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2 苏教版2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2 苏教版

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联系现实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争章”,明确习作要求。
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在“争章”过程中,许多同学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说明:推荐对象——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即可推荐
推荐范围——选择切合本班实际的“争章”活动,适当放宽范围。
推荐方式——个人、小组均可推荐,也可毛遂自荐。
பைடு நூலகம்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确定被推荐的人,并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到各组了解讨论情况,适当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生共同评议,侧重所选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六、交流、评议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4再次进行修改。
☆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
课题:习作2推荐雏鹰奖章获得者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八册
主备教师: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和略写,提高选材能力。
3、在习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三、现场采访,选择典型素材。
1.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2 苏教版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n加油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n加油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n加油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n加油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六、交流、n加油评议习作。
课题:习作2推荐雏鹰奖章获得者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八册
主备教师n加油:
教案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n加油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和略写,提n加油高选材能力。
3、在习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n加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推荐范围——选择切合本班实际的“争章”活动n加油,适当放宽范围。
推荐方式——个人、小组n加油均可推荐,也可毛遂自荐。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互相交流n加油、讨论:确定被推荐的人,并说出推荐的理由,关n加油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到各组了解讨论情况,适当指导。
n加油3.集体交流:小组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生共n加油同评议,侧重所选事例是否具体。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 习作2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习作2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习作2苏教版四年级中文第二册“练习2”的教学设计郭雪丽[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访谈学习收集相关写作材料,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细、简短的写作,提高选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示人物的主要特征。
2.学会以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利息进口同学们,近阶段,我们学校开展了星推荐活动,班级里也涌现出很多表现突出的同学。
你认为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荣誉?二、联系“星推荐”,拓展思路1.学生讨论可以获得推荐同学的名单。
2.展示推荐范围(展示:阅读之星、表演之星、健康之星、礼仪之星?)3.展示练习要求并按姓名阅读。
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推荐别人(板书:推荐他人),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也可以自己推荐自己。
三、例文引路,明确“怎么写”1.老师:不久前,我们在练习1:推荐或自我推荐中学习了口语交际。
这一次我们不能只是说出来,我们必须把它写下来。
你是怎么写的?让我们来听听未来的舞者杨玲。
2.请全班同学集体评议:这位同学能获得这项荣誉吗?为什么?3.思考:为了让自己的理由更具说服力,作者选择了哪些具体例子来说明?4.交流:具体举了四个事例:①她天生是跳舞的料,且很喜欢舞蹈课;②她生病了还不忘上舞蹈课;③她一有空就练习舞蹈;④她参加比赛获奖。
小结:①所有的事例都与杨玲爱好舞蹈有关。
(板书:具体事例)②推荐事例多的时候突出了重点,注意有详有略。
(板书:有详有略)四、组织交流,丰富锻炼材料1.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黑板上的星推荐范围了了,我相信一定有你想要推荐的小能人。
当然,你也可以推荐自己。
但是一定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选择代表在舞台上发言,其他学生可以添加。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教案苏教版

习作2【教学总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雏鹰争章”活动,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人的长处,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学会写简单的推荐文章。
2.能力目标:联系生活,通过采访、调查、交流等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提高选材能力,通过推荐交流,突出主要事迹,用具体的事例把某一同学最主要的优点写具体,有详有略。
