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ofapersonalizedmedicineapproachtopain[J].AORN J, 2015,101(3):308314.
[22] 李金花,金艳,韩永升,等.精准护理改善 wilson病患者述 情障碍的 效 果 研 究 [J].当 代 护 士 (下 旬 刊),2017,24 (12):57.
我国心血管专家丁荣晶11将其定义为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残疾并促使患者回归社会的同时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3] DahlL,WittrupI,PetersenLK,etal.Paradoxesoffollowup healthprofessionals'viewsonfollowupaftersurgicaltreat mentingynecologicalcancer[J].ActaOncol,2015,54(2): 194199.
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0.01.004 工作 单 位:1.201202 上 海 上 海 中 医 药 大 学 研 究 生 院; 2.201318 上海 上海 健 康 医 学 院 附 属 周 浦 医 院;3.201203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魏甜:女,硕士在读 田蓓:通信作者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委员会科研课题(201740315);上 海市浦东新区医学学科建设立项项目心血管内科临床高原学科 (PWYgy201803) 收稿日期:2018-12-28
冠心病患者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式 , 内容 、 案 和实 施 已 经得 到公 认 。运动 训 练 其 方 在综 合性心 脏康 复方 案 中有 着不 可动 摇 的地位 , 是
不 可或缺 的 , 心脏 康 复 的 核心 。最 近研 究 表 明 , 是 适 宜的运 动可促 进心 肌毛 细血 管增生 , 小动脉 增 使
多 、 粗 。 增 ]
WHO提 出心 脏康 复定义 是“ 使冠 心 病患 者恢 复到 适 当的体 力 、 力和 社 会适 应 能 力 , 其 通 过 精 使 自己努力 , 可能地恢 复 正常生 活l 。 美 国心脏 病 尽 3 ” ] 学会 制定 了一个 预 防冠心 病发 作和死 亡 的《 小组 意
() 2 冠状 动脉旁 路移 植术 ;3 经皮冠 状动 脉介 入治 ()
部 分 , 心血 管 因素 , 心理 、 非 如 社会 和职业 因素 同
样 占据重要 地位 , 心脏 康 复是广 义二级 预 防的一 部 分, 心脏康 复治 疗 学是 近 年 的新 兴 交 叉 学科 , 要 需
心脏 、 心理 、 复 、 康 理疗 及社 会学 等多学 科合 作 。 ] WHO定 义将 心脏康 复 分 为 3期 , 1期 为 急 性
医 院
王 艳 等 . 心 病 患 者 康 复 治 疗研 究 进展 冠
31 5
考方 案l , _ 下肢 运 动 比上 肢 运 动 更 有效 , 下 肢 均 8 ] 上 参 与或交 替进 行 的运 动 锻 炼 比单 纯 上 肢 或 下 肢运 动 的效果 好 , 应鼓 励 患 者从 事 形 式 多 样 的运 动 , 如 游 泳 、 山等 。 爬 3 1 2 运 动处 方 ( x ri rsr t n 的要素 : . . E ec ep eci i ) s po 冠 心病 运动 处方 主要包 括 : 运动强 度 、 运动类 型 、 每
心脏康复的演变与进展

心脏康复的演变与进展随着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心脏康复作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康复的演变历程、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和危害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头号杀手,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已然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康复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正逐渐受到重视。
二、心脏康复的定义与意义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病残率、提高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加强药物治疗、运动康复、心理康复和营养康复等多个方面。
心脏康复的目的是使患者逐步回归正常生活,并保持长期健康。
三、运动训练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核心环节,对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体能和心理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有助于全面提升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四、心理康复的重要性除了生理方面的改变,心理因素在心脏康复过程中同样不容忽视。
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
心理康复主要包括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旨在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强信心。
五、饮食康复的必要性心脏康复还包括饮食康复,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适当控制热量、脂肪、糖分等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
特别推荐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以及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等。
六、药物治疗在心脏康复中的地位药物治疗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环节,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复发具有关键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等。
心脏康复计划实验报告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等,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施心脏康复计划,评估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6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名,女性25名,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
(2)实验组:实施心脏康复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方案。
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 药物管理: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包括降压、降脂、抗凝等。
