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课程开发

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课程开发
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课程开发

幼儿园课程与教师的课程开发

对于幼儿园教育课程的理解,正如它的上位概念──课程一样,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它指语言、常识、计算、体育、音乐、美术六大学科,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异常活跃,大多已改变了过去六科的分科课程结构而代之以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领域(广域)课程(有些地方正在实行的综合课程也基本是这五大领域的简单组合)。

以上的分科和领域课程均是由部分教师和教研人员设计好的,并用纲要加教材或教师指导用书的形式体现出来,里面一般包括详细的课程目标,安排好了内容、进度、课时等,有的甚至把每周、每天,甚至上、下午该做什么都替教师安排好了。(见冯晓霞文《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学前教育》20XX年第4期)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目标模式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使用者,主要作用是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需要发出一定的行为,引起幼儿在规定范围内的反应,然后教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控制系统内实现对幼儿行为的目标控制,努力塑造成人期望的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各个不同的教师虽在教育过程即活动进行中的处理有所变化,但也基本上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处理,教师注重的不是

课程开发,而是教学改进,对幼儿园来说,即是活动指导上的改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的主体性品质,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培养完整的、和谐发展的人逐渐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作为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需要也成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特别是幼儿园的教育课程。因为幼儿园身兼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是基本的教育宗旨,从而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课程形态有别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在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灵活度要大得多。在此背景下,国外,如意大利产生了著名的瑞吉欧生成课程,美国有自然发生课程,英国有开放课程等。究竟实质,这些都是过程模式的课程形态,即课程设计不以事先规定好了的结果和程序为中心,而是以过程为中心,并且这一过程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育活动不一定按事先规定的统一目标进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目标,并将这种目标转化成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幼儿更主动、更自由地去参与活动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创造,以促进能力形成和个性发展。正如英国课程论专家、过程模式的倡导者斯腾豪斯所指出的:真正的教育是使人类更加自由、更富于创

造性,因而教育的本质是引导。

近两年,我国幼教界也出现了类似主张。如赵寄石教授在20XX年接受《学前教育》杂志记者的采访时指出,21世纪幼教改革的核心是建构每个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具有真正的师生互动(见《综合、建构课程、师生互动》,《学前教育》,20XX年第1期);冯晓霞教授也撰文指出,幼儿园课程应是师生共同建构的具有弹性的课程(见《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学前教育》,20XX 年第4期);李季湄教授则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条件,提出了将课程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结合、两者并存并用的主张(见《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XX年第1期)。

在过程模式的课程思想指导下,教师不是课程的使用者(curriculumuser),而是集课程的实践者、开发者和研究者于一身的课程的创造者(curriculummaker)。教师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和幼儿的关系也不再是主动与被动,传授或教化的关系,而是互动、对话的伙伴。这与今天国家对教育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一致

的。不过,在目前中国的社会和师资条件下,许多人会认为

这好是好,就是太过理想化了,很多教师并没有能力与幼儿

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即使受过这方面训练的教师,可能也不

是所有人都想运用这种互动性的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

划和努力,教学,对许多教师来说只是工作而非使命,即使

有教师能将教学当作自己的使命也难以与全班二、三十名幼

儿展开对话和因人而异的互动。还有,3~6岁的幼儿,并不知道进行什么样的探索和学习对自己最好,很多时候需要教

师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干什么。那么,在目前我国的社会意识、教育条件和师资状况下,我们的幼儿教育课程能做到哪一步呢?我认为,可以将课程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结合使用,各施其长。目标模式课程比较具体,便于操作,教师容

易把握每一次活动的具体任务,从而有效地处理活动过程。因此,在课程决策和设计(即活动具体实施之前)的环节可

以较多地采用目标模式,制定出国家、地方以及本国、本班

的课程目标,有的层次还可给出内容和指导方式建议。只是

这种目标和建议均是指引性的,不可写得太细、太具体。以

使不同水平的教师在活动前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但由于目标

模式容易把目标与手段,结果与过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不利于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与指导过程中的创造性以及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建议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即在

幼儿园的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较多的使用过程模式,使教

师在活动过程里能根据幼儿的情况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指导方式,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指导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需要具备相当的课程开发能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课程开发。

