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要求背的20条论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必背的古诗、文言文、日积月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必背内容,我们整理了以下古诗、文言文和日积月累知识点。
希望这份资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古诗1.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文言文1.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三、日积月累1. 《论语》名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中充数。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 画龙点睛:张僧繇画龙,到了点眼睛的时候,龙就活了。
比喻说话、写文章时,加上一两句话点明关键,使内容生动有力。
通过以上古诗、文言文和日积月累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word版)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50则

(完整word版)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50则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为了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论语》,我们整理了50句经典名句,希望你们能够认真背诵,并从中汲取营养。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朝闻道,夕死可矣。
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君子不器。
16.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19. 君子忧道不忧贫。
20.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21.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22. 君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23. 君子远庖厨。
24. 君子不器。
25.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6.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28. 君子忧道不忧贫。
29.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五年级必背古文20篇

五年级必背古文20篇1.《论语》-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通过研究《论语》,可以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2.《史记》-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夏朝到秦朝历代君主的事迹。
阅读《史记》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智慧。
3.《诗经》-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
通过背诵《诗经》,可以培养对华美诗意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4.《道德经》-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是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总结与精髓。
研究《道德经》可以帮助培养心灵修养和思考人生的智慧。
5.《周易》-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周易》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是一部阐述阴阳、易理的经典著作。
通过研究《周易》,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6.《红楼梦》选段-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贾宝玉等人物的世态人情。
背诵《红楼梦》的选段可以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7.《水浒传》选段-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宋江等英雄的忠义之事。
背诵《水浒传》的选段可以培养对忠诚、勇敢等品质的认知。
8.《西游记》选段-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人的疯狂历险。
背诵《西游记》的选段可以培养对友情、勇敢等品质的理解。
9.《三字经》-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以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儒家思想和基本道德规范。
通过背诵《三字经》,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自律能力。
10.《百家姓》- 适用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介:《百家姓》是中国古代经典读物,介绍了中国姓氏的来历和代表意义。
背诵《百家姓》可以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小学五年级下《论语》三则

注意下列读音
1、《论( lún)语》 2、不亦说(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诲(huì )女( rǔ )知之乎 5、是知( )也 Zhì
6、 罔wǎng
殆dà i
课文朗诵
7、必有我师焉yān 6、 殆dài 罔wǎng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三则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人。著名的 思想家、教育家,和政 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 为“万世之师” 《论语》:儒家经典著 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的言行的书。
《论语》共20篇内容包括政治 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和 道德修养。
(一)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而 不 愠,
却 生气,发怒 恼怒、怨恨
不亦君子乎?”
有道德修养的人
[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 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 从远方(到这里)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 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怨恨,我不 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5、子曰:“由,诲 女
教 你 导
子由,孔子的学生
/ 不学则殆” 2、子曰:“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
3、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知,是/知也。”
/
并且
2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时常 复习 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快乐 别人 了解
五四制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五四制五年级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五四制五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篇章,供学生们学习和背诵:# 古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文言文1.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 《出师表》 -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 《岳阳楼记》 - 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7.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8. 《岳阳楼记》 - 范仲淹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教材。
五年级上学期《论语》背诵内容.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gē]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huáng]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liǎo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
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论语》12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五年级必背20条论语

五年级上学期《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6.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7.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8.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同惘),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为政》11.子曰:“由,诲女(通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zāi)?”《论语·为政》13.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yì)》14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谁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如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15.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通智)?”《论语·里仁》”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三年级到五年级上册下册所有论语的名言

三年级到五年级上册下册所有论语的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德不孤,必有邻。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要求背的20条《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6.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7.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8.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同惘),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为政》
11.子曰:“由,诲女(通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zāi)?”《论语·为政》
13.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yì)》
14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谁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如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15.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通智)?”《论语·里仁》”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wu)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1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8.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9.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ing)也。
”《论语。
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