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及NPN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代用品

合集下载

第6讲 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及NPN...

第6讲 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及NPN...

不同类型的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降解
(三)过瘤胃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过瘤胃蛋白质的数量 大约占到达小肠蛋白质的30-35%。 2、过瘤胃蛋白质的组成与消化率 由于饲料的非降解蛋白质为被酶降解后剩 余的蛋白质,所以氨基酸的组成可能与原来的 饲料有差异。大多数饲料过瘤胃蛋白质的消化 率为80—90%。
2、尿素用量的计算 瘤胃能氮平衡值 尿素添加量= 2.8 × 0.65 其中: 尿素添加量和能氮平衡单位均为克 2.8为尿素的蛋白质当量 0.65为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效率
尿素饲喂次数对瘤胃液氨浓度的影响
瘤 胃 液 氨 浓 度
90分钟 采食时间
九、脲酶抑制剂能否提高尿素的 利用效果?
1、尿素在瘤胃中必须由脲酶催化才能分解 为氨和二氧化碳。 2、尿素不分解为氨就不能被利用合成微生 物蛋白质。 3、未分解的尿素可被瘤胃上皮吸收或流出。 4、脲酶抑制剂的调控效果最终应看动物的 氮平衡是否有改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冯仰廉主编,2000,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p15—20 2、赵广永, 2003,肉牛规模养殖技术。北京:中国农业 科技出版社,pp37—43 3. Whitelaw et al. 1991. Urease (EC3.5.1.5) inhibition in the sheep rumen and its effect on urea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66, 209-225 4. NRC. 1976. Urea and Other Nonprotein Nitrogen Compounds in Animal Nutritio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动物营养学思考题+答案

动物营养学思考题+答案

1.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答:NPN的利用原理常用NPN有尿素、双缩脲和各种铵盐。

以尿素为例。

脲酶尿素NH3+CO2C·H2O VFA+酮酸(碳架)真胃和小肠游离AA 吸收动物体蛋白或产品蛋白尿素被水解的速度很快,进入瘤胃后2h内可被微生物脲酶完全水解。

100g瘤胃内容物能在1小时内把100mg尿素转化为NH3,产生的NH3超过细菌利用能力时即可出现NH3中毒,如NH3达8.4-13ppm出现中毒,20ppm运动失调,500ppm死亡。

NPN利用方式:(1)用NPN直接补饲;(2)处理粗饲料;(3)生产各种补充料或营养性添加物。

2.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猪禽有哪些必需氨基酸?答: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求,必须由饲料提供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节省或替代部分氨基酸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不由饲料提供,动物体内能够完全满足的氨基酸,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氨基酸。

猪需要: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鸡需要: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

3. 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和反刍动物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答:限制性AA:是指饲料或饲料中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那些必须氨基酸,她们的短缺饲料或饲料中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了整个饲料或饲料蛋白质的营养成分。

通常蒋饲料中缺少的氨基酸叫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分别是猪和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5.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答:单胃动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由胰粘酶和胆盐作用,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或甘油一酯。

反刍动物瘤胃内氨氮产生的微生物机制与调控手段

反刍动物瘤胃内氨氮产生的微生物机制与调控手段

反刍动物瘤胃内氨氮产生的微生物机制与调控手段林波;王迪铭【摘要】瘤胃氮代谢是反刍动物蛋白质整体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瘤胃内原虫、真菌和细菌三大微生物均参与了饲料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但其作用机制和重要程度各有不同.本文从瘤胃微生物对饲料蛋白质降解成氨氮的全过程,综述了几种重要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蛋白质降解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研究蛋白质降解的微生物机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0(000)019【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反刍动物;氨氮;微生物;调控【作者】林波;王迪铭【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2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氮代谢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瘤胃内微生物可将部分饲料蛋白质或其他含氮物质发酵成氨氮,而一部分饲料蛋白质则被降解成氨基酸和多肽。

微生物则利用分解产生的氨氮、氨基酸和多肽重新合成微生物蛋白质,被动物利用(冯仰廉,2004)。

瘤胃氨氮为反刍动物微生物提供无机氮源的同时,也因部分饲料优质蛋白质被降解,从而造成饲料蛋白质的浪费(Bach等,2005;卢德勋,2004),而蛋白质原料是饲料中价格比重最大的部分。

高蛋白质会导致:(1)高尿氮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2)高血浆尿素氮引起的繁殖性能低下;(3)瘤胃鼓气等。