1.开发地方幼教课程。

即在国家的一般性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指引下,和本地区的教师、教研人员、家长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一起确定适合当地特点的课程目标、指导纲要,它属于国家一般性课程目标的下一级目标(也可以叫地方课程指引)。如有必要,还可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指导性建议,这些内容既可以选用国内较好的教材,也可由地方的幼儿园教师和教研人员共同开发,或者选用和自行开发相结合。但这种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是一种弹性的框架或建议。以利于各个幼儿园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补充和修改。

2.开发园本课程。

幼儿园教育是以发展孩子丰富的个性作为目标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对他们的成长负有责任的幼儿园和教师作为创造的主体,应该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这也是兴办特色园的关键。著名幼教专家赵寄石教授就多次强调指出:我所提倡的改革是每个幼儿园总结自己散在的经验,从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合、建构课程、师生互动。

目前国内有些师资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已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但还不能说已十分成熟或成型。由于教师的研究水平有限,看单个的教育活动有的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太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而是停留在感性的、经验的水平上,缺乏深入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的后劲。还有,已有的较具特色的课程也不一定是全园教师共同拟定的,从而导致有的教师并未完全理解设计的宗旨、理由等,也许会影响这些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发挥。为了让教师能很好的理解课程思想在教育过程中恰当、有效的发挥,最好是全园教师参与讨论。为了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还可邀请家长和本社区的人参加。具体即在国定的一般性课程目标指引下,参考地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建议,拿出本幼儿园自己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真正具有本园特色的幼教课程。不过,每个班的

教育内容不能定得太死,活动的进行也不能写得太具体,不能限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发挥。

3.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适时调整计划,灵活开发新的课程。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实际中,每个园一般都制定有学期、月、周的课程计划,里面包括目标、内容和指导方式,很多园还细化到了日。这是一种典型的目标模式课程设计,教师一般都严格按计划中所写的进行,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以下两个突出的问题(参见冯晓霞文《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学前教育》,20XX年第4期):一是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常常不符合孩子当时的兴趣,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却不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与教学中来;二是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进度、重点等与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不一致。为此,教师不得不经常想方设法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忽视或排斥幼儿提出的问题和想法,以调动他们对计划内容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成了展示课程计划的过程。这在大力倡导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关注其内在需要和个性发展的今天,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面对以上情况,教师如果仍作为课程的使用者,教育活动只

按照别人预先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是很难让幼儿接受的。活动的进行不仅依靠开始的假设(计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学前教育》,20XX年第4期)。为此,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

课程模式,从设计课程的高度认真研究,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和指导形式。

首先,在教育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善于从各种教材或指导用书

中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兴趣和特点的课程内容(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每个活动都由教师亲自设计或在教育活动中自然

生成,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目前国内有多种幼儿园课程

指导用书(通常简称教材),里面大多有详尽的课程计划和

教育活动设计。这些计划安排和活动设计是否适合自己班的

幼儿,教师应基于自己的课程设想和幼儿的实际进行分析和

选择,适合的为我所用。

其次,教师可根据每一教育阶段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调整

课程计划或设计新的教育活动。比如,在一学期的课程计划

中,既有认识商店,也有认识我周围的人这两个教育单元,但在计划进行认识商店的这一周里,如果大多数幼儿受电视的影响,对勇敢抓坏人的警察叔叔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天天谈论、模仿,并且仅仅模仿一些表面的打打杀杀动作。教师这时该怎么办呢?是想尽办法让幼儿认识商店或超市,还是顺应幼儿的需求,将也许是下几周的教育主题提前,调换为认识我周围的人或认识警察?如果我们的教育是将幼儿的学而不是将教师的教放在第一位,就理应选择后一种,即调整课程计划。还有一种情况是,幼儿突发的某些兴趣和学习需求也许与原有计划毫无关系,这时教师就不仅是调整教育内容的前后顺序,而需要设计新的教育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第三,即使在活动前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但当教师带着对某一主题价值的构想和对幼儿的期待进入活动后,仍会出现一些使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比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幼儿并不顺着教师预先设想的答案去回答,而幼儿的答案又生成另一些同样重要的新问题。这时教师又该怎么办呢?是置之不理,转移注意还是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思维,完成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如果真正从幼儿的学出发,教师就应该以参与者和活动伙伴的角色与幼儿进行真诚

