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拆装步骤
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解读

实验五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一、概述减速器是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原动机提供的回转速度一般比工作机械所需的转速高,因此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常安装在机械的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以降低输入的转速并相应地增大输出的转矩,在机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
例如宝山钢铁公司就有10多万台减速器,在其他机器中减速器也有大量应用。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悉减速器的结构与设计,本实验是为了解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对于详细的减速器技术设计过程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课程中予以介绍。
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实验为了使同学了解减速器的一般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而设立的。
实验中应注意掌握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图5-1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现结合该图简要介绍一下减速器的结构。
图5-1减速器的结构1.箱体结构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精确加工。
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
为了增加箱体的刚度,通常在箱体上制出筋板。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削分式。
剖分面一般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即水平剖分),以便于加工。
箱盖(件4)和箱座(件20)之间用螺栓(件17、18、19 和件31、32、33)联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轴承座旁的联接螺栓尽量靠近轴承座孔,并增加轴承支座的刚性,应在轴承座旁制出凸台。
设计螺栓孔位置时,应注意留出扳手空间。
箱体通常用灰铸铁(HTl50 或HT200 )铸成,对于受冲击载荷的重型减速器也可采用铸钢箱体。
单件生产时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可采用钢板焊接箱体。
2.轴系零件图中高速级的小齿轮直径和轴的直径相差不大,将小齿轮与轴制成一体(件10)。
实验三 减速器拆装实验

实验三减速器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一)了解各种类型减速器的用途及特点,熟悉减速器结构。
(二)了解减速器箱体的结构,分析其工艺性及功能。
(三)了解减速器其它零部件的结构,装配、调整及其功用。
(四)了解哪些是标准件,及材料的冷、热加工方法,熟悉润滑、维修、保养条件及方式。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台;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2台;蜗轮蜗杆齿轮减速器2台;新型结构单级齿轮减速器2台;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1台;展开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台;活扳手、木锤。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1.了解轴部件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对结构要求。
轴部件包括轴、轴承、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密封圈、甩油环等。
2.观察了解减速器各附件的用途、结构、位置和要求。
如透气器、视孔、吊耳、启盖螺钉、定位销、油尺、油塞等。
(二)实验步骤下面以拆卸二级减速器圆柱齿轮为例,图形如下图所示:1.拧下轴承座联接螺栓、箱盖和箱座联接螺栓,拔出定位销,旋动启盖螺钉后,取下箱盖,并翻转1800放置平稳,以免损伤接合面和出意外事故。
2.观察箱体结构。
3.观察各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了解齿轮、轴的结构,轴及轴向零部件的轴向固定方法,轴承的定位,调整及密封形式;了解轴上零件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
4.观察了解减速器上其它辅助零件的用途、结构和位置要求;5.观察完成后,合上箱盖,将减速器按正确位置安装好减速器尺寸位置示意图四、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工具及拆装顺序。
(三)实验小结。
五、思考题(一)吊环螺钉、起盖螺钉、定位销、视孔起何作用?(二)箱体上的筋板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上箱体没有筋板?(三)轴承应采用什么润滑方式、润滑装置和密封装置?你认为该减速器的轴承是用何种方式润滑的?有的轴承孔内侧设有甩油环,有的没有,为什么?(四)轴承采用何种类型?它们的位置、安装方式有何特点,轴承的锁紧和固定是什么结构,如何调整轴承间隙及轴承的轴向位置?(五)轴的轴向位置是如何固定的?一端固定与另一端游离和两端都固定的轴承各有什么特点?轴承采用什么密封方式,为什么?六、注意事项(一)再拆的过程中注意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并保存好拆下的零件。
实验八 减速器拆装实验

实验八减速器拆装实验实验八减速器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要求了解减速器铸造箱体内的结构以及齿轮和轴系等的结构;2、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减速器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4、了解拆装工具和结构设计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3、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4、单级蜗杆减速器;5、两极分流式减速器;6、两极同轴式减速器;三、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1、活扳手;2、套筒扳手;3、榔头;4、内外卡钳;5、游标卡尺;6、钢板尺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2.观察、了解减速器的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蜗轮外圆)与箱内壁之间的距离、轴承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4.观察、了解蜗杆减速器体内侧面(蜗轮轴向)宽度与蜗轮杆的轴承盖外圆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蜗杆轴的刚度,仔细观察蜗杆轴承的结构特点;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的形式。
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游隙的调整;测绘高速轴及轴承部件的结构草图。
7、课后回答思考题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 1拆卸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表面各部分的结构;2)用扳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恰当,大小是否合适? 3)拆卸箱盖a.用扳手拆下轴承端盖的紧定螺钉。
b.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和定位销钉。
将螺栓、螺钉、垫圈、螺母和销钉等放入塑料盘中,以免丢失。
然后拧动起盖螺钉卸下箱盖。
C.仔细观察箱体内各零件的结构以及位置。
并思考如下问题:对轴向游隙可调的轴承应如何进行调整?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如箱盖的结合面上有油沟,则箱盖应采取怎样的结构才能使飞溅在箱壁上的油流回到箱座上的回油槽中?油槽有几种加工方法?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槽进入轴承,轴承盖端面的结构应如何设计?在何种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侧要用挡油环或封油环?其工作原理、构造和安装位置如何?d测量有关尺寸,并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中;e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随轴一起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的零件;f测绘高速轴及其支撑部件的结构草图。
减速器的拆装试验课件

