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PPT课件

电控点火系统的定义
总结词
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汽油机点 火时间的系统。
详细描述
电控点火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接收发动机转速、进 气压力、冷却液温度等传感器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出最 佳点火时间,然后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来点燃火花塞,从 而点燃可燃混合气。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ECU(电子控制单元)
是电控点火系统的核心,接收来自传 感器的信号,计算点火时刻和点火线 圈通电时间。
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
接收和发送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工 作。
存储控制程序、发动机参数、故障诊 断等信息。
点火器
01
02
03
点火线圈
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 为火花塞提供足够的点火 能量。
火花塞
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点火线圈的激活
根据点火时机的计算结果,激活相应 的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通断控制
通过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时间,实现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控制
点火能量的计算
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点火时机的要求,计算所需的点火能量。
点火能量的调节
通过调节点火线圈的通电时间和电流强度,实现点火能量的精确调节,确保发动机的稳定运行。
06 电控点火系统的应用实例
在汽油车中的应用
提高点火精度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点火 时间,提高汽油机的燃烧效率, 从而提升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降低排放
通过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电控点火 系统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和爆燃的 发生,从而降低废气排放,有利于 环境保护。
适应不同工况
电控点火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 况自动调整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在 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 态。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课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油 经济性,多点燃油喷射技术的研究 和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点火系统的发展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
点火系统的改进能够更好地控制燃油的燃烧过程,从而提高发动 机的功率和扭矩。
降低油耗
通过优化点火参数,可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提高燃油经济性 。
02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 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信号采集单元
负责采集发动机的运转参数,如转速、气缸 压力等。
点火执行器
根据ECU的指令,控制点火线圈的通电和断 电,产生高压电火花。
电子控制单元(ECU)
根据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最佳点火 时刻。
点火线圈
将普通电压转换成高电压,为火花塞提供足 够的能量。
注意事项一
维修时应断开点火开 关,避免意外启动发 动机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二
在更换部件时,应选 用原厂或符合规格的 部件,确保维修质量 。
维修步骤一
检查点火线圈、火花 塞和高压线等部件的 外观和连接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进行更换 或修复。
维修步骤二
使用诊断工具清除故 障码,进行路试,观 察点火系统的工作状 态是否正常。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信号采集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将信号传输给 ECU。
点火控制
ECU向点火执行器发送指令,控制点火线圈的通 电和断电。
计算最佳点火时刻
ECU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刻 。
点火过程
当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接通电源时,电流在铁芯 中产生磁场,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当断开电源时 ,磁场迅速消失,产生高电压(约2000030000V),通过火花塞放电,点燃混合气。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课件

故障分类与原因分析
01
原因分析
02
03
04
环境因素பைடு நூலகம்如温度、湿度、灰 尘等对电气元件和电路的性能
产生影响,导致故障。
使用因素:如驾驶习惯、燃油 品质、机油品质等对发动机的 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导致故障
。
维修因素:如维修不当、使用 不兼容零件等,导致故障。
功率晶体管
作为执行器,控制点火线 圈的通电和断电,产生高 压电。
点火线圈
将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 用于点燃混合气。
连接线路与部件
01
02
信号线
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传输信 号。
电源线
为控制器和执行器提供电能。
03
屏蔽线
防止电磁干扰。
04
插接器
保证各部件之间的可靠连接。
CHAPTER 03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软件设 计
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汽车工业
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提高汽车的 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航空航天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提高航空 器的安全性和效率。
军事领域
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武器系统 的精准度和威力。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思考
技术创新
继续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高点火系统的性能和 可靠性。
政策支持
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 新和应用。
评价方法
通过实验测试,采集数据,分析 各项指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确定最优的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 圈电流。
优化策略与方法
优化策略
根据实验结果,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以点 火提前角、点火线圈电流、火花塞跳火能量 等为优化变量,以发动机输出功率、燃油消 耗量、排放性能等为约束条件,进行优化。
Chapter 7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