的对话和互动,在彼此的交互作用中自然产生新的目标与课

程内容,满足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必须要有相当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既使目标始终保持在教师视野之内,又使活动进行得自然、流畅,充满智慧和创造。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下三个层次的课程

开发,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就必须大力加强对

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教师具备将学习者的经验内容从整体

去审视和改善的能力。以便将幼儿园课程的各个要素作为一

个整体有组织地进行调整,从而改进课程的功能,使活动内

容更合理、更科学,使孩子们既从课程中的教师那里学习,也从教师中的课程那里学习。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参见《日本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外国教育资料,20XX年第5期)。

第一,为数不少的幼教课程研究者,建议今后幼儿园也培养

几个课程指导专家。教师可以经常或定期地与各级各类的专

家们共同研究开发课程。因为研究开发的进展和效果与有没

有专家的加入是很有关系的。

第二,要和幼儿家长以及当地的人们一起进行开发。要开发

课程,首先就应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并且,孩子本身也

从内容和指导方法上获得许多有益的帮助。和当地的人交流,也有助于使课程保持地方特色。

第三,将着眼点放在幼儿的兴趣爱好上,随时对幼儿的需求、特点等进行分析。以开发出孩子真正感兴趣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从而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

发人的创造性,便于人际交往与互动的崭新的教──学新方式。

校本课程精彩故事一

老师,我能行 ------校本课程精彩故事 紧张有序的军训已经进行了两天。今天早晨去学校的路上,阵阵轻风吹来,凉快极了。我的心情也因此十分舒畅,觉得可以摆脱昨天的酷热,凉快一天了。可老天就是不给面子,刚开始站队,太阳就一下子蹦了出来,发出他身上无限的能量,晒得地板滚烫滚烫,踩在上面热烘烘的。太阳光一下子就照到了脑袋上,让人皱着眉头睁不开眼睛,真刺眼! 我十分不情愿地把水瓶放在白线上,和太阳暴晒在一起。接着,自己也和水瓶一起“烤”了起来。唉!在太阳地下站得脸都快烤糊了!好热呀!嗯,我已经闻到烤乳猪的味道了……我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找到了一个有点阴凉的地方。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本班的学生。 这一次的军训,要求更加严格:烈日当空,学生梦顶着炙热的太阳,一动不动地站着军姿,任凭汗水肆意地从额头沿着滚烫的脸颊,再流向晒得黑黑的脖子。没有教官的命令,即使汗流浃背,也不能用手去擦拭汗水,更不用说是活动手脚了,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放松了,甚至是悄悄地动了,那是逃不过教官的金睛火眼的,便要集体受罚——跑圈、俯卧撑、蹲下起立……刚开始,学生们个个挺胸昂头、精神十足地站着。可没过多久,就吹来了一阵热风,简直快窒息了,我看到我班的最小个子的张颖的头发被风吹到了眼角上,肯定是又痒又扎的感觉。在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这一点,她是我班里体质最差的学生,但是她平时很要强,我为她捏把汗。我的眼神与之相对,我暗示她坚持住,一秒,两秒,三秒……我都体会到了度日如年的感受。。“稍息,立正,休息”一连串的命令使我如释重担。我走到了张颖的身旁,看到她满头大汗,眼角里隐隐地噙着泪水。 我还没来得及安慰她,她就爽快地说:“老师,不要担心,我能行。”我们漫步到绿荫下,她告诉我她原来认为自己不行的,然而现实中她经受住了考验,并告诉我要坚持到底,胜利终将属于有信念的人。她说到当初在心里一直在大喊:哈哈!就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一定不会那么容易屈服的!她还说“每天的军姿站立,我知觉的时间已不再是时间,纵然两腿发酸却换得一身挺直。每次的坚持到底都会让我有超越自己的感受。我坚信,我能行。”正可谓是有过斜风细雨的洗淋却没有潮湿她火红的心,有过炎炎夏日的直射,却没有像晒黑皮肤一样,晒着她的执著。如果没有这种训练,她都不知道片刻的休息都会成为一种施舍,与平时休闲时间相比,那叫做真正的“奢侈”。 更令我感动的是她还说出:一些耳熟能详的道理,原来有了真正的意义,有了真正的诠释,直到今天,她才赫然觉得,这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它们的真谛——一个人,你可以是矮小的,你可以是瘦弱的,但你绝对不能没有精神!一个集体,你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你可以不是学习最好的,但是你绝对不能失去团结的力量!在一个部队里,在一个班级里,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你的言行举止还代表了整个集体!人不仅要向前看,有时还应该向后看一下,看自己是否错过了什么!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因为这个世界不只是你一个人…… 经过军训,她能更加勇敢地翱翔天际,搏击苍穹;经过军训,她不再是温室娇嫩的花朵,她能长成参天大树,迎接暴风雨…… 看着她们劳累的神情,惊人的话语。我感悟到:她们失去的是几滴眼泪几滴汗水,但获得是坚韧不拔的精神,豪迈的气势,坚毅的品质。可谓是学到了太多,太多。自信、奉献,尊重、感恩……这些都是财富,一笔宝贵的财富。 军训的日子虽苦,却像咖啡一样可以品尝出浓浓的滋味。“我能行”简短的话语,却充斥着深远的内涵。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方案 翁源县城东幼儿园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而环境创设的过程,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它既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的环境的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周围环境及幼儿的充分理解。 目前,环境创设都在做一定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是考虑美化、富有童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但对地方特色的体现还研究不多。农村幼儿园在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创设具有广东农村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地制宜、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的。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

