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斜管填料沉淀池矾花不易沉淀

合集下载

斜管沉淀和斜板沉淀

斜管沉淀和斜板沉淀

斜管沉淀和斜板沉淀斜管沉淀和斜板沉淀引言:在水处理领域,斜管沉淀和斜板沉淀是常见的沉淀技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本文将介绍斜管沉淀和斜板沉淀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它们在水处理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斜管沉淀1. 斜管沉淀的原理斜管沉淀是一种通过重力沉降来分离固体颗粒和悬浮物的方法。

斜管沉淀池中,一组斜放的管道被用来提供足够大的沉降面积。

当水流从上部进入斜管沉淀池时,固体颗粒由于重力而沉降到底部,而清水则从斜管的顶部流出。

通过这种方式,水中的固体颗粒可以有效地被去除。

2. 斜管沉淀的应用斜管沉淀常用于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它可以去除悬浮固体和颗粒物,使水质得到改善。

斜管沉淀可以作为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单元,减少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并提高整体处理效果。

斜管沉淀还常用于园林、游泳池和鱼塘等场所,以保持水的清澈和透明度。

3. 斜管沉淀的优势(1)高效去除悬浮物:斜管沉淀具有较大的沉淀面积,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2)节约空间:与传统的沉淀池相比,斜管沉淀占用更少的空间,适用于有限的场地。

(3)易于维护:斜管沉淀的运行和维护相对简单,不需要频繁的清理和维修。

二、斜板沉淀1. 斜板沉淀的原理斜板沉淀是利用板块之间的间隙来实现沉淀的方法。

斜板沉淀池中,一系列斜放的板块被安装在沉淀池中,板块之间形成间隙。

当水流通过斜板沉淀池时,固体颗粒被拦截在板块之间,随着水流的下降而沉淀到底部。

清水则从斜板的顶部流出,实现固液分离。

2. 斜板沉淀的应用斜板沉淀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场所,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自来水处理等。

斜板沉淀可以去除颗粒物、油脂和悬浮物,提高水质。

它可以作为水处理系统的一部分,配合其他工艺单元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3. 斜板沉淀的优势(1)高效沉淀效果: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可以提供较大的沉淀面积,可有效去除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2)灵活性:斜板沉淀可以根据处理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水质和处理流量。

斜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斜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斜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常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设备,在初次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有着稳定的处理效果,且维护管理的工作量较小。

这是根据浅池沉淀原理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池,也统称为浅池沉淀池。

在沉降区域设置许多密集的斜管或斜板,使水中杂质在斜板或斜管中沉淀,水沿斜管或斜板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管(板)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排出。

这种池子可以提高沉降效率50-60%,在同一面积上能提高处理能力3-5倍。

适用于电镀、煤矿、印染、制革、食品、化工等工业污水的处理。

1、水温:常温;2、出水浊度:1NTU;3、过滤区滤速:9m/h;4、混凝反应时间:6~8min;5、斜管沉淀表面负荷:10m3/(m2h);6、出水水量:单套设备出水水量为30~150m3/h,其他特殊规格设备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设计;7、适用原水浊度:1500NTU,若原水浊度超过1500NTU,我公司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另行设计;8、进水压力要求:0.3MPa,出水可维持压力为0.25Mpa,(1)若原水高于0.3Mpa可在原水管道上安装减压阀(2)若对设备出水压力要求为0.3MPa以上,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设备结构。

下面将探讨斜管沉淀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在二次沉淀池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应用1、初次沉淀池中的应用初次沉淀池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将大颗粒悬浮物和浮沫沉降下来,进一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

斜管沉淀池在初次沉淀池中应用广泛,其结构简单,污水流经斜板时会形成旋涡状,使得悬浮物沉降速度加快,同时也减少了上层水体对下层水体的扰动。

斜管沉淀池还能够有效减少底部污泥量,节约清理成本,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混凝沉淀池中的应用混凝沉淀池是对初次沉淀池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污水进行再次处理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泥沙和有机物。

提高沉淀效率的方法及在改进沉淀池中应用

提高沉淀效率的方法及在改进沉淀池中应用

提高沉淀效率的方法及在沉淀池中应用沉淀是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单元,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决定了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因此沉淀池的设计总是以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为目的。

