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特色专科五年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完整版)心血管病特色专科五年发展规划

(完整版)心血管病特色专科五年发展规划

心血管病特色专科五年发展规划近年来,心血管学科各分支发生了深刻而迅速的变化:从最初药物洗脱支架带来令人振奋的结果,到今天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关注;急性冠脉综合征强化降脂治疗的重要意义从提出到广泛接受;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到经导管介入;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过去的几年,我院心血管学科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现已建成为济宁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中医重点专科。

完成建设“精品特色专科”的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时间里,落实科学发展的观念,完善学科建设,构造全新的学术平台。

一、指导思想心血管科学科建设和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患者为中心,以创建省精品临床专科为主线,以心脏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和介入治疗为主旨,以创建济宁市区域专科医疗中心为目标。

抓队伍、提素质,抓管理、上水平,抓质量、求发展,实现科室“"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在心血管科培养一批医德高尚、治学严谨、技术精湛、具有开拓精神和区域影响力的心脏亚学科带头人,把心血管科培育成医院的“精品”,济宁市的“品牌”。

(一)业务开展计划1、2017年完成心脏介入人才准备,成立心脏导管室,规范化建设CCU,开展冠心病的介入与起搏治疗;2、2018年开展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和治疗、床旁有创监测、IPBP和射频消融治疗;组建心外科,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3、2019年拟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瓣膜成形;4、202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开展心脏康复治疗,形成自身特色;5、2021年把心血管科发展建设成为山东省精品临床重点专科。

学科特色与优势主要体现在在以下方面:(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能够熟练掌握无保护左主干、多支多处弥漫性病变,CTO病变及分叉成角病变等介入技术,常规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冠脉内超声、光学相干成像系统(OCT)、冠脉血管内多普勒等项技术,PCI无论数量和质量在济宁市、鲁西南地区及省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医院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五篇

医院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五篇

心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2023年——2025年)一、学术队伍建设1、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心血管内科有高级职称人员1名,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需每年至少送1名医师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并每年至少参与2-3次短期专科培训班每年至少2次参加全国或区内年会,了解心血管专业最新动态。

3年内每年培养至少2-3名介入医生。

2、人才引进计划目前科内人员仍紧张。

初步规划3年中至少引进高级职称介入医生1名,初级职称医师3名,需医院支持。

二、专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1、专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争取3年内心血管内科在XX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能够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建设成为集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满洲里市的心血管中心。

2、专科建设发展的具体任务实现心血管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分三步走:1、要引进人才,培养自己特色人才。

2、需借助上级医院的力量开展介入技术。

3、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能独立解决心血管的急重症。

建成XX市绝对的心血管中心。

三、科研工作及业务创新3年内以心血管介入技术作为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引进及独立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填补XX市心血管技术的空白。

四、需要医院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1、需要医院资金、设备的投入;2、需要医院协调引进心血管专业的专科人员;3、需要医院加大培养自己的心血管专业的专科技术人员。

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2023年——2025年)一、学术队伍建设根据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宗旨,以及医院和科室的发展需要,根据XX的地理优势,根据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向达到“XX市”及“XX级”重点科室而努力,对科室2023-一2025年的发展制定规划:1、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急诊科计划2023—2025年每年派出一名医生进修急诊专科。

2、人才引进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急诊科计划2023—2025年每年引进一名本科学历医学生。

二、专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1、专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一.院前急救2015年的出诊量达到XX人次,比去年增加XX%,第二套诊频率很高,共XX余次。

心血管科专科发展蓝图

心血管科专科发展蓝图

心血管科专科发展蓝图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敌人。

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推动心血管科专科发展,制定本蓝图。

本蓝图旨在明确心血管科专科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策略,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心血管科专科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发展目标1. 到2025年,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心血管科专科诊疗水平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逐年下降。

2. 到2030年,我国心血管科专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三、发展任务1. 加强心血管科专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心血管病诊疗设备水平。

2. 培育心血管科专科人才,提高心血管病防治队伍整体素质。

3. 推广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4. 加强心血管科科研创新,推动心血管病防治技术发展。

5. 深化心血管科专科领域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策略与措施1. 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心血管科专科建设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心血管科专科发展。

2. 人才培养:实施心血管科专科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心血管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3. 科技创新:鼓励心血管科科研创新,支持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促进心血管病防治技术发展。

4. 交流合作:加强心血管科专科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心血管科专科水平。

5. 宣传普及: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6. 质量控制:加强心血管科专科质量控制,确保心血管病诊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预期成果1. 心血管科专科诊疗水平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逐年下降。

2. 心血管科专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3. 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4. 心血管科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心血管科五年发展规划