因此,在满足瘤胃内微生物对氨态氮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分解,是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有效方法(Bach等,2005;Morrison和Mackie,1996)。

本文对参与蛋白质降解和氨氮生成的瘤胃内主要微生物作了简述,并对几种通过微生物调控而抑制瘤胃蛋白质降解的手段进行总结。

1 瘤胃内蛋白质降解和氨生成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是许多不同的微生物分泌的酶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这些酶为胞联酶,其作用有赖于微生物对饲料的附着。

蛋白质在瘤胃内被水解成多肽、二肽或三肽后继续被水解成氨基酸,最终被发酵成氨氮,氨氮作为微生物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氮源(Firkins等,2007)。

畜牧学通论资料

畜牧学通论资料

1、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展望: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畜牧生产结构:建设好北方草原、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农区推广秸杆过腹还田和饲草与粮作、经作轮种复种,以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缓解人畜争粮矛盾。

加强畜牧科技的研发,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品种问题(建立并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饲养问题(改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疫病防治问题(建立动物保健网络,完善疫病控制体系)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定义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方式和目的:1、实行产加销一体化。

目的是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使农民富裕起来。

2、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农业科技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流通有效地结合起来。

5、以“龙头”企业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两个市场为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6、有一批主导产品、一批“龙头企业”、一批服务组织、一批商品基地。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动物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寻找抗生素等对人类健康有害的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代用品,并加大饲料、兽药和畜产品卫生安全检测力度;加大力度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传统农业、石油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2、营养学方面动物分类:单胃动物: 单胃杂食动物;单胃草食动物;复胃动物: 反刍动物;家禽3、消化的概念饲料中的养分在消化管内经过机械分裂和化学分解而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4、各类动物消化系统组成与结构:5、单胃草食家畜消化系统和消化过程的特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单胃杂食动物相似;盲肠和结肠发达,其中的微生物可消化纤维素并合成维生素;草食为生,但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不如反刍动物;马无夜草不肥假反刍动物,兔6、家禽(poultry)消化系统和消化过程的特点:没有牙齿,无咀嚼功能。

反刍动物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一)消化吸收反刍动物真胃和小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非反刍动物类似。

但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使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和其它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利用与非反刍动物又有很大的差异。

1.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经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多数氨基酸又进一步降解为有机酸、氨和二氧化碳。

瘤胃液中的各种支链酸,大多是由支链氨基酸衍生而来,如缬氨酸转变为异丁酸和氨。

微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氨与一些简单的肽类和游离氨基酸,又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瘤胃液中的氨是蛋白质在微生物降解和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

饲粮蛋白质不足或当饲粮蛋白质难以降解时,瘤胃内氨浓度很低(<50mg/L)。

瘤胃微生物生长缓慢,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利用也受阻。

反之,如果蛋白质降解比合成速度快,则氨就会在瘤胃内积聚并超过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

此时,多余的氨就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

虽然所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但大部分却随尿排出而浪费掉。

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瘤胃液中氨的最适浓度范围较宽(85mg/L-300mg/L),其变异主要与瘤胃内微生物群能量及碳架供给有关。

因此,用氨与发酵有机物质间的关系来表示瘤胃内环境比用最适氨浓度表示更切合实际,瘤胃内每公斤有机物质发酵,微生物可利用近30克以上蛋白质或核酸形式存在的氮。

饲料供给的蛋白质少,瘤胃液中氨的浓度就低,经血液和唾液以尿素形式返回瘤胃的氮的数量可能超过以氨的形式从瘤胃吸收的氮量。

这种进入瘤胃的“再循环氮” 转变为微生物蛋白质,就意味着转移到后段胃肠道的蛋白质数量可能比饲料蛋白质多。

这样,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具有一种“调节”作用,能使劣质蛋白质品质改善,优质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降低。

因此,通过给反刍动物饲粮添加尿素,以提高瘤胃细菌蛋白质合成量已成为一项实用措施;对优质饲料蛋白质进行适当的处理(甲醛处理、包被等),以降低其溶解度,使其在瘤胃中的降解率降低,也是必要的办法。

npn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npn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npn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npn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1. NPN动物营养学的概念NPN动物营养学是一个重要的营养学分支,它研究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在动物体内的利用和代谢。

NPN是指动物饲料中除蛋白质外的其他氮源,如尿素、胆碱、氨基酸等。

在动物消化道中,NPN被微生物降解为氨,然后被微生物和动物利用为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供应。

