mm、2.36mm各一个。

(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7)烧杯:600~800mL。

(8)真空干燥器(图7-11)。

图7-11(9)药品:①洗液:玻璃仪器清洗液,三氯乙烯(分析纯)等;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③表面活性剂:洗衣粉(或洗涤剂)。

(10)其他:软布、滤纸等。

3.试验方法图7-12 沥青密度试验(1)准备工作①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m1),准确至lmg。

②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一同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③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至规定的试验温度±0.1℃。

(2)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骤①将比重瓶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中,烧杯底浸没水中的深度应不少于1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

②待烧杯中水温再次达至规定温度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多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

注意比重瓶内不得有气泡。

③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再从烧杯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将瓶塞顶部擦拭一次,再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m2),准确至lm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计。在正常情况下, 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如不能得到这种 结果,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允许误差

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20%,再 现性试验的误差为平均值的30%。
溶解度 (二十九、沥青及沥青混合料420、溶解度)
(一般为15min),然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冷却时间不少于30min,称其 质量(m1),准确至0.1mg。
(3)称取已烘干的锥形烧瓶和玻璃棒的质量(m2),准确至0.1mg。
试验步骤
(1)用预先干燥的锥形烧瓶称取沥青试样2g(m3),准确至0.1mg。 (2)在不断摇动下,分次加入三氯乙烯100mL,直至试样溶解后盖上瓶塞,并在室温下 放置至少15min。 (3)将已称质量的滤纸及古氏坩埚,安装在过滤烧瓶上,用少量的三氯乙烯润湿玻璃纤 维滤纸;然后,将沥青溶液沿玻璃棒倒入玻璃纤维滤纸中,并以连续滴状速度进行过滤, 直至全部溶液滤完;用少量溶剂分次清洗锥形烧瓶,将全部不溶物移至坩埚中;再用溶 剂洗涤古氏坩埚的玻璃纤维滤纸,直至滤液无色透明为止。 (4)取出古氏坩埚,置通风处,直至无溶剂气味为止;然后,将古氏坩埚移入温度为

延度仪
准备工作

(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 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 (2)准备试样,然后将试样仔细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人模 中,最后略高出试模。灌模时不得使气泡混人。 (3)试件在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然后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 青面与试模面齐平。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面应刮得平

(2)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此时应注意,在试验过 程中, 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 水面不得有晃动,当水槽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中断循环,停止水流。 在试验中,当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应在水中加人酒 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后,重新试验。

试验步骤

(1)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中的水)的平底 玻璃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小于10mm。 (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 :置的反光镜 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将位移计或刻度盘指针复位为零。 (3)开始试验,按下释放键,这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人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 自动停止。 (4)读取位移计或刻度盘指针的读数,准确至0.1mm。

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2 0℃、30℃等3个 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人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30T时的针 人度值过大,可采用5℃代替:当量软化点T800是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 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 -当量脆点T1.2是相当于沥青针人度 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检测依据: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验收批量: 同一批次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 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针人度以及液体石 油沥青蒸馏或 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人度,以0.1mm计。其标准 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人时间5s。

a准备工作

(1)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 (m,),准确 至 1mg。

(2)将盛有冷却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 水的Y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3)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到规定的试验温度±0. 1℃。

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骤 (1)将比重瓶及瓶寒放入恒温水槽中的烧杯里,烧杯底浸没水中的深度应不 少于 1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 (2)待烧杯中水温再次达到规定温度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多 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此时比重瓶内不得有气泡。 (3)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再从烧杯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将瓶塞 顶部 擦拭一次,再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m2),准确至 1mg。瓶塞顶部只能擦拭一次,即使由于膨胀瓶塞上有小水滴也不能再擦拭。

允许误差
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再现性试验的允许 误差为4℃。
当试样软化点大于或等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2℃,再现 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8℃。
延度(二十九、沥青及沥青混合料418、延度试验)
1.检测依据: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目的与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 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2) 沥青延度的试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用的试验 温度为25℃、10℃ 或 5℃,拉伸速度为 5cm/min±0.25cm/min。当低温 采用 lcm/min±0. 5mm/min速度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1℃甘油的恒温 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

2)在烧杯内注人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 标记。

3)从恒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的方法进行测定,准确 至 1℃

检测依据: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液体石油沥青或乳 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溶解度。非经注明,溶剂为三氯乙烯。
2.准备工作
(1)按本规程T0602规定的方法准备沥青试样。
(2)将玻璃纤维滤纸置于洁净的古式坩埚中的底部,用溶剂冲洗滤纸和 古式坩埚,使溶剂挥发后,置温度为105°C±5°C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
]× 100 m m
3 2
式中:Sb——沥青试样的溶解度(%); m1——古氏坩埚与玻璃纤维滤纸合计质量(g); m2——锥形瓶与玻璃棒合计质量(g); m3——锥形瓶、玻璃棒与沥青试样合计质量(g);
m4——古氏坩埚、玻璃纤维滤纸与不溶物合计质量(g);
m5——锥形瓶、玻璃棒与黏附不溶物合计质量(g
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放人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温1.5h。

(4)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 的零点。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到试验温度±0.1℃。
试验步骤

(1)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人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 试模自玻 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 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 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1.沥青粘度,是目前我国沥青标号的划分依据
即沥青标号是用针入度来划分的 比如70号沥青 是指针入度在 60~80之 间的沥青,以此类推
2.在新技术标准中,沥青再划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 的适用范围
沥青等级 A级沥青 B级沥青 C级沥青 适用范围 各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层上部约80-100cm以 下的层次,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沥青针入度仪
准备工作

(1)准备试样。 (2)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 (5℃ ),保持稳定 (3)将试样注人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人度值10mm,并盖 上盛样皿, 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 ~30℃室温中冷却不 少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或3h(特殊盛样皿)后,应移 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 1℃的恒温水槽中,并应保温不少于1.5h(小 盛样皿)、2h(大试样皿)或2.5h(特殊盛样皿)。

试验结果处理:
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误差范围内 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人度试验结果,以0. 1 mm 计: 针人度(0. 1mm) 允许误差(0.1mm)
0-49
50 ~ 149 150 ~249 4
2
12
250 ~500
பைடு நூலகம்20
软化点实验(二十九、沥青及沥青混合料419、软化点)


(5)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10mm。每次试 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 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6)测定针人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 在试样中,直至 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 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A90号 道路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
粘滞性:是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
位移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沥青粘度,是目前我国沥青 标号的划分依据 通常测定针入度 软化点来表示粘滞性
沥青延度:是受外力拉伸时所受的塑性变形
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传统上称为沥青的”三大指标“
针入度实验(二十九、沥青及沥青混合料417、针入度)
105°C±5°C的烘箱中至少20min;同时,将原锥形瓶、玻璃棒等也置于烘箱中。
(5)取出古氏坩埚及锥形瓶等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5min后,分别称其质量(m4、m5), 直至连续称量的差不大于0.3mg为止。
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