- 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选择低脂肪、低盐、高纤维的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 心理咨询: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 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基本的生活指导。
3. 观察指标- 心脏功能: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 血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
-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 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1. 心脏功能实验组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生化指标实验组血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生活质量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心理状态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心脏康复计划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基于医院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基于医院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心脏康复是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冠心病病程长、根治难度大,故单纯的心脏康复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基于医院的延续护理则是近几年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延续性护理模式,其能够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阶段全程参与,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防范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心脏康复及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对其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内容如下。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延续护理;进展冠心病是临床高发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症近几年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尤其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流行下,该病症更呈现了年龄化发展趋势,成为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因素之一[1]。
近几年我国针对冠心病的诊疗及复杂病例手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若患者自身不良生活方式未能改善,其后续仍有较高的病情恶化风险,引发心脏不良事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故针对冠心病患者除了开展针对性的治疗与院内心脏康复护理外,在其离院后科学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1心脏康复定义及适应症心脏康复主要指在多学科、多部门综合评估基础上,以合理的用药、科学的饮食、适度的运动、戒烟及双心管理等综合干预(心脏康复五大处方),帮助处于心脏康复急性期、稳定期、维持期的患者均能够获得身心整体治疗与康复干预[2]。
根据这一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心脏康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期-急性住院康复期(院内);2期-门诊康复期(院内-院外结合);3期-社区家庭康复期(院外)[3]。
心脏康复初期服务人群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最初以单纯的运动干预为主,而伴随冠心病病例数的不断增加及康复系统的逐步完善,心脏康复适应症也逐步增多,心脏外科术后、冠脉介入术后、起搏器植入术后等各治疗方案等都需在综合评估后及时制定个体化心脏康复干预方案。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疗理念的转变,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不仅要促進疾病康复,提升心脏功能,还应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以心脏康复为核心的运动疗法受到广泛的关注。
抗阻运动作为运动疗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其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作用,本研究即对其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标签:抗阻运动;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目前,已有大量医学证据支持心血管疾病中运动训练的益处。
运动训练包含两种,一种为有氧运动,一种为抗阻运动,二者均可使体适能及疾病危险因素改善,但二者产生的具体效益并不相同,有氧运动可促进最大摄氧量明显提高,使心肺功能改善,而抗阻运动能够将肌肉力量与耐力提升,减轻体质量,改善身体功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研究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即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具备传染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
据WHO估计,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1750万左右,在总死亡人数中,占据31%,每年人类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最主要的。
心血管疾病经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而且属于长期过程,患者发病后,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存活患者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预后非常差。
