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急毒实验标准操作LD50 SOP

合集下载

急性毒性实验参考

急性毒性实验参考

小鼠口服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急性毒性试验摘要小鼠一次灌胃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连续观察14 天。

观察行为反应并记录死亡情况。

死亡小鼠解剖可见心脏瘀血。

存活者第15 天全部解剖,肉眼检查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变。

其死亡率用Bliss 法求得枸橼酸托烷司琼LD50 为418.29 mg/kg;95 可信限为390.74 447.79 mg/kg。

1.0 实验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次口服对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2.0 受试物2.1 名称:枸橼酸托烷司琼原料,白色粉末。

2.2 提供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朱友成组2.3 批号: 99022.4 含量:99.7%2.5 配制方法:将受试药物用0.5%CMC-Na 研磨配制成混悬液,并稀释成相应浓度,使各剂量组给药体积相等。

2.6 溶剂:0.5%CMC-Na3.0 动物3.1 来源、种属、合格证:昆明种小鼠60 只,(♀30 只,♂30 只)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中科动管第005 号。

经一周适应性饲养。

饲料购自中英合资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自由取水,饲养温度为23 2℃。

3.2 体重:给药时体重为18 22 克。

3.3 性别:雌雄各半。

3.4 每组动物数:按体重随机分组,实验时以每10 只(♀5 只,♂ 5 只)为一组4.0 剂量4.1 剂量设置:按预初实验结果,最高剂量定为570 mg/kg。

以0.9 的比例递减,即为570、513、461.7、415.5、374、336.6 mg/kg,6 个剂量组。

4.2 每只动物接受容量:口服体积为0.2 ml/10g 体重。

5.0 给药途径小鼠禁食 6 小时一次灌胃给药。

6.0 方法动物按体重随机分 6 组,每组10 只,雌雄各半,每组的小鼠体重分布相似。

给药后即观察动物各方面反应情况,死亡动物即进行解剖,检查内脏。

记录每天动物的死亡数。

7.0 观察指标7.1 观察期:14 天7.2 毒性反应:观察检查小鼠外观、行为、进食、粪便等情况,死亡动物进行尸解。

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标准操作技术

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标准操作技术

急性毒性试验佚名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

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

药物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一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目的】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意义、原理,掌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方法和计算过程。

【原理】LD50是指在一群动物中能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由于实验动物的抽样误差,药物的致死量对数值大多在50%质反应的上下呈正态分布。

在这样的质反应中药物剂量和质反应间呈S型曲线,S型曲线的两端处较平,而在50%质反应处曲线斜率最大,因此这里的药物剂量稍有变动,则动物的死或活的反应出现明显差异,所以测定半数致死量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药物毒性的大小。

【实验材料】1、动物:小白鼠,体重18-24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2小时,不禁水。

2、药品:盐酸普鲁卡因,苦味酸。

3、器械:小鼠笼,天平,注射器(1mL),电子计算器。

【方法和步骤】(一)预备实验1、探索剂量范围:先找出100%及0%死亡的剂量,此即上下限剂量(D m及D n)。

方法是先取出小鼠9-12只,每组3只,按估计量(根据经验或文献资料定出)给药,如3只小鼠全死则降低剂量一半,如全不死则增加剂量一倍,如部分死亡,则按2:1的比例向上、向下调整剂量,由此找出上下限剂量。

2、确定组数,计算各组剂量:确定组数(G):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一般分5-8个剂量组。

计算各组剂量:要求各组剂量按等比级数排列,在找出D m及D n和确定组数后,可按下列公式求出公比r:r再按公比计算各组剂量D1,D2,D3,D4,D5……D m,其中D1=D n=最小剂量,D2=D1⨯r; D3=D2⨯r; D4=D3⨯r; D5=D4⨯r; ……D G=D G-1⨯r。

r值一般以1.7~1.15之间为宜。

计算举例:已知某药在致死毒性实验中,Dm=187.5 mg/kg; Dn=76.8 mg/kg, 确定组数G=5,求r及各组剂量。

先代入公式求r=1.25,再计算各组剂量D1=Dn=76.8 mg/kg,D2=76.8⨯1.25=96 mg/kg, 依次计算D3,D4,及D G(D5)分别为120,150,187.5 mg/kg。

毒理学指标及试验操作汇总

毒理学指标及试验操作汇总

.药物毒性试验指标1.急性毒性试验一、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一)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次给予动物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

