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精选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主要内容为第二章第四节《多媒体的基本应用》。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演示文稿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步骤。
难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演示文稿的创意设计,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用演示文稿。
2. 学具:学生个人计算机、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网络连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篇精美的演示文稿,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多媒体的基本概念,讲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材、编辑、设计等。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演示文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定义特点分类多媒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教育领域商业领域娱乐领域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步骤选材编辑设计演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校园文化的演示文稿。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展示校园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内容丰富,设计新颖。
3. 答案:学生作业答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步骤,但在创意设计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性设计,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湘教)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湘教)第一篇: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湘教)2013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黑田铺中学唐良才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继续任八年级C167-C172共6个班的教学任务,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全体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有显著提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信息课就是上网、聊天和玩游戏;对规定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及方法没有兴致。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有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多媒体基础第一课计算机中的图像第二课图像编辑(一)第三课图像编辑(二)第四课录制声音第五课视频剪辑第二单元动画制作第六课 Flash简介第七课简单动画的制作第八课淡入淡出动画的制作第九课制作文字的特殊效果第十课生成动画第三单元网站建设第十一课设计一个简单网站第十二课初步创建站点第十三课进一步完善网站第十四课网上安家三、指导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2、了解常见动画制作软件及动画文件类型;3、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初步学会使用动画表达思想,呈现信息的方法;4、学会使用Flash制作动画;5、了解动画的设计流程,初步掌握根据主题规范设计简单脚本;6、了解动画的评价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创意与设计对动画创作进行评价;7、理解网站屯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根据主题合理规划网站结构和内容;8、能使用所见即所得的工具制作网页;9、会利用表格对网页内容进行简单布局;10、理解导航的作用,正确设置超链接。
最新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二、教材分析本套教材在指导思想上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考虑到小学、初中、高中教学相互衔接的需要,结合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来编写。
本教材以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活动为主线,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以科学的体例结构为基础将信息技术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flash动画特点,并理解flash中的基本概念和制作flash动画的基本过程。
3、熟练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flash动画的类型及其制作方法,掌握在flash动画中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素材的方法。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方面的有关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每天有针对性地复习,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练习,利用好课余时间。
2、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多学多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电脑技能。
3、老师要做到对学生不偏心,对学生一视同仁。
湖南教育学会 八年级上信息教案

教学课题口算练习器(二)-循环结构教学课时 2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for循环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for循环结构程序的实现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
我的问题
(1)计算机如何让程序执行很多次出题的语句?
(2) 怎样统计数量?
活动过程
一、分析程序结构
1,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2.用流程图描述解决同题的过取
参专外支结构的流程图,尝试将描述解决问题的自然语言转换为流程图
二、序列生成函数与循环结构
1. for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另一种基本结构,当需要计算机重复做某些事情时,可以使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for循环结构的语法格式和流程图如下所示。
2. range () 数
我们也可以使用range ()函数生成循环
范围,其格式如下:
格式: range(start, end, step)
功能:创建一个起始值为stat,步长为
step的整数列表,注意列表结束值小于
end值,如range(1,9, 2)生成1, 3, 5, 7,当步长为1时,通常可以省略step值, 如range (1,5)生成1,2,3,4.
三、程序的实现
1,编写程序
参考解决问题的流程编写代码,步骤如下:
(1)设置计数器变量。
(2) for循环部分,需要循环10次。
(3)循环体的代码.
(4)循环结束,输出结果。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时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 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关系。
- 教学内容:
-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 教学步骤:
1. 引入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 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作用。
3.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4. 练:让学生列举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例子,并描述其作用。
- 教学重点:区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领会它们的基本作用。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状况,检查他们对计算
机硬件和软件的理解。
课时2: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
- 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
重要性。
- 教学内容: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 互联网的优缺点
- 教学步骤:
1. 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说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和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3. 分析互联网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其对社会的影响。
4. 练:让学生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经历。
- 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含义,认识其在社会
生活中的作用。
-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检查他们对计
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理解。
......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程序设计初步》,具体内容包括:3.1节程序设计基本概念,3.2节流程图绘制,3.3节算法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2. 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掌握简单的算法设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流程图的绘制和算法设计。
教学重点: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流程图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白板。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
2. 理论讲解:a. 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程序、算法等。
b. 讲解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流程,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c. 举例说明流程图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a. 演示如何绘制流程图,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b.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c. 设计简单的算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2. 程序设计步骤和流程3. 流程图的绘制方法4. 简单算法设计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流程图,表示一个简单的算法。
2. 答案:a. 略。
b. 示例代码:输入一个正整数,输出它的阶乘n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factorial = 1for i in range(1, n+1):factorial = iprint("阶乘为:", factorial)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
湘教版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
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采用湖南师大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二章,以动画制作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Flash制作软件制作一些基础的动画;利用各种多媒体制作软件编辑、播放多媒体作品。
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Flash制作软件,掌握好逐帧动画、形变动画、运动动画的基本原理;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Flash基本动画的制作。
难点:多媒体的软件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多媒本作品的开发、Flash软件的应用,具体知识点如下:Flash软件:了解Flash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Flash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基本动画文件的建立;掌握在制作逐帧动画、形变动画、运动动画三种基本动画的制作和综合运用。
多媒体:能合理地赏析常见的多媒体作品、能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编辑声音、视频、图片等素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优质教案精选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信息技术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网络信息检索》第一节和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解网络信息检索重要性,掌握搜索引擎使用技巧,学会利用关键词进行检索,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学习网络信息评价基本方法,培养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网络信息检索基本概念,掌握搜索引擎使用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关键词进行有效检索,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3. 培养学生评价网络信息能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搜索引擎使用技巧,网络信息评价方法。
2. 教学重点:关键词选择与组合,信息检索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网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解决该问题。
2. 例题讲解:(1)讲解搜索引擎使用方法,演示如何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
(2)讲解网络信息评价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识别虚假信息。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并记录检索结果。
(2)让学生对检索到信息进行评价,筛选出有价值信息。
4. 讲解与示范:(1)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2)强调关键词选择与组合重要性,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网络信息检索与评价2. 板书内容:(1)搜索引擎使用方法(2)关键词选择与组合(3)网络信息评价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与“环保”相关信息,记录检索过程和结果。
(2)从检索到信息中,评价哪些是有价值,哪些是虚假。
2. 答案:(1)检索过程:选择关键词“环保”,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2)评价结果:有价值信息包括环保政策、环保活动、环保知识等;虚假信息包括夸大其词环保产品广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掌握搜索引擎使用方法和网络信息评价基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