3.情感目标:在习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抓住细节描写,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教学重点】列举出相关的事例,用事实说话,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结合“雏鹰争章”活动,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人的长处,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学会写简单的推荐文章。
在习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抓住细节描写,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教学重点】列举出相关的事例,用事实说话,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预学】1.课前留心观察、采访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丰富习作素材。
2.为本次习作搜集好词好句,为写作做准备。
《习作2》准备卡:《我的习作我做主》同学们,在你周围,一定有许多令你信服的同学,请你仔细观察,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颁发一枚雏鹰奖章吧!根据本次习作,我收集到了许多关于它的好词:优美的句子我也收集了不少:我还摘抄了优美段落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联系奖章,激发兴趣:1.出示“雏鹰争章台”。
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我们班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同学,你发现了吗?指名说同学的优点。
2. 出示奖章明要求:(1)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看来,我们大家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今天,我们将走进《习作2》,依据他们的闪光点,推荐他们,给他们颁发奖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2第二课时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2第二课时苏教版课时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习作,以及师生共议,明晰该次习作选材的要领。
2、学生通过共赏优秀片段、全班同改、自己尝试等环节,明晰如何将事例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重、难点3、学生能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4、学生能通过多种方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
课前预备:学生:习作草稿、语文书、字典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争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始了!透过你们善于发觉的眼睛,让老师看到了专门多人身上的闪光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大伙儿的习作!二、评讲作文1、让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一下《习作》的要求,翻开书,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这是“雏鹰争章”活动中的四枚奖章。
你们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许多,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你能够只举荐一人,也能够每个方面各举荐一人。
为了写好举荐文章,能够采访有关的人。
假如事例多,要突出要紧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2、专门多人的作文立意新颖,善于发觉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有人写了爱书如命的朱硕,有人写了充满爱心的宋韵心,有人写了书法大师毛建宇等等。
但如何使你们的举荐令人信服呢?指名说(通过事例,专门突出要紧事迹,做到有详有略)你们的作文在这方面就存在两点不足:(出示课件)1选材思路不开阔,事例不具典型性。
2事例描写简单,不够具体生动。
这些同学选择的事例专门有典型性,(出示课件)请他们来介绍介绍!指名说。
受了他们的启发,你还想到某个人身上典型的事例?指名说。
4、师:描写几件事例,就要做到详略得当,详写的事例如何做到吸引别人呢?(板书:描写要生动具体)我们班大伙儿公认的“小书虫”是谁啊?(徐华兴)专门多人的习作写到了爱书如命的徐华兴,瞧瞧下面几个同学是如何把他看书投入写得生动具体的!(出示课件片段)每当他看书入神时,即使周围人大声喊他四五次,他也全然不知,好半天才心不在焉地“嗯”一声。
他就如此沉醉在“书海”中难以自拔,像是一只饥饿的牛犊在宽敞的“知识草原”上贪欲地吃着“知识的嫩草”。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习作2

习作2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
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
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
注意;主要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的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6.当然,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
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互相采访。
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2.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
四、学生撰写草稿。
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交流、评议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
(事例具体,详略得当)4.再次进行修改。
三、展示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概括介绍(总)习作2 推荐他人具体的事例(分)。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2教案

习作 2:介绍他人一、教材剖析:《介绍他人》要修业生介绍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个人,或介绍每个方面各介绍一个人,为了写好介绍文章,能够采访有关的人。
假如案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二、教课要求:1、学习经过详细的案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色,能按要求写一篇介绍文章。
2、学习经过采访的方式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学习环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升选材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挚地赞叹、热忱地介绍。
