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抗渗检测报告
水利抗渗混凝土等级划分及外加剂配比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水利抗渗混凝土等级划分及外加剂配比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水利抗渗混凝土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中的特殊类型混凝土,其主要功能是防止水的渗透和泄露。
水利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等级划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适的外加剂配比标准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1.2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水利工程安全性要求的增加,水利抗渗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厂、堤坝、管道等工程中。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材料特性、施工工艺以及使用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系统介绍水利抗渗混凝土等级划分及外加剂配比标准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将详细讨论不同等级抗渗混凝土所需具备的基本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外加剂在水利抗渗混凝土中的应用,包括不同种类外加剂的特性和选择原则,以及合理的外加剂配比标准。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水利抗渗混凝土等级划分及外加剂配比标准的概述和解释说明,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并为未来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抗渗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2. 水利抗渗混凝土等级划分2.1 定义及作用水利抗渗混凝土是指能够有效防止水的渗透和泄漏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混凝土。
它在水工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建造堤坝、隧道、水库等需要抵御水压力和保持结构安全完整性的建筑物。
水利抗渗混凝土通过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配合比以及外加剂的添加,使其能够承受高压力和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不出现渗漏问题。
2.2 分类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与超声速波传播时间》(GB/T50081-2002)以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水利抗渗混凝土可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Ⅰ级:适用于较低压力条件下,例如普通隧道洞口衬砌。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生产性试验报告

二胡渗墙生产性匿报告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工程施工2标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生产性试验报告批准:审定:编写:中国水电基础局龙湖调蓄工程项目经理部2011年01月20日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生产性试验报告1.工程概况工程简介郑州市引黄灌区龙湖调蓄工程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一一东风渠北、魏河南、中州大道以东、107国道辅道以西。
它是一项以郑州市农业灌溉调节水量为主,兼顾生态、景观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龙湖主池区平面形态类似恐龙,其水域面积在正常水位85. 50m高程时为5.7km)其中主池区水域面积为5. 6km"总库容2680万m3,正常蓄水位85. 5m,平均水深4.5m,最大水深7m。
主要是指龙湖水系在东风渠以北的水域,包括龙湖调蓄池主池、中心池和出口4条河道,新建出水闸4座。
在调蓄池中心地带设一占地约L 4km二(包括水面,其中陆地面积约L 08km')的椭圆形湖心岛,在中间区域布置一个椭圆形的中心湖(即副CBD中心湖),共水域而积约0. 32km2o副CBD中心池通过出口河道2及运河与龙湖调蓄池主池区以南的CBD中心池相连接,通过出口河道1、3与东风渠相连、出口河道4与魏河相连,从而使龙湖调蓄池主池区成为郑州市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主体水域。
工程地质本试验段位于黄河南岸,地貌单元上属全新世黄河泛滥冲积平原,总体上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平坦开阔,地层以砂为主,实际施工的地层为上部为砂层,主要以细砂、粉细砂为主,之间为砂壤土,主要以壤土为主,之间为砂层,主要以中砂和细砂为主,浅黄色、密实,以下全部为重粉质壤土,黄褐色、硬塑、含钙质结核较多,密实透水系数小。
施工依据(1)《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生产性试验大纲》(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6-2004);(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174-2004);(4)《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76-2008);(10)中国水利水电基础_E程局企业技术标准;(5)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颁发的书面文件及口头指令等。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报告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等过程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保障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检测范围本次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涉及以下方面:1. 施工质量检测:包括土建、结构等方面的质量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 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对水利设备的安装过程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设备安装位置、技术参数等方面的检测;3. 原材料检测: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水泥、钢材等;4. 施工现场环境检测: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测,包括噪音、空气质量等。
三、检测方法与仪器在本次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与仪器:1. 目测与触摸法:通过对施工质量进行目测和触摸,判断是否符合要求;2. 抽样检测:对原材料进行抽样,并使用化验方法进行检测;3. 仪器检测:使用激光测距仪、振动传感器等仪器,对设备安装位置和工程结构的偏差进行精确测量。
四、检测结果1. 施工质量检测结果:经过对施工过程的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施工合格;2. 设备安装质量检测结果:设备安装位置、技术参数等均符合要求,安装合格;3. 原材料检测结果:各项原材料的化验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原材料合格;4. 施工现场环境检测结果:施工现场的噪音、空气质量等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环境合格。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经过本次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发现以下问题:1. 部分设备安装位置存在偏差,建议重新调整设备位置,确保符合要求;2. 施工现场噪音超过了相关标准,建议加强噪音治理措施,减少噪音污染;3. 部分原材料的采购不符合质量要求,建议增强供应商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
