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论语05110
小学生论语必背

小学生论语必背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语》名句集锦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1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1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小学生必备论语40篇

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22则小学生必背《论语》(带译文)MicrosoftWord文档

小学生必背《论语》23则冯新祥为五三班全体同学整理理解、背诵、指导行为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 ),不亦君子乎!”孔子说:“求得一种学问,时常去应用、反省,慢慢的生活经验就增加了,这岂不是一件喜悦的事吗吗?有来自远方的朋友和我共聚一堂学习,这不也是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的才学,我也不会生气,这样不就是一位君子吗?”2.曾(zēng)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以三件事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有不尽心的吗?跟朋友交往有不信实吗?老师教我的有不熟习的吗?”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对饮食不求饱足甘美,居住不求安逸,只求勉力于应做的事情,并且说话谨慎,常常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以纠正自己的言行,这样可可算是好学的人了。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不断地温习所学过的知识,自然而然就会融会贯通地领悟出新的道理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孔子说:“只知学习,却不去思考所学的道理,那还是等于一无所知;而单凭空想,却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同样也得不到真正的学问。
”6.子曰:“由!诲女(rǔ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孔子说:“由(子路)啊!我所教导的,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样才是真知啊!”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zāi)?”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无信,就没法子在社会立足。
这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怎么能走动呢?”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如果早晨懂得了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无遗憾!”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论语》中的语句经常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日积月累中,可见,《论语》名句积累背诵对小升初考试变得日益重要。
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份孩子在小学阶段需要背诵的《论语》名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收藏起来。
01【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小学生必背论语

小学生必背《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国学经典: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带译文学习,孩子必背

国学经典: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带译文学习,孩子必背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你真正地了解《论语》吗?今天小编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孔夫子的伟大思想: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共计二十篇。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每一篇的一些经典语录:半部论语治天下1.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广国哲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辦,就会像北极楨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3.八佾yì 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对季氏说:“在宫廷上用六十四个人演舞,你连这样违反礼制的事情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你做不出来?”4.里仁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5.公冶长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对公治长(孔子弟子,后来成为孔子的女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你。
虽然被关押在牢狱之中,不是你的罪过。
”(孔子)把他的女儿嫁给了他。
6.雍也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哈哈,南面竟然是做官?)7.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叙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又喜好古代的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彭祖。
8.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小学生必背50条论语

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五十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小学生必背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讲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01
【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02
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0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0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立志篇】
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01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0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0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02
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必背《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aì三声)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子曰:"智者乐(yào)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lè),仁者寿。
"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正人君子看重情谊,而小人看重自己的利益
18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宰予大白天睡觉。
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
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识而理解,学习不知疲乏,帮助别人而不知厌倦,对我来说多么(如何)充实哉?
22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3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2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2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与人交往融合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但内心勾心斗角。
2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
28
2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
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
3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31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3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3
34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能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怨恨自己不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