泛,对农村周围环境天天看,日日观,有亲切感、有探索欲。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如,配合主题教育,在室内用树叶、碎布、花生壳等粘贴成各种主题画面,在游戏角投放向日葵盘、黄泥、稻草杆、麦秸草、玉米皮等,供幼儿自制玩具,在自然角中用罐头瓶饲养小蝌蚪、小泥鳅等,在户外利用农村幼儿园土质好、地面大的特点,种花植树,开辟沙池、水池等。 强调环境教育的先驱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深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利用。那么,就让我们农村幼儿园充满乡土气息,使农村幼儿的思想情感从小就植根于农村的乡土之中。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现有的办学条件较好,各项设施都比较齐备,地理位置不错,现有大、中、小22个班,约有1200多名幼儿,现有130多名教师,大部分是幼教专业毕业的,其余教师本科占了80%,大专20%.由于教材一直是购买的,没有体现当地人文风景,照搬照套教材,很少对教材进行灵活变通;有时候若遇到教材中无法进行的课程,致使课程不连贯。以上的种种让我深切感受到改变现有的幼儿园教材,实行以本土教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是多么的迫切、重要。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们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多年来一直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美术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美术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年级组组长负责,年级组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小学校本课程《亲情故事伴我成长》开发案例附评价表

亲情故事伴我成长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一、课程开发背景 时下,在不少家庭中,孩子只知向父母要这要那,只知自己吃好的、穿好的,却不管父母的经济力量能不能达到,不懂得怎样让父母的生活过好一点。对自己爱吃的东西独自享受,有些孩子连对父母的问候都没有,这怎能不叫一些父母为此感到寒心呢!亲情,这个看似让人感到温暖的话题,有的时候却很容易被人遗忘。 现在亲情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存在着裂谷。父母不了解信息时代的子女世界,子女不理解父母深沉的期望,更多是亲情冷漠,家庭关系处于冰点状态。我希望为生活而忙碌的大人们,停下脚步,多关注一下你的孩子。试想一下,当这个生命降临在你的家庭里时,你的一家人为了他的到来多么欢乐。从此,这个孩子就成了你一家人的希望。有了希望,就应该付诸努力,不要让希望变成失望。我也希望生活在“蜜罐”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孩子,不要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多体谅一下父母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改掉自己在父母面前的骄横跋扈,凡事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才不会有心灵隔阂,孩子才愿意和父母做朋友,父母才能真正地为孩子引导航向。 一个充满亲情的环境,能培养出充满爱心之人;多个充满爱心之人,就能造就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老师心中有亲情,照顾关切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学生心中有亲情,才能对长辈真心行孝,对他人真诚关爱。一个充满亲情的学校,老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照顾,像是一个和睦融洽的大家庭。一个充满亲情的社区就会有爱心,一个充满亲情的社会就会是更加仁爱的民族。 青云里小学是一所老校,尚美,强身。学校按照“德育首位、教学中心、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宗旨;在抓校风、抓质量、树形象上下功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常开展诗朗诵、故事大赛、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我校极其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把校本课程开发看作是学校文化重塑的新机遇。同时,学校还把学生的个性形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凸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亲情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它作为一个辐射教育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的教育意识与操作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正处儿童期,这个时期是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如何找准对策,走出一条既符合学校实际,又为师生喜闻乐道、操作性强的教育工作新模式,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亲情教育正是一条适合我校基本情况的强校兴校之路,形成了我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个性风貌,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性。我校开展的亲情教育成为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所以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故事是教育结晶,趣味性强,意义深刻,以小见大,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适合孩子阅读,我校以故事为载体让孩子在被爱中学会爱,感受名人的思想,效仿名人做法,最终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个人良好品德。