2. NPN的利用路径与作用NPN在动物体内的利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瘤胃中通过微生物合成蛋白质,二是在小肠中被动物直接吸收和利用。

2.1 瘤胃中的微生物合成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它们通过与NPN的作用,利用低质量的植物蛋白质,合成高质量的微生物蛋白质。

当动物摄入含有NPN的饲料后,NPN进入瘤胃中,通过瘤胃液中的氨基酸链接酶和微生物蛋白质酶的作用,转化为氨。

氨与瘤胃中的有机酸结合形成氨盐,被微生物吸收和利用合成新的微生物蛋白质。

而动物则通过反刍将这些微生物蛋白质再次消化吸收,从而获得更丰富的蛋白质供给。

2.2 小肠中的直接吸收和利用NPN还可以直接被动物小肠吸收和利用。

在非反刍动物的小肠中,NPN通过胆碱酯酶的作用转化为游离氨。

这些游离氨可以参与肠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同时也提供能量供应。

3. NPN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NPN被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

3.1 补充蛋白质对于食草动物而言,NPN可以作为低蛋白质饲料的补充,在瘤胃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合成高质量的蛋白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3.2 节约饲料成本NPN还可以作为一种廉价的氮源,用于替代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天然饲料,从而降低饲料成本。

特别是对于畜禽养殖业来说,可以用尿素等NPN饲料在合理控制的情况下,替代部分天然蛋白质饲料,达到节约饲料成本的目的。

4. NPN在动物营养学中的意义与前景NPN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对提高动物饲料的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以及改善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第十三章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第一节概述一、非蛋白氮(NPN)饲用研究与开发的国外进展对于动物养殖业来说,蛋白质饲料的质与量往往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又就地球陆地作物看,—蛋白质高的作物又相当少,因而蛋白质营养倍受动物营养学家和牧场主的高度重视。

人们发现并利用NPN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替代物,是对畜牧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反刍动物NPN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远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1880年德国科学家在绵羊的基本饲料中首次加入了NPN化合物中的天门冬酰胺,结果提高了绵羊体N的保留量,不久后指出,羊可利用NPN转化蛋白质。

特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A.L.Virtanen 1963 年用不含天然蛋白质的合成日粮对高产奶牛所作的试验中,用尿素和铵盐作为日粮中氮的唯一来源,使高产奶牛仍能长时期维持高产水平。

这一研究结果报道之后,震惊了畜牧科技界,很快使NPN的研究步入养牛业生产实用阶段。

据报道,不久就使美国养牛业每年以尿素为主的NPN使用量达200kt以上,1970年达250kt,90年代猛增到每年1000kt之巨。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在80年代末期,养牛业中NPN化合物的年使用量也大约有60多万吨。

西欧和澳洲诸国NPN年养牛使用量也大约有500~600kt。

非洲、日本、印度等国,供养牛业使用的NPN也有一定量的生产应用。

NPN饲料资源被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形式已日趋多样化、规模化和商品化。

特别应指出的是,近几十年来除了研制出大量水解速度较慢的NPN化合物外,在尿素的缓解技术上作了大量工作,推出了诸如欧美的“Starea”、“Golden Pro”、“Tripl-F”、“GreenPro”、独联体的“ΑΚД”和“ΚΚ”,法国的“Uralpa”、南斯拉夫的“Skrobamid”等糊化淀粉尿素浓缩饲料。

我国NPN的饲用研究开始于60年代,但作为国家攻关项目进行大规模系统研究还是90 年代初才开始的,即国家“八五”科技攻关“85-16-03”号课题,笔者也是参与本课题的主要成员。

简述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简述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简述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原理是通过饲料中添加尿素,进一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

尿素是一种含有大量氮的化合物,可以被反刍动物的胃中的微生物迅速分解为氨基酸,然后再由微生物合成蛋白质,供反刍动物利用。

添加尿素可以提高反刍动物对低蛋白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肉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量。

同时,尿素可以提供胃中微生物的氮源,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提高胃中微生物的酶活性和产毒素能力,有助于改善微生物的生态环境。

然而,尿素的添加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尿素的添加量需要科学合理,过高的添加量会导致胃中微生物过多繁殖,产生过多的氨,增加氨中毒的风险。