物料自身特性、水力条件、絮凝效果等因素决定沉淀池的沉淀效率。

提高沉淀效率主要有两种方法:⑴缩短颗粒的沉淀距离、增大沉淀池面积,斜板(管)沉淀池属这一类;⑵增大矾花颗粒的下沉速度,通过采用高效絮凝剂和优化絮凝工艺来实现。

下面主要介绍斜板(管)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拦截式沉淀池的特点和优点,旨在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

1、斜板(管)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是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60°。

众多斜板(管)组件置于沉淀池中,水流可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流动,颗粒则沉于底部,而后自动滑下。

从改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来分析,由于沉淀池水力半径大大减小,从而使雷诺数大为降低,弗劳德数大为提高,满足了水流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许多改良型的斜板(管)沉淀池应运而生。

⑴迷宫式斜板沉淀池迷宫式斜板沉淀池是在普通斜板沉淀池的斜板垂直方向上安装数道翼形叶片,翼形叶片将进入的水流分为主流区、旋流区和环流区。

位于主流区内的絮体,在流速和沉速的共同作用下,逐步下沉。

在旋涡区的絮体,被强制输送到环流区,每经过一个翼片截留一些絮体。

进入环流区的絮体,在环流作用下,呈螺旋形运动并沿翼片下沉到池底。

迷宫斜板沉淀池的涡旋区的涡旋强制输送和环流区的高效沉淀作用,使其具有较高的沉淀效率。

迷宫斜板的颗粒分离属于动态分离,特别是在涡旋区,它包括了旋流作用下进行的重力、流体阻力和惯性力等作用的分离过程,而且在主流区和旋流区产生的质量交换也有使絮体互相碰撞絮凝的作用。

因此,其处理效果优于普通斜板沉淀。

⑵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中水流在理论上处于层流状态,其实不然,实际上在斜管沉淀池中水流是有脉动的,这是因为当斜管中大的矾花颗粒在沉淀中与水产生相对运动,会在矾花颗粒后面产生小涡旋,这些涡旋产生的运动造成了水流的脉动。

斜管沉淀效果不好的原因

斜管沉淀效果不好的原因

斜管沉淀效果不好的原因
1. 沉淀槽设计不合理:斜管沉淀的效果与斜管沉淀槽的设计有关。

如果沉淀槽的槽形不合理,例如槽底过于平坦或者设计不合理的分拨板等,会影响沉淀物的沉淀速度和抓取效果,导致沉淀效果不佳。

2. 水质不合适:斜管沉淀要求进水水质稳定,水质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较少,否则会造成斜管堵塞,影响沉淀效果。

3. 水力负荷不匹配:当斜管沉淀的水力负荷与设计不匹配时,可能会造成过高的流速,使沉淀物无法得到合适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沉淀效果。

4. 沉淀槽清理不及时:沉淀物在斜管沉淀槽中堆积时,如果清理不及时,沉淀物会随着水流重新悬浮,影响沉淀效果。

5. 沉淀物性质不同:不同类型的沉淀物对斜管沉淀的效果可能有所不同,一些沉淀物的密度较小,沉淀速度较慢,可能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沉淀效果。

斜管沉淀池斜管积泥成因及解决措施_secret

斜管沉淀池斜管积泥成因及解决措施_secret

斜管沉淀池斜管积泥成因及解决措施摘要:某水厂斜管沉淀池斜管上部的绒状积泥现象十分严重,以致每周至少需洗池一次。

为此,分析了积泥成因并采取了在进水端增设缓冲整流配水板等技术改造措施,从而使洗池次数减少了50%以上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字:斜管沉淀池绒状积泥缓冲整流配水板1 存在的问题某水厂现供水规模为35×104m3/d。

因源水水质日趋恶化而于1999年开始对原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现工艺流程见图1。

运行一年多来发现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斜管上部的绒状积泥现象十分严重,运行3~5d 后整个斜管上部即被一层厚厚的积泥覆盖(尤其是在沉淀池的前端约10m范围内),积泥的堆积高度直至集水分槽的淹没出流孔口处,并呈现前厚(>1.0m)后薄(30~50 cm)的一条陡坡状的积泥曲线,成片的积泥呈悬浮状以致每周至少要洗池一次,为此水厂特派2名员工专职洗池。

