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压强1.连通器在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过路涵洞B.拦河大坝C.下水管中“存水弯”D.船闸【答案】B【解析】【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详解】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B.拦河大坝是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特点修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不属于连通器;C.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D.船闸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

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p 1<p 2、F 1<F 2B . p 1<p 2、F 1=F 2C . p 1′>p 2′,F 1′>F 2′D . p 1′=p 2′,F 1′=F 2′ 【答案】D 【解析】 【详解】AB .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G =mg得到水和酒精的重力相等,故F 1=F 2因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故液体的受力面积S 相同,根据p =F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 1=p 2,故AB 错误;CD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故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 1′=F 2′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 =FS得到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 p 1′=p 2′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

物理压力与压强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物理压力与压强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

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浮甲<F浮乙<F浮丙。

B.比较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则p甲>p乙>p丙。

C.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甲<F′乙<F′丙。

D.比较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则p′甲<p′乙<p′丙。

【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物体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此时浮力都是等于重力的,因为是同一物体,因此所受浮力应相等,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的状态甲容器露出液面最多,丙为悬浮,则甲中液体密度最大,乙次之,丙中最小,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因此甲液体体积最大,丙液体体积最小,因此甲液体重力最大,丙液体重力最小,所以甲对桌面压力最大,丙对左面压力最小,因此p甲>p乙>p丙,B 符合题意;C.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D.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平底试管A和B,其中分别装着密度不同的液体,A管竖直放罝,B管倾斜放置,它们对管底的压强p A等于p B,则下列关于液体质量m A 和m B判断正确的是()A.m A>m B B.m A=m BC.m A<m B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B管竖直放罝时,高度会变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ρ=可知'B Bp p<,由已知A Bp p=,可得'A Bp p<,两个平底试管A和B是相同的,底面积也相同,'A Bp p<两边乘上底面积S,可得'A Bp S p S<即两个平底试管A和B受到液体的压力'A BF F<,而这两个压力就是对应液体的重力,即A BG G<,A Bm m<,故选C.3.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 Bρρ∶=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A.F F甲乙∶=1∶1,p p乙甲:=1∶2 B.F F甲乙∶ =1∶1,p p乙甲:=1∶4C.F F甲乙∶=1∶2,p p乙甲: =2∶1 D.F F甲乙∶ =8∶1,p p乙甲:=1∶8【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F G G=+甲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F G G=+乙故A BA B11F G GF G G+==+甲乙∶由mVρ=,可得AA A BB BBAB A18VmmV m mρρρρ===⨯则AB两物体的边长之比为12,则AB两物体的面积之比为14,因为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BBA ABA14FF FS S SF S F S FSpp=⨯⨯===甲乙甲乙乙甲甲乙故选B。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已知它们的边长l 甲>l 乙,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h ,则( ) A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可能小于P’乙 B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 .若切去相等质量,∆h 甲一定小于∆h 乙 D .若切去相等质量,∆h 甲可能小于∆h 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h ,且边长l 甲>l 乙,利用极限思想,乙被切没了,甲还有剩余,所以剩下的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所以AB 错误; CD .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gL gL ρρ=甲甲乙乙根据上式可得L L ρρ=甲甲乙乙因为切去相等的质量,所以22L h L h ρρ∆=∆甲甲甲乙乙乙结合上式可得L h L h ∆=∆甲甲乙乙又因为l 甲>l 乙,所以∆h 甲一定小于∆h 乙,所以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2:3ρρ=甲乙,底面积之比:3:4S S =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8:5p p =甲乙,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C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详解】A .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重力之比为836545G F p S p S G F p S p S ===⨯=⨯=甲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乙故A 错误;B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639525G m gV G m G V G gρρρρρρ===⨯=⨯=甲甲甲甲甲甲乙乙乙乙乙甲乙乙故B 错误;C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9412535V h S V S V h V S S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C 错误;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之差为122221212()()gV gV F F G G m g m g p p gh gh g h h g h h S S S S S S S S ρρρρρρ-=-=-=-=-=-=---甲乙111甲乙甲甲乙乙12121212由于:2:3ρρ=甲乙所以23ρρ=甲乙 由于125h h =甲乙 所以125h h =甲乙 故12212291()()0353153p p g h h g h h g h gh gh gh gh gh ρρρρρρρρ-=---=⨯--+=+>甲甲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所以12p p >故D 正确。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9小题)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F P<P B.F>F P=P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h的同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则()11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A.p=p F=F B.p>p F=F C.p<p F=F D.p>p F>F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乙、丙三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38人、40人、42人,以班为单位站在操场上.关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1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P B.P>P C.P=P D.无法判断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静止状态,A 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p=p B.p>p>p C.p<p<p D.p=p>p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A.p>p>p B.p=p=p C.p<p<p D.p=p>pA 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体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哪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B.C.D.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9小题)1.B 2.D 4.C 5.A 6.A 7.D 8.BD 9.D 10.BC 11.B 12.AD 13.B 14.A 15.C 16.B 17.A 18.C 19.A。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 ,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 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