我校创设“亲情教育”这一特色,激发了广大师生的情商潜能;我们寄希望于将来,通过学校的教育,达到现在的学生家庭和谐,有利于学习,将来的他们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有利于社会稳定。“小家”影响大家至于社会,从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感受故事中人物美德学会感恩,培养健康、快乐、勤奋、进步,有爱心,会学习,会生活的学生,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在课程的开发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促使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在复杂语脉中从事复杂问题解决的文化的社会实践领域,专业能力在于主体参与问题情境,同儿童形成活跃的关系,基于反思与推敲,提炼问题选择判断解决策略的“实践性学识”。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家,其专业成长的性质是在复杂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性认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必须基于教育职场,在具体的反思性实践中才能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必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阶段与途径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制定,引起了课程权利的再一次下放“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设计和开发。”[1]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出台,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师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的改变——从课程决策的消费者和执行者变为课程制定与表述的积极参与者,为教师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提供了政策保证。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参与课程的研制、收集资料、编写教材、或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重新开发新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每个人的作用与表现不同,但重在参与课程开发,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教师在参与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六个阶段,各过个阶段教师的表现不同。[2]个人试验:对与他人一起工作没有信心;不愿与他人分享观点;交流观点:愿意私下交流秘诀,愿意尝试同事的观点;寻求信息:非正式地拟定任务并期望成功,从事独立的搜寻工作,如查找资料等;最最低责任的参与:承担只需要有限的领导技巧的角色,在参与中不愿抛头露面;主动的参与: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愿意在组织和领导不同的形式活动。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倡导并规划活动方案,监督成果并在需要维持团队工作效率时采取措施。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和课程研究者共同实践开发。教师不能把专家看成是指导者,应把他们看成是共同的研究者。二是与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教师与家长们一起寻找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并与家长一起养成参与学校事务和课程开发的习惯。三是参与对学习者的兴趣、爱好、需求、特点等各方而的分析,尽量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把一门学科放在广阔的课程整体中加以考察.,逐渐地养成关注和参与学校整体的课程设计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 “无论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还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来看,参与课程开发都应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3]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确立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实践家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动态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道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4]从教师专业结构来分析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1、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园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互相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成立“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肖楠 副组长:郭春梅郑伟辉 成员:方晓红、马月、张雪莲、纪聪颖、张桂芝、郭丽娟 二、具体实施工作 1、建立科学的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年份——课件库、教案库、教学论文库、德育论文库、计划库、总结库、活动照片库。 2、召开“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掌握课件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为抓手各老师认真制作、修改课件,并注意做好学科教案、论文、课件等资料的积集,上传工作(对于所运用的课