现代点火系统基本采用无分电器点火,又 称全电子点火,此类系统必须以电子方式 进行点火正时调节,所以需要脉冲盘感应 传感器传感曲轴位置信息。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可有以下实现方式。 (1)单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2)双火花点火线因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3)四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1)单火花点火线圈无分电器点火 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过量空气系数λ
λ增大则火焰传播期τs增大,促成爆震。但 另一方面,λ增大,则自燃准备时间τk也增 大,故又抑制爆震。对一种确定的燃油, 有一个最易爆震的λ值。对汽油来说,当λ =0.8~0.9时最易爆震。
3)残余废气系数γ
γ增大则,τs增大,促成爆震。但另一方面, γ增大,则新鲜混合气受到稀释,体积效率 ηV下降,燃烧压力和终燃混合气温度下降, 使自燃准备时间τk也增大,故又抑制爆震。 两者相抵总的结果是γ增大会抑制爆震。
如图所示,初级线圈9和初级线圈10 极性相反,两者交替地闭合和断开。 初级线圈9或10断开时在次级线圈11 中感生出电动势。初级线圈9断开的 感生的电动势方向与初级线圈10断开 时相反。由于二极管5与6极性相反, 7与8极性相反,所以火花塞1与4通 过二极管5与8同时打火,火花塞2与 3通过二极管6与7同时打火。两组以 180℃A的间隔交替打火。 获得的效果跟两个双火花点火线圈完 全一样。一个四火花点火线圈比两个 双火花点火线圈少用一个次级线圈, 但是多用了四个二极管。
(2)外部特征: ①发出金属振音; ②发动机振动加剧; ③轻微爆震时,发动机功率略有增加;强烈爆震时, ; 发动机功率下降、转速下降,运转不稳定; ④冷却液温度上升; ⑤润滑油温度上升; ⑥气缸盖温度上升。
2) 对爆震的分类
第七章 汽油机点火控制

第七章汽油机点火控制(理论4学时,实训4学时,共8学时)学习目标:了解: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作用、要求。
理解: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
掌握:汽油发动机点火系主要元件的检测,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讲授内容:一、点火系的功用点火系统的基本功用是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混合气是由高压电火花点燃的,而产生电火花的功能是由点火系来完成的。
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再按照发动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点燃压缩混合气;并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点火提前角是指气缸的火花塞跳火到该气缸活塞运动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二、对点火系的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电压2.火花产生足够的点火能量3.点火时刻应与汽油发动机的运行工况相匹配三、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ECU控制的点火系统主要有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点火开关、传感器、ECU、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有发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火花塞等组成。
其功能如下:1.电源和点火开关电源为蓄电池或发电机,其功用是给点火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
点火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源电路。
2.传感器电控点火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各种运行参数的变化,为ECU提供点火控制所需的信号,的要传感器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或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
3.ECUECU是电控点火系统的中枢。
在发动机工作时,ECU不断地接收各传感器输送来的信号,并按内存的程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运算、存储和分析处理,最后向点火器发出控制信号,以完成对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和爆燃的控制。
4.点火器点火器是电控点火系统的执行元件,其功用是对ECU输送来的控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或断电,并在完成点火后向ECU输送点火确认信号。
《汽车发动机检修》学习任务七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

学习任务七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目录一、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概述二、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主要部件检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诊断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高压无火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能确定合适的诊断程序。
能力目标•会运用检测和诊断设备获取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数据信息,判断高压无火故障;•能够参阅维修手册,制订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高压无火故障的维修作业。
某辆行驶里程为5万千米的轿车,起动机正常运转,发动机无法起动,检查发动机无高压火。
请你完成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检修。
知识准备情境引入要解决故障必须掌握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知识。
一、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概述1.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检修注意事项(1)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时,不要用手触摸点火线圈和高压导线等,以免被高压电电击。
(2)在高压试火时,应用绝缘橡胶夹夹住高压线,不要直接用手接触高压导线,否则易造成电击。
(3)用逐缸断火法来检验各缸的工作情况时,应先将断火缸高压线端搭铁,即用短路法而不是用开路法断火,否则会产生次级高电压而烧坏电路。
(4)点火正时对发动机工作正常与否影响很大,因此,发动机工作不良或发动机拆修后,不要忽视对点火正时的检查。
(5)当采用蓄电池模拟点火信号检查电子点火器时,测量动作要快,蓄电池连接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要超过5s。
(6)拆卸或安装的电路部件之前,应先关闭点火开关或拆下蓄电池的负极塔铁线。
(7)在车上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先拆去蓄电池的搭铁线和电子控单元的连接器。
(8)使用快速充电设备对蓄电池充电时,必须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上的“+”“-”接线柱电缆。
(9)清洗发动机时,必须关闭点火开关。
2.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故障特征(1)点火系统高压无火故障特征①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机能带动发动机曲轴运转,点火系统无高压火。
②低压电路故障原因a.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电路断路或短路;b.曲轴位置传感器工作性能不良;c.点火控制模块性能失效或连接线束松脱、断路或短路;d.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路。
点火系统