已有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于生活方式,各种不良生活行为均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健康、缺乏身体活动等,而在诸多危险因素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可使心血管疾病直接发生。
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时,不仅要对危险因素做出良好控制,还应做好一级预防工作。
2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的作用2.1 控制危险因素(1)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抗阻运动后,峰氧值摄取能力可得到提升,使外周血管功能得到改善。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及护理研究进展

96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及护理研究进展张 慧(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摘 要:目前冠心病是全球广泛流行的一种心脏疾病,而且冠心病的年龄从中老年已经慢慢的提前,很多冠心病的患者在接受了手术治疗之后能够完全得到恢复,但是后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后续护理不当,那么术后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依然会呈现一个很高的值数。
因此,对于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心脏康复,以致后续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的护理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一个研究,从而更好地造福冠心病患者。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张慧,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1 前言冠心病患者所接受的手术主要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进行的生存路径,在进行这类心脏手术之后,对于后续的心脏保养一定要十分注意,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冠状动脉的在狭问题,对于手术来说就会产生很大的麻烦,相关的医务工作者根本无法保证二次手术能够成功,对于患者来说,精神和生理上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因此,我国相关的冠心病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完善自身护理知识,针对于冠心病患者有一个全面的护理体系,使得冠心病患者能够得到后续很好的心脏康复训练[1,2]。
2 心脏康复的发展历史进程心脏康复训练起初是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进行的,这类患者对于长期卧床提出了一些质疑活动,认为采用“椅子疗法”可以有效的得到缓解。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于这类方案相关的医务工作者开始重视了起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之后也进行了类似的康复训练,这些患者在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已经将住院期形成了一种常规模式,出院后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从而提高心脏的承受能力,避免心脏事件再次发生危险性能的指数,而“危险性分层”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初次的使用。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心脏康复方案得到了一个综合性的评估,目前医学界的很多医务工作者对于这些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提倡越来越多的心脏患者来参加心脏康复训练,而我国的心脏康复训练已经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正规的程序,人们对于心脏康复训练的认识也变得越来越重视,目前根据国家的相关部门提供的标准,中等强度的训练不但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而且对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症状来说,都是有很明显的术后修复效果。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MevacoronvitaminDmetabolism][J].CasLekCeskꎬ1989ꎬ128(40):1254 ̄1256.[55]㊀YavuzBꎬErtugrulDTꎬCilHꎬetal.Increasedlevelsof25hydroxyvitaminDand1ꎬ25-dihydroxyvitaminDafterrosuvastatintreatment:anovelpleiotropiceffectofstatins?[J].CardiovascDrugsTherꎬ2009ꎬ23(4):295 ̄299.[56]㊀DavignonJ.Beneficialcardiovascularpleiotropiceffectsofstatins[J].Circulationꎬ2004ꎬ109(23Suppl1):III39 ̄43.[57]㊀WildingPM.CardiovasculardiseaseꎬstatinsandvitaminD[J].BrJNursꎬ2012ꎬ21(4):214 ̄220.[58]㊀Marcinowska-SuchowierskaEꎬKupisz-UrbanskaMꎬLukaszkiewiczJꎬetal.VitaminDToxicity-AClinicalPerspective[J].FrontEndocrinol(Lausanne)ꎬ2018ꎬ9:550.[59]㊀GaliorKꎬGrebeSꎬSinghR.DevelopmentofVitaminDToxicityfromOvercorrectionofVitaminDDeficiency:AReviewofCaseReports[J].Nutrientsꎬ2018ꎬ10(8).