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017年新版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017年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017年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课方案 (2017 年新版人教版 )篇一: 2016-2017 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教课计划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课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为主旨,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要点,以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研究式学习为打破口,侧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育学生的个性特色。

教课与育入相联合。

二、学生状况剖析:本学期,我任教了八年级 4、 5、 6 三个班的生物,因为是半途接手班级,所以对学生的认识不是很充分。

从一些科任老师那边得悉:有两个班学生学习生物不太踊跃,有一个班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

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圆满的达成本学期的学业课程。

进入八年级,生物这门课我们所面对的最大考验就是把好会考关,固然不可以说是为了考而学,但我们要学好并考好就一定下必定的功夫。

三、教材剖析第五单元包含动物和细菌、真菌两大多数内容。

对于前三章动物部分,教材先商讨生物圈中有哪些动物,再商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按进化次序逐门逐纲叙述各种群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

考虑到人体构造和生理的内容已在第四单元叙述,本单元对于动物的构造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简化,以防止重复。

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解说了在生物圈中饰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经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计的环境更为熟习,同时也更为认识在我们生计的环境中好多微小的东西常常在生活中起侧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定结果。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且应该言传身教。

所以,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据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首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修养的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连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打下了必定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积极探索生物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生物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节认识生物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3至第第6页的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什么是生物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

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

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

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生:同学1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同学2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

2.生物的特征师:出示图I-6,I-1,I-10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5篇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课主要包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及研究意义四部分内容,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首先由能量流动的概念引入分析能量流动的方法: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科学规律的能力。

在学生揭示能量流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桑基鱼塘、草原放牧两个实例分析,使学生切身体验生态学规律与现实生活及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自觉树立生态学观点,遵循生态学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努力。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巩固生态系统结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它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是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标准内容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三)考纲要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四)教学目标为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本节教材内容设计及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2.在利用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1.能从整体水平对生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2.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并能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重视生态学观点的培养。

2.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点,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重难点及其突破1.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细胞课时一:细胞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准备- 课本-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2. 展示细胞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类型的细胞。

3. 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4. 解释细胞的功能,例如细胞膜的作用是包裹和保护细胞。

5.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延伸- 请学生自行查找并报告一种特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完成课后题第1、2、3题。

课时二:细胞的各种结构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教学重点- 掌握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教学准备- 课本- 图片或模型展示细胞器教学过程1. 导入:复上节课所学的细胞基本结构。

2. 向学生展示细胞器的图片或模型,并介绍各种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如细胞质、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3. 解释细胞器的功能,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

4.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形态。

5.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与学生分享关于细胞器的有趣事实。

教学延伸- 请学生自行查找并报告一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完成课后题第4、5、6题。

第二单元:遗传与进化(继续编写其他课时的教案)...(继续完善其他单元和课时的教案)总结本教案包含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的全部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有效教授该课程,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覆盖细胞、遗传与进化等重要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生物八年级上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方案免疫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得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方案免疫的意义。

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教学准备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肤、黏膜等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条防线的构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图,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教学时应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数学。

1、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板书设计第三节免疫一、人体的免疫功能1、三道防线2、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二、方案免疫教学后记 1、对三道防线应做具体细致的介绍,多举事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时间关系,练习做的不够多,应当注意。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问:1、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病原体,为何我们仍能健康的生活?2、疫苗是什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免疫》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什么叫免疫?资料分析三道免疫防线述: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琏球菌〕资料1:问: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细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答复问: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仅仅表达在杀灭病菌上吗?〔阻挡病原体入侵〕述:除了皮肤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外,人体还有许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

问:这些腔道经常能接触到环境中的病原体,它们有相应的保护人体健康的机制吗?答复〔腔道内外表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外表汗毛--阻挡病原体〕述: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资料2:或者人体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问:如果皮肤不慎被划伤,病菌侵入了人体,人体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呢?思考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小狗舔伤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述: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计划与教案全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与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与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与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

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与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精选全文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1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2.相关的实验准备。

3.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4.课时分配 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消化系统的组成1.1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1细嚼馒头,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2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

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2.3制定并实施计划2.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提出改进意见。

2.5表达交流、2.6得出结论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过程3.1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做准备。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科学探究1.1 观察与实验学习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进行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临时切片制作,观察细胞结构。