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A .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B .一直保持不变C .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D .先变小,然后变大2.a 、b 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 、b 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 :ρb =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 :V b =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圆柱空心部分是b 圆柱体积B .b 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 的14C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3.轻质硬杆AB 长50cm 。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 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

在距A 点20cm 处的O 点支起AB 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 处于水平平衡。

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 仍平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 =10N/kg )( )A .杆A 端受力增加了15NB .杆A 端受力减小了10NC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D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A .600PaB .720PaC .900PaD .1050Pa 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 、b 两点处的压强相等C .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6.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法研究。

)2.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平方米(㎡)。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减小压强。

该部分内容在陕西中考当中每年都会以选择题选项的形式出现,都为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相对容易,只需识记理解即可。

3.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⑵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⑷压强公式:①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②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液体压强是重点内容,该部分常与浮力或其他章节内容结合考查,以计算大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纵观13、14、15三年的陕西物理卷来看,13年是固体压强结合功率部分考查,14年和15年均是液体压强与密度、浮力结合考查。

第九章 压强 知识点总结及章节测试(含答案)

第九章 压强 知识点总结及章节测试(含答案)

AHA12GAGGAGAGGAFFFFAFAF第九章 压强考点一 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垂直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3.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二 压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用字母P 表示,公式:SF P = 3.单位:帕斯卡,1Pa=11-⋅m N4.增大压强的三种方法:(1)当压力F 一定时,需减小受力面积S ;(2)当受力面积S 一定时,需增大压力F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受力面积S ,增大压力F 。

5.减小压强的三种方法:(1)当压力F 一定时,需增大受力面积S ;(2)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需减小压力F;(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受力面积S,减小压力F。

考点三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

2.测量仪器:压强计。

使用压强计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h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越大,压强越大。

4.应用——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原理:如果只装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液AHA12GAGGAGAGGAFFFFAFAF面总是相平的。

考点四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气体具有流动性,受重力作用。

2.变化特点:(1)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2)同一位置大气压随天气变化而不断变化。

3.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通常说的沸点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4.大气压的测量(1)测量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2)测量仪器:气压计。

(3)标准大气压值:P=1.013×105Pa,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其中分别装着密度不同的液体,A 管竖直放罝,B 管倾斜放置,它们对管底的压强p A 等于p B ,则下列关于液体质量m A 和m B 判断正确的是( )A .m A >mB B .m A =m BC .m A <m B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B 管竖直放罝时,高度会变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B B p p <,由已知A B p p =,可得'A B p p <,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是相同的,底面积也相同,'A B p p <两边乘上底面积S ,可得'A B p S p S <即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受到液体的压力'A B F F <,而这两个压力就是对应液体的重力,即A B G G <,A B m m <,故选C .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 甲、Δ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B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C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D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mg F G Vg gSh p gh S S S S Sρρρ======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由图可知h h 甲乙<所以ρρ甲乙>由图知S 甲乙<S在切割之前p p =甲乙所以由F pS =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 F 甲乙<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 mg =,所以,切割之前m m 甲乙<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 F =甲剩乙剩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 m =甲剩乙剩根据切去的质量-m m m ∆=剩得m m ∆∆甲乙<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法研究。