心血管科五年发展规划

心血管科五年发展规划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心血管科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以指导科室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长期稳定的进步和成果。

1. 发展愿景- 成为地区领先的心血管科专科医疗中心;- 提供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服务;-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提升科室的学术影响力。

2. 发展策略2.1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拓展医疗技术领域,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建立高效的临床诊疗路径,提高诊治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心血管科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技术水平。

2.2 加强团队建设-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持续开展专业培训;- 激励团队成员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建立高效的工作团队;- 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2.3 加强科研与学术研讨- 建立科研平台,培育科研人才,提升科研水平;- 主动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提高学术影响力;- 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发表医学论文,提升学术声誉。

2.4 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 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优化患者服务流程,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同合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协同效应。

3. 发展措施- 制定详细的年度发展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加强内外部资源整合,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工作;- 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科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论本文档提出了心血管科的五年发展规划,旨在完成发展愿景,并通过发展策略和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推动科室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心血管病特色专科五年发展规划

心血管病特色专科五年发展规划

心血管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冠心病和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致死率。

为了提高心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和质量,专科医疗机构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提出心血管病特色专科的五年发展规划,旨在为专科发展提供指导和战略。

一、优化医疗科技和设备作为心血管病特色专科,首先要确保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在未来五年内,应加大对专科医疗设备的投入,引进最新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分析仪、核磁共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设备,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同时,还要培养和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提高医疗技术的水平和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疾病管理体系三、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专科医疗机构应加强科研和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在未来五年内,可以建立一个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并与国内外的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同时,还可以培养和吸引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专科医疗机构在心血管病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医学培训班和国际会议等,提高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四、加强科普和宣传专科医疗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应加强科普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制作宣传册和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公众介绍心血管病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健康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预防意识。

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专科医疗机构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提高心血管病的基层防治水平。

在未来五年内,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健康义诊、健康讲座和专家接诊活动,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心血管病诊疗水平。

同时,还可以培训社区健康管理师和自我管理教育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心血管病特色专科的五年发展规划包括优化医疗科技和设备、建立完善的疾病管理体系、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加强科普和宣传、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等方面。

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

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

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制定了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旨在提高心血管内科的诊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患者的健康。

二、目标设定1.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心血管内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先进的治疗方案。

2. 加强科研能力: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推动心血管内科的学术发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指导。

3. 完善诊疗流程: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个性化、全面的医疗服务。

4. 加强团队协作:建立跨学科的合作机制,与其他科室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整体医疗水平。

三、实施措施1. 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招聘更多的心血管内科医生,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素质。

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2.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投资购买先进的心血管诊疗设备,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与此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3. 建立科研团队:组建心血管内科的科研团队,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工作。

4. 完善诊疗流程:优化患者就诊流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

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服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5.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举办健康讲座、撰写健康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

四、预期效果1. 提高心血管内科的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2. 加强科研能力,推动心血管内科的学术发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指导。

3. 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

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

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引言概述:心血管内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致力于研究与治疗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心血管内科发展规划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心血管内科的发展规划。

一、加强人材培养1.1 提高心血管内科医生的专业水平。

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更高水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1.2 鼓励医学院校设立心血管内科专业。

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对心血管内科的教学,培养更多具备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的医学人材。

1.3 建立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机构。

鼓励医学研究机构加强对心血管内科的研究,培养更多的心血管内科研究人材。

二、加强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2.1 推动心血管内科技术的创新。

鼓励医学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强合作,推动心血管内科的技术研发,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2.2 更新心血管内科医疗设备。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心血管内科的诊疗效果,提升医疗水平。

2.3 加强心血管内科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血管内科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三、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3.1 加强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

通过加强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深入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3.2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预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上的心血管内科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

3.3 建立心血管内科学术期刊。

鼓励心血管内科领域的学者和医生发表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四、加强公众健康教育4.1 加强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的宣传与教育。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普及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4.2 加强心血管内科健康管理服务。

建立健康管理中心,为高危人群提供心血管内科的定期检查和健康管理服务,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3 加强心血管内科相关疾病的社区防控工作。

心血管内科五年规划

心血管内科五年规划

心血管内科五年规划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心血管内科五年的发展规划,以促进部门的增长和提高患者护理水平。

以下是我们的目标和策略。

目标1. 扩大心血管内科的规模和范围,增加科室的床位数量和医疗设备。

2. 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 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推动心血管内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4. 改进患者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策略1. 拓展科室规模:增加床位数量、扩大门诊规模,引进新设备和技术,提高诊疗能力。