件或教学资料做到及时修改并上传),及时上传电子教案,教师的论文等,课件每个学期每人必须上传四个以上到教学资源入库,副组长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分类汇总到相应的子目录中。 5、每学期对各教师的资源上传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具体分工班任级负责人为郭春梅;科任组负责人为郑伟辉;定期对各教师的资料上传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落实各学科上传资源的情况,学期末将进行全面统计。 6、郭春梅对老师上传的资料检查,调整并及时进入信息资源库,服务于教学。 8、建立学校资源库目录,方便每个老师及时查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 三、评估及奖励办法 资源库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对各学科充实资源库的情况进行评比,依据各组总体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定,评出学校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全体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质量。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 第二节社会学基础 第三节哲学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一)皮亚杰理论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1.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是主动地建构内部的心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的。 2. 皮亚杰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 ——社会建构理论 一批欧洲学者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带入了社会交往的领域,提出了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文化背景在儿童的知识建构中起重要作用。 3.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既要重视儿童自身建构活动在儿童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二)维果茨基理论和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维果茨基(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 1.维果茨基理论的主要观点 (1)儿童建构自己的知识; (2)发展与社会背景不可分离; (3)学习能引导发展; (4)语言在心理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2. 维果茨基理论中三个影响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1)“最近发展区” 所谓的“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2)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 (3)“心理工具” “心理工具” (Mental Tools)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如各种符号、记号乃至词、语言,而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 3.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1)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应该既能适合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2)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使儿童获得成功; (3)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是获得语言的技能。 二、精神分析理论与 幼儿园课程和教学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浅析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浅析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概述了幼儿园隐性课程的涵义,阐述了其常见的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在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隐性课程是幼儿园中持续不断的、无所不在的教育资源,它对幼儿个性、社会交往能力等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幼儿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利用一、幼儿园隐性课程的涵义 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是一种以间接的、暗示的、无意识的方式,长时期地影响学生情感、调整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课程。 幼儿园的隐性课程是指在整个幼儿园范围内,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的途径,对幼儿的情感、意志、态度、动机、价值观及信仰等发生影响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体系,幼儿园文化环境、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及交往方式,乃至幼儿园的建筑设备、作息时间、班级安排、游戏及一日生活等。 二、幼儿园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 近些年,学前教育的中心发生了转向,它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功能,它起到了巨大的补充作用。 1.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组成部分包括:幼儿园的选址、园舍环境的基本色调;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各班级室内空间的大小、不同区域划分与布置及活动材料的摆放、投放的多寡等。这些物质环境潜藏着美感,暗含着重要价值,能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活动材料的丰富和活动空间的宽敞非常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培养和发展,如有利于幼儿合作性的培养、养成与同伴和睦相处的个性等。 2.文化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 幼儿园的园训、园风、教风等具体展现了幼儿园的文化。良好的园风能通过集体内聚力对幼儿产生影响,使幼儿接受集体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幼儿园的各种制度,如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保教常规等都是幼儿园文化的体现,它们营造了幼儿园育人氛围,这种氛围对幼儿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潜藏着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无声地表达了各种行为规范,使得无形的文化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践,不仅培育了幼儿的

校本课程开发故事

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故事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时代的要求。自2007年我校被县人民武装部授予为“青少年业余军校”以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国防教育”便被正式定为本校的校本课程。三年里,我们一路走来,开发校本课程有喜也有忧,更令人思考。 一、现实---成长的基础 2007年我校由8所小学合并在一起,成为寄宿制学校。刚一开学,那些只有十岁左右,而且是初次离开父母的孩子们,不用说洗衣、刷餐具,就连穿衣、叠被、洗脸都不能自立。多数学生不会叠被子、整理内务。经常有学生打架、想家哭鼻子。 该如何让他们适应寄宿制的生活呢?如何让他们学会宽容与理解,能够团结友善的生活在一起呢?校领导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客观现实出发,以“少年军校”为主阵地,以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品质为出发点。把国防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二、磨练——成长的过程 (一)、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促进素质发展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学校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促进素质发展”是我校个性鲜明的办学思想,坚持不懈的国防教育是我校引以自豪的办学特色。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组,校长挂帅,骨干教师参与。通过认真学习、仔细分析研究,决定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与我校的市立项课题《武警中队指导下的国防教育管理策略研究》相结合。 (二)、编写教材,落实“国防”课的主体内容。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国防教育法》和少年儿童的身心特征,我们制定了《双庙明德学校国防教育纲要》,《纲要》从国防知识,军事技能,爱国情感几个维度,就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此《纲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代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即要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总则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创符合幼儿园自身实际的课程——园本课程。 我园是以游戏为特色教学,比如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 幼儿园园内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1、改善办园条件,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美好情操,也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从热爱幼儿园的小环境开始,逐渐发展养成热爱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意识。