1.2 调查与分析学习如何进行生物调查,了解周围生物的多样性。

进行生物种类的调查,记录并分析结果。

第二章:生物的细胞2.1 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并进行比较。

2.2 细胞的能量转换学习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

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的分类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

进行生物分类的实践活动,对身边的生物进行分类。

3.2 生物的保护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进行生物保护的实践活动,参与校园或社区的生物保护活动。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功能4.1 人体器官的功能学习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如心脏、肺、肝脏等。

进行人体器官功能实验,观察器官的功能表现。

4.2 人体的调节系统学习人体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进行人体调节系统的实验,观察调节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生殖与发育5.1 生物的生殖方式学习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观察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了解其特点。

5.2 生物的发育过程学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成长发育。

观察生物的发育过程,了解发育的基本规律。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六章:植物的生态环境6.1 植物的适应性学习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如沙漠、水域等。

观察不同植物的适应性特征,了解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6.2 植物的生态关系学习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包括竞争、共生、捕食等。

观察植物的生态关系实例,理解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七章:动物的生态环境7.1 动物的适应性学习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如森林、草原等。

观察不同动物的适应性特征,了解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2017年新版人教版)篇一:2016-2017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学与育入相结合。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了八年级4、5、6三个班的生物,由于是中途接手班级,所以对学生的了解不是很充分。

从一些科任老师那里得知:有两个班学生学习生物不太积极,有一个班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

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学业课程。

进入八年级,生物这门课我们所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把好会考关,虽然不能说是为了考而学,但我们要学好并考好就必须下一定的功夫。

三、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包括动物和细菌、真菌两大部分内容。

关于前三章动物部分,教材先探讨生物圈中有哪些动物,再探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考虑到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已在第四单元讲述,本单元关于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简化,以避免重复。

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

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1、启发示教学,让学生自主地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倡学生课后探究。

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兴趣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2、精讲多练,注重学生的解题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畅想思维。

3、做好单元过关测试及讲评。

4、认真批阅每课基础训练题及课堂练习题。

5、贯彻教学育人的原则。

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只有深入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如何看待生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出发,将生物分成有益的和有害的,肯定有益生物的价值,否定有害生物的价值。

其实从生态学观点来看,即使地球上没有人类(生物圈中没有人类的时间远比有人类的时间长),每种生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也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具有独立的价值。

在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越来越暴露出其过于功利、短视和偏狭的局限性,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本身是探求自然界的奥秘,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认识论价值。

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

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靠科学来解决。

本册教材通过具体教学内容,试图使学生对科学的价值形成以上认识。

比如,在“细菌”一节,首先介绍了细菌的发现,从科学家观察到细菌的存在,到发现细菌的发生,再到巴氏消毒法及防止术后感染方法的发明,说明细菌的发现在认识和实践上的价值。

生物技术与“蓝色革命”、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以菌治虫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实践上的正面价值。

“抗生素今昔”这篇阅读材料,既介绍了抗生素的发现及其在医疗上的巨大价值,也指出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后果,并让学生思考:“读了这篇短文,你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章的角色扮演活动“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让学生代表不同利益或立场的社会角色,讨论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使学生有机会认识到解决这类问题仅靠科学技术是不够的。

3.其他方面本册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

比如一节的练习题联系学生的学习态度;两篇“科学家的故事”都介绍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通过介绍我国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生物学与文学”和“生物学与艺术”栏目,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等。

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本册教科书教学参考课时数(27课时)总课时另议附:全期课时量大约会有50-60节,上表属于正式授课安排,其它课时则安排用于知识巩固及试题讲评,还有一部分课时会用于后期的复习汇总。

详细过程见后段复习计划安排。

篇二: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时间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一)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

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

(二)扁形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三、练习巩固四、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板书设计: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水螅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2、主要特征二、扁形动物1、涡虫身体特征2、寄生华枝睾吸虫血吸虫3、主要特征教学反思: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时间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

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

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特点师:提出问题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探究新知学习目标一:蛔虫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

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

我发达的生殖器官生活史: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思考预防的方法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

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

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对线形动物。

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有角角质层。

常见的线形动物钩虫和蛲虫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2)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

(3)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4)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

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小结: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作业: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