•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悉减速器的结构与设计,本实验是为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对于详细的减速器技术 设计过程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课程中予以介绍。
• 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实验为了使同学了解减速器的一般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而 设立的。
置开设放油孔,平时放油孔用油螺塞旋紧,放油螺塞和箱体结 合面之间应加防漏垫圈(件8)。
减速器的拆装试验
• (5)起吊装置: • 为了便于搬运,需在箱体上设置起吊装置。图中箱盖上铸有两
个吊耳,用于起吊箱盖。箱座上铸有两个吊钩,用于吊运整台 减速器。
吊耳
吊钩
减速器的拆装试验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 拆装工具 • 测量工具
• 1.箱体结构
• 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 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精确加工。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为了增加箱体的刚度,通常在 箱体上制出筋板。
•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削分式。剖分面一般 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即水平剖分),以便于加工。箱盖(件4) 和箱座(件20)之间用螺栓(件17、18、19和件31、32、33)联接成 一整体,为了使轴承座旁的联接螺栓尽量靠近轴承座孔,并增加轴承 支座的刚性,应在轴承座旁制出凸台。设计螺栓孔位置时,应注意留 出扳手空间。
实验三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

图 3-1 减速器的结构
1.箱体结构
图 3-2 减速器的结构
减速器的箱体用来支承和固定轴系零件,应保证传动件轴线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因而轴孔必须
精确加工。箱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免引起沿齿轮齿宽上载荷分布不匀。为了增加箱体
的刚度,通常在箱体上制出筋板。
为了便于轴系零件的安装和拆卸,箱体通常制成削分式。剖分面一般取在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
该减速器中的齿轮传动采用油池浸油润滑,大轮齿的轮齿浸入油池中,靠它把润滑油带到啮合
处进行润滑。滚动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为了防止箱体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应在轴承和齿轮之间
设置封油环(件 24、30)。轴伸出的轴承端盖孔内装有密封元件,图中采用的内包骨架旋转轴唇型 密封圈(件 11、23),对防止箱内润滑油泄漏以及外界灰尘、异物浸入箱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6-
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本实验为了使同学了解 减速器的一般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而设立的。实验中应注意掌握减速器的结构、主要零件 的加工工艺。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其基本结构由箱体、轴系零件和附件三部分 组成。图 3-1、图 3-2 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现结合该图简要介绍一下减速器的结构。
2.轴系零件
图中高速级的小齿轮直径和轴的直径相差不大,将小齿轮与轴制成一体(件 10)。大齿轮与轴 分开制造,用普通平键(件 15)作周向固定。轴上零件用轴肩,轴套(件 22),封油环(件 24、30) 与轴承端盖(件 21、13、12、27)作轴向固定。两轴均采用角接触轴承(件 25、28)作支承,承受 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轴承端盖与箱体座孔外端面之间垫有调整垫片组(件 16、29), 以调整轴承游隙,保证轴承正常工作。
减速器拆装流程及步骤

减速器拆装流程及步骤
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按以下步骤进行减速器的拆装:
1. 制动盘拆除
首先将车停在固定支架上,用扳手拧松制动盘螺栓,然后取下制动盘。
2. 后传动轴拆除
用专用工具取下后传动轴双精锁弹簧及锁圈,然后向后轻轻拉出后传动轴。
3. 滑盘组件拆除
松开滑盘组件螺母,然后依次取下滑盘碟片、垫片及压力钢板。
4. 离合器拆除
卸下离合器螺母螺栓,取下离合器片组件。
5. 减速器体拆除
卸下减速器体安装螺母及螺栓,然后取下减速器体。
6. 部件清洗与检查
拆下的各个部件需进行清洗与检查,发现异常部件需及时更换。
7. 组装顺序相反
按拆装顺序相反顺序进行减速器的重新组装,安装时注意各个部件的拧紧力度。
以上就是减速器的拆装流程及主要步骤,请操作人员依据此流程操作,以免导致部件损坏。
主减速器拆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实现汽车的行驶。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拆装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主减速器拆装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主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主减速器的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主减速器结构分析主减速器主要由齿轮、轴承、壳体、油封等部件组成。
其中,齿轮包括输入齿轮、输出齿轮和中间齿轮,轴承主要有圆锥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壳体为铸铁或铝合金材料,油封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
2. 主减速器拆装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必要的拆装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锤子等。
(2)拆卸步骤:1) 取下主减速器与驱动桥的连接螺栓,将主减速器与驱动桥分离;2) 拆下主减速器上的油封和密封垫;3) 使用锤子将轴承压出,注意保护轴承;4) 拆卸齿轮、轴承和壳体;5) 清理主减速器内部,去除油污和杂质。
(3)装配步骤:1) 将壳体清洗干净,涂抹少量润滑油;2) 安装轴承,注意轴承的装配方向;3) 安装齿轮,确保齿轮与轴承的啮合;4) 安装油封和密封垫;5) 将主减速器与驱动桥重新连接,拧紧螺栓。
3. 注意事项(1)拆卸过程中,注意保护轴承和齿轮,避免损坏;(2)装配过程中,确保齿轮与轴承的啮合,避免装配误差;(3)涂抹润滑油时,注意涂抹均匀,避免过多或过少;(4)安装油封和密封垫时,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主减速器拆装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主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主减速器的拆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拆装工具,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我们还认识到,主减速器的拆装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维修人才而努力。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拆装实验(全)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大作业)摘要: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
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减速器拆装实验一、目的要求1. 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2. 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3. 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4. 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1、实验设备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三、实验内容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
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1、拆卸(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答:箱体的底座可以不采用完整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