(收稿日期:2019 ̄09 ̄13)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焦海旭ʌ摘要ɔ㊀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递增ꎬ甚至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ꎬ有相关数据显示ꎬ我国约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ꎬ其死亡率约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及以上ꎬ已经超过了肿瘤和癌症ꎬ高居致死原因的首位ꎬ为了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ꎬ促进患者心脏的康复ꎬ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度的重视和及时的诊治ꎮʌ关键词ɔ㊀心血管疾病ꎻ㊀抗阻运动ꎻ㊀心脏康复ꎻ㊀循环抗阻运动[中图分类号]R473.5㊀[文献标识码]A㊀DOI:10.3969/j.issn.1002-1256.2020.09.031㊀㊀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ꎬ人体的各类生理机能会自然衰退ꎬ体力活动也会逐渐减少ꎬ进而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获得风险ꎮ在心内科临床ꎬ高血压㊁冠心病等病理类型均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ꎬ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会损害患者的机体健康ꎬ而且容易构成死亡威胁ꎬ降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ꎮ为了提升生命质量ꎬ消除疾病隐患ꎬ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ꎬ还需要采用科学的运动干预方式进行控制ꎬ因此ꎬ本文对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进行综述ꎬ旨在促进对抗阻运动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ꎮ一㊁抗阻运动的概念和循环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又被称为力量训练或抗阻训练ꎬ通常是指为了达到力量或肌肉的增长ꎬ使身体进行克服阻力的运动[1]ꎮ在抗阻运动中ꎬ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循环抗阻训练ꎬ即重复多次㊁负荷为中低等的抗阻训练ꎬ主要指练习者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后紧接着开始下一个动作的训练ꎬ是一种由多种力量型训练共同组成的练习ꎬ能够有效锻炼人体的肌肉力量㊁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ꎬ并能够增强人们骨骼肌的质量ꎬ使得骨骼肌I型和II型肌纤维横断面的增加ꎬ从而增强人们的骨骼肌力量ꎮ不仅如此ꎬ循环抗组训练还能有效改善人们的体成分ꎬ减少人体内脂肪的含量ꎬ从而加快机体的基础代谢和耗氧量ꎬ起到较好的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作用ꎮ因此ꎬ循环抗阻训练不仅能改善人们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ꎬ还能对心血管机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ꎮ目前ꎬ在临床上ꎬ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和预防都广泛的应用了循环抗阻训练[2]ꎮ㊀㊀作者单位:300467天津滨海新区ꎬ天津医科大学中新生态城医院㊀㊀二㊁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1.抗组运动能控制肥胖或超重:在肥胖的群体中ꎬ由于血瘦素的浓度较低ꎬ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瘦素抵抗ꎬ这就导致脂联素的浓度也较低ꎬ因此ꎬ激活脂肪酸氧化的作用和对脂肪合成进行抑制的作用也就相对较弱ꎮ在余萍等[3]的研究中ꎬ将30名绝经后肥胖的女性进行随机分组ꎬ分为运动组和社会干预对照组ꎬ对照组接受健康讲座和手工针织等课程的干预ꎬ而运动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抗阻运动ꎬ每周三次ꎬ持续坚持一年ꎬ结果表明ꎬ抗阻运动能够有效地使肥胖女性的瘦素含量得到提高ꎮ另外有研究显示ꎬ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比单一的有氧运动更能增加脂联素水平ꎬ因此ꎬ抗阻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体成分ꎬ降低脂肪含量[4]ꎮ2.抗组运动能够控制血糖㊁血压和血脂:抗组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外周血管功能ꎮ吴克琴等[5]在研究中ꎬ将46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ꎬ观察组患者接受循环抗阻训练ꎬ对照组患者接受等长抗阻训练ꎬ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ꎬ将患者在训练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详细记录ꎬ最后研究结果显示ꎬ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下降ꎬ表明抗阻运动能有效降低血压ꎮ随着研究的深入ꎬ在高血脂的治疗中ꎬ抗阻运动也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ꎮ在血糖控制方面ꎬ苏媛媛等[6]的研究中显示ꎬ接受抗阻训练后的实验组患者相比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参照组而言ꎬ血糖控制更加具有优势ꎬ因此ꎬ抗阻训练也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ꎬ抗阻运动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训练中ꎬ可对患者的心脏康复产生积极的作用ꎮ3.抗组运动能控制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代谢综合征ꎬ而有研究显示ꎬ身体活动的增加能够有效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ꎮ有相关研究显示ꎬ抗组运动联合有氧运动也能对代谢综合征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ꎬ并且效果较为显著[7]ꎮ刘志学[8]有研究显示ꎬ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干预ꎬ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能够有效降低到18的水平ꎮ而另有相关研究也显示ꎬ抗阻运动不仅能使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肪含量得到减少ꎬ并且也能有效改善其体成分ꎬ并且避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ꎮ三㊁抗组运动处方1.抗阻运动处方的内容:对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或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而言ꎬ应该谨慎选择抗阻运动的时间ꎬ即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的3周后才能进行运动ꎬ并且患者开始运动的前两周ꎬ在有氧训练之后都需要监护ꎻ如果患者刚接受心肌梗死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ꎬ则需要至少在治疗的5周后进行运动ꎬ需要连续4周在进行有氧训练之后进行监护ꎬ而且要注意每周进行两次ꎬ每次训练10个肌群左右ꎻ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病情比较轻的患者而言ꎬ在进行抗阻运动前ꎬ需要充分地进行有氧运动和热身运动ꎮ抗阻运动一般在每周进行3次左右ꎬ需要隔天进行ꎻ主要锻炼全身的大肌群ꎬ每个肌群进行3组左右的训练ꎬ每组需要重复8~10次相同的动作ꎬ下部肌群和躯干上部可以进行交替训练ꎮ对于心脑血管疾病ꎬ首先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ꎬ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为习惯ꎬ从低强度的练习开始[10]ꎮ2.