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 1、 "难道我会不知道吗?"(改为陈述句)
•
我知道。
2、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 (改为陈 述句) 我们要承认错误。
步骤一:反问句里有“不”的时候,改为 陈述句时要删去“不”。
(简。化为口诀:有“不”删“不”)
总结出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 3、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改为陈述句) 我们
不能破坏环境。 步骤二:反问句里没有“不”的时候,改为陈
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成绩进步了。
5、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
他不但写字好,而且唱歌很棒。
5.并列关系
既……又……、不是……而是……、 他既当过消防员,又当过普通工人。
•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今天的语文课,不是第二节,就是第 三节。
复习:把反问句 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是这样的: 例:白衣天使难道不是抗击疫情中最美的
逆行者吗? 那些日夜奋战在抗疫阵线的英雄怎么能不
让我们敬佩呢? 1、带有表示反问的词: 难道......吗? 怎么......呢? 2、句末是问号“?”。
那怎么把反问句 改成陈述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吗?"----说话者是在强 调自己是知道的。(改为陈述句)
述句时要加“不”。 (简化为口诀:没“不”加“不”)
所以,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总的做法就是:
1、把表示反问的词“难道..吗”或“怎么..呢”去掉。 2、有“不”删“不”,没“不”加“不”。 3、把问号“?”改为句号“。”。
作业: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怎么能到处乱跑 呢?(改为陈述句) 2、白衣天使难道不是最美的逆行者吗?(改为陈 述句) 3、在网络课堂中,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 (改为陈述句) 4、我们不出门,不添乱,勤学习,勤锻炼,难道 不也是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吗?(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
一、认识陈述句。
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句 末用句号。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
例:我和妈妈上街玩。(肯定陈述句 ) 我们不能随地吐痰。(否定陈述
句)
二、认识反问句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 反问句 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 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 和否定反问句。
六、小结:
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掉疑问词。 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3.别人能做到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例:这件事难道是我做的吗?(肯定反问句) 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否定反问句)
三、观察下面两组反问句和陈述句。
例1:(反问句) 这件事难道不是我做的吗? (陈述句) 这件事是我做的。
例2:(反问句) 我们怎么能随地吐痰呢? (陈述句) 我们不能随地吐痰。
四、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看,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不”去“不”,
没“不”加“不”。
2.去,去掉疑问词。如“难道······吗”或“怎么······呢”等 3.改,把问号改为句号。 4.理,把句子整理通顺,有时要增减词语让句子更通顺,但
要保持意思不变。
五、学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例1: 难道我们的校园不美吗 ? 我们的校园很美。
不
例2 :我们怎么 能迟到呢 ? 我们不能迟到。
谢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你不努力研究怎么能取得好成绩?6.你自己发现的。
我怎么帮你?7.那不是浪花弹的一首快乐的歌吗?8.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9.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10.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11.它听到弦响怎么可能不害怕?12.我们怎么能容忍浪费能源呢?13.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14.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15.你怎么能这样做?16.别人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吗?17.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18.怎样才能忘记母亲的爱?19.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二、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2.你不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吗?3、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一、方法: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成四个步骤,按着步骤去做,那肯定不会出错。
下面就试试吧。
(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先完成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哪能射(不)到呢?”这时的句子根本就不通顺,但还没有完成,我不去管它。
接着做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这句句子里的疑问词是“哪能……呢”,我把它们都用删除记号删去,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射(不)到?”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句子已经说完了,当然得加句号。
到这一步,句子已经基本通顺了。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
掌握了这个方法,改句子就不难了。
二、练习:(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也悲痛。
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不能有今天的局面。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我们吃的穿的,没有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我应该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学习指导2008-02-25 10:14:26 阅读26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在考试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题目,一开始我总是错,后来老师教给了我们一种好方法,老师说,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成四个步骤,按着步骤去做,那肯定能做出来。
试用之后,我发现自己再也没有错过。
比如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太阳》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当我拿到这句句子时,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先完成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哪能射(不)到呢?”这时的句子根本就不通顺,但还没有完成,我不去管它。
接着做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这句句子里的疑问词是“哪能……呢”,我把它们都用删除记号删去,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射(不)到?”句子去掉了疑问词,不应该再有问号,这就是我要做的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
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句子已经说完了,当然得加句号。
到这一步,句子已经基本通顺了。
最后要完成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
掌握了这个方法,改句子多简单!反问句怎样变换成陈述句【举例】例1 把肯定式的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例2 把否定式的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解答】反问句变换成陈述句是句式训练的一个难点。
反问句又可分为肯定式的反问句和否定式的反问句两种。
把反问句准确地变换成陈述句,关键在于很清楚地区分两种句式的不同点。
不同点搞清楚了,相互交换就好办了。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下面几点不同:1.语气和用途不同。
陈述句是用陈述来断定人或事物的某种情况。
比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如:
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1)我们上课怎么能开小
差呢?
