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估二含解析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训练:第2讲 氮的循环(含解析)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训练:第2讲 氮的循环(含解析)

第2讲氮的循环一、判断正误(1)食品袋中充氮气可用来防腐(√)(2)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3)氮元素有负化合价、正化合价和零价,因而常温下,N2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H2反应(×)(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5)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6)通过灼热的镁粉,可除N2中的少量氧气(×)(7)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8)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10)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11)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12)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3)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4)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氨气是碱(×)(15)加热可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16)氨水是一种弱碱溶液,故氨水属于电解质(×)(17)氨气显碱性,可用无水CaCl2干燥(×)(18)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时,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二、选择题1.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C.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解析 反应过程中NO 、O 2为氧化剂,N 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N 2不是污染物;NO 和O 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 +O 2===2NO 2,2NO 2+4CO===N 2+4CO 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

苏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2021浙江选考)一定温度下,在N 2O 5的四氯化碳溶液(100 mL)中发生分解反应:2N 2O 54NO 2 +O 2。

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O 2体积,换算成N 2O 5浓度如下表:t /s 0 600 1 200 1 710 2 220 2 820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0~1 200 s,生成NO 2的平均速率为5.0×10-4 mol·L -1·s -1B.反应2 220 s 时,放出的O 2体积为11.8 L(标准状况)C.反应达到平衡时,v 正(N 2O 5)=2v 逆(NO 2)D.推测上表中的x 为3 9302.(2021河北联考)某反应A(g)+B(g)C(g)+D(g)的速率方程为v=k ·c m (A)·c n (B),其半衰期(当剩余反应物恰好是起始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0.7k。

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c (A)/(mol·L -1)c (B)/(mol·L -1) v /(10-3mol·L -1·min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率方程中的m =1、n =1 B.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2.8×10-3min -1C.增大反应物浓度,k 增大导致反应的瞬时速率加快D.在过量的B 存在时,消耗87.5%的A 所需的时间是375 min3.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 正(X)=2v 逆(Z)B.平衡常数K 值越大,X 的转化率越大C.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将一定量的SO 2(g)和O 2(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有机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有机反应类型(含解析)

有机反应类型1、绿色化学的一个原则是“原子经济”,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全部反应物的原子嵌入期望的产物中。

在下列反应类型中,“原子经济”程度最低的是A .化合反应B .取代反应C .加成反应D .加聚反应 答案:B解析:取代反应的产物不止一种,所以一直利用率是最低的,其余一般都是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答案选B 。

2、下列物质显示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是:A .B.CH 3CH 2=CHCOOHC. CH 3CH 2COOHD. CH 3CH 2COOH答案:C解析:A 、B 、D 中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 中含有醇羟基和羧基,所以符合条件,答案选C 。

3、下列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A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 B 乙醇与硫酸、溴化钠共热—OHCOOHC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D 乙醇与乙酸的反应 答案:C解析: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1个分子中脱去1个或几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因此选项C 是正确的。

A 的生成物是乙醚,属于取代反应。

B 的生成物是溴乙烷,属于取代反应。

D 是酯化反应,所以答案是C 。

4、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 4酸性溶液退色的是( )A .乙烷B .乙醇C .丙烯D .苯 答案:C解析:乙烷属于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和1个甲基,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

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 4+Cl 2CH 3Cl+HClB .CH 2=CH 2+HCl 一定条件−−−−→ CH 3CH 2Cl C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2H 2O D .答案:B解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致使分子中一光照Cu=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二物质的量(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二物质的量(含答案)

专题质检卷二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2021天津静海区第一次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molCH4的质量和O2的摩尔质量都是32 gB.1mol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C.0.5molNaCl约含有6.02×1023个离子D.1mol·L-1KCl溶液中含有溶质1 mol2.标准状况下,4.48 L的C2H4和C2H6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得到CO和CO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429 g·L-1,则其中CO的体积为()。

A.1.12 LB.2.24 LC.4.48 LD.6.72 L3.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 gB.500mL,117 gC.1 000 mL,117 gD.任意规格,111.2 g4.实验室备有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硫酸,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4 mol·L-1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SO2 0.46 molC.某同学用该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低D.等质量的水与该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L-15.(2021江西奉新高三月考)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B.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T218O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4N AB.100 g KHC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N AC.25℃时,1 L pH=2的醋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大于0.02N AD.标准状况下,4.48 L 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7.(2021福建福州第一中学模拟)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 第三单元 课时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含解析)苏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 第三单元 课时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含解析)苏教版

课时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O3具有强氧化性,将O3通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O3+I-+H+―→I2+O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O3+2I-+4H+===I2+2O2+2H2OB.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C.O2是还原产物之一D.该反应能说明O2的氧化性大于I2的解析A项中方程式虽然满足原子守恒,但不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后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3+2I-+2H+===I2+O2+H2O,故每生成1 mol I2转移电子2 mol,A项错误,B项正确;O3和O2中O的化合价均为0,故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该反应能说明O3的氧化性大于I2的,而不能说明O2的氧化性大于I2的,D项错误。