抗组运动的选择:抗组运动最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健身器械㊁哑铃或杠铃㊁自身重量以及弹力带4种ꎬ自身重量主要是指俯卧撑㊁仰卧起坐等[11]ꎮ其中ꎬ老年人最常见的抗阻运动方式就是弹力带ꎬ弹力带抗阻运动能够使人们的机体根据弹性体形状的改变情况ꎬ对不同弹性阻力有效克服ꎬ从而完成肌肉的收紧和放松ꎬ从而起到改善关节㊁增强韧带和肌肉的作用ꎻ弹力带抗组运动在任何年龄段㊁任何场所或任何气候都没有限制ꎬ能够方便被人们携带ꎬ并且价格较为低廉ꎬ属于柔性的抗组运动ꎬ发生危险的系数较低ꎬ并且对全身的大肌群都能有所锻炼ꎬ训练效果较为理想ꎬ不仅是循环抗组运动中最常见的方式ꎬ并且也较为适用于老年人群体ꎮ3.抗阻运动的现状:虽然心脏康复运动处方中ꎬ抗阻运动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证明ꎬ但是从目前国内的实施情况而言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ꎬ患者的参与度和了解度都明显较低ꎮ究其原因ꎬ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因为我国建立的医院-社区-家庭的慢性病护理服务并没有大面积的应用ꎬ还处于前期的试用阶段ꎬ很难在全国范围建立其合理㊁完善㊁科学的康复体系ꎻ第二点是由于我国许多医院的医务人员还对心脏康复运动缺乏必要的认识[12]ꎮ因此ꎬ在工作中ꎬ医务人员要多进行抗阻运动的宣传ꎬ并将观察到的患者在进行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记录ꎬ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以及示范ꎻ医务人员在工作中ꎬ也要加强心脏康复运动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ꎮ在刘顺民等[13]研究中显示ꎬ国外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脏康复系统ꎬ有完整的学科团队ꎬ心脏康复运动处方覆盖了医院㊁家庭和社区ꎬ共同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ꎬ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ꎮ㊀㊀总结㊀近年来ꎬ运动康复理念在临床上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ꎬ甚至已经成为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ꎮ目前普遍认为ꎬ进行规律的有氧训练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ꎬ提升心肺功能ꎬ而抗阻训练可以提高病人的肌肉力量与耐力ꎬ增强骨密度ꎬ进而改善心功能ꎬ减少症状发作与住院次数ꎬ提高其生活质量[14 ̄15]ꎮ在以往的治疗中ꎬ通过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质ꎬ提升患者的肌肉质量ꎬ减少炎症的发生ꎮ但是ꎬ抗阻运动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ꎬ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ꎬ而且有助于改善局部的外周血管功能ꎬ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上升ꎬ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ꎬ稳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ꎬ加速胆固醇等物质的分解ꎬ抑制心血管疾病的持续进展ꎬ进而增强肌肉的代谢能力ꎬ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宋亚光ꎬ杨鑫ꎬ张焕轶.心脏康复在心脏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9ꎬ21(5):546 ̄547. [2]㊀夏广建ꎬ东梅.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血管疾病病人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ꎬ2018ꎬ32(8):1163 ̄1166. [3]㊀余萍ꎬ季鹏ꎬ胡树罡ꎬ等.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㊁血脂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ꎬ2017ꎬ23(5):525 ̄529.[4]㊀吴克琴ꎬ董姣姣ꎬ吴克勤ꎬ等.弹力带抗阻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ꎬ2017ꎬ36(9):966 ̄969.[5]㊀毛立伟ꎬ陆甘ꎬ王磊.有氧运动联合低水平抗阻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能力影响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ꎬ2018ꎬ33(8):928 ̄933.[6]㊀苏媛媛ꎬ张伟宏ꎬ张振香ꎬ等.弹力带强心复健操对社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ꎬ2018ꎬ47(27):3593 ̄3596.[7]㊀段霞.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心脏术后多学科协作康复运动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8ꎬ18(z1):15 ̄17. [8]㊀刘志学.改善临床结局是心脏康复的最大意义--访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ꎬ2017ꎬ14(16):1 ̄3.[9]㊀郭雪莹.抗阻训练联合8000步快步走有氧运动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ꎬ2018ꎬ17(12):29 ̄34.[10]㊀李苗苗ꎬ钟清玲ꎬ喻思思ꎬ等.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8ꎬ18(8):1043 ̄1050.[11]㊀张凌云ꎬ白川川ꎬ舒彬.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ꎬ2018ꎬ33(1):53 ̄55. [12]㊀赵杰刚ꎬ尤炎丽ꎬ李春燕ꎬ等.基于合理行动理论的心脏康复教育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运动康复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9ꎬ22(14):1740 ̄1745. [13]㊀刘顺民ꎬ王顺楷ꎬ徐顺霖.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持续时间对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㊁运动能力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ꎬ2019ꎬ27(2):115 ̄118. [14]㊀LavieCJꎬArenaRꎬSwiftDLꎬetal.Exerciseandthecardiovascularsystem:clinicalscienceandcardiovascularoutcomes[J].CircResꎬ2015ꎬ117(2):207 ̄219.