把怎么改为不,把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5)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
(6)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
(7)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8)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9)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0)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有所不同。
1)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且答案是唯⼀的,也是肯定的(⾃问⾃答)注意: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问号,⽽有些特殊的句⼦也可以⽤感叹号。
反问的作⽤是加强语⽓ ,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般陈述句语⽓更为有⼒,⽽且感情⾊彩更为鲜明。
三.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法和步骤:1 加:即加上反问词和语⽓词( “难道 +吗”或“怎么 +呢”)例如:(难道)改⾰开放是⼀个伟⼤的创举(吗)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有“不”去“不” ,⽆“不”加“不”)例如:难道改⾰开放不是⼀个伟⼤的创举吗(?)4、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意思应和原来的是否⼀样总结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法步骤:⼀加,⼆反,三改,四查做练习巩固⽅法步骤: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不参加体育活动。
⼆.出⽰:两个句⼦主要掌握反问句2)难道我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吗?我怎么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呢?2、反例如难道改⾰开放(不)是⼀个伟⼤的创举吗。
3、改即把“。
”号改成“?”号2、这幅画是我们班丽丽画的。
3、⽗母⾟⾟苦苦把我们养⼤,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法步骤例句:我们怎么能忘记⽗母的养育之恩呢?1、删:先删去反问词(怎么…?呢、难道…?吗,等等),有的句⼦可适当再加上很”都” 等,使句⼦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如:我们能忘记⽗母的养育之恩?2.反:看句⼦⾥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不”去“不”,⽆“不”加“不”)。
如:我们不能忘记⽗母的养育之恩?3、改:把“?”改成“。
” 如:我们不能忘记⽗母的养育之恩。
4.查:检查修改后的句⼦的意思和原句意思是否⼀样。
总结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法步骤:⼀删,⼆反,三改,四查。
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法步骤⽐较,看看有何异同反问句变陈述句的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欢乐的歌吗?3、这⾥的景⾊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练习: 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你应该记住这次教训。 2.人民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雄。 3.美丽的桂林山水令人陶醉。 4.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5.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清洁。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概念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 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 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一、方法:分成四个步骤,按着步骤 去做,那肯定不会出错。下面就试试 吧。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 就成了陈述句。掌握了这 个方法,改句子就不难了。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怎样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可以分成四 个步骤,按着步骤去做,那肯定 能做 出来。
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先完成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 “不”。 接着做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 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 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太阳 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难道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2.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的脸红 了。 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的脸怎能不 红呢?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我能不高声赞美白杨树吗? 2、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3、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5、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 的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在考试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题目,一开始我总是错,后来老师教给了我们一种好方法,老师说,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够分成四个步骤,按着步骤去做,肯定能做出来。
我拿到这个句子时,按老师说的方法,先做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哪能射得(不)到呢?”这时的句子就不通顺,但还没完成。
第二步:去掉疑问词。
这句句子里的疑问词是“哪能……呢?”句子就变成了“这么远,箭射(不)到?”第三步:去掉疑问号。
句子基本通顺了。
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上步。
把句子整理通顺。
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变成:“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30分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
6,谁都不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
7,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
2,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展开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
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6,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7,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
9,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
10,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怎能忘?
3.千难万险难道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5.巍峨高山难道不是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6.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
7.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严惩吗?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吗?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战士们不能离开自已的阵地
2.我们的学校,正在展开古诗文的诵读活动
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6.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7.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9.字典是我们的朋友
10.这件事让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