三、教课重难点:1、学惯用详细的案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色。
2、学惯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并提升选材能力。
四、教课时间: 3 课时第一课时(指导课)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1、同学们,大队部向来在睁开“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同学。
你们愿意愿大家介绍一下吗?3、只需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介绍。
你们能够自己介绍,也能够小组相互议论、介绍。
注意:主要要说出你介绍的原因。
二、组织沟通,丰富习作素材:1、小组内相互沟通、议论,要求确立被介绍的人是谁,说出介绍的原因,重点是举详细的案例。
2、班级进行沟通,教师适合指导。
3、选举代表登台发言,其余同学能够增补。
师生共同评论,采纳案例能否详细。
4、小结:假如想让你介绍的人获得大家的认同,一、供给的事实一定真切;二、案例要拥有说服力,案例要详细,假如案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三、介绍的方法要对,第一一定说明自己要介绍的人选,再以详细真切的案例来说明他足以胜任你介绍给他的工作,最后还要号召大家同意你,支持你。
5、有的同学很烦恼,说的案例总感觉不典型,不详细,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下课后,你能够去采访老师或被介绍的同学,来获得最详尽的资料。
6、自然,能够一个人,也能够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介绍一个人。
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相互采访。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2第二课时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2第二课时苏教版课时目的:1、先生经过学习他人的习作,以及师生共议,明晰该次习作选材的要领。
2、先生经过共赏优秀片段、全班同改、自己尝试等环节,明晰如何将事例写详细、写生动。
教学重、难点3、先生能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4、先生能经过多种方式把事例写详细写生动。
课前预备:先生:习作草稿、语文书、字典教员:课件教学进程一、说话导入争章活动如火如荼地末尾了!透过你们擅长发现的眼睛,让教员看到了很多人身上的闪光点,明天我们就来一同看一看大家的习作!二、评讲作文1、让我们先一同来回忆一下«习作»的要求,翻开书,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这是〝雏鹰争章〞活动中的四枚奖章。
你们班级里在阅读、扮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窗一定不少,哪些同窗能取得这些奖章呢?你可以只引荐一人,也可以每个方面各引荐一人。
为了写好引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
假设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2、很多人的作文立意新颖,擅长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有人写了爱书如命的朱硕,有人写了充溢爱心的宋韵心,有人写了书法巨匠毛建宇等等。
但如何使你们的引荐令人信服呢?指名说〔经过事例,尤其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你们的作文在这方面就存在两点缺乏:〔出示课件〕1选材思绪不开阔,事例不具典型性。
2事例描写复杂,不够详细生动。
这些同窗选择的事例很有典型性,〔出示课件〕请他们来引见引见!指名说。
受了他们的启示,你还想到某团体身上典型的事例?指名说。
4、师:描写几件事例,就要做到详略妥当,详写的事例如何做到吸引他人呢?〔板书:描写要生动详细〕我们班大家公认的〝小书虫〞是谁啊?〔徐华兴〕很多人的习作写到了爱书如命的徐华兴,瞧瞧下面几个同窗是如何把他看书投入写得生动详细的!〔出示课件片段〕每当他看书入神时,即使周围人大声喊他四五次,他也全然不知,好半天赋心猿意马地〝嗯〞一声。
他就这样沉溺在〝书海〞中难以自拔,像是一只饥饿的牛犊在宽广的〝知识草原〞上贪心地吃着〝知识的嫩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2:“雏鹰争章”【教学目标】1、学会写推荐书。
2、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3、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送一个雅号——热情推荐,真诚赞美1.送一副对联。
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雏鹰争章”活动,全校同学踊跃参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我们学校、班级涌现了许多小书虫、小劳模、小歌星、小运动健将、小书法家、小画家……老师用一副对联来赞美这次活动。
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好事趣事难忘事,事事欢欣。
用心读一读这副对联。
读出你的惊喜发现!读出你的热情赞美!2.送一个雅号。
同学们,这些“雏鹰”虽然羽翼未丰,但是他们发出的声音让我们听了激动,他们所做的事情让我们见了感动。
前几天老师布置你们观察、采访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长的同学,现在我们交流一下。
你准备推荐谁?你准备给他(她)送一个什么雅号?为什么送给他(她)这个雅号?——给他(她)设计一段简明的颁奖词。
预设颁奖词:小书虫——他每次考试都是“常胜将军”,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每个学期,他都能制定出合理的读书计划,周密地安排读书时间……小劳模——每当学校布置劳动任务时,就带领同学认真完成,有些脏活、累活全往自己身上揽……小雷锋——为了帮助后进生解答疑难,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讲解。
在他的热忱帮助下,班上的几名同学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同学们,生活里没有旁观者,只要用心观察,你就能发现很多同学身上闪光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歌颂,去赞美!你还准备推荐谁?你的颁奖词是什么?(通过被推荐同学,其他同学的发言及老师的评价,丰富、完美被推荐人。
)【设计意图送一幅对联,概括“雏鹰争章”活动开展的盛况,开启学生的选材思路——有话要说;送一个雅号,激活学生模糊的记忆——有话会说、说好。
生活里没有旁观者,语文教师就是一个为孩子打开语言之路和智慧之门的人,带着他们去回忆、思考、想象、表达,同时又能和他们一起去体会,去感受,去发现。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二、送一枚奖章——情趣导航,快速行文1.送一枚奖章。
我们这次评选活动设置的奖项很多,我们要好中选优。
如果想让你推荐的同学戴上金灿灿的奖章,你写的推荐材料非常关键——是否写出了推荐人的典型事例。
想一想你的颁奖词,准备抓哪些事来展开描写呢?如果你推荐的同学被选上了,老师专门送你一枚奖章——“发现奖”(“慧眼奖”“伯乐奖”)。
2.教一种写法。
如何写好这篇推荐稿呢?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徐悲鸿励志学画》《李时珍夜宿古寺》等课文吗?(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中的精彩之处。