经分析斜管上部聚集成片绒状积泥的主要原因为:①该厂源水属于低浊、多藻微污染水,水中的藻类多、有机物多、浊度低、颗粒少而导致相互碰撞机会少、絮凝效果差,故在絮凝池末端出现矾花少、矾花粒径小、松散和絮体质量小的现象,造成矾花聚积在斜管表面;②沉淀池长为33.9m、宽为9.8m,沉淀池进水沿着池宽配水,因这种配水方式不理想而导致沉淀效率低;③在沉淀池进水口处缺乏稳流措施(配水区的设计是为了使已形成的矾花不致被打碎并使絮凝池出水均匀地流入斜管沉淀池的配水区),絮凝池出口也应有整流措施,另外因斜管区下面的配水高度除要保证进口端与末端配水均匀外,还要考虑安装和检修的要求,因此一般其高度≥1.5m,但该厂沉淀池进水处无整流措施且配水高度也仅有1.4m,故对沉淀效果有一定影响;④因两组沉淀池间无隔墙而导致在两单池的中间形成紊流,已长成一定粒径的絮体承受水流剪力的能力差而易被紊流打碎,从而影响沉淀效果;⑤沉淀池清水区中的集水分槽所开孔洞个数比理论上所需孔洞数多出38.3%,从而影响水流上升速度及沉淀效率;⑥设计的上升流速为1.5mm/s,但因斜管的支架采用了宽度达12cm的工字钢从而阻塞了12%的斜管进水孔洞,导致上升流速偏大(达1.78mm/s)并影响斜管内的泥水分离和管内泥的下滑,从而使沉淀效率降低;⑦因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而使单位面积的积泥量较多,因此对排泥的要求也高,而该厂沉淀池中的穿孔排泥管排泥不彻底(特别是在管的末端淤积的污泥较多),尽管4h排泥一次也不能彻底排净,故对沉淀效果存在一定影响。

沉淀工艺原理及特点

沉淀工艺原理及特点

沉淀工艺原理及特点针对沉淀是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单元,对沉淀工艺的进展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介绍了平流式沉淀池、蜂窝斜管填料沉淀池、高密度沉淀池、拦截式沉淀池的特点和优点,旨在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

目前,国内外的给水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形式,其中沉淀部分对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

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水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纵观沉淀构筑物的发展可以发现,在20世纪6O年代以前主要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60年代起各种澄清池盛行一时,70年代后,主要是斜管、斜板及复合型沉淀池。

沉淀构筑物形式的改进提高了沉淀分离的效率。

沉淀池的设计和开发都是围绕怎样增加沉淀面积和改变水流流态这两方面进行的。

沉淀池的设计总是以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为目的。

提高沉降效率有两种方法:1)缩短颗粒的沉淀距离、增大沉淀池面积,斜管沉淀属这一类;2)增大矾花颗粒的下沉速度,通过采用高效絮凝剂和优化絮凝工艺来实现。

1、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是目前我国大中型给水厂使用最广泛的池型,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

平流式沉淀池为矩形,上部为沉淀区,下部为污泥区,池前部有进水区,池后部有出水区。

经混凝的原水流入沉淀池后,沿进水区整个截面均匀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流向出口区。

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沉积的污泥定期排出池外。

2、蜂窝斜板(管)沉淀池蜂窝斜板(管)沉淀是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60。

)的众多蜂窝斜板(管)组件置于沉淀池中。

水流可从下向上或从上向下流动,颗粒则沉于底部,而后自动滑下。

从改善沉淀池水力条件来分析,由于沉淀池水力半径大大减小,从而使雷诺数R大为降低,弗劳德数大为提高,满足了水流稳定性和层流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许多改良型的蜂窝斜板(管)沉淀池应运而生。

蜂窝斜管填料特点:。

斜管(板)沉淀池的知识点汇总,及常见问题解决!

斜管(板)沉淀池的知识点汇总,及常见问题解决!

