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合集下载

2022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主题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022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主题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写作实践
关于论据的搜集
议论文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要做自己的“书记官”,关注生活,关心 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 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 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写作实践
1.要确保素材准确。应从书刊或者名家的作品中摘抄资料,不要道听途 说;引用网络上的资料时要注意分辨真伪。如有可能,还可以根据素材 的线索查找出处,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 分享各自积累的素材,看看谁积累得多,谁积累的素材比较新颖。如果 发现不准确的素材,也要帮助指出。
例文评析
先忧天下而后幸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 写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它向我们揭示了 这样一个道理:先忧天下,才得幸福。①
①解读文题,引出观点:先忧 天下,才得幸福。
例文评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②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大众的利益是 分不开的。如果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 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 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 人应该有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的理想。
《秋浦歌》
李白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甫
6.对比:突出事物、强化感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3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8.反复:舒缓和谐、强调突出
(选自«读者»)
5
动词
关键词
情感词
13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捉“蝴蝶”——《艾青诗选》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意象的基本含义。

2.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3.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3.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难点: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知“蝴蝶”屏显: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师有感情的读本诗,并讲解此诗中的“蝴蝶”即是意象,本诗来自艾青的《诗论》一书。

学生回忆意象的含义: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即为意象。

二、捉“蝴蝶”师:在《艾青诗选》这片美丽的“花园”中,许多“蝴蝶”正上下翻飞。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捉“蝴蝶”小分队,带上“捕虫网”,走进这片“花园”,看看哪一组捕捉的“蝴蝶”又多又大又美?(你发现哪些是艾青常用的意象?)(篇目《大堰河—我的保姆》P1-P6、《旷野》P155-P159、《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44-48、《烧荒》P207、《煤的对话》P29-30)学生小组合作,寻找诗人常用的意象,并汇报结果。

预设:《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村庄)、雪、坟墓、瓦菲(生在在瓦缝中的野草)、园地、石椅、灶火、炭灰、炕凳、菜篮、麦糟、炉子、团箕(畚箕)、大豆、小麦、糖、婚酒、棺材、稻草、土地、纸钱《旷野》玉蜀黍(玉米)、苎z hù麻、毛豆、知了、斑鸠、流水、草地、啄米鸟、阳光、山毛榉、土地、岩石、树木、海、村舍、山峰、野林、峡谷、田亩、山坡、月亮、雾、草帽《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风、土地、皮帽、浪涛、河流、小油灯、乌篷船、灯光、路、草原、田地、乌巷、烽火、大地《烧荒》火柴、火海、火花、火柱、荒原、火焰、鹿、阳光、风、烟、云彩、豺狼虎兔、野草、禾苗、犁刀《铁窗里》窗、朝霞、云朵、霓彩、云、晴空、微风、残阳、鸠、朝日、鸽群、蝙蝠、海洋、围墙、汽笛、森林、芦洲、杜鹃花、湖、夕阳、大地、皓月、繁星、黎明、大海《煤的对话》深山、岩石、森林、火师:我们试着给这些意象归归类。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发奖杯。 ⑥备受国人关注的本年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
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
两种复句 7.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 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语 承接复句
•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
• 6.单句和复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 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 组成。
• 3.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 4.意象和意境。
•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反复
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与 排比的 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 “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编者简介: 《唐诗三百首》由清 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 位唐代诗人的 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 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每个 类别下的作家作品又按时代先后编排。 《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最 大的唐诗选本。
主要内容:选本中所收诗歌题材广泛,涉及唐代的政 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 逸生活等。书中汇集了唐代诗歌中最脍炙人口、最具代表 性的作品,同时又力图反映出不同作者各自的诗歌风貌。 在这些诗作中,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 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有慷慨激昂 的壮士,也有落寞黯淡的愁肠,还有婉转低回的心曲。
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 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 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 饶有兴味。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 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 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 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 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 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 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 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二、阅读题。
(一)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一单元主题阅读》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阅读》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旨在通过阅读一系列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本单元选取了五篇文章,分别是《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咬文嚼字》。

这些文章既有古代经典文献,也有现当代优秀作品,既有议论文,也有说明文,内容丰富,风格各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视野,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答案。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的重点文言文;能够理解并欣赏本单元的现代文学作品;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并理解类似的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比阅读、深入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翻译和背诵。

2.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寻找答案。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探索答案。

4.对比阅读: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文本的特点和风格。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

2019-2020年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2019-2020年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________》,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答案】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考点】国内文学作品,近代文学,作家作品【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可知,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背诵、积累。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答案】土地;光明;太阳;火把【考点】国内文学作品,近代文学,作家作品【解析】【分析】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介绍了艾青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光明的歌手。

故答案为: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点评】本题考查对艾青诗歌的理解把握能力。

题目中的答案在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里都有,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记忆积累即可。

3.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

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梳理

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作者简介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精选练习(一)1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31年参加革命,加入了“左联”,后来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早期诗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主要诗集有:《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因为从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如”已经不存在))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捉“蝴蝶”——《艾青诗选》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意象的基本含义。

2.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3.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3.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难点: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知“蝴蝶”屏显: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师有感情的读本诗,并讲解此诗中的“蝴蝶”即是意象,本诗来自艾青的《诗论》一书。

学生回忆意象的含义: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即为意象。

二、捉“蝴蝶”师:在《艾青诗选》这片美丽的“花园”中,许多“蝴蝶”正上下翻飞。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捉“蝴蝶”小分队,带上“捕虫网”,走进这片“花园”,看看哪一组捕捉的“蝴蝶”又多又大又美?(你发现哪些是艾青常用的意象?)(篇目《大堰河—我的保姆》P1-P6、《旷野》P155-P159、《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44-48、《烧荒》P207、《煤的对话》P29-30)学生小组合作,寻找诗人常用的意象,并汇报结果。

预设:《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村庄)、雪、坟墓、瓦菲(生在在瓦缝中的野草)、园地、石椅、灶火、炭灰、炕凳、菜篮、麦糟、炉子、团箕(畚箕)、大豆、小麦、糖、婚酒、棺材、稻草、土地、纸钱《旷野》玉蜀黍(玉米)、苎z hù麻、毛豆、知了、斑鸠、流水、草地、啄米鸟、阳光、山毛榉、土地、岩石、树木、海、村舍、山峰、野林、峡谷、田亩、山坡、月亮、雾、草帽《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风、土地、皮帽、浪涛、河流、小油灯、乌篷船、灯光、路、草原、田地、乌巷、烽火、大地《烧荒》火柴、火海、火花、火柱、荒原、火焰、鹿、阳光、风、烟、云彩、豺狼虎兔、野草、禾苗、犁刀《铁窗里》窗、朝霞、云朵、霓彩、云、晴空、微风、残阳、鸠、朝日、鸽群、蝙蝠、海洋、围墙、汽笛、森林、芦洲、杜鹃花、湖、夕阳、大地、皓月、繁星、黎明、大海《煤的对话》深山、岩石、森林、火师:我们试着给这些意象归归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