(二)动物分组和剂量1.动物:一般用小白鼠8周龄,体重18---22g(同次试验体重相差不超过2g)大白鼠6~8周龄,体重120--150g,同次试验体重相差不超过10g。

2.受试物:溶于水的做成溶液,不溶于水的做成混悬液.(三)试验方法1.剂量:一般选用3一5个剂量,各剂量间剂距根据受试物情况和预试结果而定。

2.给药途径和容积:给药途径:应与临床试验的途径相一致。

口服药物应灌胃给药,一、二类新药应采用两种途径给药,其中一种应为推荐临床研究的给药途径。

水溶性好的药物还应测定静脉给药的急性毒性。

给药容积:小白鼠禁食(12~16小时),不禁水,按体重计算:灌胃(ig)不超过0. 4ml/ 10g体重。

大白鼠禁食(12~16小时),不禁水、灌胃(ig),不超过3ml/只。

3.测定LD: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至少10只(雌雄各半)。

给受试物后立即观察50动物反应情况,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七天。

详细逐天记录动物毒性反应情况及死亡分布,并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申报时应说明方法名称)计算出LD值及95%可信限。

504.观察毒性反应:给受试物后应严密观察反应情况,并记录动物的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饲料消耗量)、大、小便及其颜色、被毛、肤色、呼吸、鼻、眼、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体重变化以及死亡等情况。

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尸检,发现病变器官应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若发现中毒反应或死亡率一与动物的性别有明显相关时,则应选择性别敏感的动物进行复试。

(四)试验报告和结果评价应详细具体,包括试验日期、动物的规格、性别、数量、受试物来源及含量、试验方法。

LD 值及其95%可信限,以及各剂量组的死亡率,或最大耐受量的值及其相当于临床剂量的50倍数.详细报告实验过程中动物出现的中毒表现及致死症状,综合评价受试物毒性大小。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 test,Single dose toxicity test),研究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拟用于人体的药物通常需要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处在药物毒理研究的早期阶段,对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和了解其毒性靶器官具有重要意义.急性毒性试验所获得的信息对长期毒性试验剂量的设计和某些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能提供一些与人类药物过量急性中毒相关的信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思维素质;学习药物急性毒性实验的测定方法(统计方法)及观察方法。

1、计算敌百虫半数致死量。

[实验材料]小白鼠(雌雄均可,18-22 g)、鼠笼、1ml注射器、苦味酸溶液、敌百虫等。

(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方法]1. 预试验:取小鼠24只,以4只为一组分成6组,选择组间距较大的一系列剂量,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敌百虫,观察出现的症状并记录死亡数,找出引起0%死亡率和10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

2. 正式试验:在预试验所获得的0%和100%致死量的范围内,选用5个剂量,相邻剂量之间的比例为1:0.7。

将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小白鼠灌胃给药敌百虫。

3. 观察纪录给各种反应:潜伏期,中毒现象,开始出现死亡的时间,死前的现象,各组死亡的只数等。

通常药后要观察3-7天。

根据各组动物的死亡率,用改良寇氏法(Korbor)或简化机率单位法算出LD50和可信限。

[实验结果]在给药后1 小时内,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小鼠中毒的潜伏期逐渐缩短,中毒症状随药物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口吐泡沫→大小便失禁→肌肉僵直→兴奋→死亡)。

给药后3 小时内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见下表:组别动物数(n )给药剂量(mg/kg)对数剂量(X)动物死亡数死亡率(P)P21 10 384 2.58 1 0.1 0.012 10 548 2.743 0.3 0.093 10 784 2.89 4 0.4 0.164 10 1120 3.056 0.6 0.365 10 1600 3.20 8 0.8 0.64i=0.15 ∑P=2.2∑P2=1.26 [结果计算]实验完毕后,清点各组死亡鼠数并计算出死亡率(P),采用改良寇氏(Korbor)法计算LD50。

