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教案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提杨柳/醉春烟。

村居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堤(tí dī ) 莺(yīnɡ yīn) 拂(fúfu) 醉(zìu zuì) 柳(liǔ niǔ)

2.选一选。

(1)“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2)“东风”指的是()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 吹向东边的风

(3)“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

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

3.填一填,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放学归来早,忙趁放纸鸢。这一句是写的生动情景。诗句的意思是

【答案】

1.dī yīnɡ fú zuì liǔ

2.(1)C (2)A (3)A

3.儿童东风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主要描绘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情景。诗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诗情淳厚、意境悠远、寓情于景。第一句写“春之景”:通过“春草初长、黄莺飞鸣、杨柳拂堤”三种典型事物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图。第二句则写“童之乐”:通过放学归来的儿童,迎着春风放飞风筝,尽情地、快乐地享受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与赞美。

诵读此诗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愫。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作者介绍】

高鼎(1851-1861),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贺知章(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风筝:亦称“纸鸢”、“鹞子”。民间玩具。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薄纸系以长线(绳),玩时利用风力升入空中。造型有兽、鸟、虫、鱼等。现有以塑料代替纸竹的。相传为汉初韩信所作。初名“纸鸢”,五代时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故名。

柳树:杨柳科,柳属植物的泛称。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柔韧。叶常狭长。花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苞片全缘,无花被,有腺体,雄蕊往往只有一或两个,花柱常一,具两枚两裂的柱头,或柱头极短。种子具毛。约有520种,中国有257种122变种。常见的如垂柳、旱柳、杞柳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补充完整。

莺.飞 y 拂.堤 f 儿童. t 杨柳. iǔ

化妆. zh 垂.下 ch 剪.刀 j 裁.衣 c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ɡǔ shī shān cūn bì lǜ yì sī jiǎn dāo

三、填一填。

咏柳

碧玉一树高,

二月春风似

四、阅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1.“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2.诗歌用一个“____”字,一个“___”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3.诗歌描写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不超过30个字。

4.诗歌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五、小练笔。

春天到了,你看到垂柳拂面的样子,会想到什么呢?请用一句生动的话来试着写一写吧:春天到了,我来到河边,垂柳好像

。”

一、īnɡúónɡl uānɡuíiǎn ái

二、古诗山村碧绿一丝剪刀

三、妆成绿丝剪刀

四、1.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2.拂醉

3.在江南二月的自然风光里,儿童们放学归来,高高兴兴地放着风筝

4.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春天的勃勃生机。

五、示例:姑娘的秀发,轻轻地拂动着水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