答案 B2.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解析依据Zn+HNO3(稀)―→Zn(NO3)2+NH4NO3+H2O,Zn:0―→+2,化合价改变值为2,N:+5―→-3,化合价改变值为8,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得:Zn(NO3)2的化学计量数为4,NH4NO3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Zn+10HNO3(稀)===4Zn(NO3)2+NH4NO3+3H2O,当生成1 mol Zn(NO3)2时,被还原的HNO3为0.25 mol。

答案 D3.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3 3 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专题3 3 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1.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 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B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D 沙子、石英二氧化硅解析:选A。

都是碳酸钙;普通玻璃和普通水泥都是常见的硅酸盐材料;沙子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2.《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沙子和粘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燃薪举火”使粘土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D.粘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解析:选A。

沙子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A项错误。

粘土烧制成瓦的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B项正确。

由“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可知,C项正确。

粘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D项正确。

3.(新题预测)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了20 ℃能发热4 h 的智能服饰;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制作了高2.35 m、重量仅为10 kg的熊猫木偶,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能导热的金属材料B.铝合金是密度较低的金属材料C.碳纤维是耐低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新型材料种类多、用途广解析:选A。

石墨烯为非金属材料,A错误。

4.昆仑玉的成分可简单看成是Ca2Mg5Si8O22(OH)2,则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A.CaO·MgO·SiO2·H2OB.2CaO·5MgO·8SiO2·H2OC.2CaO·MgO·SiO2·2H2OD.5CaO·2MgO·8SiO2·H2O解析:选B。

根据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要求和元素守恒,昆仑玉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7 4 小专题突破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题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7 4 小专题突破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题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5
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6
(4)改变温度(有断点) 对于正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反应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7
(5)加催化剂(有断点)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8
(1)条件增强,曲线在原图像的上方;条件减弱,曲线在原图像的下方。 (2)浓度改变时,图像曲线一条无断点,一条有断点;其他条件改变时,图像曲线均 有断点。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
(2)判断 t1、t3、t4 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t1 时刻________;t3 时刻________;t4 时刻________。
【答案】 2.0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38
则催化剂中 n(Mn)/n(Cu)约为____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催化剂中 n(Mn)/n(Cu)约为 2.0 时,CO 的转化率最大,生 成的二甲醚最多,同时副产物的产率相对较小。
述中正确的是
()
上一页
下一页
专题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8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T0 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v(X)=0.083 mol·L-1·min-1 C.图 a 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 的转化率为 37.5% D.T1 时,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 50,则 T1<T0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设计 跟踪检测(二)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设计 跟踪检测(二)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跟踪检测(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转移电子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解析:选A A项,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4 g CH2的物质的量为14 g14 g·mol-1=1 mol,故所含氢原子数为2N A;B项,N2和H2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小于2 mol,即NH3分子数小于2N A;C项,Fe与过量的硝酸反应生成Fe(NO3)3,故1 mol Fe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3N A;D项,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2.24 L CCl4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1 mol,故含有的共价键数远大于0.4N A。

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 A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 AC.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 A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A解析:选C A项,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1 mol乙烯中含有碳氢键的物质的量为4 mol,正确;B项,甲烷燃烧生成CO2,甲烷中C的化合价为-4价,CO2中C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1 mol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8 mol,正确;C项,乙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因此溶液中H+物质的量小于0.1 mol,错误;D项,1 mol CO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6+8)mol=14 mol,1 mol N2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2×7 mol=14 mol,因此1 mol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14 mol,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估(二)(专题2)(9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CuCl2Cu+FeCl2B.Na2O+H2O2NaOHC.SiO2+2NaOH Na2SiO3+H2OD.CuSO4·5H2O CuSO4+5H2O【解析】选A。

B、C、D中,各物质的化合价均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反应中,Na2O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B.2Na2O2+2CO22Na2CO3+O2C.Na2O2+H2SO4Na2SO4+H2O2D.3Na2O2(熔融)+Fe2O32Na2FeO4+Na2O【解析】选C。

Na2O2+H2SO4Na2SO4+H2O2中Na2O2中各元素化合价未变化。

3.下列各选项中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论述肯定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肯定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有单质参与反应并有新单质生成的反应肯定都是氧化还原型的置换反应【解析】选C。

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不变,必定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与反应并有新单质生成的反应,可能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

4.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淡黄色物质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C.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D.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解析】选C。

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生成的淡黄色物质为过氧化钠,反应过程中Na、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气将S氧化成S,Cl、S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C水解显碱性,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向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产生棕色物质,说明Fe3+将I-氧化成碘单质,Fe和I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5.(2020·漳州模拟)下列转化过程中必须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S→SB.Cu→Cu2+C.HClO→HClD.SiO2→Si【解析】选D。

A.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才反应,选项A错误;B.铜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才反应,选项B错误;C.HClO→HCl见光分解就可发生,HCl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选项C错误;D.硅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才反应,选项D正确。