2、利用园内设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园内设有规范的教室外,还有玩沙室、图书室、建构室、科学室、多功能教室、种植角,充分利用园内的每一寸土地,如,带小班的孩子们都院子里来寻找春天,从而丰富了幼儿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种植区就为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与便利的条件。还有我们园里的资料室,为大家准备也许多的书籍与材料,这些资源同样可为我们的社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增大资源的扩大张力。活动室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资源。 3、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把网络资源引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来。 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直观向幼儿展示课程内容,也能解决一些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简单小动画的多媒体播映,是小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巧虎》中小片段的截取,妈妈做家务时受伤了,巧虎赶紧为妈妈找出创可贴,并处理伤口。从中,孩子们便能体会到妈妈做事的辛苦,并懂得去关心妈妈。同时,网络还能加强老师与外界联系,有选择接受和学习别人的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各种幼教网站也为老师与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幼儿园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结果。因此,要搞好幼儿教育我们除了要开发和利用园内资源,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等。 幼儿园园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附答案)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1.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指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关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 幼儿园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幼儿园课程有3种典型的定义,具体指的是: 1、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1、个体适宜性。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2、整体性。“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幼儿园课程作为培养完整儿童的载体,要致力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发展儿童某一方面的技能。3、实践性。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局限,幼儿园课程注重的是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不是间接知识的传授。幼儿园课程实践较多的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让幼儿运用感官进行生动的生活实践,从而积累直接经验。 3.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含义是什么?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主体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及自身的需要,对课程的目标、属性、功能等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它是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所持有的价值理念。 4.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是什么?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揭示了儿童认知的发生和发展的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 音乐家趣味故事及作品赏析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音乐家趣 味故事及作品赏析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 --音乐家趣味故事及作品赏析 温梅玉 一、背景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校积极发挥资源优势,经过探索实践,形成了以"学科课堂为主渠道,以校内外文体活动,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为补充,以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为辅助"的办学特色。现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实施方案,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情感个性的培养出发,选定以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校本教育资源为校本课程,以适应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为培养出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而努力。 二、目标 1、总体目标: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实施,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自信,为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小学生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1)、通过生活有趣的音乐故事,让学生从中体验音乐事件、音乐家、音乐生活的魅力。 2)、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3)、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弘扬个性。 三、内容 第一周"乐圣"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第二周"音乐神童"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第三周"钢琴诗人"肖邦-《即兴幻想曲》 第四周"歌曲之王"舒伯特-《摇篮曲》

四、措施 1、本课程适合在低、中、高各年段实施,每周一课时,一个月分四课时完成。 2、组织方式:班级课堂教学,小组合作体验为主。 3、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一个月分四课时完成。 4、场地:年段音乐教室。 5、设备:多媒体及音响、教学挂图等。 6、教学方法:讲解法,听赏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等。 7、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体,建立成长记录袋。 五、安排 名称组织形式课时 一、"乐圣"贝多芬-《献给爱丽丝》听、说、议、演奏等相结合。1-2课时 二、"音乐神童"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听、说、议、演奏等相结合。1-2课时 三、"钢琴诗人"肖邦-《即兴幻想曲》听、说、议、演奏等相结合。1-2课时 四、"歌曲之王"舒伯特-《摇篮曲》听、说、议、演奏等相结合。1-2课时 六、课例 第一课 "乐圣"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1、编写背景:以小贝多芬童年的故事切入,激发学生对音乐家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认识贝多芬刚直不阿、不屈服权贵,自强、自信、勇于拼搏的优秀品质。 2)、欣赏《献给爱丽丝》钢琴独奏曲。 3)、弹一弹,唱一唱,议一议。 3、教学准备: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资料讲解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 究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绍兴民间文化为例 绍兴县教育局沈国香 一、课题的来源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 乡”称号,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绍 兴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除了 旅游产业开发外,目前,对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应用整体意识不强,使 民间文化遗产逐渐趋于消亡。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承文化,幼儿园教育是传播 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阶段了解和体验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十分重 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 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 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 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传统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了一些改变, 但不少幼儿教师仍停留于执行现成的“教材”,对由专家开发的“教材”疏于 分析,习惯拿来就用,至使课程设计者与执行者之间思想距离无法弥合,给课 程理解和落实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地方民间文化开展幼儿园 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 域,历史上曾两度为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得到印 证。 绍兴城市临水而居,有别具一格的水乡风貌,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水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绍兴的许多地理、建筑、人物、传说、名胜、古 迹、河道、湖泊、路桥、风土、人情等等都闪耀着水文化的灿烂光辉。历代名