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整理为 word 格式
整理为 word 格式
4.结论 5.参考文献
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音——“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视其为知音。钟子期死后,面对江边一抔黄土,俞伯牙发出“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感慨,摔琴而去, 从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红楼里,宝钗与黛玉皆爱宝玉,宝钗看重功名,常拿一些伦理纲常来压制他的不羁与顽劣,黛玉却从未提及这些,因她懂得他的心性,她说“ 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是你之知己”, 造化弄人,木石前缘虽是虚空一场,却怀金悼玉,梦萦千古,今日读来依然荡气回肠!
2结果不分析21单一农药对小鼠急性毒性211中毒症状212实验结果不分析表4单一急性毒性实验前后小鼠体重变化农药浓度设置mgl实验前体重g实验h后体重g百草枯精品感谢下载载乐果敌敌畏单一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死亡情况农药浓度设置mgl死亡数量死亡概率x百草枯乐果精品感谢下载载敌敌畏22五种农药对小鼠癿联合急性毒性221中毒症状222实验结果不分析联合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死亡情况农药组合浓度组合mgl02080406050506040802甲氰菊酯乐果甲氰菊酯敌敌畏百草枯乐果百草枯敌敌畏精品感谢下载载乐果敌敌畏乐果草甘膦敌敌畏草甘膦联合急性毒性实验前小鼠体重农药组合小鼠体重g浓度组合mgl02080406050506040802甲氰菊酯乐果甲氰菊酯敌敌畏百草枯乐果百草枯敌敌畏乐果敌敌畏乐果草甘膦敌敌畏草甘膦联合急性毒性实验后小鼠体重农药组合小鼠体重g浓度组合mgl02080406050506040802精品感谢下载载甲氰菊酯乐果甲氰菊酯敌敌畏百草枯乐果百草枯敌敌畏乐果敌敌畏乐果草甘膦敌敌畏草甘膦3
整理为 word 格式
杏花疏影小楼边,一腔笛韵委婉悠扬;山亭古寺四月间,深涧桃花兀自娇娆;暗香疏影黄昏后,东篱素菊暗香盈袖;柴门冬雪夜归人,红泥火炉绿蚁新醅……若懂得,景与物,也相宜。 彷徨失意时,一句懂得,是严冬的一场花开春暖,茫然无助时,一句懂得, 是酷暑的一阵清凉细雨,心与心的贴近,皆因一个“懂得”而欣慰,美好。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四)灌胃方法:
小鼠灌胃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耳后皮肤,无名指或小指将尾部紧压在手上,使小鼠腹部向上,尽量使其体位垂直,注意使动物的上消化道固定成一直线。右手持连着灌胃导针的注射器,将灌胃针由动物口腔侧插入,避牙齿,沿咽后壁缓缓滑人食管。若遇阻力,可轻轻上下滑动探索,一旦感觉阻力消失,即深人至胃部,一般进针深度小鼠2.5~4cm,随后将受试物溶液注入。如遇动物挣扎,应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千万不能强行插入,以免穿破食管,甚至误入气管,导致动物立即死亡。小鼠一次灌胃体积为10-20ml/kg
灌胃时操作要避免损伤食道或误入气管
正确捉拿动物,防止被咬伤且避免动物损伤
防止操作者中毒。注意通风,不要把药品撒到手、脸部皮肤及身体其他部位,操作过程中要小心。
五、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的种属。
01
实验动物体重和随机分组情况。
02
受试物的名称、性状等情况。
03
受试物的配制和溶剂。
04
描述实验观察的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等。
LD50的95%可信限=log-1(X + 1.96 SX )
结果评价:
根据实验动物中毒体征、死亡时间、根据得出的LD50及受试物的种类,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中的急性经口毒性分级标准(课本 215页--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对受试物进行毒性定级,判断受试物的毒性大小。
灌入量计算和操作要准确,否则影响结果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经口灌胃技术,半数致死剂量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半数致死剂量的计算及毒性判定。
一、实验目的:
二、测定方法:
本实验以灌胃方式测定敌敌畏DDV(80g/100ml)的半数致死量(LD50)。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二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毒理学实验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1、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动物分组方法2、测定LD50的试验设计原则3、小鼠的经口灌胃技术二、试剂和材料1、实验动物:(1)动物品种:健康成年ICR小鼠,体重18g~22g(2)样品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2、器材:注射器(1ml)、灌胃针头、烧杯、吸管、容量瓶、烧杯、棉签、动物秤。

3、试剂:敌敌畏(1400mg/ml)、苦味酸染液(标记用)。

3、实验内容1、健康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性别鉴定选择健康的雄性小鼠(健康标准:毛顺、毛顺、无分泌物、反应敏锐。

动物出现圆圈动作可能为中耳炎,废弃。

)肛门与生殖孔距离: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2、实验动物称重、编号和随机分组选择体重在18-22 g的小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动物按体重分为几个体重段,再从每个体重段分出各组动物),每组10只小鼠,用黄色的苦味酸饱和液标号1~9,10号小鼠不标记。