六、总结与展望本次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工程质量较好。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希望项目承建方和监理部门能够认真对待此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p6抗渗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p6抗渗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摘要:一、抗渗混凝土概述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三、抗渗混凝土配合比实例四、抗渗混凝土施工与养护五、抗渗混凝土性能检测与评价正文:一、抗渗混凝土概述抗渗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抗渗性能的混凝土,能有效抵抗压力水、盐水和其他有害介质的侵蚀。
在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污水处理等场合具有广泛应用。
抗渗混凝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配合比、原材料品质、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
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选择适宜的原材料: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和抗渗要求,选用合适的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
2.合理确定水泥用量: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小水泥水化热和收缩裂缝。
3.选用适宜的骨料级配: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抗渗性能有很大影响,应根据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骨料级配。
4.控制水胶比: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关键因素,应根据水泥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抗渗要求合理控制。
5.掺加掺合料和外加剂:合理选用掺合料和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三、抗渗混凝土配合比实例以C30抗渗混凝土为例,配合比为:水泥320kg/m,砂630kg/m,碎石1000kg/m,水180kg/m,粉煤灰100kg/m,矿渣粉50kg/m,减水剂4kg/m。
四、抗渗混凝土施工与养护1.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振捣充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2.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表面裂缝。
3.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至少为14天,以确保混凝土充分水化。
4.在养护期间,避免混凝土受到压力水、盐水等有害介质的侵蚀。
五、抗渗混凝土性能检测与评价1.抗渗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渗透试验、抗渗压力试验等。
2.强度检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
3.耐久性评价:通过长期暴露试验、碳化试验等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综上所述,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原材料选择、合理水胶比、掺加掺合料和外加剂等。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振捣、养护和避免有害介质侵蚀。
水利工程材料检测说明

钢筋:《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3.2.5条,同一批号钢筋,每60t宜做为一个检验批,不足60t仍按一个批计。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厂复验报告。
钢筋焊接接头:《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中表4.2.1,焊接200个接头检查一组,机械连接500个接头检验一组。
水泥:《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中11.2.3条,进场的每一批水泥,应有生产厂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每200~400t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进行验收检验。
水泥品质的检验,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
一般要求袋装水泥按每200t ,散装水泥按每400t 为一取样单位,如不足20()t 也作为一取样单位。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厂复验报告。
砂、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中11.2.4条,成品骨料山厂品质检测:细骨料应按同料源每600~1200t为一批,检测细度模数、否粉含量(人工砂)、含泥量、泥块含量租表面含水率;粗骨料应按同料源、同规格碎石每2000t为一批,卵石每1000t为一批.检测超径、逊径、针片精选状、含泥量、泥块含量。
使用单位每月按表5.3.:5、表5.3.6-1和表5.3.6-2中的所列项目进行1~2次抽样检验。
必要时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检查进厂复验报告。
外加剂:《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中11.2.6条,外加剂验收检验的取样单位按掺量划分。
掺量不小于1%的外加剂以不超过100t 为一取样单位,掺量小于1% 的外加剂以不超过50t为一取样单位,掺量小于0.05%的外加剂以不超过2t 为一取样单位。
不足一个取样单位的应按一个取样单位计。
外加剂验收检验项口: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增落度损失、抗压强度比。
必要时进行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和匀质性检验。
混凝土防渗墙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案(模板)一、编制依据表1-1 编制依据二、工艺流程2.1工艺流程图2.2工艺流程说明2.2.1导墙及施工平台施工1、导墙施工的流程图如下:测量放线→校核确认→机械挖土→铺设垫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养护。
2、施工平台由于本工程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因此施工平台宽度及承重必须满足机械施工要求。
2.2.2 成槽施工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并结合以往防渗墙工程成功的施工经验,本工程决定采用上海金泰厂生产的SG-35液压抓斗成槽机,此抓斗处理地基的能力强,其抓斗斗体自重达16吨,它能直接抓取硬度在160kpa以内的岩石,所以我们将采用“液压抓斗直接成槽法”,槽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法,抓斗清渣清孔法、CMC泥浆固壁,直升导管法浇筑砼。
1、成槽方法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划分一个槽段作为试验槽段,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其余槽段长度。