2017答案答案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

xx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xx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观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xx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xx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1)xx课程即教学科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 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xx课程即教育活动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xx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 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xx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1)个体适宜性 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2)整体性

校本课程材料

校本课程材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开发校本课程材料 --- 忻府区解原小学王建明 解原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要求下提出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赋予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主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成立领导机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各班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制定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制度等。 二、认真学习研究,确立校本课程目标。组织教师学习,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研究学习,我校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了解、体验、参与、创造现实生活,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使师生在课程开发中共同成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根据当前独生子女多,在家长的溺爱下,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较差,意志力较薄弱等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先开发一本《中华美德故事哺育我》的校本课程。这一课程将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用古代故事和现代意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告诉大家该目标讲的什么道理和应该怎样做,每个故事的结尾概括主题,把该故事体现的美德精神和今天应该怎样做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既可以了解我国的美德故事又可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三、组织骨干教师,收集整理编写教材。校本课程《中华美德故事哺育我》分为“我与自身,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五个主题,组织我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教材整理编写工作,布置教师收集有关故事和资料。 四、认真实施,做好校本课程的试用和改进。根据校本教材,我校安排了地方课,利用地方课程进行授课。在实践中认真修改,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同时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五、狠抓落实,努力做好校本课程评价工作。我校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事务中。在常规管理中规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事项,并把这项工作纳入教师的期末工作考评中。 六、总结提高,在反思中成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片段。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主动、稳妥地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化,校本课程的网络化。 年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

20 □胡银林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 研究前沿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变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也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青浦区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9年。它的诞生也是顺应了以人为本、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迄今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没有统编教材和评价运作机制的初职校来说,要对学生实施基础文化和初等职业技术培训双重教学任务,教师专业发展是何等的艰难。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盲、聋、弱智学校课程方案》,初等职校未列其中。 这对我们初等职校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也就是说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以学校为本” ,“以学校为基础”,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 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于初等职校的生源是以轻度智障为主的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都很薄弱,同一班级内的学生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很大,普通中学的教材跟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他们的需要。为此,我们以构建“学做人、学文化、学技术”教材体系为目标,以适应初职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为使他们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而有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不仅构建起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还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各类校本课程和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事实证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双向的、是互利的。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研修 (一)举行校本课程培训 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如达不到一定要求,就不能有效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因此教师在课程开发前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必须具备课程知识和课程开 发能力,必须具备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必须具备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基于我校当时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我们也深感到校本课程开发带给我们教师的巨大挑战,同时它也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在市、区各级领 导和教育专家们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 1、理论培训:为了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工作,了解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改理念,我们聘请教育局领导、特教专家、专业技师来校作有关课程理论方面专题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向,了解轻度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2、知识培训:我们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市教研室和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专家教授组织教师就“教材体系、知识结构、编写原则、 编纂技能”等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与实践,教师们都能自觉地从课程结构的整体出发,全面理解分析学科知识的结构,对所教学科、专业的课程有了全面认识。 3、能力培训: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的同时,我们又结合科研课题与教研组建设,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与编写。进行专业应知命题、 题库建设、专业应会考纲编制和专业技能考证项目标准等专项能力的培训。构建“教、修、研”一体化培训模式,形成了一条“教学实践———学习 型组织———团队研究———再指导实践”的培训链,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践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开发校本课程 1、从国家课程包括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出发,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力和水平,减少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障碍,达到相当于初中学历的水平;专业技能的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