2.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组织定期培训,提升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3. 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鼓励医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提高科室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4. 优化患者护理流程:建立完善的护理流程和协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5. 强化团队合作:加强科室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

时间安排1. 第一年:拓展科室规模,增加床位数量和医疗设备。

与相关部门合作,争取项目拨款。

2. 第二年: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组织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建立科研项目并申请科研基金。

3. 第三年:优化患者护理流程,改进患者护理标准操作流程。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质量。

4. 第四年:加强团队合作,推行跨专业合作机制。

与其他科室合作,联合研究和项目申请。

5. 第五年:总结经验,评估成果,并根据需求调整发展方向。

持续推动科室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心血管内科五年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扩大科室规模、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以及优化患者护理流程,实现科室的长期发展。

我们将按照时间安排不断推进这些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并在学术界有更大的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病特色专科五年发展规划近年来,心血管学科各分支发生了深刻而迅速的变化:从最初药物洗脱支架带来令人振奋的结果,到今天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关注;急性冠脉综合征强化降脂治疗的重要意义从提出到广泛接受;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到经导管介入;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过去的几年,我院心血管学科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现已建成为济宁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省中医重点专科。

完成建设“精品特色专科”的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时间里,落实科学发展的观念,完善学科建设,构造全新的学术平台。

一、指导思想心血管科学科建设和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患者为中心,以创建省精品临床专科为主线,以心脏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和介入治疗为主旨,以创建济宁市区域专科医疗中心为目标。

抓队伍、提素质,抓管理、上水平,抓质量、求发展,实现科室“"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在心血管科培养一批医德高尚、治学严谨、技术精湛、具有开拓精神和区域影响力的心脏亚学科带头人,把心血管科培育成医院的“精品”,济宁市的“品牌”。

(一)业务开展计划1、2017年完成心脏介入人才准备,成立心脏导管室,规范化建设CCU,开展冠心病的介入与起搏治疗;2、2018年开展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和治疗、床旁有创监测、IPBP和射频消融治疗;组建心外科,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3、2019年拟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瓣膜成形;4、202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开展心脏康复治疗,形成自身特色;5、2021年把心血管科发展建设成为山东省精品临床重点专科。

学科特色与优势主要体现在在以下方面:(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能够熟练掌握无保护左主干、多支多处弥漫性病变,CTO病变及分叉成角病变等介入技术,常规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冠脉内超声、光学相干成像系统(OCT)、冠脉血管内多普勒等项技术,PCI无论数量和质量在济宁市、鲁西南地区及省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2)射频消融与起搏治疗能够开展房颤、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总体成功率在95%以上,在省内具有领先地位。

开展植入性心脏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例数在济宁市处于领先地位。

(3)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能够开展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并发乏氏窦瘤破裂、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开展目前国内先进介入中心的所有常规治疗项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介入治疗病例数及技术水平上居济宁市及鲁西南地区领先地位,省内先进水平。

(4)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成立心力衰竭专业组,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使心衰患者住院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形成自身特色。

(5)心脏外科治疗能常规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或冠心病并发症(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在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特色突出,能常规开展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瓣膜置换手术,在瓣膜成形手术、微创瓣膜外科手术、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手术以及重症瓣膜病治疗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心血管外科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行列。

(二)业务数量计划心血管介入及体外循环手术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

5年后介入手术超过1000例/年,其中冠心病介入治疗超过300例/年,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超过20例/年,先心病介入手术20例/年,电生理射频100例/年。

先心病手术100例,瓣膜病微创或手术治疗500例/年,手术成功率达到99%以上。

心脏康复治疗500例/年。

病床使用率达到90-93%。

三、具体措施(一)按照学科发展目标,组建冠心病学组、高血压与代谢学组、心电生理及结构性心脏病组、无创心功能组、冠脉与大血管组、起搏、心律失常及结构性心脏病、瓣膜病等亚专科为一体的学科体系。

1、冠心病治疗2017年常规开展冠状动脉的介入诊治。

2、大血管疾病治疗,2018年开展经皮血管成型术和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封堵术,开展颈动脉血管成型术防治卒中、髂动脉/股动脉血管成型术治疗间歇性跛行、肾动脉血管成型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等介入治疗。

3、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开展球囊扩张术,2018年开展经皮穿刺瓣膜成型术治疗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

4、先天性心脏病治疗,2019年开展经皮穿刺异常通道堵闭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等。

5、心律失常的治疗,2018开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心律失常。

6、心脏起搏器植入,2017年常规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2019年开展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二)建立规范的CCU,实现绿色通道救治心脏急症病人1、心脏急救平台建设(1)CCU的规范化建设,人、财、物独立(2)床旁快速评价体系建设。