采用液压抓斗直接抓取施工,第一期槽孔采用接头管,第二期槽孔采用刷壁器清刷接头处泥皮杂物,抓斗直接抓取沉渣清孔。
为分散坝面的施工荷载,避免坝体受力集中,出现漏浆、塌槽等事故,采取分层推移建槽施工方法。
每段槽孔施工划分为一序和二序,施工顺序为:先一序,后二序。
循环施工,直至完成全部槽段。
槽孔划分如下:2、固壁泥浆1)新鲜泥浆经过室内实验,采用性能指标优良的膨润土、Na2CO3、高粘度CMC 和清洁水作原材料,膨润土必须达到100目以上,通过清浆冲拌和混合搅拌二次拌合而成。
泥浆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回浆管道的铺设依据泥浆池和成槽段的距离而定,泥浆回收利用率达90%以上,废浆液按指定地点排放。
2)泥浆循环采用3PL泥浆泵输送,4PL型泥浆泵回收,由泥浆泵和软管组成泥浆循环管路。
3)在成槽作业过程中,槽内泥浆液面应保持在不致外溢的最高液面,中途停待时,浆面不低于导墙顶面30cm。
3、槽孔质检1)用铅垂法侧壁仪检测成槽的垂直精度。
2)用测锤、量具检测槽深、槽长和槽位精度。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部分(最终)

第六章工程质量检测第一节概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是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或用于工程建设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进行的检查、度量、测量或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质量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质量检测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是质量监督和监理的重要手段,检测成果是质量改进的依据,是工程质量评定、工程安全评价与鉴定、工程验收的依据,也是质量纠纷评价、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工程质量检测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及时性、权威性及局限性。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不同主体,质量检测的类型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测和跟踪检测、项目法人委托检测、政府监督抽检等。
不同类型的检测工作在建设程序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在工程质量控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的检测方式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跟踪检测、验收前抽检(项目法人委托)等。
(一)施工单位自检施工单位自检是指施工单位依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结合《单元工程评定标准》规定的项目数量进行的检测。
施工单位自检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测,具有明确检测内容和数量规定,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也是整个检测工作体系的基础。
(二)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跟踪检测监理单位跟踪检测是指在承包人进行试样检测前,监理机构对其检测人员、仪器设备以及拟订的检测程序和方法进行审核;在承包人对试样进行检测时,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确认其程序、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并对该结果确认。
监理单位平行检测是指监理机构在承包人对试样自行检测的同时,根据规范按一定比例对施工质量进行独立抽样检测,以核验施工自检的成果。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跟踪检测数量为: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7%;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10%。
平行检测数量为: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3%,重要部位每种标号的混凝土最少取样1组;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5%;重要部位至少取样3组。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DB11-T-950--2013最新版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DB11/T950—20131、范围本标准规定水利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要求、分类与编号、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资料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609.3技术之徒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SL17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22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8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施工资料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和收集的资料统称。
3.2、竣工图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4、管理要求4.1、施工单位应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并明确本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施工资料管理责任,做好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4.2、施工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形成、收集、整理并按规定要求及时移交相关部门。
4.3、施工资料应确保真实、准确、齐全。
5、分类与编号5.1、分类施工资料可分为:管理、技术、材料与构配件、测量监测、隐蔽工程及地基处理、施工记录、实验记录、功能试验、质量评定、验收、竣工图及声像等十二类,分类及类别编号见表1.涉及到表1未列入的资料或表格,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应及时协商,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收集、整理。
表1施工资料分类表5.2编号本标准附录A施工资料用表应填写编号。
同一单位工程,同一类表格应按资料形成的先后顺序从1开始连续编号。
6、内容与要求6.1施工管理资料6.1.1施工管理大事记施工管理大事记内容主要包括:开、完工日期;停、复工日期;中间验收及关键部位的验收日期;质量、安全事故;获得的荣誉;重要会议;分承包工程招投标、合同签署;上级及专业部门检查、指示等情况的简述。
6.1.2施工日记格式参见表A.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
石
外加剂
掺合料
每m3用量(kg)
每盘用量(kg)
成型日期
要求龄期
检测日期
试块收到日期
养护方法
试块制作人
试件端面渗水部位:
试件解剖渗水高度(mm):
1
检测依据及结论:
批准人
审核人
试验人
检测单位
报告日期
年月日
混凝土抗渗检测报告(表SL5-14)
编号
试验编号
委托编号
检测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试件编号
委托单位
检测委托人
设计强度等级
实际强度
MPa
实测坍落度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厂家
试验编号
砂规格种类
试验编号
石种类、公称粒径
试验编号
外加剂名称
试验编号
掺合料名称
试:G=
用量
材料名称
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