)2.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平方米(㎡)。

1帕斯卡(Pa )=1牛顿/米2(N/㎡)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减小压强。

该部分内容在陕西中考当中每年都会以选择题选项的形式出现,都为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相对容易,只需识记理解即可。

3.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内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⑵ 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①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⑷压强公式:①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②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液体压强是重点内容,该部分常与浮力或其他章节内容结合考查,以计算大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纵观13、14、15三年的陕西物理卷来看,13年是固体压强结合功率部分考查,14年和15年均是液体压强与密度、浮力结合考查。

故而要求全面理解掌握,融会贯通,特别计算题目要多做多练。

例题:1.在缺水地区,需要时刻储备生活用水。

图示为一种具有自动蓄水功能的长方形水池,A 是一个底面积为100cm 2的方形塑料盒,与塑料盒连接的直杆可绕固定点O 转动,当蓄水量达到2.4m 3时,活塞B 堵住进水管,注水结束,水位为H 。

(水的密度是1.0×103kg/cm 3,g 取10N/kg )(1)注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上升,水对水池底部的压强逐渐________________。

(2)注水结束时,水池中水的质量是多少?此时塑料盒浸入水中的深度是10cm,塑料盒所受的浮力是多大?(3)若在塑料盒内放入质量为0.3kg的物体,注水结束时的水位H高了多少?4.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要求认识连通器,这部分通常以选择或填空题方式考查。

5.大气压。

⑴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⑵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⑶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⑷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①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②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③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④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⑸大气压的特点:①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②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⑹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⑺沸点与压强: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⑻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大气压部分常常以填空选择题型出现,最常见于沸点结合进行考查。

压强部分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占比例较大,因其与物态变化、物体属性密度、浮力均有关联,故而在中考中各种题型均能碰见,在近三年的中考中均有大题出现,大致分值都在12分左右,相对占比较大,所以还当重视对待。

压力练习题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 )A.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3.一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若沿竖直方向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ρ蜡=0.9×103kg/m3)压强练习题一、填空题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_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 而增大.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的竖直高度.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5.比较图13—4 、图13—5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13—4中,B点和C 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_____pB_____pC ;6.如右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___,原因是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上题中,若瓶子内盛满饮料,倒过来放置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与原来对瓶底的压强相比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8.图中,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甲盛满水,乙未盛满水.把它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分别轻轻放入相同的木块,则这两个杯子的杯底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变化分别为A.甲压强、压力变大;乙压强、压力变大; B.甲压强、压力变小;乙压强、压力变小;C.甲压强、压力不变;乙压强、压力不变; D.甲压强、压力不变;乙压强、压力变大.9.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液体的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一般不同B.在液体内部压强总是向下的C.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11.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12.如图13—8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3.上题中,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4.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连通器中,若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B.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D 连通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15.如图13—9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A.高于B管中的水面B.低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6.如图13—10所示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当放入木球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B.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D.以上分析都不对17.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cm、10cm、5cm,它重力为15N。

分别将它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要求计算三种情况中对地面的最大的一个压强?18.玻璃杯里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11所示,酒精的深度为10cm,酒精重2.4N,已知玻璃杯重0.6N,杯底面积为20cm2,则:(1)杯底所受的压力;(2)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g 取10N/kg,酒精密度ρ=0.8×103kg /m3)图11一、填空题1.下深度增加2.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3.相等增大越大4.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同的容器茶壶相平5.>>6.大液体深度变大大受力面积变小7.相等的液体深度不变二、选择题8.D 9.A 10.B 11.C 12.D 13.C 14.D 15.C 16.A17、 3×103pa 18、1.6N 1500 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