包括床旁检验,床旁UCG,床旁DR(3)胸痛中心、心脏绿色通道建设,院科两级,急诊、120和心内科的协调互动。

2、心脏急救技术的提升的措施(1)院内培训(2)北京医院帮扶(3)外出进修学习——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3、胸痛中心、心脏急救平台和技术技术建设目标:(1)实现急症自主完成PCI;实现心脏急救规范化。

(2)实现床旁UCG,DR检查。

(3)2017年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技术、2018年开展心内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技术、2018年开展OCT技术、IVUS技术、CRT技术。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创建心脏急症救治无障碍区。

做到心脏急症救治组织管理无障碍、心脏急症救治入无障碍、心脏急症救治平台无障碍、心脏急症救治费用无障碍、心脏急症救治服务工作机制运行无障碍、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无障碍。

(三)有创平台和技术建设1、规范化导管室建设:完成动脉内球囊反搏、电生理系统等硬件设备的准备,取得心导管室合格证,聘请市一院人员做心导管室主任。

2、有创评价和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聘请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人员,加快形成人才梯队;通过3年努力,在介入治疗病例数及技术水平上居济宁市及鲁西南地区领先地位,心血管外科专业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内先进行列。

建设期满,完成目标要求。

(四)建立高素质的学术团队1、本着以人为本的思路,科学制订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并逐步实施。

做到谁发展谁获得资源”“能干事的人有好舞台”。

建设一支善于奉献、团结合作的高效团队着眼长远、发挥优势,逐步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打造拳头科室,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业有精专,实现跨越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

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建立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和共同愿景、有激情,富有创新意识,管理制度简明高效,激励机制完善、上下沟通协调顺畅、价值观统一,互相信任、取长补短的高效团队。

2、引进博士学历学科带头人2名(心内科、心外科各1名)。

有较高的学术、技术地位,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并充分发挥领头作用,具备一定教学科研水平,具有正高技术职称,年龄≤50岁。

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科研水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①近三年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或成果奖;②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中华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③研究生导师。

引进电生理导管消融介入技术成熟的技术骨干1名,要求研究生学历或以上。

能独立完成的射频消融介入手术。

2、在人员的培养方面。

科室的自我业务技术的培养;鼓励在职学历学位的学习;外出进修专项技术、专项课题、专项病种。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确定了每个人的定位方向。

五年内医师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达100%,硕士学位以上人数大于等于60%;高、中、初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基本合理,达到3:4:3(各级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5%范围);人才后备队伍平均年龄≥45岁;有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的制度保障。

(五)医疗质量管理:1、行政管理组织落实,实行心脏中心主任负责制;管理有序,岗位职责明确,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病区管理、病员管理、安全管理、探视管理等制度以及风险防范预案健全,落实到位;实现患者安全目标;2、对业务发展、人才培养及设备配套等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5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按期实现规划目标和年度目标。

3、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坚持持续改进。

专科平均年出院人数≥300人、年门诊人次≥50000人;平均住院日≤9天,外埠病人比例≥20%,住院患者中疑难危重复杂疾病比例应≥30%,四级手术占本专科手术总数之比≥30%,群众对重点专科服务的满意度≥85%,床位使用率控制在85%—93%。

4、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根据本专科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文本,试点病种达到3个,认真组织实施,并取得实效;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不低于8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85%。

拟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为:慢性心力衰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

5、加强专科医疗质量管理。

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定并落实单病种质量管理标准,主要质量指标(含病种质量指标)达到国家和省定的标准。

参加省质控的病种有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6、专科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控制指标设定科学合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达到相应的控制指标。

四、保障和措施学科建设和完善,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须得到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兄弟科室的大力协作和配合。

1、加强与北京医院等业务联系,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

2、需要医院积极做好与相关科室的协调工作,促成新项目的尽早开展。

对一些门诊或住院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形成一个会诊制度;加强科室间的协作和交流。

3、医院从设备的配套与更新应给予一定的倾斜,优先解决设备的更新和配套;科研基金的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64道心电生理记录仪,双温双控射频消融仪,高压注射器,BIOX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动态心电监测合,双相波除颤监护仪,床边多参数监护仪,心脏起搏分析仪,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凝血时间测定仪,运动平板测试系统,心室晚电位仪,心率变异分析、Q-T离散度分析、彩色超声多普勒、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遥测心电监测仪、高级全能呼吸机、血管内超声等先进设备。

医院能为学科建设提供一定的配套基金,用于学术交流,新技术开发,外请专家劳务、交通费和临床科研等重点专科建设等的一些必要开支。

4、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手术、会诊),“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加大继续医学教育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