其次,尿素的添加需要适应性逐渐增加,刚开始添加时,反刍动物的胃中微生物需要适应尿素的存在,并逐渐建立起分解尿素的菌群。

此外,尿素的添加还需注意选择合适搭配的饲料,以保证尿素能被充分利用。

最后,尿素的添加还需要注意饲喂管理,确保反刍动物的饲喂量、饲喂时间等均符合科学要求,避免因饲喂不当导致的消化问题和健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瘤胃中的原虫
瘤胃厌氧真菌
二、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
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
瘤胃 非降解粗蛋白 (UDP)
饲料粗蛋白 流出

微生物粗蛋白 (MCP)
氨基酸 氨
(一)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与合成
1、概念 瘤胃可降解蛋白(RDP) 瘤胃非降解蛋白(UDP) 微生物蛋白(MCP) 过瘤胃蛋白(by—pass protein)
八、提高尿素利用率和防止动物 中毒的措施
1、两条原则 (1)防止氨在瘤胃液中快速积累。 (2)减少瘤胃上皮对氨的吸收量。 2、两条措施 (1) 合理确定尿素的饲喂量。 (2)增加饲喂次数(少添勤喂)。
尿素饲喂量的计算
1、瘤胃能氮平衡
=用可利用能估测的MCP—用RDP估测的MCP =DOM×144—RDP × 900 =NND × 40—RDP × 900 =0,平衡良好 >0,能量多余,需补充可降解氮 <0,能量不足,需补充可利用能 其中:DOM、RDP的单位为千克,NND单位为个。
1、尿素只能给动物提供氮源,并不能提供 其它营养成分。因此,尿素并不是反刍 动物日粮的必需成分。 2、只有当蛋白质饲料的市场价格较高时, 在生产中使用尿素才有价值。
思考题
1、为什么要用非蛋白氮饲喂反刍动物? 2、为什么反刍动物能够利用非蛋白氮? 3、为什么反刍动物有时会发生尿素中 毒? 4、如何防止反刍动物发生尿素中毒? 5、反刍动物的尿素饲喂量如何计算? 6、反刍动物常用的尿素产品有哪些? 7、尿素是反刍动物日粮的必需成分吗?
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
(二)常用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饲料种类 青贮玉米 苜蓿干草 玉米 大麦 燕麦 小麦 啤酒糟 酒糟 豆饼 鱼粉 棉籽饼 菜籽饼 大豆 CP% 8.5 20.0 10.0 11.3 13.5 14.6 25.6 27.8 49.0 64.5 38.9 40.0 41.1 RDP% 73 72 30 79 80 80 47 38 72 20 50 77 80 UDP% 27 28 70 21 20 20 53 62 28 80 50 23 20
微生物脲酶 尿素 微生物酶 碳水化合物 微生物酶 NH3 + 酮酸 微生物酶 氨基酸 动物消化酶 微生物蛋白质 氨基酸 微生物蛋白质 氨基酸(AA) VFA + 酮酸 CO2 + NH3
六、瘤胃发酵的能氮平衡 NPN 碳水化合物