3、受试化学物溶液的配制(1)确定灌胃量:0.1ml/10g(2)确定最高给药量,计算溶液浓度,估计给药总体积(3)药品称量及稀释4、小鼠灌胃技术左手固定,右手持灌胃器,插入动物口腔,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深度为口腔至剑突的距离。

5、毒性体征的观察和LD50计算(1)毒性体征的观察: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数和死亡时间按表格记录动物体征及出现时间,记录死亡情况及时间,观察期为30 min(2) LD50的计算:a、实验各组剂量的确定:设5组,每组雌雄动物各10只。

剂量组距 d 为:d为相邻两个剂量组剂量对数之差利用lgLD0依次加d,取反对数,即可得出各组剂量。

b、LD50的计算(见附件):C、求半数致死量的95%可信区间4、实验过程1、人员分工:本次实习同学分两个大组(A组和B组),分别在不同实验室。

每大组分5个小组,分别处理雌雄动物,每小组10只动物。

集体活动:1、 2、 3、 4、5 组各1人,进行受试物配制。

各小组活动:每小组1人(共4人),进行动物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小鼠LD50毒性试验
编号:
制定日期:
起草人:
审核人:
BALB/c 小鼠LD50毒性试验
1.实验目的
衡量化合物的毒性,寻找安全剂量范围,为进一步体内活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实验原理
经口一次性给予或24 h 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在短时间内观察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包括致死的和非致死的指标参数,致死剂量通常用半数致死剂量LD50来表示。

3.实验内容
(1) 探测化合物的LD50剂量范围。

(2) 确定组数并计算各组剂量。

(3)正式实验:给不同组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并观察记录各组别小鼠的行为变化及死亡情况。

(4)记录实验结果,并计算LD50。

4.实验材料
试剂:化合物,生理盐水。

材料:电子天平,注射器,灌胃针。

实验动物:动物品系:BALB/c小鼠;性别:雌性;级别:SPF级;年龄:7周龄,实验周期内的动物年龄约为8-10周龄;体重,20±2g,实验前禁食12h。

5.实验方法与步骤
1.预实验:取小鼠20只,以3只为一组,分成5组。

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取一组剂量,进行化合物溶液灌胃给药。

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观察出现的症状并记录死亡数,找出引起0%及10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

2.正式试验:在预试验所获得的0%和100%致死量的范围内,选用几个剂量(一般用5个剂量,按等比级数增减,相邻剂量之间比例为1:0.7或1:0.8)和生理盐水溶媒对照组,各组动物数为10只,分别用marker笔标记。

动物的体重和性别随机分配,完成动物分组和剂量计算后灌胃给药最好先从中剂量组开始,以便能从最初几组动物接受药物后的反应来判断两端的剂量是否合适,否则可随时进行调整,尽可能使动物的死亡率在50%上下,死亡率为0%或100%时,不能用于计算。

6.观察与记录
首日给药后4小时内每小时密切观察小鼠活动状态和死亡情况,每天对各组小鼠进行称重,统计死亡数量。

连续观察1-2周。

7.LD50的计算
1.改良寇氏法计算[2]
根据改良寇氏法公式计算LD50、LD50的95%可信限.
LD50=lg-1{Xm-i(∑p-0.5)};S X50=i√(∑p−∑p2)/(n−1); LD50的95%可信限= log-1 (lgLD50±1.96×S X50)
(Xm:最大剂量的对数值;i:相邻两组剂量对数值之差;∑p:各剂量组死亡率之和;p:各剂量组死亡率;q:各剂量组存活率;q=1-p;n:各组动物数;S X50:lgLD50的标准误差。

计算示例:
8.注意事项
⒈预试验要摸准药物引起0 和100%死亡率剂量的所在范围。

⒉正式试验时各剂量按等比级数分组,应避免最大剂量组的死亡小于80%,最小剂量组死
亡率大于20%,否则改用其他方法计算。

⒊室温:20 ℃为宜。

⒋认真观察中毒症状情况。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实验性缺氧和影响缺氧耐受性及戊巴比妥钠半数有效量(ED50)的
测定。

2.张倩,刘刚,马晓玲,闫超群,何高明.加米霉素注射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J].
现代畜牧科技,2017(03):4-5.
3.卫生部GB15193.3-2003 号公告.急性毒性试验国标[S].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