主讲 张西振 汽车机点火系统
一、概述 二、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三、电控点火系统
汽油机点火系统
教学目标 1.熟悉各类型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熟悉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3.能够对点火系统主要元件进行检修; 4.能够对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三、电控点火系统
汽油机点火系统 二、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3.点火信号发生器 点火信号发生器 安装位置: 安装位置:分电器内。 功用:产生控制电子点火器的脉冲信号。 功用: 类型: 类型:电磁式、霍尔式和光电式三种 。
汽油机点火系统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图 1-火花塞 2-点火信号发生器 3-点火线圈 4-点火开关 5-蓄电池 6-电子点火器 7-分电器总成
汽油机点火系统
2.点火线圈 检修 点火线圈—检修 点火线圈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脏污或接线柱锈蚀应清洁;胶木盖裂损、 接线柱松动、壳体变形、填充物外溢、高压插座接 触不良等应更换。 绝缘性能的检查: 绝缘性能的检查:测量点火线圈任一接线柱与壳体 之间的电阻值,应不小于50M ,否则应更换。 绕组电阻的检查: 绕组电阻的检查:测量点火线圈一次绕组和二次绕 组的电阻值,不符合规定应更换。 附加电阻器的检查: 附加电阻器的检查:测量附加电阻器的阻值,不符 合规定应更换。 点火线圈性能的检查: 点火线圈性能的检查:在专用的电器试验台上利用 三针放电器进行测试。
a)二低压接线柱式
b)三低压接线柱式
1—绝缘座 2—铁心 3—一次绕组 4—二次绕组 5—导磁钢套 6—外壳 7—低压接线柱“-” 8—胶木盖 9—高压接线桩 10—低压接线柱“+”或“开 关” 11—低压接线柱“+开关” 12-附加电阻器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