)出示:四上《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五自然段——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常常是一画就是一整天。
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很大的提高。
友情提醒:重点处要详细写——看,《徐悲鸿励志学画》从“每逢节假日”、“常常”、“一整天”等描写时间的重点词语写出了徐悲鸿不知疲倦、勤学苦练的精神。
在我们描写人物时,也要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内容进行“放电影”,把它写得有血有肉,才能打动人啊!3.写一份颁奖词。
先想后写——请你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你推荐的人,以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
具体要求:(1)20分钟,快速写不少于300字的颁奖词。
(2)抓住被推荐人的特点,送“雅号”,选取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写,让雅号名副其实。
4.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送一枚奖章,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启发,诱发学生在大脑中迅速检索到原先储存着的一种“块”,打开习作的思路,顺利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记忆;教一种写法,学会有详有略表达——鼓励学生快速习作,培养学生习作的效率意识,让他们有话快写。
】三、送一则故事——范文明法,真情表达1.读自己的习作。
自己读自己的推荐稿,做到不出现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句子。
想一想,哪些地方最能突出“雅号”?(读的过程中,把不合适的地方改过来。
)2.评一篇习作。
共同指出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3.送一个故事。
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这故事是老师观看中央电视台《家庭》栏目后,写成的故事。
小小男子汉——曼尼6岁的小男孩说自己是男子汉,真的很有意思,别看年龄小,街舞跳得可是有模有样的,他不仅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很多比赛,也获得了很多奖项,而且还来《星光大道》参加表演,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小伙子——开克尔曼尼。
“开克尔曼尼”在维吾尔语中是“英雄”的意思。
小曼尼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妈妈肖红在兰州打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长到6岁,所买的玩具没有超过5元的。
他自认为:“只要能帮助我妈,帮助女孩,就是男子汉!”他很爱他的母亲。
一次,妈妈的单位聚会,结束后时间很晚。
他住的小区很乱,为了照顾妈妈回家,他耍了个小小的计谋,缠着一位最胖的阿姨送他们母子俩回家。
那位阿姨不同意,他当即就哭了。
最后阿姨同意了,等出租车开到了一个巷子口,他让妈妈和阿姨走在前面,他独自走在后面。
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那条巷子很危险,我让阿姨跟着一起走,如果发生什么危险,那样我就可以在后面挡着,就有时间让阿姨带着妈妈跑!”还有一次,他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回家的路上,他独自扛起一袋20斤重的米走了2公里的路!妈妈说:“让我来吧,你只是一个孩子。
”但是他拒绝了。
他说:“您的身体不好,不能累着了,我没关系。
”事后他的妈妈说:“当时看着孩子扛起那么重的东西,脖子上的青筋突突的直冒,很心疼。
”他只是一个6岁的孩子,却做起了小小男子汉。
他说:“我是一个男子汉,我要保护我的妈妈。
”他常唱起那首歌:“有一天清晨,大雪飘下,妈妈拉起我的手,带我走出家,从那以后,我的世界没有了爸爸,别人告诉我这就叫相依为命啊,真想快点长大,来保护妈妈……”(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应该为小曼尼发一个什么奖章?预设:孝顺奖章(孝心奖章)。
(2)这个故事很感人,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是怎样表达的?(3)将自己的文章与之相对照,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4.二次修改自己的颁奖词。
【设计意图送一个故事,有情、有趣、有方法。
初稿写好后,还要引领学生不厌其烦的推敲、修改。
安东尼·罗宾说过:“生命就像一种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
”修改作文亦然。
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
鼓励学生轻声读、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而且要“像朗读课文那样”去读,这是是自我欣赏、自我发现、自我改进的最好方式。
】第二课时一、回顾要求相机板书1、推荐理由要充分2、事件叙述有详略3、开头结尾有强调二、讲评习作总结反馈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优点:1、大多数同学的习作写出了推荐同学的理由,即通过两三件具体的事例展现同学的优势;2、能在开头或结尾强调突出“***能得**章”;3、同学们能因地适宜地设计诸多奖项,如健体章、歌唱章、书写章等;4、大部分同学的字体工整,语句通顺;5、褚雅娴、刘云、田郁等同学的用词准确生动,选材适当。
不足:部分学生写的事例简单,不具体;个别学生的习作错别字较多。
三、听评习作【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说说最想听谁的习作,老师代读或学生自读,全体学生参考“习作要求”评议其习作。
老师就“习作本身”、“听读情况”、“学生评议”等进行指导性评价。
四、自读修改。
学生根据评议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并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习作。
附:学生习作一篇。
邢同心能得“阅读章”这个邢同心,简直就是个“小书虫”!昨天下午放学回家,我不时催促身后的邢同心,可她还是慢吞吞的,一边捻书页一边点头。
无奈之余我也不再催她。
队伍散了,她依然只看书不看路,摇摇晃晃地走。
我好奇心切,把头伸过去,于是我的眼睛也被吸引住了,我们俩像绑在了一起似的一摇一晃地往前走。
开始时,我还不停地提醒她:“拜托,看路了!”过了一会儿,我也不说话了,只是时不时地按住她的手,提示她:“我还没看完,一会儿再翻。
”到了大门口,她也不拿钥匙开门,只是伸手按了下门铃——让她妈开门。
门开了,她走进去,我给她说“再见”,她也只“嗯”了一声。
我怀疑她是蝙蝠,不看路也能走?每次她来我家,我都拿书招待她,她也不客气,抓一本书就“啃”。
我呢,不找出自己满意的书是不会罢休的。
好不容易找到一本,翻了几下就换另一本。
(不是我不喜欢看,是我太挑剔。
)她也看不见,总是眼睛直盯着书本。
我看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老妈每次路过,面对翻箱倒柜的我,总是一笑而过。
看来,我得改改自己的“老毛病”了。
下课的时候,我总能在图书角找到了她,而她的神情又总是那么地专注。
我想,邢同心有资格摘得“阅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