6.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r2+CH3OH+H+Cr3++CO2↑+H2O(未配平)来测定工业甲醇中甲醇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颜色从灰绿色变为橙色B.Cr2发生氧化反应C.若配平后Cr3+和C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则Cr2中的n=2D.若有3.2 g CH3OH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2【解析】选C。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Cr3+为灰绿色,是生成物,溶液的颜色应该变成灰绿色,故A错误;反应中CH3OH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4,被氧化,则Cr2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若配平后Cr3+和C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假设生成的二氧化碳为1 mol,则转移6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r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因此n=2,故C正确;3.2 g CH3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转移的电子为0.6 mol,数目为0.6×6.02×1023,故D错误。

7.下列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相同的是 ( )A.4Na+O22Na2OB.2FeCl2+Cl22FeCl3C.2Na+2H2O2NaOH+H2↑D.3NO2+H2O2HNO3+NO【解析】选D。

4Na+O22Na2O反应中,钠元素被氧化,氧元素被还原,A不选;2FeCl2+Cl22FeCl3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不选;2Na+2H2O 2NaOH+H2↑反应中,钠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C不选;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氮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选。

【加固训练】下列反应中,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B.高温下,铁与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C.氟单质与水的反应:2F2+2H2O4HF+O2D.电解水:2H2O2H2↑+O2↑【解析】选C。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OH+O2↑,水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A不选;高温下,铁与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为氧化剂,B不选;2F2+2H2O4HF+O2,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水为还原剂,C 选;2H2O2H2↑+O2↑,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水是氧化剂和还原剂,D不选。

8.(2020·梧州模拟)已知反应:①Cl2+2KI2KCl+I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IO3+Cl2I2+2KCl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IO3>KClO3>Cl2>I2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反应③中1 mol还原剂参与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解析】选B。

A.反应②没有单质参加,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Cl2>I2,由反应②可知氧化性KClO3>Cl2,由反应③可知KIO3>KClO3,则有氧化性:KIO3>KClO3>Cl2>I2,故B正确;C.反应②中,KClO3中的氯元素从+5价降低至反应后的0价,所以KClO3是氧化剂,HCl中-1价Cl反应后升高到0价,HCl是该反应的还原剂,但被还原的HCl为参加反应HCl的,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C错误;D.反应③中氧化剂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由+5下降到0价,则1 mol还原剂参与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5 mol=10 mol,故D错误。

9.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C.D.【解析】选C。

A选项中锌失电子,氢得电子,A错误;B项中得失电子数目应该是6个,B错误;依据化合价就近变化原则,氯气来源于KClO3和HCl中,C正确;D项中电子得失总数为2,D错误。

-是导致水污染的离子之一,在碱性条件下,双氧水可将其转化为碳酸盐和一种无毒气体。

关于该转化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处理1 mol CN-,消耗1.5 mol H2O2C.生成1 mol 无毒气体,转移10 mol 电子D.用双氧水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排放【解析】选C。

依据题意可知,发生反应为CN-与H2O2反应生成C和N2,CN-中C显+2价,N 显-3价,1 mol CN-被氧化,化合价升高5价,可知A错误;B项需消耗2.5 mol H2O2,B错误;处理后水体呈碱性,不能随意排放。

11.CsICl2是一种碱金属的多卤化物,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出氧化性又可表现出还原性,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CsI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硫酸生成B.Cs显+1价,Cl显+1价,I显-1价C.在CsICl2溶液中通入Cl2,有单质碘生成D.Cs显+3价,I、Cl均显-1价【解析】选A。

CsICl2可写为CsCl·ICl,Cs、I、Cl分别显+1价、+1价和-1价,因此B、D 错误。

该化合物中无-1价的碘,通入Cl2不可能有单质碘生成,C错误。

SO2有较强的还原性,CsICl2中+1价的I+可将其氧化,总反应方程式为CsICl2+SO2+2H2O H2SO4+HI+HCl+CsCl,A正确。

12.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IBr+H2O HBr+HIO,下列有关IBr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IBr是双原子分子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C.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解析】选C。

IBr+H2O HBr+HIO,IBr化合价不变化。

13.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H2C2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1 mol KClO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 L气体C.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D.KClO3在反应中是氧化剂【解析】选D。

H2C2O4在反应中C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A错误;1 mol KClO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44.8 L气体,B错误;KClO3中Cl从+5价降到+4价,被还原,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转移,C错误。

14.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除NaNO2引起的中毒。

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NO2是还原剂B.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C.1×10-3 mol Fe2+被NaNO2氧化为Fe3+时得到1×10-3 mol电子D.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被还原【解析】选B。

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A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维生素C可以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所以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B正确;1×10-3 molFe2+被NaNO2氧化为Fe3+时失去1×10-3 mol电子,C错误;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被铁离子氧化,D错误。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3Fe3++NO↑+3H2O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CO2+2H2O Al(OH)3↓+HCC.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3Cl-+H2O+4H+【解析】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