汽油机点火系统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图 1-蓄电池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电子点火器 5-点火信号发生器 6-分电器 7-火花塞
汽油机点火系统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组成 1-分火头与触发叶轮 2-霍尔元件 3-永久磁铁
汽油机点火系统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图 1-火花塞 2-点火信号发生器 3-点火线圈 4-点火开关 5-蓄电池 6-电子点火器 7-分电器总成
汽油机点火系统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磁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a)结构 b)工作原理 c)点火信号波形 1-感应线圈 2-永久磁铁 3-转子 4-铁心
汽油机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
汽油机点火系统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功能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点火系统基本相同,只是控制 功能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点火系统基本相同, 点火提前角的元件用电子点火器取代了断电器, 点火提前角的元件用电子点火器取代了断电器,它利 用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来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绕阻回路 的通断, 的通断,而晶体管的导通与截止则用点火信号发生器 产生的信号来控制。 产生的信号来控制。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仍保留了机械离心式和真空式点火 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 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 电感储能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电感储能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统,按点火信号发生器的 结构原理不同,又分为电磁式、 结构原理不同,又分为电磁式、霍尔式和光电式三种 类型。 类型。
1-点火信号发生器 2-电子点火器 3-点火开关 4-点火线圈 5-火花塞
汽油机点火系统
二、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2.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5.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发动机起动后怠速运转时,ECU根据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号)、发动机转速传 感器信号(Ne信号)和空调开关信号(A/ C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起动后在除怠速以外的工况下运转时,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单位转数的 进气量或基本喷油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火性能。 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 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 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 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 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 实现恒流控制。
1、爆燃传感器 2、ECU 3、其他传感器 4、点火器和点火线圈 5、分电器 6、火花塞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维修
一、点火器 二、点火线圈 三、分电器 四、爆燃传感器
五、点火控制电路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一、点火器
功能:根据ECU的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1.独立点火方式 特点是每缸一 个点火线圈,即点 火线圈的数量与气 缸数相等。
1、点火线圈 2、火花塞 3、点火器 4、ECU 5、各种传感器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2.同时点火方式
特点:点火 线圈的数等于气 缸数的一半。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6.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不同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对点火提前角的修正项 目和修正方法也不同。修正方法有修正系数法和修正点 火提前角法两种 。 主要修正项目有:
(1)水温修正; (2)怠速稳定修正; (3)空燃比反馈修正。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返回
四、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特点: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了分电器,利用电子分火 控制技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直接送给火花塞进行 点火,点火线圈的数量比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多。 优缺点:分火性能较好,但其结构和控制电路复杂。 根据点火线圈的数量和高压电分配方式的不同,该火 系统又可分为: 1.独立点火方式; 2.同时点火方式; 3.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返回
二、通电时间控制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 级电路有足够的通电时间。但如果通电时间过 长,点火线圈又会发热并增大电能消耗。要兼 顾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对点火线圈初级 电路的通电时间进行控制。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
1.汽油机点火系统的类型:
(1)传统点火系统分为: 1)磁电机点火系统; 2)蓄电池点火系统。 缺点: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 发动机;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点火能量低,点 火可靠性差。 (2)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 采用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信号对 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返回
3.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特点:四个气缸 共用一个点火线圈。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五、爆燃控制系统
组成 如左图 识别根据安装在缸体上
的爆燃传感器检测发动机 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机械振 动,发生爆燃时传感器电 压信号有叫大的振幅。 爆燃强度的确定 ECU根据爆燃信号超过 基准值的次数来判定爆燃 强度,次数越多,爆燃强 度越大,反之越小。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三、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主要特点:只有1个点火线圈。 组成:由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 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起动 开关、空调开关、车速传感器。如图
下一页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1、2—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3—空气流量计或过气管绝对压力传感 器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5—节气门位置传感器6—起动开关7—空调开关 8—车速传感器9、10—输入回路11—A/D转换器 12—输出回路13—存 储器14—恒定电压电源 15—点火器16—点火线圈17—分电器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4.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 或空气流量计信号不稳定,ECU无法正确计算点火提 前角,一般将点火时刻固定在设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 此时的控制信号主要是发动机转速信号(Ne信号)和 起动开关信号(STA信号)。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4.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 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 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当汽油机保持节气门开度、 转速以及混合气浓度一定时, 汽油机功率和耗油率随点火提 前角的改变而变化。对应于发 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 佳”点火提前角 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 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 ( 曲线阴影部分)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爆燃传感器
安装在火花塞的
垫圈处,每缸一 个,根据各缸的 燃烧压力直接检 测各缸的爆燃信 息,并转换成电 信号输送给ECU。
1、火花塞 2、爆燃传感器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爆燃传感器的检修
用万用表在传感器侧检查传感器端子与传感器壳体 之间电阻,应不导通(电阻为无穷大),否则说明内部 短路,应更换传感器 。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三、爆燃的控制
爆燃的危害 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 降油耗上升。
控制方法 推迟点火提前角,利用爆震传 感器中的压电晶体的压力效应。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2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返回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 二、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三、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四、无分电器电控点火控制系统 五、爆燃控制系统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三、分电器
电控点火系统所用的分电器,其功用、结构、 工作原理、检修方法与传统点火系基本相同。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点击观看视频 四、爆燃传感器
返回
功能:是用来检测发动机有无爆燃发生及爆燃强度。 1.电感式 2.压电式
(1)压电式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2)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3)压电式火花塞座金属垫型爆燃传感器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3)空燃比反馈修正
由于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 是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调整 喷油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燃比 控制的,所以这种喷油量的变化 必然带来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为 了稳定发动机转速,点火提前角 需根据喷油量的变化进行修正, 如右图所示。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水温修正
水温修正又可分为暖机修正 和过热修正。 发动机冷车起动后的暖机过 程中,随冷却水温的提高,混合 气的燃烧速度加快,燃烧过程所 占的曲轴转角减小,点火提前角 也应适当减小,如右图所示。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2)怠速稳定修正
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 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 目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 控制信号有:发动机转速信 号(Ne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 器信号(IDL信号)、车速传感器 信号(SPD信号)、空调开关信 号(A/C信号)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现代电控点火系统和传统的分电器不同,传统的点 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取决于断电器触点的闭合角 和发动机转速。而现代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由 ECU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度信号和电源电压信号确定 最佳的闭合角(通电时间),并控制点火器输出指令信 号(IGt信号),以控制点火器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3.爆燃传感器的检修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1.电感式
主要由铁心、永 久磁铁、线圈及外壳 等组成。a)结构b) 输出信号 利用电磁感应原 理检测发动机爆燃。
1—线圈 2—铁心 3—壳体 4—永久磁铁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2.压电式
(1)压电式共振型爆燃传感器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五、点火控制电路
由压电元件、振子、基 座、外壳等组成,如右图。当 发生爆燃时,振子与发动机共 振,压电元件输出的信号电压 也有明显增大,易于测量。
1、压电元件 2、振子 3、基座 4、O型密封圈 5、连接器 6、接头 7、密封剂 8、壳体 9、引线
第七章(第三节 )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返回 (2).压电式非共振型爆燃传感 器 与共振式相比,非共 振式内部无震荡片,但 设一个配重块,以一定 的预紧压力压紧在压电 元件上。当发动机发生 爆燃时,配重块以正比 于振动加速度的交变力 施加在压电元件上,压 力元件则将此压力信号 转变成电信号输送给 1、配重块 2、压电元件 ECU。 3、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