[15]㊀PandeyAꎬParasharAꎬKumbhaniDꎬetal.Exercisetraining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nd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trials[J].CircHeartFailꎬ2015ꎬ8(1):33 ̄40.(收稿日期:2020 ̄05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4), 423-427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19.94065Advances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Cardiovascular DiseasesXiaoya Zhang, Xiaolan Wang*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Received: Mar. 21st, 2019; accepted: Apr. 4th, 2019; published: Apr. 11th, 2019Abstract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threatening human life. With the aging of China’s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 numbe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increasing. Inaddition, China also has about 2 millio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can shorten hospital stay, reduce economic expenditure and improve patients’ daily living ability,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KeywordsCardiac Rehabilit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心脏康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张晓雅,王晓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收稿日期:2019年3月21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4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1日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常见死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人数日渐增多,此外,我国还拥有约20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消化大量的财政、医疗资源。
心脏*通讯作者。
张晓雅,王晓兰康复可缩短患者住院日、减少经济支出、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现将近年来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心脏康复,心血管疾病,治疗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现心血管病患者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45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200万,高血压2.7亿[1]。
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负担日渐加重,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家族病史、年龄、血脂异常、肥胖、使用烟草制品、血糖异常、体重过重或肥胖症、运动不足均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脏康复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康复运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延缓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美国心血管康复和二级预防程序指南第三版(1999年)对于心血管康复的定义是:“心血管康复是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脏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等的综合长期程序,用以减轻心血管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减少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控制心血管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和职业状态”[3]。
美国心脏协会公布的一篇主席公告中,作者Balady等对于心脏康复项目作为二级预防中心的重要性做了明确和令人信服的陈述[4]。
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其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 心脏康复在内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证实,康复运动可作用于多种机制改善心血管功能。
运动康复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与运动形式、强度、周期等有关,主要体现在对心率、心脏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如通过6个月的适度训练可以使未曾受训者的静息心率、次极量运动心率降低(5~20)次/min,并增加20%左右的每搏量,同时轻度增加心腔容量和心壁厚度[5]。
2.1. 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进展长期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血管的舒张性,增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能力,NO作为血管内皮产生的主要内源性舒血管物质,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发病的始动环节,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后,其内皮祖细胞数量、峰值摄氧量明显增加[7]。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缺血造成心肌损害易发生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方红英[8]对其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的6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干预对照试验,结论表明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并具备压制心律失常的效果。