酮酸
微生物蛋白质
尿素在瘤胃中产氨及氨的去路
被吸收到血液
k3
脲酶
尿素 k1
脲酶抑制剂对尿素利用的影响
唾液 被吸收到血液 尿
脲酶 尿素
尿素
流入真胃、肠道
微生物氮
十、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尿素的途径
1、尿素糊化淀粉 应用了瘤胃能氮平衡的原理。 2、尿素舔块 应用了少添勤喂、防止氨浓度过高的原理。 3、尿素氨化秸秆 应用了少添勤喂的原理 4、直接向日粮中添加尿素 要特别小心!
十一、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尿素的 前提条件
G. Y. Zhao and P. Lebzien. 2000. Development of an in vitro incubation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utilizable crude protein (uCP) in feed for cattle. Archives of Animal Nutrition 53, 293302 G. Y. Zhao and P. Lebzien. 2002. The estimation of utilizable amino acids (uAA) of feeds for ruminants using an in vitro incubation technique.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86, 246-256 G. Y. Zhao and X.J. Chen. 2004. The suitability of a faecal suspension of sheep as inocula for the estimation of utilizable crude protein of feeds by in vitro incubation. Archives of Animal Nutrition 58, 137-148 G. Y. Zhao and J. E. Cao. 200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 vitro-estimated utilizable crude protein and the 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 crude protein fractions in feeds for ruminants.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88, 301-310
(四)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转化的利弊
1、对于优质蛋白质饲料而言,转化不 利。例如豆饼、花生饼等。 2、对于质量较差的蛋白质饲料而言, 转化有利。例如啤酒糟等。
(五)优质蛋白质饲料的过瘤胃保护
1、热处理:例如:125oC下,菜籽饼加热 10分钟。 2、化学处理:以 2 g/kg甲醛处理豆饼。 3、其他处理:向豆饼中添加还原性糖或硫 酸锌可有效保护蛋白质。
2、尿素用量的计算 瘤胃能氮平衡值 尿素添加量= 2.8 × 0.65 其中: 尿素添加量和能氮平衡单位均为克 2.8为尿素的蛋白质当量 0.65为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效率
尿素饲喂次数对瘤胃液氨浓度的影响
瘤 胃 液 氨 浓 度
90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食时间
九、脲酶抑制剂能否提高尿素的 利用效果?
1、尿素在瘤胃中必须由脲酶催化才能分解 为氨和二氧化碳。 2、尿素不分解为氨就不能被利用合成微生 物蛋白质。 3、未分解的尿素可被瘤胃上皮吸收或流出。 4、脲酶抑制剂的调控效果最终应看动物的 氮平衡是否有改善。
(六)氨基酸的过瘤胃保护
1、反刍动物的限制性氨基酸 2、保护氨基酸的方法 (1)用氨基酸衍生物或类似物保护 (2)用脂类保护 (3)用pH敏感的多聚物进行保护 3、过瘤胃保护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使用效果
三、非蛋白氮化合物作为反刍动 物蛋白质代用料的必要性
反刍动物的粗饲料——干草
粗蛋白质含量约5%
反刍动物的粗饲料——青贮玉米
G. Y. Zhao, Y. X. Li, J. B. Ren, Y. J. Li and D. S. Guo. 2005. The influence of associative effects on the in vitro-estimated utilizable crude protein (uCP) of feeds for ruminants. Archives of Animal Nutrition 59,149154 Y.X. Li and G.Y. Zhao. 2007. Prediction of utilizable true protein of mixed rations for sheep using an in vitro incubation technique. Archives of Animal Nutrition 61(2):1-11 赵广永等. 2007. 不同氮源对反刍动物饲料可利用粗 蛋白(uCP)的影响.动物营养学报,第19卷第2期.
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代谢及 非蛋白氮化合物的利用 赵广永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一、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 生理基础
反刍动物——奶牛
反刍动物——肉牛
反刍动物——绵羊
反刍动物的复胃结构
食管 瘤胃背囊
瘤胃腹囊
网胃
瓣胃
小肠
真胃
附着于瘤胃上皮的瘤胃细菌
附着于饲料颗粒上的瘤胃细菌
绵羊瘤胃中的原虫
不同类型的含氮化合物在瘤胃中的降解
(三)过瘤胃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过瘤胃蛋白质的数量 大约占到达小肠蛋白质的30-35%。 2、过瘤胃蛋白质的组成与消化率 由于饲料的非降解蛋白质为被酶降解后剩 余的蛋白质,所以氨基酸的组成可能与原来的 饲料有差异。大多数饲料过瘤胃蛋白质的消化 率为80—90%。
主要参考文献
1、冯仰廉主编,2000,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p15—20 2、赵广永, 2003,肉牛规模养殖技术。北京:中国农业 科技出版社,pp37—43 3. Whitelaw et al. 1991. Urease (EC3.5.1.5) inhibition in the sheep rumen and its effect on urea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66, 209-225 4. NRC. 1976. Urea and Other Nonprotein Nitrogen Compounds in Animal Nutritio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氨 k2 微生物氮
k4
流入真胃、肠道
七、尿素作为蛋白质代用料 存在的问题
1、一个问题 尿素到达瘤胃后90分钟内完全分解,瘤 胃微生物来不及利用。
尿素在瘤胃中分解的速度
瘤 胃 液 氨 浓 度
90分钟 采食时间
2、两个结果 (1)氨被吸收进入血液,造成尿素利用 率下降。 (2)严重时动物发生氨中毒。
粗蛋白含量约8%
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饼粕饲料
粗蛋白含量约42%
四、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 研究进展
1、日粮中的含氮化合物完全为真蛋白时, 瘤胃液中存在非蛋白氮。 2、日粮中的含氮化合物完全为非蛋白氮 时,瘤胃液中存在氨基酸和蛋白质。 3、NH3是瘤胃细菌利用非蛋白氮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