斜管(板)沉淀池的知识点汇总,及常见问题解决! 斜管沉淀池的原理及特点根据浅池原理,在沉淀池有效容积一定的条件下。

沉淀池面积越大,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就越高,与沉淀时间没有关系;沉淀池越浅,沉淀时间就越短。

斜管填料式沉淀池的沉淀区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斜板或斜管把水流分隔成薄层,体现了浅池原理。

斜板斜管沉淀池的特点是:1.利用了层流原理,水流在板间或管内流动,水力半径很小,所以雷诺数较低,一般情况下,雷诺数Re在200左右,水流呈现层流状态,对沉淀极为有利,斜管内水流的弗劳德数约在1*10^-3~1*10^-4之间,水流呈稳定状态。

2.增加了沉淀池的面积,使沉淀效率提高。

当然,由于斜板的具体布置、进出水的影响及板或管内流态的影响等,处理能力不可能达到理论倍数。

实际提高的沉淀效率与理论沉淀效率比称为有效系数。

3.缩短了颗粒沉淀距离,使沉淀时间大大缩短。

4.斜板或斜管填料内絮状颗粒的再凝聚,促进了颗粒进一步长大,提高了沉淀效率。

斜管填料沉淀池的结构斜管斜板式沉淀池的结构与一般沉淀池相同,是由进口、沉淀区、出口与集泥区四个部分组成,只是在沉淀区设置有许多斜管或斜板。

图1为斜管式沉淀池的典型结构。

图1 斜管沉淀池结构在斜板斜管沉淀池中,按照水流流过斜板的方向,可分为上向流、下向流和平向流三种,如图2所示。

水流由下向上通过斜管或斜板,沉淀物由上向下,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形式称作上向流(也称异向流)。

水流向下通过斜管或斜板与沉淀。

图2 斜管沉淀池水流方向物的流向相同,这种形式称作下向流(也称同向流)。

水流以水平方向流动的方式,称为平向流(也称横向流,仅适用于斜板)。

1.进水区水流从水平方向进入沉淀池,进水区主要有穿孔墙,缝隙墙和下向流斜管进水等形式,使水流在池宽方向上布水均匀,其要求和设计布置与平流式沉淀池相同。

为了使上向流斜管均匀出水,需要在斜管以下保持一定的配水区高度,并使进口断面处的水流速度不大于0.02-0.05m/s。

斜管(板)沉淀池总结

斜管(板)沉淀池总结

斜板、斜管沉淀池总结
1、斜板、斜管沉淀原理
“浅池理论”:按照理想沉淀池理论,在保持截留沉速u0和水平流速v都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沉淀池的深度,就能相应地减少沉淀时间和沉淀池的长度。

斜板沉淀池1950年前后出现在瑞典,1960左右出现在其他地方,斜管沉淀池1960年前后在美国出现。

它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水流形式多样,有上向流、下向流和水平流。

2、影响斜板、斜管沉淀效果的因素
1)斜板、斜管中部为层流,进口段和出口段受进出、水影响,存在干扰;2)斜板、斜管中水流稳定性较好,有利于提高沉淀效果;
3)由于沉淀距离和沉淀时间都很短,要求进入沉淀池前有充分的絮凝;
4)浑水异重流对上向流的影响最小,上向流适用于高浊度水、下向流适用于很低浊度水。

3、设计要点
1)适用水质:浊度<1000度
2)沉淀区液面负荷:9.0~11.0m3/m2·h
3)斜管管径25~35mm(正六角形),斜长1.0m,倾角60o,材质:厚约0.4~0.5mm 的无毒聚丙烯。

4)清水区高度>1.0m,底部配水区高度>1.5m,絮凝池出口一般应考虑整流措施。

5)在池壁与斜板的间隙处应装设阻流板,以防止水流短路。

斜板上缘宜向池子进水端倾斜安装。

6)进水方式一般采用穿孔墙整流布水,出水方式一般采用多槽出水,在池面上增设几条平行的出水堰和集水槽,以改善出水水质,加大出水量。

7)斜板(管)沉淀池一般采用重力排泥。

每日排泥次数至少1~2次,或连续排泥。

8)斜板(管)沉淀池应设斜板(管)冲洗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龙翔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为什么斜管填料沉淀池矾花不易沉淀?
斜管填料沉淀池中对矾花颗粒不下沉的情况,这一情况相信很多厂家都碰到过。

矾花颗粒不易沉淀时检测下看看水质酸性还是碱性,这两种水在沉淀时不易的。

水质偏中性时沉淀效果是最理想的。

相对于矾花颗粒沉淀来说,斜管填料选用35~45°角时效果最理想,但从沉淀泥砂和排泥通畅考虑一般选用60°角。

所以斜板填料及蜂窝斜管填料的倾斜角度常选用60°角,斜管填料角度越小,沉淀水中悬浮颗粒效果不理想。

也容易造成斜管填料管径堵塞导到斜管填料倒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