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略)第二章有理数一、正数和负数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数是比0大的数,负数是比0小的数。
如果a表示正数,那么-a表示负数;如果a表示负数,那么-a表示正数;如果a表示0,那么-a还是0.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正数在前面会加上"+",但也有时候省略不写。
省略正号的数是正数。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那么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例如,零上8℃表示为+8℃,而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0表示“没有”,例如教室里没有人;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二、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但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和负分数都是有理数。
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分数是非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是非正有理数。
三、数轴1.数轴的概念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正有理数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并非所有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因此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利用数轴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数轴上有一些特殊的最大(小)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无最大的自然数;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
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0(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归纳汇总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归纳汇总知识框图考点一、1、下列语句:① 带“-”号的数是负数;② 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④ 00C 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A.0B.1C.2D.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轴是一条直线;B.表示-1的点,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C.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 1的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D.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或3。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B.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C.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不是负数;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相等.4、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比b 大B.b 比a 大C.a 、b 一样大D.a 、b 的大小无法确定5、若|a +b|=-(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b ≤0B.a +b<0C.a +b=0D.a +b>06、下列说法:① 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 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 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A.3个B.2个C.1个D.0个7、如果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与-(-a)互为相反数B. +a 与-a 一定不相等C.-a 一定是负数D. -(+a)与+(-a)一定相等8、已知字母、表示有理数,如果+=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a b A.、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都为0 a b a b C.与不可能相等 D.与的绝对值相等a b a 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一定是负数B. 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C. 若|a|=|b|,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D. 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10、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③ 若|m|>m ,则m<0;④ 若|a|>|b|,则a>b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1、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以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2、在时钟上,把时针从钟面数字“12”按顺时针方向拨到“6”,计做拨了“+”周,那么,把时针从“12”开始,拨12了“”周后,该时针所指的钟面数字是 143、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a+b=0;②a=-b ;③|a|=|-b|;④a=b ,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4、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3.14 -π|= _________6、写出所有不小于-4并且小于3.2的整数:7、绝对值小于6且大于3的整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下面关于0的说法:① 是整数,也是有理数;② 是正数,不是负数;③ 不是整数,是有理数;④ 是整数,也是自然数,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9、在15,,0.15,-30,-12.8,-,-1.010010001,,-3.12112111211112……,-3.141414……中,负38-227π7-分数的个数是( )A.3个B.4个C.5个D.6个10、一滴墨水洒在一个数轴上,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是(1)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2章 有理数1.像10、13、155、117.3、0.55%这样的数是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
像-2、-13、-155、-117.3、0.55%这样的数是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
特别提醒: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有理数:能够写成分数形式nm 的数叫做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数轴有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三者缺一不可 。
数轴上的点和实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5.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小。
6.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7.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表示:⎪⎩⎪⎨⎧-==)0()0(0)0(||<>a a a a a a8.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法同样拥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和整数得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样)用字母表示为: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苏科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0的数叫做正数。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自然数,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百分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自然数正分数整数0零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分数形式。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a ;人造无限不循环的,如0.1010010001……三、无理数 2.三种基本形式的无理数:带π的;22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右边的点的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1.概念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要点整理

《有理数》知识要点一、有理数的概念1、正数和负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的量 .2、有理数:(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如:—(-2)=4,这个时候的a=—2. 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按定义分:⎪⎪⎪⎩⎪⎪⎪⎨⎧⎩⎨⎧⎩⎨⎧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按性质分:⎪⎪⎪⎩⎪⎪⎪⎨⎧⎩⎨⎧⎪⎩⎪⎨⎧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a >0 <====>a 是正数; a <0 <====>a 是负数;a ≥0<====>a 是正数或0<====>a 是非负数; a ≤0<====>a 是负数或0<====>a 是非正数。
3、数轴【重点】:(1)、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直线);二取(取原点和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
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注意:(1)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
原点表示数0.(2)、正数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负数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4、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注意:① a —b 的相反数是b —a ;a+b 的相反数是—a —b ;② 相反数的商为-1; ③ 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3)、a 和-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
(4)、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 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10、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的点,分居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还表示这个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就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
二、实数大小的比较1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1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13、加法:(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任何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14、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5、加减法运算统一为加法后,可以省略加号。
也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任意把两个数相加,不过移动位置时一定要连同加数的符号一起移动。
16、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有的面是平面、有的面是曲面。
我们知道,面与面相交成线,在棱柱与棱锥中,面与面的交线叫做棱。
(edge)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vertex)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图形都是由点(point)、线(line)、面(plane)构成。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表示为:+;表示为: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如: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xx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0(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xx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xx 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xx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