倪明科等[9]亦证明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QT间期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心肺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10]。
同时,还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的张晓雅,王晓兰相关危险因素,如减轻体重、调节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缓解血管内皮炎症等。
2.2. 心脏康复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进展动物研究显示康复运动可降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浓度,利于延缓心室重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11]。
临床研究提示适宜的运动可以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的兴奋性,令血管紧张素II、内皮素-1的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心肌损害,延缓心室重构[12]。
目前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心力衰竭患者应长期卧床休息、避免运动,但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运动训练,与不进行康复运动的患者相比,前者的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均较后者有明显改善,提示规范化的康复运动,可能运动提高骨骼肌功能及耐受能力,改善外周血管的内皮功能,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RAAS 和SNS兴奋性,因此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左心室功能[13]。
此外,RAAS和SNS的兴奋性减低亦有利于降低升高的血压。
在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训练中,除传统常用方式,有学者对离心运动进行了研究,与向心运动相比,离心运动降低了葡萄糖有关的氧代谢压力,将心肺应变降低至患者可接受水平,试验中离心运动期间的峰值吸氧量、峰值通气量、心输出量峰值和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向心运动[14]。
2.3. 心脏康复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进展高血压病为老年人常见病,近年来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国内外学者对高血压病的康复治疗已做了大量研究。
临床观察提示进行健康教育、心理调整和运动等综合康复治疗证实临床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高血压病有显著降压效果[15] [16]。
心脏康复治疗配合坎地沙坦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用坎地沙坦[17],表明康复治疗配合药物的有效性。
焦虑紧张可引起血管收缩,中等强度运动能促进内啡肽释放,消除老年人常见负面情绪,使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得以舒张,同时适度运动降低RAAS系统活性,减弱血管收缩和水钠储流作用,致血压下降[18]。
3. 心脏康复在外科手术中的进展外科手术前患者的运动能力可作为术后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运动能力与术后恢复速度正相关,术前进行运动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运动能力,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短期病死率[19] [20] [21]。
住院期间心脏康复对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22] [23] [24] [25]。
高明宇等[25]对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心脏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和具体方法进行综述,大量研究证明心脏康复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治疗具有必要性,对病人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4. 心脏康复在儿童及婴幼儿治疗中的进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患者存在运动表现欠佳,目前心脏康复多用于儿童及婴幼儿的外科手术治疗前后。
早在1981年Goldberg等[26]就首次提出康复训练有利于CHD患儿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和运动耐量提高。
训练前后各项指标对比,无论术后血流动力学状态是否恢复正常,绝大部分患儿训练后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有明显提高,甚至达到正常水平[27] [28]。
严重CHD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后运动能力显著提高,尤其提高了运动时摄氧率及心博量,同时降低了复杂CHD患儿的死亡率[29]。
多数简单CHD婴儿矫治术后快速康复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患儿早拔管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是低龄和低体重是快速康复的不利因素[30]。
因此在康复干预的同时,需儿科医生介入配合,最大程度保障患儿安全。
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均对患儿的心理状态有影响,需通过积极的态度、言语和行为给予鼓励,帮助患儿调整心理状态积极康复。
此外,Duppen等[31]通过系统回顾认为大多数研究表明张晓雅,王晓兰儿童和青年CHD患者参加运动训练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心脏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除心血管疾病外,康复训练还运用于儿童的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及肥胖症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